昆卡獵龍:白堊紀的駝背殺手

2020-11-25 騰訊網

作者丨江泓

提起長有駝背的動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駱駝,其實恐龍也會漲駝背結構的哦!

昆卡獵龍:白堊紀的駝背殺手

提起長有駝背的動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駱駝,其實有些恐龍的背上也長有駝背一樣的結構,其中就包括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西班牙的食肉恐龍,這種恐龍就是外形奇特的昆卡獵龍。

昆卡省的大發現

在西班牙的中部是昆卡省,這裡氣候乾燥、土地貧瘠,常見錐狀山以及峽谷這樣的地質地貌。在大地裸露的巖石之下,經常能夠發現古生物的化石。2002年,西班牙的古生物學家在這些巖層中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當人們將覆蓋在化石之上的巖石清理掉之後,一隻保持著骨骼連接狀態的恐龍化石便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從其保存程度以及骨骼連結狀態來看,這隻恐龍死亡之後就留在了原地,屬於原地埋藏。

圖註:位於西班牙的昆卡省,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發現化石的大石板,圖片來自網絡

恐龍化石明白無誤地顯示,其屬於肉食性恐龍。由於化石發現於昆卡省,因此被命名為昆卡獵龍(Concavenator)。

圖註:古生物學家正在研究昆卡獵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駝背獵人

昆卡獵龍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其背上突出的神經棘結構。在昆卡獵龍的復原中,其背部突出,就好像駝背一樣的突起。駝背結構無疑成為昆卡獵龍的辨識標誌,但是古生物學家卻無法確定這一結構的作用。有部分觀點認為昆卡獵龍的駝背結構適用於調節身體的溫度,而另一些觀點則認為這個駝背是視覺辨識物。

圖註:昆卡獵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長著駝背的昆卡獵龍,圖片來自網絡

長著駝背的昆卡獵龍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食肉性恐龍,它的體長約6米,臀高1.8米,體重大約800公斤。作為食肉性恐龍的昆卡獵龍長有一個大腦袋,在其腦袋兩側長有一對圓圓的大眼睛,它因此具有很好的視力。在昆卡獵龍的嘴巴中長有兩排鋒利彎曲的牙齒,這是它們捕食的利器。

圖註:昆卡獵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昆卡獵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昆卡獵龍的身體強壯,身後一條長長的尾巴用於保持行走和奔跑時身體的平衡。昆卡獵龍的前肢較長,手上長有三個手指,指端有鋒利的爪子。與前肢相比,昆卡獵龍的後肢更長,更強壯,代表其具有相當強的運動能力,昆卡獵龍跑得真的很快。

在研究昆卡獵龍的骨骼化石時,古生物學家在其前臂的尺骨上發現了羽莖瘤結構,這種結構是一排小小的骨質突起,在今天的鳥類尺骨上非常常見,作用是附著長長的羽毛。正是因為尺骨上留有羽莖瘤結構,古生物學家相信昆卡獵龍的前肢上長著羽毛,不過關於其羽毛的作用同樣是一個謎。

圖註:昆卡獵龍的前肢長有羽毛,圖片來自網絡

白堊紀的西班牙殺手

昆卡獵龍生存於距今1.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生存地則是西班牙。根據發現化石的地層,科學家確定白堊紀的西班牙氣候比今天溫暖溼潤得多,當時存在著大型的內陸湖泊,而內陸湖泊周圍生長著綿延的綠色森林。

圖註:昆卡獵龍生存的世界,圖片來自網絡

在淡水湖泊和森林之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就包括了多種恐龍。目前古生物學家已經在昆卡省發現了屬於似鳥龍類的似鴯鶓龍(Dromiceiomimus),屬於禽龍類的曼特爾龍(Mantellisaurus)。這兩種恐龍都是昆卡獵龍的獵物,但是在獵殺它們的時候,昆卡獵龍的策略是完全不同。對於似鴯鶓龍,昆卡獵龍需要快速追捕;對於曼特爾龍,昆卡獵龍則必須進行力量上的硬碰硬較量才行。

圖註:曼特爾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捕食似鴯鶓龍的昆卡獵龍,圖片來自網絡

毫無疑問,昆卡獵龍是早白堊紀世西班牙的頂級殺手,這種長著駝背的肉食性恐龍是當時西班牙的統治者。

PS:昆卡獵龍曾經出現在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在城堡下面的恐龍復原場景之中有一個長著駝背結構的奇怪傢伙,那正是一隻昆卡獵龍!

參考資料:

1.Rivera, A. (2010). "Descubierto en Cuenca un dinosauriocarnívoro de una especie desconocida hasta ahora." El Pais.com,8-Sept-2010. Accessed online 9-Sept-2010.

2.Ortega, F.; Escaso, F.; Sanz, J.L.(2010). "A bizarre, humped Carcharodont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Cretaceous of Spain" (PDF). Nature. 467 (7312): 203–206.Bibcode:2010Natur.467..203O. doi:10.1038/nature09181. PMID 20829793.

3.Naish, D. (2010). Concavenator: anincredible allosauroid with a weird sail (or hump)... and proto-feathers?.Tetrapod Zoology, September 9, 2010.

-完-

相關焦點

  • 異特龍超龍代表恐龍,異特龍,大盜龍,南方巨獸龍等
    高棘龍模型圖昆卡獵龍Concavenator)又譯駝背龍,昆卡獵龍是種相當特殊的獸腳類恐龍,臀部前端的兩節特別高,生前可能形成臀部的隆肉,可能具有視覺展示物或調節體溫的功能。昆卡獵龍的前肢尺骨帶有類似羽莖瘤的結構,這代表羽毛可能演化自更原始的獸腳類恐龍。但近年也有其他研究人員質疑這些結構是否屬於羽莖瘤。駝背昆卡獵龍是種中型原始鯊齒龍科恐龍,身長估計約6米。
  • 新發現1.3億年前駝背恐龍:背部突起似駝峰
    新發現1.3億年前駝背恐龍  據國外媒體報導,西班牙發現一種新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其身體結構與眾不同,背部長有一個尖尖的駝峰狀突起,腿部肌肉非常發達。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論文指出,這種「駝背」恐龍的發現為地球上一些最先出現的羽毛提供了證據。  這種恐龍被稱之為「Concavenator corcovatus」(意為來自昆卡的駝背獵手),生活在1.3億年前,棲息地位於現在的西班牙昆卡。
  • 脆皮殺手《太極熊貓3:獵龍》劍齒虎坐騎來襲
    在《太極熊貓3:獵龍》的廣袤大世界中,有著無數強大的坐騎猛獸等待玩家去狩獵。這片兇險伊瓦蘭斯大陸,只有最堅韌的生命才能屹立於大地之上,而在扎拉肯荒漠的漫漫黃沙之中更是如此。要說哪種坐騎集削弱防禦和追擊敵人於一身,那無疑是扎拉肯荒漠的棕色猛獸——劍齒虎。
  • 中國獵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中國獵龍,學名為sinovenator,屬於脊索動物門、蜥臀目、獸腳亞目、傷齒龍科的一種動物。中國獵龍。 來者中國的的恐龍獵手 張氏中國獵龍——紀念牽頭進行「熱河生物群綜合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張彌曼女士。白堊紀早期。義縣組。1米。5公斤。
  • 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可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北票龍北票龍是一種長有羽毛的肉食性恐龍,是在遼寧省的北票市發現的因此命名為北票龍,在不知道這種恐龍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所以可以說是北票龍提高了北票市的知名度。
  • 時空獵龍人遊戲地圖解析 時空獵龍人背景解析
    在時空獵龍人的世界裡,地圖以及遊戲背景都是相當龐大的,那麼它們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和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精彩內容!不能錯過!
  • 大盜龍第一個不服
    新的證據表明大盜龍並不屬於馳龍科,而是一種更加類似異特龍超科的物種,不過這傢伙的分類一直還是存在爭議。2009年,在澳洲發現了南方獵龍(Australovenator),這種恐龍在解剖學上與大盜龍有許多共同點,於是它們在同年被歸入了新獵龍科,這一家族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擁有巨大的前肢以及爪子。
  • "中國獵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理論添力證
    中國獵龍不足1米的短身體和「超長」的後肢很不成比例,前肢已經演化成可以像鳥類一樣向兩側伸展的翅膀,垂下來只及身高的三分之一。徐星解釋說,這表明中國獵龍運動的方式已經與已發現的大多數其他種類恐龍很不相同,它運動的支點已經從臀部向股骨和脛骨之間轉移。中國獵龍嘴部的構造很像鳥喙,嘴裡長著細小的牙齒,而被羽毛覆蓋的腦袋更酷似鳥類。
  • 斑龍超科代表恐龍,棘龍,斑龍,重爪龍等
    非洲獵龍Afrovenator,生活於侏羅紀中晚期的非洲北部,有5公分長的銳利牙齒,及手上的三隻爪。從已知的一個骨骼,可知非洲獵龍的身長約為9米長,體重約1.5噸。大龍Magnosaurus,是基礎堅尾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中期的英格蘭。
  •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白堊紀的北極霸王——白熊龍!
    白熊龍是霸王龍的親戚,不過它的體形比霸王龍小很多。冬季的大餐距今 7000 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慢慢飄落的雪花宣告著阿拉斯加的冬天來了。一群古植食龍聚集在池塘邊,它們扁平的嘴中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恐龍群的首領抬起腦袋大聲吼叫著,它在呼喚還沒有歸隊的成員馬上集合,因為這群古植食龍馬上就要啟程前往遙遠的南方過冬了。
  •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12種物種(最大體長40米)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地層中主要發現的正式命名恐龍有12種,其中肉食恐龍包括了馬普龍、牛獵龍、戈瓦裡龍、南盜龍、烏因庫爾龍、蠍獵龍、雷霆龍以及肌肉龍,而植食性恐龍則包括了阿根廷龍、喬岡龍、鷲龍以及利邁河龍等。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 1.
  • 美國發現白堊紀猛龍,祖先來自遙遠亞洲
    聖胡安遺骨 聖胡安盆地位於美國西南部,地跨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形成於白堊紀的拉臘米造山運動。正是由於形成於白堊紀時期,聖胡安盆地保存了白堊紀時期的沉積,這就是白楊山組(Ojo Alamo Formation)地層。
  • 包頭龍:白堊紀的大型植食恐龍
    中文名稱:包頭龍
  • DNF2017春節獵龍者禮包內容 春節套物品一覽
    原標題:DNF2017春節獵龍者禮包內容 春節套物品一覽DNF2017春節獵龍者禮包將在1月17日正式開售,很多小夥伴不清楚禮包內容和價格,下面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獵龍者寵物禮盒  獵龍者特別稱號禮盒
  • 單手狩獵給力 《獵龍project》中文版曝光
    《獵龍project》是《白貓Project》開發商COLOPL全新開發的一款多人狩獵 RPG 手遊,本作在操作方面延續了《白貓roject》中的獨家研發單指作業系統。 近日,臺灣遊戲運營商艾肯娛樂正式對外宣布他們已經獲得了《獵龍project》在港澳臺地區的代理權,並且為了更好的推廣這款遊戲,他們將推出遊戲的繁體中文版,預計近期本作就將正式推出。
  • Dota2船長昆卡最近比賽熱度提升,水刀傷害機制你知道嗎?
    Dota2船長昆卡最近比賽熱度提升,水刀傷害機制你知道嗎?7.16版本之前接連受到幾次增強,而且最近中路的打法逐漸回歸1v1,使得昆卡在國際大賽舞臺上嶄露頭角。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美泰再曝17種新恐龍,《侏羅紀世界》劇集或出現帝王鱷魚、鯊齒龍
    已經確定的三種:1、埃德蒙頓龍 (Edmontosaurus),比較有名的鴨嘴龍科下的一屬,中大型植食性恐龍,體長能達到13米,在《侏羅紀世界1》的概念圖中出現,但是在影片中沒有登場。2、阿利奧拉龍 (Alioramus),分布在晚白堊紀的亞洲,體長5米左右,中型肉食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