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邢立達老師帶你一起滴滴「打龍」!丨蝌學薦書

2021-01-13 蝌蚪五線譜

本文節選自《邢立達恐龍手記·特別篇》

《2.1 滴滴打龍正式運行》

周一早上10點,北京二環主路,我被夾裹在幾輛車中間以半小時500米的速度向前蠕動。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車技嫻熟的老先生,他邊打電話邊開車,5門5座越野車橫跨三分之二道路橫面,前進時車速「高」達每小時30千米。緊挨著老先生座駕的是一輛小型新能源車,忽左忽右,欲行又止,車主表情嚴肅,汗流雙頰,車身後窗貼著一隻Hello Kitty 卡通貓,嬌嗔地說著「新手上路,擅長急剎」。

此時,我距離目的地仍有10千米,眼看跟人約定見面的時間要到了,我不得不拿出大喇叭衝他們喊:「前面二位能稍微提個速嗎?或者讓條小道容我先過去?」只見越野車裡的老先生放下手機,探出頭說:「急什麼急?有本事你跳過去啊!」

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拉了把手中的韁繩,從他頭頂一躍而過。老先生露出既羨慕又不服氣的表情,淡淡地說「嘿,這恐龍還挺牛。」

我「駕駛」的是一隻似鴕龍,談不上有多牛,跑得快倒是真的。要不是趕時間,我絕不會讓它這樣跳躍過去,因為這會消耗很多體力。《駕駛手冊》中也有明確規定:似鴕龍單次行駛裡程不得超過20 千米,單次駕駛過程中大跳躍不得超過3 次。

這條規定是我和滴滴打龍公司的運營部共同制定的。在此之前,公司老闆跟我說想引進一種奔跑速度快的恐龍,作為共享交通工具專門用於高峰期的出行,目標用戶是愛睡懶覺的上班族。

一開始我推薦的是北山龍,它們體長約8米,兩條大長腿跑起來極快,強悍的體格讓它們可以在狹窄的空間內穿梭自如,尤其適合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而這種恐龍大量分布在中國甘肅,收購門檻低,價格也實惠。作為內測產品,幾隻北山龍在滴滴打龍公司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訓練,內容包括安全行駛、速度調控、服務禮儀與客戶隱私保護等。速度不是問題,早高峰期間從東直門到中關村的路程,駕駛北山龍10分鐘就可以到達。但問題是它們不可控,讓它們往東它們卻偏偏要往西,讓它們停下來它們卻偏偏要加速,完全不聽駕駛員指揮。

「可能是因為它們太聰明了。」我看完駕駛監控後跟公司老闆說,「它們的大腦在恐龍中算大型的,感官也非常發達,這種恐龍智商高,比較自我,所以不那麼聽話。」

「不聽話還好說,關鍵問題是它們太大了,而且需要吃精細的牧草,還吃得多。光這幾個傢伙每天就要吃一貨櫃的草,以後我們公司要大量引進的話,可養不起啊!」公司老闆向我抱怨。

「要跑得快、體格小、吃得少,還要身體健碩能長時間載人。嗯……還不能太聰明。」我掐指一數,符合他們要求的恐龍只有一種——來自加拿大的似鴕龍。

跟北山龍一樣,似鴕龍也有兩條大長腿,是天生的奔跑健將,只有4.5米長。從名字可以看出,這種恐龍長得有點兒像鴕鳥,長脖子、長有鳥嘴的腦袋和強勁有力的後腿都與鴕鳥十分相似,它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70千米。它連食物喜好都與鴕鳥十分相似,以嫩草、果實和小型水產物為主。不同的是,似鴕龍有一條兩米多長的尾巴,佔了整個身體的近一半,全身長有華麗的羽毛,溫暖而柔軟。它們雖然長了一雙大眼睛,擁有全方位的視野,但總是愣頭愣腦的,看上去不是很聰明的樣子——事實上,它們的確也不怎麼聰明。

得知似鴕龍有望成為新產品後,滴滴打龍公司的老闆如釋重負。為了吸引投資,他早早放出消息,說要成為國內第一家引進恐龍的企業,光憑這一點就吸引了投資人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拋來橄欖枝。為了讓似鴕龍早日就業,我也加入到培訓隊伍中,除了常規訓練和行駛規則制定,針對它們兩米多的大尾巴也做了多次測試和調整,儘可能防止在密集的車流中發生追尾事故。

滴滴打龍上線初期,公司投放了100隻似鴕龍進行小規模測試。與我們預想的不同,追尾、超速等事故的發生率幾乎為零,大部分問題出在恐龍停放上。通過手機App,用戶能在距離最近的停放點找到共享似鴕龍,通過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解開它脖子上的電子鎖就可以駕駛上路了。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完成後不把它們停放在指定地點,而是隨意扔在路邊或商務樓下,造成大量似鴕龍丟失和受傷,有的甚至因跑到馬路中間撞上來往車輛而喪命。這些都是早年共享單車給人們慣出的壞毛病!

為了儘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我們為每隻似鴕龍都配置了定位系統。用戶在駕駛完成後點擊App 中的「結束行程」按鈕,一旦系統監測到他駕駛的似鴕龍沒有被放對地方,就會發出警報並第一時間通過App 告知用戶:親,請把它帶去距離你200 米的滴滴打龍指定停放點,不然會扣押金哦。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用戶,同時保護了工作中的似鴕龍。然而也有人屢教不改,寧可扣押金也不想遵守規則,對待活生生的恐龍如同對待自行車,不顧它們的死活。對於這類用戶,滴滴打龍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只能將他們拉進黑名單。在實名制註冊的規則下,這些人將終生無法使用滴滴打龍公司的任何產品。

當然也有我們實在無能為力的情況,就是用戶在人行道上駕駛似鴕龍。雖然共享似鴕龍被歸為非機動車,但它們畢竟是身長近5米的大傢伙,如果走上人行道,行人的處境就會很尷尬。並不寬敞的道路有一半讓給了停在路邊的汽車,留下3米寬的人行道,左邊是停放得四仰八叉的共享單車,右邊是甩著尾巴的共享恐龍,行人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而且行駛中的似鴕龍是有一定速度的,即便小心前行也不免會蹭到旁邊的小朋友或小寵物,更何況,很多人依然保持騎自行車時的「良好」習慣,一手握著把手一手拿著手機,眼裡沒有路,只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虛擬世界。就像宣傳騎車不要玩手機一樣,滴滴打龍公司一遍遍地強調規則,告誡用戶不要把似鴕龍開上人行道。當然,這種告誡起不了多大作用,後期只能通過監控設備捕捉違規駕駛的情況,抓到就罰款2 000元人民幣。

除了完善規則,共享恐龍的App 和設備也不斷迭代更新。運營初期,似鴕龍本身不具自主導航的能力,只能靠用戶來主導方向和路線。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一些方向感不好也不怎麼會使用導航的人經常走錯路,在高速路上轉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找不到出口,最後只能和恐龍一起哭著找「媽媽」(平臺)。後來,滴滴打龍公司在似鴕龍身上安裝了導航設備,它們可以通過設備上發出的特殊聲音辨識路線和方向,用戶駕駛前只要在應用程式中輸入目的地,就可以享受「飛速人生」了。

滴滴打龍的App 中還增加了評分機制,針對似鴕龍的服務態度、到達速度等指標對它們進行打分,分數低的要拉回去重新培訓才能上崗。分數高的會有額外獎勵,比如更好的住宿條件和更豐富的飲食配置。用戶還可以通過App 反饋它們的健康狀況,便於公司發現狀態不好的似鴕龍,及時派工作人員進行檢查。經常使用共享恐龍的人還會隨身攜帶一些小蘋果,有些似鴕龍因為長時間行駛導致體力下降,這時只要餵它吃點兒東西,休息一會兒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體力不支、容易走丟、佔用人行道、僅憑聲音導航……縱使共享恐龍有種種缺陷,但在交通擁堵的都市裡,人們仍然傾向於使用它們通勤。以北京為例,早高峰期間從東直門到中關村,開車至少要40分鐘,騎共享單車需要一個多小時,還累得半死,駕駛似鴕龍只需要15分鐘。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吃頓早餐,練練瑜伽健健身,或者睡個回籠覺,這對上班族來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兒了。另外,共享恐龍更加環保,不用加油不用充電,它們排出的糞便還有助於有機營養物質在地球上的擴散,滋養土壤和植物。如果似鴕龍早幾年投入使用,估計新能源汽車就得靠邊站了。

似鴕龍的優勢不僅被上班族看在眼裡,也獲得了很多城市管理者青睞,他們加強了對共享恐龍企業的扶持力度,增設似鴕龍停放點還開闢了恐龍專用道。恐龍專用道不僅用於共享似鴕龍,也用於人們自己飼養的可作為交通工具的小型植食性恐龍,尤其是似鳥龍類,它們雖然不如似鴕龍那麼能跑,但作為短途座駕卻是綽綽有餘的。

跟汽車一樣,人類對恐龍座駕的需求不僅限於出行,有時也用來標識自己的身份和喜好。

據2020年恐龍座駕銷量排行榜顯示,月收入2萬元人民幣的年輕女性喜歡購買似雞龍。它們和近親似鴕龍的骨骼結構極度類似,不過數量要少得多,價格昂貴,總體性價比不高。但它們相貌秀美,身體覆蓋著一層毛茸茸的綠色短毛,時尚而不張揚,彰顯出主人特立獨行的生活態度。

與此相對,相貌平庸的彎龍則受到了一大批男性消費者的青睞。它們有點兒像馬,身體狹長,四肢纖細,看上去平淡無奇,但這種恐龍好打理,不用經常洗澡和美容,且體力充沛、頭腦靈活,月供只要999元。

家境殷實的企業老闆更願意駕駛板龍。從外表看,它們略顯低調,唯有大理石般光滑的皮膚透露出強大氣場。與其他小型恐龍座駕相比,板龍是唯一可以乘坐3人的恐龍,擁有兼顧靈活性與實用性的大空間,搭載最新科技頂配外骨骼,動力十足,適用於城市、野外等多種駕駛場景。不過它動輒百萬人民幣的售價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有錢老闆的兒子則不玩低調,他們更喜歡外表張揚的似鳥龍。這種恐龍個頭高且苗條,眼睛大而有神,身披色澤光鮮的長羽大衣,頭戴做工考究的森女系花環。從奔跑速度上來看,似鳥龍是唯一能與似鴕龍一較高下的,但它們的數量稀少,生性嬌貴不好飼養,需要像公主一樣被細心呵護。

隨著共享似鴕龍和私有恐龍座駕需求的提升,汽車銷量大幅下降,隨之而來的是人類司機的失業潮。他們有的轉行,被迫學習新的技能實現再就業,還有的乾脆加入了恐龍服務行業,為恐龍洗澡、提供養護、生產食物。還有人發現似鴕龍喜歡吃水草和小蝦,便開辦了大型養殖場,成為滴滴打龍公司的指定供應商。

除了傳統行業,資本更看好高科技與恐龍座駕的結合應用,這裡成了一塊肥沃的試驗田,冒險家對其寄予厚望,瘋狂地佔領這片藍海。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邢立達恐龍手記·特別篇》插圖

本文節選自《邢立達恐龍手記·特別篇》,《2.1 滴滴打龍正式運行》。

「邢立達恐龍手記」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跡篇、琥珀篇和特別篇,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十數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長、發現、探索的全記錄。

本文推薦的《特別篇》以生活化、趣味性的故事來介紹恐龍。書中將恐龍放置在我們這個時代,以恐龍專家為主線,每篇一個故事,講述「我」在各地救助恐龍、解決恐龍事件時遇到的人和事,將科普知識融入其中,故事生動有趣,並與當下的人、環境、科技和生活方式相結合,並配以活潑生動的彩色插圖。

系列中的《足跡篇》記錄了邢立達自2007年至今追尋恐龍足跡的歷程。十數年來,中國的恐龍足跡研究日新月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由足跡化石繪製的恐龍分布圖,將投影出中國恐龍時代的全貌。這本書便記錄下這一史詩般的大發現歷程中,一個個意義重大的閃光時刻。

《琥珀篇》則是一部關於琥珀的科普作品。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如何與琥珀結緣,如何從琥珀中窺視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神奇世界,並配以上百張獨家照片,直觀呈現琥珀中的世界。

作者:邢立達 宋小明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邢立達恐龍手記》內頁截圖

——福利來啦——

本期贈書活動規則:

如果恐龍還活著,我們的生活會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快來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感悟和腦洞吧~

截至12月7日24:00,點讚數超過30,且排名前三的留言用戶,將隨機獲得《邢立達恐龍手記》系列三本中的一本(隨機發送)。獲獎名單將在下期「蝌學薦書」中公布。

上期獲獎名單公布:

相關焦點

  • 了解天文學,從這本《DK天文大百科》開始丨蝌學薦書
    這本書,由諾頓星圖手冊作者伊恩·裡德帕斯和DK出版社聯合打造,由專業天文學家團隊精心撰寫和審訂,內容科學權威,可以告訴你關於宇宙的你想知道的一切秘密。《DK天文大百科》,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DK天文大百科》目錄書中通過生動的講解,珍貴的資料,精確的圖表和1300多幅專業機構提供的寶貴圖片和照片,帶你暢遊天文世界。
  • 丨蝌學薦書
    你看來脫離了危險,一位空姐雖然頭上有點受傷,但還是很冷靜地要你在跳到滑梯上之前把鞋脫掉,然後逃離飛機。  你脫了鞋,也不管扔在哪兒。你慢慢挪近門口,但就在要跳的瞬間,你愣住了。  「不可能!」你對自己說,「不能跳!」因為滑梯並不在那兒,機艙外空無一物,是完全漆黑的一片,什麼都看不見。  你是不是猜到了原因?
  • 薦書丨科普大集市,一起去探尋神秘有趣的科學快車吧!第二彈
    話不多說,那就來一起看看今天的主題神奇動物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科普圖書吧!打開這套圖書,和「恐龍獵人」一起探索恐龍的真相吧!作者團隊詳細完整地呈現了地球5億年間各種生命的演化過程,700多幅栩栩如生的圖片準確還原了史前的恢弘場景,準確而細膩的復原圖為每一種恐龍製作「寫真」,科學嚴謹、妙趣橫生的解說詞帶你親身徜徉遠古世界。恐龍的特徵、恐龍的探索發現、各種恐龍的身世之謎……有關於恐龍的一切,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邢立達老師帶你探索琥珀中的恐龍世界
    提到恐龍你會想到什麼呢?是博物館裡高高的骨架,還是《侏羅紀公園》裡兇猛的野獸?如果我說有人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你會相信嗎?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邢立達老師所在的團隊就在緬甸發現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龍琥珀。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被琥珀包裹的是哪種恐龍?
  • 薦書丨科普大集市,一起去探尋神秘有趣的科學快車吧!第一彈
    「科普大集市」滿足你關於科普圖書的一切想像!總有一本書會讓你愛上科學!本次「科普大集市」活動我們聯合了當當網您可以在當當網童書館輪播圖找到「科普大集市」點擊進入!話不多說,那就來一起看看今天的主題神奇動物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科普圖書吧!
  • 邢立達 與恐龍對話的科學家
    「嚶老師」。「魔鬼」老師邢立達的辦公室被書架和辦公桌佔據大部分空間,空閒的地方則擺著大大小小的恐龍模型和化石。3月20日上午,有電視臺的編導來商量錄節目的事,有記者來拍照、採訪,有博物館的負責人打電話溝通化石安置問題,有同事到辦公室看他新找到的化石……前一天,邢立達剛剛從湘西野外回來。研究生侴春永見邢立達馬不停蹄地忙,便笑著模仿導師打電話的樣子。
  • 邢立達:與恐龍對話的「網紅」科學家
    「嚶嚶嚶」,久而久之,網友們開始稱呼他「嚶嚶怪」或是「嚶老師」。邢立達抽出空來「反擊」侴春永:「你的桌子就是雜貨攤子,有梨,麵包,酸奶……還有漿糊?漿糊不能吃哦。」2017年,侴春永成為邢立達的研究生,他1994年出生,在恐龍實驗室,最小的成員是1998年的,學生們和導師邢立達年紀相差十多年,但溝通起來「毫無障礙」。
  • 每日新書|適合孩子的恐龍科普書
    除了有趣,作者邢立達還想讓我們對真實的恐龍有一個更詳盡的了解。於是,書裡的"他"開了一個恐龍醫院,成了個真正的恐龍專家,從雷利諾龍愛吃什麼到帕克氏龍的跑步速度,全都知道。如果你想更了解恐龍,同樣也好奇和恐龍一起生活是什麼滋味,不妨打開這本書,進入它們的世界吧。
  • 走近·人類圖丨微課試聽:薦骨中心+閘門59
    ,其餘30%的其他類型人群也在吸收和放大這股能量,深入的了解薦骨,深入地體驗薦骨的能量,當生產者充分活出薦骨的能量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歡迎你收聽微課試聽:薦骨中心+閘門59薦骨中心:你的天賦性能量(1小時15分),請參考以下分享目錄
  • 邢立達的琥珀標本:在巖壁上尋找恐龍的人
    但是這逃不過邢立達的火眼金睛,他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段脊椎動物的尾巴。   伴隨琥珀與恐龍一起受到關注的,還有邢立達本人。邢立達的研究也屬於這類專業,「任何專業都得有人做,比如基礎物理、基礎數學等,缺了還是不行。」   「當你伸手觸摸上億年前的恐龍化石時,你會感覺像是在跟歷史對話,讓人很是激動。」上大學時,邢立達多次以志願者的身份跟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的專家去野外考察。第一次看到野外埋藏的恐龍化石,就像見到了老朋友一樣興奮,「去現場和看照片的感受完全不同,一個巨大的軀體,10多米就在眼前,伸手可及。」
  • 新·青年|追龍者邢立達:重建中國恐龍足跡學譜系
    邢立達尋龍少年邢立達從小生活在廣東潮州的一個書香世家,家中的長輩都在學校裡工作當老師。家人們對自然科學都很有興趣,小到種花花草草,大到養一些動物,還會時常帶著邢立達去戶外抓一些昆蟲標本。六歲那年,邢立達對於自然界的興趣開始聚焦。
  • 「恐龍獵人」邢立達
    大多數小孩都有段「恐龍期」邢立達是廣東潮汕人,他說,大多數男孩子小時候都有一段對恐龍抱有極大興趣的「恐龍期」,他也不例外。「我爸爸經常帶我去山上、河邊,抓小昆蟲、抓小魚什麼的,所以我從小就對自然界非常有興趣。」
  • 李湘直播帶火《小王子》,明星薦書成潮流
    李湘直播帶火《小王子》,明星薦書成潮流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10-31 如今,「帶貨」不再是網紅「專利」,明星們也紛紛下場。
  • 恐龍教授邢立達的奇幻人生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如果你在搜索欄打上
  • 在現代「發現」恐龍——讀《邢立達恐龍手記》
    邢立達就是其中一員,長大後,他成了一名專門追蹤恐龍的「獵人」。《邢立達恐龍手記》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跡篇、琥珀篇和特別篇,是邢立達十數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長、發現、探索的全記錄。足跡篇和琥珀篇,講述科研經歷,行文曉暢,語言生動;特別篇,好似正劇番外,邢立達與宋小明合作創作的「萌萌噠」趣味故事,適合兒童閱讀。邢立達是狡黠的、聰明的。
  • 尉遲薦書丨沒看過這10本政治類讀物,別說你懂中國
    閒侃大事丨笑談財經丨趣說人物話不多說,直接薦書。先來三本領袖書籍:第一本是《毛澤東傳》。寫毛爺爺的書很多,但有這麼硬核的作者並不多。這本書最早出版於1980年,是澳大利亞人羅斯·特裡爾寫的。羅斯·特裡爾是用獎學金去哈佛深造的硬核人物,他的老師有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
  • 神秘職業「植物獵人」大揭秘,你不知道的植物界秘聞丨蝌學薦書
    你知道茶葉是怎樣從中國遠渡別國的,瘋狂的「鬱金香熱」是怎樣開始的,植物從東到西的大遷徙到底經歷了什麼嗎?你知道最早是誰將植物獵人職業化,現代的植物獵人工作主要是做些什麼嗎?植物獵人又是怎樣改變我們身邊的植物世界呢?以上這些與植物獵人相關的疑問,都可以在《植物大發現:植物獵人的傳奇故事》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聚焦丨今兒,警察蜀黍帶你「漲姿勢」,快來看看
    聚焦丨今兒,警察蜀黍帶你「漲姿勢」,快來看看 2020-12-02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經15點丨遼寧瀋陽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滴滴、花小豬及快的暫停...
    每經編輯:胡玲1丨5.24萬股東注意,新日恆力5萬噸/年月桂二酸項目試生產新日恆力1月3日晚間公告,控股子公司寧夏恆力生物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5萬噸/年月桂二酸項目(簡稱:月桂二酸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首批投料試車完成,裝置運行平穩,工藝路線打通,產品質量合格,月桂二酸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 穿越地雷密布的火線,深入緬甸礦區,真學霸邢立達把古生物搬上網
    在SCI(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上,發布了近百篇文章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副教授邢立達,被網友稱為「真學霸」、「憑藉一己之力提升母校排名」,和翟天臨一起被頂上了熱搜。琥珀,這種可追溯到億年前的古老化石,火了。由邢立達擔任科學顧問的淘寶琥珀店鋪——「龍隱虎魄」,粉絲直接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