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技術的分岔路,是堆像素還是顧精度?

2021-01-11 迪仕電子科技

如今智慧型手機市場在攝像頭方面的競爭仍處於白熱化,除了攝像頭、像素之爭外,ToF攝像頭的出場率也開始逐步提升。我們能接觸到的ToF傳感器只有手機攝像頭這一種應用嗎?各家的ToF方案又有何異同呢?

ToF作為三大主動式光學深度傳感技術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結構光和幹涉測量。該技術主要用於中遠距離的傳感應用,我們也已經在汽車雷射雷達中看到ToF的普及。據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報告顯示,全球ToF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從2020年的28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69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0%。

據市場調研公司Tech Systems Research的調查報告表示,全球ToF傳感器去年的出貨量在4700萬左右,而這一數字將在今年增至1億5500萬,2021年預計達到2億5500萬。這其中最大的市場增長來源於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對ToF傳感器的需求增長,以及智慧型手機中3D ToF攝像頭的日益普及,同時3D機器視覺系統在各行各業中的採用率提高,加之工業4.0的部署、國防與航空技術的發展,ToF傳感器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收穫更大的機遇。

在測距上,ToF與傳統的超聲波、紅外三角測量、雷射相比有著不小優勢。不僅支持高讀取頻率和遠距離測量,同樣可以確保眼部保護以及多個傳感器的混用,更重要的是不受環境光的影響。

dToF原理圖

ToF攝像頭是利用ToF測距法實現範圍成像的產物,通過發射雷射脈衝來測量物體與鏡頭間的距離。ToF技術本身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測量飛行時間的dToF,另一種是測量相位偏移的iToF,而後者還可以分為pToF(脈衝ToF)和cwToF(連續波ToF)等方法。

iToF原理圖

與dToF相比,iToF系統集成難度低,但其精度也隨之降低,並會隨著距離增加持續降低。因此出於對測量距離與精度的要求,往往車載雷射雷達中更常用dToF技術。

傳統的ToF攝像模組分為五個部分:發光單元,光學元件,圖像傳感器,驅動器件與接口。其中發光單元往往會出於可見性的考量而選擇紅外光。

現在我們對ToF有了一個簡要的了解,那麼各個廠商又是如何落實自家的ToF方案的呢?

英飛凌(Infineon)

IRS2381C 3D圖像傳感器 / Infineon

英飛凌針對ToF圖像傳感器推出了自己REAL3傳感器,其中IRS2381C是專門針對消費級手機應用所研發的。早在IRS2381C基於高成本效益的標準英飛凌CMOS技術,目前已經入量產階段。該傳感器的高性能像素陣列對940nm紅外光高度敏感,因此可以提供難以匹敵的室外表現。最高性能的像素陣列可達到224 x 172像素(38k),微透鏡下可實現14m的像素間距,同時該傳感器支持背景光抑制(SBI),在強日光下每個像素都可以做到20倍的動態擴充。在4.4 x 4.8 mm的極小尺寸下,該傳感器非常適合AR、計算機攝影、3D掃描重構等後置攝像頭應用,也可用於安全的面部識別和自拍等場景。

IRS1125A 汽車級3D ToF傳感器 / Infineon

除了消費級ToF傳感器外,英飛凌還推出了針對汽車應用的3D ToF傳感器,作為XENSIV傳感器產品線的一份子,同時也是符合車規標準的REAL3傳感器。這款封裝為LFBGA-84的ToF傳感器CIF解析度達到352 x 288(約100k像素),還運用了擴頻時鐘技術(SSC)避免其它紅外設備的幹擾,並已通過AEC-Q100 grade 2認證。這款汽車ToF傳感器更適合車內的應用場景,比如對乘客的艙內感知和駕駛者的手勢控制等。

索尼(Sony)

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像傳感器廠商,索尼自然不免要在ToF市場分一杯羹,事實上索尼的ToF產品在各大市場的佔有率也是難以撼動的。索尼於2015年收購了比利時廠商Softkinetic,正式進入ToF市場,並在2017年將其改名為索尼深度感知部門。索尼結合ToF技術和自研的背照射CMOS技術推出了DepthSense ToF傳感器產品線,應用於手機、汽車、人機互動、機器人、遊戲和物聯網等市場。

iPad Pro雷射雷達 / Apple

目前Vivo和華為都有部分機型加入了ToF攝像頭以提升拍照性能,也都選用了索尼的iToF傳感器方案,蘋果在iPhone 11產品線上依然在使用結構光技術,但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款iPad Pro就用到了索尼定製的雷射雷達,並運用了dToF技術,面向未來的增強現實掃描。據了解,蘋果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2 Pro Max中使用同樣的雷射雷達傳感器,但蘋果會不會採用ToF技術加強拍照效果也未可知。

Helios2 IP67 ToF 相機 / LUCID

除此之外,索尼的ToF傳感器在物料處理和運輸領域也有不小的應用前景。加拿大工業視覺相機的設計商與製造商LUCID Vision Labs(以下簡稱LUCID)在其下一代ToF相機Helios2中使用了索尼的DepthSenseIMX556PLR背照式ToF圖像傳感器。該傳感器的深度解析度可達640 x 480,幀率可至60fps,LUCID不僅為其設計了IP67級別的防護,還可以提供亞毫米級的精度。

艾邁斯半導體

TMF8801 ToF傳感器 / ams

艾邁斯的TMF8801是一款dToF的傳感器,可以實現最近20mm,最遠2500mm的目標探測距離,其測量精度高於5%,也不會碰上iToF的多路幹擾和多檢測物體的問題。TMF8801通過亞納秒級別的光脈衝和一種抗混疊的「秒表」方法來測量往返的脈衝時間,從而提供高精度的深度圖像精度。

基於其2.2mm x 3.6mm x 1.0mm的單模塊封裝,非常適合作為手機鏡頭,通過雷射檢測(LDAF)遠處物體來實現自動對焦。

邁來芯(Melexis)

MLX75027 ToF傳感器 / Melexis

邁來芯的主要ToF產品線是針對DMS(駕駛員監測)系統的汽車級ToF傳感器。儘管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猛,在沒能真正實現L5級別的自動駕駛之前,對駕駛員的安全監測依然至關重要。邁來芯在近期與瑞士的一家3D眼動跟蹤技術公司Eyeware合作,通過邁來芯的ToF傳感器來實現可靠的視線與頭部跟蹤。

邁來芯的MLX75027汽車級VGA ToF傳感器不僅提供一套完整的ToF方案,同樣具有高達135個距離幀每秒的640x480深度解析度。該傳感器沿用了連續波ToF技術(cwToF),支持850nm和940nm兩種波長,並通過了AEC-Q100 grade 2認證。這款傳感器的定位是汽車應用,有手勢控制、駕駛員監、骨架跟蹤、人或障礙檢測以及車流量監控等。據了解,邁來芯正在籌劃第三代QVGA ToF傳感器的推出,為客戶提供更多解析度與集成水平的選擇。

炬佑智能(OPNOUS)

上海炬佑智能同樣開發出了自己的ToF傳感器系列,OPN8001/8008/8018,涵蓋了100x100、320x240(QVGA)、640x480(VGA)的解析度範圍,幀率可選10/30/60 FPS,在5米的範圍內可以做到1%的精度。炬佑智能在這些ToF傳感器上使用了自研的脈衝混合式ToF技術。除ToF傳感器之外,炬佑智能還有ISP晶片、模組和系統平臺多條ToF產品線。在其產品規劃路線圖上,炬佑智能計劃在今年推出1M解析度的ToF傳感器,並在2021年推出一體式動態易用的4D ToF方案。

ToF模組 / 炬佑智能

炬佑智能同樣業界首創了智能校正技術(Smart Correction),對發光系統實現動態可控可調,使ToF性能大幅提高。據了解,這一技術會將ToF發光系統端的多個分離晶片集成到一起,並對ToF進行溫度補償,維持溫度變化時傳感器的準確度。

目前全球傳感器廠商都在爭搶ToF市場的蛋糕,三星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自家的旗艦機型上安裝ToF傳感器,意法半導體也推出了自己的FlightSense ToF傳感器產品線,國內也有靈明光子這樣的後起之秀。靈明光子聲稱面向消費電子的dToF單光子成像陣列(SPADIS)也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出貨,未來隨著3D集成的發展,dToF也有望達到iToF的像素水平。

考慮到對成本的控制和製造工藝難度上的原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iToF的產品依然將佔據主流市場,並以達到VGA以上的像素為主。正是因為dToF的複雜程度和成本致使目前市場普及率不高,但在部分追求高精度的應用上依舊無法替代。再者我們已經看到了高度集成的趨勢以及該方法的優勢,未來dToF勢必會逐步走向中端甚至是低端應用,同時兼具ToF的精度和像素。

相關焦點

  • 盧偉冰吐槽TOF技術是噱頭,網友笑了:聽聽華為怎麼說
    而且在去年有一個新的名詞逐漸的出現,它就是tof,後來tof技術更是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旗艦的標配,然而所有人都這麼認為的時候,小米卻不走尋常路。盧偉冰的吐槽大家都知道,盧偉冰算得上是一張大嘴巴,一直以來說話都是肆無忌憚的,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之前盧偉冰在金立做事,後來金立倒了就來到了小米跟著雷軍一起混。
  • 【2017歐洲微生物與傳染病年會系列報導】MALDI-TOF MS在ECCMID中...
    2002年,該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評獎委員會認為該技術突破了生物大分子質譜分析的難題,在臨床診斷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maldi-tof ms技術在eccmid會議上多次被提到,其中在華人會議上,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徐英春主任介紹在關於中國侵襲性真菌的流行性及耐藥情況的研究中
  • 小米1億像素拍照手機是噱頭嗎?高像素技術探秘
    不過「高像素無用論」是很早就有人提出過的,而且法國光學機構DxOMark最近剛剛更新的拍照手機榜單上,畫質排名第一的Galaxy Note 10+分明是一臺主攝1200萬像素的手機;就連三星自己都沒有在自家的旗艦手機上應用那麼高像素的CIS;蔡司也說4000萬像素就夠了,再往上堆沒有意義。那麼1億像素的這種堆料,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趨勢呢?
  • 不思議迷宮分岔的洞窟選擇攻略[圖]
    不思議迷宮分岔的洞窟選哪個,不思議迷宮遊戲中分岔的洞窟事件有兩個選項,但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選項彩蛋哦,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玩家帶來不思議迷宮分岔的洞窟選擇攻略,一起來看看吧。不思議迷宮分岔的洞窟選哪個不同情況下遇到分岔的洞窟會有哪些不同的彩蛋,如下:【分岔的洞窟(藍)→(海賊洞)】左(淡淡的魔法光暈):古老的鐵箱,可以開出5隨機神器碎片,5w金幣觸發戰鬥,蜥蜴(戰力4.8w),戰勝獲得20蜥蜴蛋,魔蜥的鱗片(掠奪2星),失敗不獲得獎勵。
  • 從iPad Pro的ToF攝像頭說起,ToF前途未卜還是一片光明?
    不過APD像素尺寸一般也非常大,要實施像素大陣列,或者說高像素也就很有挑戰。很多選擇APD像素的ToF裝置也因此需要有包含機械動作的掃描。這就不屬於我們要探討的行動裝置或者手機範疇了。當然APD技術實際上也在發展中,比如松下今年才發布了一種名為VAPD(垂直堆棧APD)的技術,以實現像素的小型化,能夠實現遠距離、高測距精度和更高的像素。只不過由於SPAD傳感器包括淬火電路在內的各種電路仍然比較複雜,如TDC需要佔到很大的片上尺寸,像素也不可能做到像傳統攝像頭CIS圖像傳感器那麼小——這些都是限制如今dToF傳感器尺寸的原因。
  • OLED屏幕那些次像素有趣的排列方式
    不知不覺關於屏幕技術解析類文章的連載已經臨近尾聲,我們還有排列方式和液晶遷移方式兩個大板塊沒有和各位讀者介紹。和介紹顯示層結構時候分開OLED和LCD兩篇文章做法類似,關於OLED次像素和LCD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介紹我們也分開兩篇文章。
  • 堆的不是料是技術!Find X2重構5G手機體驗,刷新2020旗艦機標準
    OPPO Find X2 於 3 月 6 日正式發布,作為 OPPO 開年旗艦,Find X2 並不像其他旗艦一樣只堆砌硬體,而是憑藉對用戶 5G 用機體驗的理解,在屏幕、影像和充電上深耕,真正提高了 2020 年旗艦手機的門檻,讓網友大呼堆的不是料而是技術, 整體來看2020 年新機皇的感覺十足。
  • ToF深度相機技術白皮書
    要計算一幅圖中每個像素的深度值,我們需要得到每個像素在兩幅圖中的一一對應關係。這個關係的建立通常是採用塊匹配(blockmatching)的方法。具體的說,在一幅圖中,以一個像素為中心,選取一個固定大小的窗口,在另一幅圖中尋找最相似的窗口,從而得到該像素在另一幅圖中的對應像素。
  • 3D人臉識別:結構光還還是TOF?
    在3D傳感器領域,不僅具有結構光、雙目、投影方案,還是惠普獨家3D供應商。 而根據芯智訊得到的消息顯示,vivo的TOF 3D超感技術供應商是松下和ADI。松下提供TOF傳感器,ADI則提供算法。 根據資料顯示,松下最新研發出了一款ToF影像傳感器,結合雪崩光電二極體(APD)像素技術和長範圍測量成像技術。
  • 索尼PK蘋果3D相機:sensor集成ToF,像素尺寸最低10um
    早在2015年,索尼就已經收購了ToF圖像傳感器技術開發公司Softkinetic Systems SA(「Softkinetic」),並嘗試把自家開發的背照式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與「ToF」結合。ToF技術通過光源到達物體並反射回傳感器所需的時間來測量傳感器與物體間的距離。ToF圖像傳感器檢測每個像素的距離信息,從而產生高精度的深度圖。
  • 手機攝像:多攝普及,潛望式鏡頭設計、還是ToF 3D 等新技術導入
    結合目前已發布的三攝/四 攝機型情況以及三種主流的雙攝搭配方案,嘗試新的光學變焦 能力(不管是超廣角還是長焦)是多攝方案的一個主要設計思 路,而 P30 Pro 和 OPO Reno 採用潛望式攝像頭,表明高倍 數的光學變焦有望成為未來幾年手機攝像的主要進階方向之 一。
  • 時間在哪裡產生了分岔?
    現在有了第六季,那麼對於第二條時間線,劇情的設定就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那樣:神盾局一行人從未來穿越回到了現在,時間線就在那一刻產生了分岔,一個是大家看到的菲茲,另一個是太空休眠艙中的菲茲。兩個菲茲同時存在,分別對應平安的地球和可能要破碎的地球。
  • 像素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不管客戶錯沒錯,小編告訴你怎麼實現解析度是720*576畫幅比例又是16:9,這就跟像素的形狀有關係了,人們平時理解的像素應該是正方形的啊,其實這可不一定,像素也可以是長方形的,其實我們平時用的常規視頻PAL制的像素也不是長方形,長寬比是1.094,如果用正方形的像素的話720*576解析度的長寬比是5:4,至於方形像素,近幾年才用的多了起來。
  • 手機還是望遠鏡?用華為P30距離170米看演唱會,表情都能看見!
    手機還是望遠鏡?用華為P30距離170米看演唱會,表情都能看見!現在距離華為p30這款手機發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這款手機將會在巴黎正式的發布。最近就有一位華為的持有者體驗了一把,用華為p30這款手機看演唱會的感覺,手機還是望遠鏡?用華為P30距離170米看演唱會,表情都能看見!這位網友在網上分享出了一組照片,從照片上能夠看得出來,這位用戶是在制高點來拍攝的演唱會的現場,清晰的程度就像坐在臺下一樣,這個位置距離當時的演唱會的舞臺大概有170米的距離。
  • ToF技術與結構光技術、雙目立體視覺技術有什麼區別?
    作為SLAM(定位與地圖構建)應用的支撐,深度相機小型化必然帶動SLAM技術普及。其中受益最大的當屬手機和AR眼鏡。x0Lednc對於AR眼鏡來說,SLAM是一項必備的底層技術。支撐這項技術的關鍵,就是用深度相機解決定位和建圖。為什麼這麼說?
  • 獨家對話vivo工程師:詳解TOF 3D超感應技術 | 凰家評測
    從技術流派上區分,前三者都屬於結構光(StructureLight),也是目前行業供應鏈比較認同的一個發展方向。只有vivo選擇了另外不同的道路——TOF(Time Of Flight 飛行時間)。鳳凰網科技凰家評測在為期一周的深圳探訪中,與vivo負責3D TOF技術的工程師進行了一次深度獨家對話,為大家詳解這項「不走尋常路」的黑科技。
  • 像素級多模式高光譜智能遙感技術
    報告題目:像素級多模式高光譜智能遙感技術報告時間:2020年10月17日13:30報告地點:君怡酒店一樓會議室(貴賓廳)報告人:胡長虹報告人簡介: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空間二部控制與軟體研究室主任,博士,碩士生導師。
  • 《穿越小徑分岔的花園》西蒙和他的科學迷宮
    西蒙經常引用博爾赫斯的名作《小徑分岔的花園》來比喻自己的人生。這位在迷宮岔路上不斷求索的「問題求解者」,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他的「自適應人」模型。來源: 青島晚報
  • 高溫氣冷堆制氫關鍵技術研究達到預期技術目標
    高溫氣冷堆制氫關鍵技術研究達到預期技術目標  清華新聞網10月13日電 近日,在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核電專項高溫堆分項的前瞻性課題「高溫堆制氫關鍵技術」的兩項研究任務「碘硫循環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和「高溫電解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先後完成了連續穩定運行制氫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