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夥先看下面的一張圖片,這是土星的北極上空。
圖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土星北極上空的一個超級大風暴。對於土星而言,它最壯觀的景色就是壯觀的土星環了,而其次,就是這個神秘莫測的6邊形大風暴了。
人類最早觀測到土星是40年前,1980年,人類最偉大的探測器之一旅行者一號在經過土星時拍攝到了這個六邊形大風暴。但是由於旅行者1號的使命是飛出太陽系,它就像個過客,只進行了匆匆一瞥就離開了,因此科學家們就沒有足夠的圖像和數據來真正了解這個6邊形風暴背後所隱藏的故事了。
這個規則的六邊形風暴是怎樣的形成的呢?為什麼會是一個規則的六邊形呢?是一股怎樣的神秘力量在影響著土星的運轉?在這個六邊形風暴下面,又隱藏著什麼呢?
2013年4月,NASA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傳回了一張土星北極六邊形風暴的高清照片。經過精密的數學計算和推導,天文學家們發現,這個六邊形風暴的寬度在2.5萬公裡以上,而地球的直徑只有12756千米,這意味著這個風暴能夠一口氣並排吞下4個地球,比木星上的大紅斑還要讓人震撼。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發現該風暴的邊緣部位很薄,因為其反射光相對將強,科學家估計這個區域的風暴速度大約為150米/秒。整個6邊形風暴位於土星雲層深處,而且並不是處在同一個平面上,它們是北極上空不同的高度的上,自上而下自發地產生的風暴。
探測數據還顯示,6變形風暴的其中一個叫得高度甚至在土星的中高平流層,而另一個角則發生在雲層的中低層,因此這個6變形風暴實際上是一個垂直跨越數百公裡的高聳風暴結構,這意味著個這個風暴的厚度是無比驚人的邊
為了更加清晰地捕捉拍攝到這個6變形風暴的具體數據,卡西尼號探測器身上的複合紅外光譜儀(CIRS)和其它探測輔助儀器都長期對準著土星。通過卡西尼號的發現,科學家們計算出隨著土星的冬季(一個土星年相當於30個地球年)的結束,土星的北半球正在開始慢慢形成多個風暴漩渦,北極漩渦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明顯,就開始慢慢地呈現出了6邊形的形狀。
作為一個規則的球體,科學家本想從土星的幾何對稱處——南極發現一些有趣的數據,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土星的南極卻是風平浪靜。
由於無法實地考察,再加上卡西尼號的局限性,現有的數據讓科學家們根本無法解釋土星兩極之間氣候如此不對稱的原因。六邊形風暴的形成原理,我們現在也無從得知。科學家們只能通過現有的數據提出一些合理的猜測,其中一種比較靠譜的猜測就是:這些風暴的形成與土星巨大的引力約束有關。至於為何是規則的六邊形結構,這點科學家們就完全不知道了。
2017年9月15號凌晨,承載了人類探測希望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利用其最後的能量,一頭撞上了土星大氣層。在這個過程中,劇烈的高溫何高壓使得卡西尼號慢慢融化消失了,而在徹底失效之前,它一直在努力地向著地球發射著土星內部的信息,直到徹底報廢。
如今,我們已經無法接收到來自卡西尼號的任何信息了,土星成為了它孤獨的墓場。或許只有等待卡西尼號的繼任者出現,在未來的某一天再對土星進行更加深入的探測,我們才能解開土星六邊形風暴乃至整個土星的秘密。而這一天,還太遠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