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將最後一次探索土星系統

2020-12-05 博科園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博科園-科學科普】卡西尼號飛船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繞土星運行。這項任務的發現,如發現土衛二噴出的水,以及追蹤土星的一些新衛星。現在燃料不足該太空飛行器將在2017年以自殺的方式進入環行星,並在途中捕捉一些有關土星內部的數據

這一雄心勃勃的任務是幾個太空機構的聯合項目,這與NASA過去的大型調查(如先驅號和旅行者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參與者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和義大利太空總署(Agenzia Spaziale Italiana)(義大利航天局)。

發展歷史

卡西尼號是第一個專門研究土星及其系統的太空飛行器。它以喬瓦尼·卡西尼的名字命名。卡西尼是17世紀的天文學家,他第一次觀察到土星的四顆衛星——伊阿佩塔斯(1671年)、瑞亞(1672年)、特提斯(1684年)和第1號(1684年)。

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在土星附近的概念圖。圖片版權:NASA/JPL

在這艘宇宙飛船之前,由先鋒11(1979)、旅行者1號(1980)和旅行者2號(1981)進行了幾次土星的飛行。這些任務中出現的一些發現包括發現土衛六的表面不能在可見光波段(由於其厚重的大氣層)看到,並發現了一些土星的光環,這些土星環是地面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的。

在1982年的最後一次飛行之後不久,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委員會組成了一個工作組,討論未來可能的合作。該組織提出了一項將環繞土星軌道的旗艦任務,並將向泰坦發射一顆大氣探測器。然而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在《使命的簡史》(brief history of the mission)中指出了一個艱難的「財政氣候」,該實驗室推動了卡西尼號(Cassini)在1989年的批准。

歐洲人和美國人都認為要麼一起工作,要麼獨自工作。例如1987年前太空人薩麗·萊德(Sally Ride)的一份報告主張獨自前往土星。該報告稱研究外氣體巨行星(如土星)幫助科學家了解其大氣和內部結構,這被稱為「美國宇航局的領導和美國太空的未來」。(今天我們也知道這種研究幫助我們預測了太陽系外行星的結構,但第一顆系外行星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早期才被發現。)

泰坦是一個特別有趣的目標探索有機化學,因為現在發生提供了唯一的世界範圍的實驗室研究過程,可能是重要的生命起源以前的地球大氣層,這意味著土衛六可能是類似於地球上的生命誕生之前是的情況。

卡西尼的發展至少面臨兩大挑戰。到1993年和1994年該項目的價格為33億美元(約為50億美元,相當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一半成本)。一些評論家認為這對執行任務來說太高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也在提供資金,卡西尼號(Cassini)的技術正在幫助為NASA的低成本任務提供資金,比如火星全球測量員、火星探路者號(Mars Pathfinder)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

「卡西尼號」還收到了來自環保組織的抨擊,他們擔心當宇宙飛船飛到地球時,它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核動力)可能對我們的星球構成威脅。這些團體在1997年發射前在夏威夷提出了法律挑戰,但這一挑戰被夏威夷聯邦地區法院和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駁回。

為了解決人們對NASA任務中常用的太空飛行器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的擔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份關於該飛行器的補充文件,並詳細說明了該機構保護地球的方法,稱撞擊發生的可能性不到百萬分之一。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從NASA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的真實彩色快照中穿過地球和它的光環。這一觀點從環面上看向北,陽光照射的一面。這是在2011年5月21日,卡西尼號距離泰坦約140萬英裡(230萬公裡)。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發射和巡航

卡西尼號沒有直接向土星。相反它的任務涉及複雜的軌道力學。它經過了幾顆行星——包括金星(兩次)、地球和木星——通過利用每顆行星的引力來獲得速度的提升。

將近12600磅,1997年10月15日(大約5700公斤)宇宙飛船在地球上被發射。它於1998年4月和1999年6月在金星上,1999年8月及2000年12月在木星。

2004年7月1日,卡西尼號進入土星軌道。它的主要目標是尋找更多的衛星,找出土星環和土星環的顏色,並了解更多關於行星的衛星。

也許卡西尼號最詳細的觀察是在釋放惠更斯著陸器後,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登月艙,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的名字命名,他在1654年望遠鏡轉向土星和觀察到的奇怪狀的形狀——伽利略第一次看到的形狀在望遠鏡和畫在他的筆記本類似地球上的耳朵,實際上是由環引起的。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著陸器降落在環繞月球的神秘迷霧中。它在下降過程中向地球傳回了近2.5個小時的信息,然後繼續在地面上傳遞1小時12分鐘的信息。

在那短暫的時間窗口,研究人員看到了巖石場的照片,並得到了關於月球風和大氣和表面氣體的信息。

歐空局發布的第一個全景圖顯示了惠更斯號的360度全景圖。左側顯示了光與暗區域之間的邊界。在這個邊界附近看到的白色條紋可能是地面的「霧」,因為它們在高海拔地區無法立即看到。惠更斯在一個高原上漂流(圖像中心),在降落的時候正朝著它的著陸點著陸。圖片版權:ESA/NASA/University of Arizona.

華麗的衛星

土星的特徵之一是它的衛星數量。除去組成土星環的數萬億顆小巖石,土星有62顆衛星在2012年9月被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一個網站上列出了53個被命名的衛星。

事實上卡西尼號在到達(Methone和Pallene)之後發現了兩顆新的月球,在2004年之前,它發現了多聚體。當探測器在土星的衛星上遊蕩時,它帶回地球的發現揭示了它們的環境和外觀的新事物。一些更值得注意的發現包括:

1、在土衛二上發現液態水的證據,這是一個冰凍的衛星,它在土星的重力作用下噴射出冰冷的氣流。2015年,卡西尼號完成了一系列的土衛二的飛行,以獲得更多關於羽流中的氣體和塵埃的信息;

2、發現並確定了泰坦上一個巨大的甲烷湖的更多細節;

3、土衛八50英裡山體滑坡;

4、一個特寫的土衛五,露出一個麻子表面;

5、一個巨大的環,離土星800萬英裡,很可能是由菲比的碎片組成的。

6、土星也沒有被忽視。例如,2012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研究假設,土星在大氣層中的噴射流可能是由內部熱量而不是來自太陽的能量驅動的。科學家們認為熱量會從地球內部產生水蒸氣,當水蒸氣上升並產生熱量時,水蒸氣就會凝結,這一熱量與急流形成和風暴的形成有關。

任務擴展和結束

卡西尼號原計劃在土星上持續四年,直到2008年,但它的任務已經延長了好幾次。它的最後一條也是最後一條腿被稱為「卡西尼日」,命名為「因為這個星球和它的衛星再次到達了任務結束的日」。土星繞太陽運行29個地球年。卡西尼號的任務持續了13年,這意味著在土星繞其軌道運行的時候,太空飛行器觀測到了土星的近一半的季節性變化。

在2016年飛船被設定為一系列最後的動作,以提供近距離的土星環的視圖,最終目標是在2017年9月15日將卡西尼號送入土星。這保護土衛二和其他可能適宜居住的衛星,從(小的)卡西尼的機會與地表碰撞,傳播地球微生物。

大結局的主要裡程碑包括:

在2016年11月30日至2017年4月22日之間的每一周,卡西尼繞土星的兩極繞圈,觀察環的外邊緣,了解它們的粒子、氣體和結構。它還觀察了這個地區的小衛星,包括Atlas、Daphnis、Pan和Pandora。

2017年4月22日,卡西尼號最後一次飛越土衛六。這次飛行是為了改變卡西尼的軌道,這樣它就能在行星和土星環之間開始22次潛水(每周一次)。這是宇宙飛船第一次探索這一區域,它會帶來一些風險,因為軌道把它帶到大氣層的外圍和環的內部區域(在那裡它有可能發生碰撞粒子或氣體分子)。

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將會有自殺式的進入土星,只要它的儀器能讓通訊回到地球上,它就會進行測量。在這段時間裡,卡西尼號的一些科學研究包括繪製地球引力和磁場的地圖,估計在土星環中有多少物質,並拍攝土星的高解析度圖像和近距離的土星環。

宇宙飛船從新的有利位置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發現。研究發現,土星的磁場與地球的自轉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因為他們認為磁場是如何產生的——通過磁場和行星旋轉之間的差異。然而到2017年7月底,科學家們計劃收集更多的數據,看看土星的內部過程是否會混淆他們的測量。

作者:Elizabeth Howell

來自:Space

編譯:中子星

審校:博科園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不是終點 NASA規劃重返土星計劃
    例如,卡西尼號在土星最大月亮「泰坦」(也就是土衛六)上發現了甲烷海洋,在土衛二發現噴射的水蒸汽間歇泉。卡西尼號團隊成員表示,這兩顆衛星都值得展開進一步研究,就像本身帶有光環的土星和整個土星系統一樣。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卡西尼項目主管厄爾·麥澤(Earl Maize)在9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卡西尼號結束了它的使命,但是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探索。
  • 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讓卡西尼號宇宙飛船撞上土星?答案你不會想到
    但他會將他能測量到的一切數據返回地球直至消失殆盡的最後一刻。在過去的13年,飛船耗盡了他的燃料,他已經沒有足夠的動力去繼續探索土星,和他的土星環、土星衛星。為了防止飛船撞上土星衛星,也就是那些可能會存在生命的衛星,科學家們決定將卡西尼號飛船送進大氣層讓他燃燒殆盡。
  • 卡西尼號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
    卡西尼號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2017-09-18 16:42 來源: 科技日報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完成20年太空之旅,最後像絢爛的煙火,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實際上,信號從地面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消失之前83分鐘,土星「煙火」就已落幕,最後一撥信號,用時83分鐘,才從土星傳回地球。我們應該向「卡西尼」號致敬,它是唯一繞土星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它向我們展示了前所未見的土星系統,特別是著名的土星環。
  • 卡西尼號飛船的絢麗一生:工程師們深情回顧歷程
    卡西尼號任務也延長了不止一次而是兩次,這就讓卡西尼號有更多的時間探索土星的秘密。卡西尼號的探索也並不局限於土星,它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發現了甲烷和乙烷湖,這是已知地球之外唯一存在的液體湖。卡西尼號不僅揭開了這些星球上的奇怪地貌,還在冰冷的土衛二南極發現了間歇泉現象,揭開了隱藏在冰冷地殼下的液體海洋。
  • 組圖: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帶你領略土星的美麗
    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兩顆衛星在土星及其環作為的背景之上。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拍攝的。環形平面的照片卡西尼號在2006年抓拍到的土星及其環。最後的邊界這張土星的照片中,其夜面被光環反射的陽光所照亮。這幅拼接圖片顯示了卡西尼號進入土星大氣層的位置。
  •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Emma Chou • 2020-01-15 16:29
  • 來自NASA卡西尼號軌道器的驚人土星照片
    土星:一張新面孔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從2004年到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一直在拍攝土星及其衛星的驚人照片。以下是來自卡西尼號的土星系統的最新壯觀照片。上圖顯示的是2016年2月26日卡西尼號飛船上的土星。
  • 來自NASA卡西尼號軌道器的驚人土星照片
    卡西尼號宇宙飛船一直在拍攝土星及其衛星的驚人照片。以下是來自卡西尼號的土星系統的最新壯觀照片。上圖顯示的是2016年2月26日卡西尼號飛船上的土星。宇宙飛船用廣角相機在圓形飛船的飛機上方16度的170萬英裡處拍攝這張照片。這張圖片揭示了北極周圍六邊形雲的奇怪圖案。
  • 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土星最終圖像
    研究人員正在忙於分析從卡西尼號飛船返回的一些最終數據,該飛船已經在土星周圍運行了 在其旅程的最後一段,卡西尼號被放置在一個特別大膽的軌道上,該軌道位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使卡西尼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土星。 土星的極光是由太陽風與土星快速旋轉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太陽風是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流。它們位於行星的兩極地區,並且具有很高的動態性,通常會在等離子體環境中發生不同的動態過程,從而產生脈動和閃爍。
  • 最後的絕唱,卡西尼開始墜落探索土星神秘地帶
    在完成對土衛六的最後考察後,卡西尼號探測器將在太平洋夏季時間2017年4月26日凌晨2點(北京時間4月26日下午5點),墜入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的神秘領域,而這個偉大的使命或將被命名為「 Grand Finale」(終場演奏)。然而,在踏上最後壯烈的「墜落土星」之旅前,卡西尼號已經花了數月時間,探索了那些其它太空飛船從未涉足過的地方。
  • 謝謝20年的陪伴,與「你」做最後的「吻別」——卡西尼號飛船
    卡西尼號飛船,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行星際探測器。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號從地球上發射,前往遙遠而未知的土星。2017年9月15日,在與土星和土星的衛星相伴了近13年後,卡西尼號飛入土星大氣層,在遙遠的太空中,卡西尼號最終墜毀在土星上,與它相伴了13年(卡西尼號在2004年才進入木星軌道)的「夥伴」做最後的吻別!再見了!卡西尼號!
  • 卡西尼號,在土星探索任務中看到了什麼?1997-2017
    1997年10月卡西尼-惠更斯號宇宙飛船開始了長達20年的土星探索之旅,宇宙飛船包含兩個元素卡西尼軌道器和惠更斯探測器,旨在研究土星系統及登錄土衛六。,最後又飛掠木星,才最終獲得了足夠的加速度。 這些被稱為大白點巨型風暴,大約每30年發生一次。
  • 卡西尼號在給土星拍了20年美照後,將執行它最後的任務——自殺
    2017年9月15日,一場長達二十年的星際之旅,將走向終結這場旅途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卡西尼(Cassini)的探測器它為土星而生,在太空中孤獨地旅行探索了20年;而一天後,它將執行最後的任務:自殺空間探測器的設計思路是由一個可以環繞土星的人造衛星和一個用來登陸土星衛星土衛六泰坦的探測器。而它們也就是小卡——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
  • NASA 跨界影視圈:卡西尼號謝幕表演獲艾美獎提名
    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卡西尼號飛船墜入土星的視頻已經獲得了2018年艾美獎(美國電視最高榮譽獎)提名。電視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在電視、教育和社會媒體等領域的貢獻做出的提名決定。
  • 卡西尼號將再次飛近土衛二:或發現生命存在證據
    而在本周,我們將對冰層之下的土衛二展開進一步的探索。  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將於10月底再次飛掠土衛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瞬間,即將解開土衛二傷痕累累的外表下隱藏的謎團。  在這次任務中,卡西尼號探測器將飛到離土衛二表面僅30英裡遠的地方(約合48公裡),並和土衛二表面噴發出的羽狀噴射物進行迄今為止最近的一次「親密接觸」。
  • 卡西尼號完成第7次穿越並傳回大量土星環畫面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4日,NASA的卡西尼號傳回了一些令人驚嘆的土星環畫面,當時,該探測器正在疾馳穿過這顆星球最上面雲層和最深處環的1500英裡(2400公裡)缺口。伴隨著第七次穿越的完成,卡西尼號已經接近最後任務的1/3階段,等到9月15日,它將直接飛向土星大氣層。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 卡西尼號在土星和土星環間完成首次俯衝
    4月27日14時50分,NASA的深空網絡天線(70米)將嘗試與卡西尼重新聯繫,之後不久卡西尼拍攝的圖片將傳回地球。卡西尼號在土星採集的數據正在傳回地球,卡西尼距離地球超過10億英裡,單趟通信需要約78分鐘。
  • 卡西尼號臨走前的絕殺:闖入土星超近軌道探索出四個重大發現
    最近來自卡西尼號飛躍最後軌道上的新研究表明,人類對土星系統的理解有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在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神秘的、從未被探索過的區域。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將盡,科學家控制其向土星墜毀,北京時間19:55,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聯繫,它進入土星大氣層燃燒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至此結束,但是,當宇宙飛船的燃料耗盡前,任務小組利用22個軌道將卡西尼號引導到土星附近,於是它飛到了從未被設計用來飛行的地方。
  • 這正是卡西尼號墜毀土星的地方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在服役近20年後的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宇宙飛船以墜入土星的大氣層結束了它的使命。在它在土星系統的13年裡,這個探測器揭示了大量關於氣體巨星,它的光環,以及它的衛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