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在給土星拍了20年美照後,將執行它最後的任務——自殺

2020-12-06 百家號

2017年9月15日,一場長達二十年的星際之旅,將走向終結


這場旅途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卡西尼(Cassini)的探測器


它為土星而生,在太空中孤獨地旅行探索了20年;而一天後,它將執行最後的任務:自殺


20年前,它義無反顧的升空出發,離開地球,駛向土星


20年後,它將與地球做最後的告別,自殺式地縱身躍入土星,燃燒殆盡


這是卡西尼,一個勇敢的探險者的故事



【小卡誕生前的故事】


雖然卡西尼同學淨重2.5噸,是個大飛船,但還是想親切地稱它為「小卡」


關於小卡的誕生,那得說起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無限的嚮往說起。


遠了的不說,離我們近一點的和地球同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我們都想一探究竟。


而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第六位的土星,那顆太陽系最最美的行星,早已勾起了人類的好奇心。


這個四周帶有神秘光環的星球,比起地球來,真的是大了許多。

土星地球大小比較


各種不同大地色彩都能在土星上看到,那一圈特殊的光環,更是獨特到不行。


為了去探究這個和地球結構不太一樣的土星,人類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能接近觀察它的機會。


而先驅者11號是是第一個執行了土星探測任務的空間探測器。


雖然它的主要任務是去研究木星,但它依舊在1979年9月順道去拜訪了一下土星。

畫家筆下的先驅者11號正經過土星


這一次拜訪,先驅者11號給土星拍下了一些比較模糊的照片。

先驅者11號眼中的土星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照片,無法揭開土星神秘的面紗,不能去分析土星的表面特徵。


接下來飛越土星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同樣在探測了木星後,它在1980年來到了土星。


這一次旅行者1號所拍攝的照片,是第一次讓人們看到了土星、環帶與其衛星的高解析度圖片。


旅行者1號眼中的土星


1年之後,旅行者2號同樣到訪土星,在它的幫助下,人們對於土星的了解又增加了不少。

旅行者1號眼中的土星



【小卡的誕生】


在科學家們開始對土星有一定了解的時候,他們同時也在準備著一個專門探測土星的空間探測器。


空間探測器的設計思路是由一個可以環繞土星的人造衛星和一個用來登陸土星衛星土衛六泰坦的探測器。


而它們也就是小卡——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


小卡的名字是取自於1625在義大利出生的法國籍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


卡西尼與土星有著非常多的關聯。


他是第一個發現土星的四個衛星(土衛八、土衛五、土衛四、土衛三)的人。


並且在1675年,他發現土星光環中間有條暗縫,後來,這條暗縫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被稱作卡西尼環縫。

卡西尼環縫


而要負責登陸任務的惠更斯號,則是用另外一位荷蘭天文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命名。


既然要登陸土衛六,那就不難猜出惠更斯也就是土衛六的發現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土星那一圈巨大的光環也是他在1659年用自己研究的望遠鏡發現的。


【小卡的旅途準備】


在以命名致敬了兩位對土星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天文學家後,科學家們用了十多年的時間設計小卡和惠更斯號。


小卡和惠更斯是美國和歐洲16個國家一起設計完成的,它倆可謂是花費了全世界眾多科學家們的心血。


小卡高6.8米(22英尺),寬4米(13英尺),全身上下一共攜帶了18臺科學儀器。


而這些儀器都能在它去到土星後大顯身手。


而在小卡被發射之前,科學家們交給它的任務是希望它能夠服役11年的時間。


在最初的7年時間裡面,它需要飛過金星——地球——金星——木星後,才能到達目的地土星。


在接下的4年裡,它的任務就是先把惠更斯號送到土衛六上面,隨後小卡自己就圍繞著土星開始探測之旅。


在前期工作都完成後,小卡的發射也被提上了日程。


【小卡出發了】


1997年10月15日,小卡在美國弗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航天基地準備就緒。


大力神4號運載火箭載著小卡和惠更斯等待著發射命令的到來。


在接到了命令後,大力神4號運載火箭正式點火,準備升空。


就在這一秒,小卡的旅途正式開始。


隨著火箭越來越高的上升,那些不可思議的土星故事在遙遠的地方等待著它……


按照計劃,小卡需要七年的時候才能夠抵達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土星。


7年的時間……


在寒冷的太空中旅行,還好陪伴在它身邊的還有惠更斯號。


在這看似無窮無盡的7年時間裡,小卡也做了其他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小卡在1998年4月26日與1999年6月4日兩次的時間接近金星,完成了兩次重力推助。


在2001年的時候,它遇到了小行星2685,正好給這顆人類知之甚少的小可愛拍了一張照片。


在又飛了11個月後,小卡帶著惠更斯號來到了木星。


這一次,小卡同樣沒有閒著,它為木星大大拍攝了26000多張超級高清的照片。


這些在當時是最最高清的照片,為科學家們研究木星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這長時間的飛行途中,科學家們也沒有讓小卡太無聊。


其中,在路途中,科學家們利用小卡做了有關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有關實驗。


而根據實驗結果現實,相對論和實際觀測是吻合的。


給我們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上了實錘!


2004年6月11日,小卡終於接近了它的目的地,它慢慢的飛過咯土衛九。


看到了那顆它心心念念的土星。

【兄弟分離】

經過了7年的漫長飛行,終於,2004年7月1日,

小卡和惠更斯成功的遇見了它們心心念念的土星家族,進入了環繞土星運行的軌道,


這7年,卡西尼有惠更斯的陪伴,也許在那茫茫黑夜,也有著一絲溫暖,

可是它們,不得不按照約定在2004年12月25日聖誕節這天分離,

惠更斯將飛向土衛六泰坦完成它自己的使命...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在降落過程中,還與大哥卡西尼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傳輸溝通,並且在著陸後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土衛六表面的照片,

拍攝完數分鐘後,惠更斯電池耗盡,永遠的停止了工作,

自此,茫茫宇宙中,只留下卡西尼,開始長達十餘年的獨自旅程...

【土衛六泰坦:可能的生命】

惠更斯發回的那個類似「布滿鵝卵石的泥灘」,讓土衛六泰坦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小卡在弟兄惠更斯戰鬥過的地方,自2006年起,進行了上百次探測,它發現,泰坦擁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地質過程,

並且還有降雨,有河流,湖泊和海洋,

2017年4月25日,小卡在飛過土衛六時,還發現其外層大氣中存在多種複雜有機物,

小卡的努力讓科學家驚喜不已,

這是太陽系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大氣中的甲烷也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也許它,就是揭開生物誕生之謎的關鍵...

或者,泰坦早已經是個有生命的星球?小卡,難道已經近距離接觸了「藍血人」嗎 ?


【土衛二:冰美人】

小卡另一個特別的貢獻就是發現了土衛二南極地區的羽狀物並發現了表面冰層下的海底熱泉…

在這之前,我們只知道土衛二「恩克拉多斯」(Enceladus)是個被冰覆蓋的 「美人」,

並不知道,底下海洋的存在,

而且,小卡發現,從星體裂縫中噴出的「蒸氣」中,有水和包括氫元素在內的化學物質,

我們所知的生命都依賴水,那麼,所以這顆小小的明亮衛星之上,

莫非,也有生物存在?

【土衛八:陰陽臉之謎】

土衛八叫「伊阿珀託斯」(Iapetus),一直以來困惑科學家的是它有一個較亮的半球和一個較暗的半球,如同 「陰陽兩面」

經過小卡發回來的信息,科學家推測這種「陰陽臉」的產生可能是由於土衛八的軌道上有著微流星體或隕石撞擊衛星表面形成的細小碎屑,

當衛星掃過,這些碎屑便留在接觸面上,並且因為陽光照射,顏色變暗,其他的區域依然明亮,所以形成了陰陽兩面...

【土星的深淵之眼】

小卡的努力還不止這些,

土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擁有厚達上萬千米的濃密大氣,土星的背脊有個六邊形的漩渦,被稱為土星之眼,

小卡拍攝的這些照片上,清晰的看到土星北極的六邊形構造


【發現新朋友】

小卡在土星家族一起玩耍的這些年,總共發現了7顆繞行土星的新衛星朋友,


2004年,通過小卡的拍攝,研究人員發現了Methone (土衛三十二) 和Polydeuces(土衛三十四),

2005年5月1日,小卡在基勒環縫中發現了達佛涅斯Daphnis(土衛三十五),這顆淘氣的小衛星也是導致裂紋邊緣波紋的原因,

小卡繼續探索,2007年發現了Anthe, 2009年發現了土星G環內的埃該翁 Aegaen和土星B環中的一顆新衛星,

2014年還發現A環內有顆淘氣的小新衛星開始形成,

多虧了小卡,這些衛星小可愛才被世人知道~

【孤獨旅者】

小卡在茫茫宇宙中,漂泊了20年,

它拍下的珍貴照片和影響,記錄了土星光環中的垂直結構,土星的自轉和光環的變化, 南北兩極的巨型風暴…

其實,小卡的主要任務已經於2008年7月30日完成,

但因它表現出色,兩度延長它的工作限期,一直到今天,

從2004年7月1日到2017年4月最後一次飛掠土衛六,

卡西尼同志這麼多年,從土星前線發來了很多第一手的寶貴資料,可謂功勳累累。

它拍攝的那些美輪美奐的照片,揭開了土星的神秘面紗,讓我們領略宇宙的浩瀚、狂野與美麗...


(註:上面列舉的小卡的照片部分經過了科學家合成、拼接、色彩增強、假色等處理)

【土星攝影師小卡】


為了讓地球上的我們,能感受土星家族那無與倫比的美麗,小卡同學的太空之旅帶上了兩款相機


有廣角相機(WAC,wide-angle camera),用來拍攝大面積影像;還有窄角相 機(NAC,narrow-angle camera)拍攝小面積和細緻的影像


從2004年1月起,小卡攝影師就開始拍攝土星家族全面、完整的照片


13年的時間裡,小卡讓我們看到了太多此前從未領略過的、震撼人心的畫面



土星的光環


土星的「月亮」們(衛星)


土衛二Enceladus


土衛四Dione


土衛六Titan



土衛三十五Daphnis


土星B環自然色彩合成圖


顏色增強處理後


土星北極的風暴


在太空中孤獨地旅行,小卡有時也會回望地球,回望它出發的地方,它的故鄉


土星光環下藍色微小的那顆亮點就是地球


這是小卡距離地球14億公裡時,最後深情回望了一眼它的母星地球,那個土星環之間微小的閃爍的亮點


如果放大看,還可以看到地球左邊的月亮


還有太多壯麗的畫面...

(註:上面列舉的小卡同學的照片很多都經過了科學家的合成、拼接、色彩增強、假色等處理)


然而,在為我們帶來如此多美妙絕倫的畫面後,小卡奏響了它的絕唱


最後一場華麗的冒險,英勇壯烈地走向死亡


【The Grand Finale 壯麗終章】


2017年4月,在與土衛六Titan最後一次「親密約會」後,小卡駛向了它終結的軌道,開啟了壯麗最終章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壯烈的冒險之旅,而這最後旅程的終點,指向的是自我毀滅,是死亡


這位孤獨的探險家在太空裡航行了20年後,燃料已接近耗竭


一旦小卡的燃料耗盡,地面人員將不能控制它的軌道


為了避免小卡燃料用盡、失去動力後,不受控而撞向可能有生命的土星衛星,給這些衛星帶來「宇宙汙染」,威脅上面的潛在生命,小卡將執行一項自我毀滅式的任務


它將自殺式地衝入土星大氣層,燃燒,分解,與土星化為一體


是的,小卡的最後任務是自殺,為了保護宇宙中的潛在生命而自我終結


2017年4月26日,小卡拉開了終場演出的序幕


它去到土星最內側星環飛越土星的軌道,在那裡進行22次近距離飛掠,一次比一次靠近土星


它將在在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穿越22次,近距離觀測土星


這是一個從未踏入、充滿未知和危險的地帶,英勇的小卡會前所未有地接近土星,拍攝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土星圖像。它將首次採集土星大氣成分樣品以及土星環中的顆粒物進行分析,並工作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明天,2017年9月15日


在最後一圈繞星航行中,小卡將縱身躍入土星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它將努力將自己的天線指向地球,來傳達最後的告別


它將義無反顧地衝進土星大氣,如流星般燃燒殆盡


它將被汽化,將在劇烈的大氣摩擦中徹底分解,與土星融為一體


在它生命的最後時刻,小卡仍將繼續傳回科學數據


直到它的推動器再也抵擋不住土星大氣的摩擦, 無法再將天線對準地球,它和地球的連接永遠中斷


當地球上的我們收到它最後發送的信號時,小卡早已壯烈犧牲


小卡走向了死亡,又或者,它走向了新生


當它被分解、融化時,它將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它為土星而生,陪伴守護了土星家族13年,最終它投入了土星的懷抱,永遠和土星在一起,或許這也是一種最好的歸宿


「以後當我看到土星時,我也會看到卡西尼,因為它就在那裡」


英雄即將謝幕,

謝謝你,勇敢的探險者

再見了,卡西尼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將最後一次探索土星系統
    現在燃料不足該太空飛行器將在2017年以自殺的方式進入環行星,並在途中捕捉一些有關土星內部的數據這一雄心勃勃的任務是幾個太空機構的聯合項目,這與NASA過去的大型調查(如先驅號和旅行者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卡西尼號不是終點 NASA規劃重返土星計劃
    月2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船在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層燒毀,結束了13年的繞土星運行旅程。例如,卡西尼號在土星最大月亮「泰坦」(也就是土衛六)上發現了甲烷海洋,在土衛二發現噴射的水蒸汽間歇泉。卡西尼號團隊成員表示,這兩顆衛星都值得展開進一步研究,就像本身帶有光環的土星和整個土星系統一樣。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卡西尼項目主管厄爾·麥澤(Earl Maize)在9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卡西尼號結束了它的使命,但是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探索。
  • 謝謝20年的陪伴,與「你」做最後的「吻別」——卡西尼號飛船
    卡西尼號飛船,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行星際探測器。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號從地球上發射,前往遙遠而未知的土星。2017年9月15日,在與土星和土星的衛星相伴了近13年後,卡西尼號飛入土星大氣層,在遙遠的太空中,卡西尼號最終墜毀在土星上,與它相伴了13年(卡西尼號在2004年才進入木星軌道)的「夥伴」做最後的吻別!再見了!卡西尼號!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 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讓卡西尼號宇宙飛船撞上土星?答案你不會想到
    卡西尼號自殺背後的故事 在撞擊的二十年前,為了觀測、研究土星,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一艘名叫卡西尼號的宇宙飛船。21世紀10年代這艘飛創終於耗盡了燃料,並於2017年9月15日撞上了土星,在榮耀的火焰中結束了他的使命,我們永遠都要記住這個日子,即時現在已經過了3年之久。
  • 組圖: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帶你領略土星的美麗
    集體照2011年7月29日,卡西尼號用窄角相機拍攝了土星的五顆衛星。這是經過處理後添加反射光譜數據,並指示出更接近實際顏色的星球表面彩色視圖。透過薄霧看土星2005年3月31日,在卡西尼號接近土衛六(泰坦)不到20分鐘時,它的相機通過土衛六的高層大氣,捕捉到了這張土星的照片
  •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Emma Chou • 2020-01-15 16:29
  • 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土星最終圖像
    13年,直到2017年9月任務結束。 在其旅程的最後一段,卡西尼號被放置在一個特別大膽的軌道上,該軌道位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使卡西尼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土星。 土星的極光是由太陽風與土星快速旋轉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太陽風是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流。它們位於行星的兩極地區,並且具有很高的動態性,通常會在等離子體環境中發生不同的動態過程,從而產生脈動和閃爍。
  • 卡西尼號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
    卡西尼號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2017-09-18 16:42 來源: 科技日報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完成20年太空之旅,最後像絢爛的煙火,在土星大氣層光榮謝幕。實際上,信號從地面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消失之前83分鐘,土星「煙火」就已落幕,最後一撥信號,用時83分鐘,才從土星傳回地球。我們應該向「卡西尼」號致敬,它是唯一繞土星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它向我們展示了前所未見的土星系統,特別是著名的土星環。
  • 悲壯的土星使者 飛奔20年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飛入土星大氣層焚毀
    它是前往土星系統的旗艦級探測器,但由於燃料耗盡,為了避免汙染可能有生物存在的土衛,所以在發射20年後選擇潛入土星大氣層中被摧毀,它在能量耗盡前向地球回傳了最後的圖像。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號發射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0號太空發射複合體。它在1998年4月26日和1999年6月4日接近金星,並進行了兩次重力助推調整。
  • 卡西尼號飛船的絢麗一生:工程師們深情回顧歷程
    導航團隊探索了卡西尼號飛船在燃料耗盡時幾條可能的飛行軌道。它可能永久圍繞土星軌道運行,並且在未來幾年繼續為我們發送回土星的信息。它也有可能衝進土星環,讓我們了解其中的景象。它也有可能墜毀到土星的一顆衛星上,或者離開土星飛往另外一顆巨大的星球或外層太陽系的古怪小行星。
  • 卡西尼號隕落土星,這28張高清組圖見證了它20年間的任務細節
    土衛一全圖圖 – 攝於2017年6月 這是一張土星衛星土衛一的全球景觀照 20.該圖右下角的便是土星隱匿於黑暗中的一面,還可以看到它留在光環上的影子。 22.
  • 卡西尼號傳回最新土星環照片:土衛一似與土星環相撞
    這組美得驚人的土星環圖片是卡西尼號開始執行最後一次任務之後傳回的最新一組照片。圖2:這張照片是在距土星環180萬公裡處拍攝的。該圖攝於2016年6月9日,由卡西尼號窄角照相機在可見光下拍攝。拍攝這張照片時,卡西尼號距土星環約180萬公裡,太陽、火星環與卡西尼號構成的夾角約112度。每像素直徑約11公裡。在拍攝這張照片不久之前,卡西尼號剛剛傳回一系列土星衛星組照。其中最近一張照片攝於2015年10月27日,由卡西尼號窄角照相機在綠光下拍攝。圖片中,土衛十位於中間靠上的位置,土衛一則處於照片右側。
  •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2017-11-22 09:4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是一臺非常可靠的機器,提供了難以置信的大量數據,並發回了圍繞土星軌道的無數觀測資料。
  • 人類對土星的看法從此改變。20年的陪伴,最終化為了流星
    這是一場求真探索之旅,目的是解開土星及其他氣態星球的奧秘。卡西尼號在2004年到達土星系統並開始工作,引入眼帘的就是土星最特殊的結構——土星環,土星環在小型望遠鏡中看起來是靜止的,但卡西尼號近距離觀察後發現這裡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巖石海洋。卡西尼號還觀察到土星環中的流星體或源自土星系統之外天體碰撞的證據。它首次對其他星球的衛星進行了探測,卡西尼號探索了泰坦大氣,表面甲烷湖和表面地質結構。
  • NASA 跨界影視圈:卡西尼號謝幕表演獲艾美獎提名
    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卡西尼號飛船墜入土星的視頻已經獲得了2018年艾美獎(美國電視最高榮譽獎)提名。電視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在電視、教育和社會媒體等領域的貢獻做出的提名決定。
  • [圖]在卡西尼號墜入土星之前 回顧其捕捉的一些精彩瞬間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花了七年時間飛行近22億英裡到達土星附近。2004年後它開始拍攝土星、土星環及許多土星衛星的一些驚人圖片。
  • 卡西尼號,在土星探索任務中看到了什麼?1997-2017
    1997年10月卡西尼-惠更斯號宇宙飛船開始了長達20年的土星探索之旅,宇宙飛船包含兩個元素卡西尼軌道器和惠更斯探測器,旨在研究土星系統及登錄土衛六。  幾個月後的2004年12月,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成功分離,開始探測泰坦表面之旅
  • 「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後,為何安排它墜毀土星?答案讓人害怕
    當然了,這其實也跟設計任務有關係,旅行者一號二號的設計任務本來就不是詳細研究土星,而是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離開太陽系,在離開的路上順便觀察其他行星。而「卡西尼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徹底研究土星,為此它還攜帶了專門用來研究土衛六的「惠更斯號」探測器,而「惠更斯號」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著陸其他行星的衛星的探測器。卡西尼號在1997年被發射升空,歷時七年於2004年到達土星軌道,在太空服役13年後,最終於2017年9月15日結束任務並墜毀土星。
  • 多圖欣賞: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和它的衛星們
    土衛三十五最後的露面這張土星外層A環的圖片標記出了土衛三十五這個比較小的衛星以及它在基勒環縫內引起的波動。這張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於2017年9月13日拍攝的。這也是最後幾張由卡西尼號傳回地球的照片中的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