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幾個高等教育實力很強的省份中,陝西一直是很特別的存在,自身經濟實力並不強,卻擁有8所原211高校(其中3所為原985高校),以及十幾所中等層次高等學府,高等教育資源可謂十分豐富,在校大學生總數也是全國領先。此外,多個不同類型的國防科工研究所也地處陝西,將其稱之為國防工業的基石也不為過!
那麼為什麼陝西有這麼多好大學呢?這個問題我曾在之前文章詳細介紹過,可自行翻看。主要原因是陝西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三大歷史事件。陝西省省會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中心,也是西北地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最為理想的地區,地處我國腹地,戰略位置凸現。
三大歷史事件為:一、抗日戰爭時期許多高校內遷陝西,但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一半高校並沒有遷回而是留在了那裡。二、由於陝西地理相對安全,建國後很多國防工業落戶於此,多所高校或各有關科系內遷於此。三、京校外遷時,陝西接收了兩所,同樣永遠地留了下來。
陝西高校中的「八大金剛」,通常所指為陝西的8所原211高校:西交、西工大、西農、西電、空軍軍醫大學、陝西師大、長安大學、西北大學。這些高校中除西北大學外均為部屬院校,級別非常高,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這也極大減輕了陝西財政壓力。
在前幾天網上流傳的2020大國工匠名單中,其中共包含33位大國工匠,33個大國重器,其中的11人畢業於西工大,4人畢業於西電,1人畢業於西交。雖然名單並不全面,而且略有偏向,但足以體現出陝西在國防科工中的強大實力。「國防七子」之一的西工大,軍工實力不必多言;擁有濃厚軍工特色的「西電」,也是由軍工院校轉制而來;「C9」聯盟成員,傳統工科強校西交,工科實力毋庸置疑。
此外,為我國基礎教育,尤其是西北地區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陝西師大,是勵志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同學的不錯選擇。三所軍事醫學院校之一,不僅服務於軍隊,同時為西北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空軍軍醫大學,是勵志成為一名基層醫生,懸壺濟世同學的不錯選擇。
在農林類學科專業上有較強實力,照顧性原985高校西農;陝西唯一省屬原211高校,在人文社會類學科上有一定實力的西北大學;在公路橋梁、交通運輸、地質勘探等方面有較大優勢的長安大學,這三校的畢業生同樣為西北地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以上八校代表陝西省高等教育最強實力,它們長期紮根我國西部,為我國西部地區建設,各大區平衡發展,我國國防科工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如想了解更多大學、學科或報考信息可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