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洞吞噬中子星會發生什麼?直徑僅22公裡的緻密中子星會解體嗎?
比太陽質量大10倍、20倍的恆星才能變成中子星,而太陽的直徑是140萬公裡,直覺告訴我們中子星應該也不會太小。然而事實遠超我們的想像,一顆「標準」的中子星的直徑只有區區的22公裡——沒錯,只有地球上一個中等城市那麼大,打車就可以轉一圈。
-
中子星有多小?直徑22公裡的球體重達兩倍太陽質量
來源:新浪科技大多數中子星相當於將兩倍太陽質量塞入一個直徑22公裡的球體,這樣的體積意味著黑洞通常可以直接吞噬整個中子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依據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大多數中子星相當於將兩倍太陽質量塞入一個直徑22公裡的球體,這樣的體積意味著黑洞通常可以直接吞噬整個中子星。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變成超新星後殘留的恆星屍體,其密度非常大,一湯匙體積中子星質量放在地球表面,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重量,相比之下一湯匙太陽質量僅5磅。
-
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幾十億噸重,若地球被壓成中子星,會有多大?
中子星就是傳聞中密度無比大的星球,僅僅是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都重達8000萬到20億噸之間,意思是米粒大小的物體掉地上都可能把地表砸個窟窿甚至穿個孔出來,這個密度究竟是多大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
-
中子星如超巨大原子核,科學家精確測出典型中子星半徑為11公裡
根據一篇新研究,科學家們對中子星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細的測量:典型中子星的半徑為11公裡。中子星是目前天文學家可以直接觀測到的宇宙最稠密物體,如果不考慮理論中由通用物質組成的夸克星(Quark star),則形成自超新星爆炸之的中子星密度僅次於黑洞。
-
如果地球直徑僅1釐米,太陽會有多大?銀河系又會多大?
引言:若將地球縮小為一顆直徑僅1釐米的小球,太陽有多大?宇宙內其他星體有多大?浩大的銀河系又有多大?
-
宇宙究竟有多大?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晴朗夜空,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望著一望無際的星空中,不計其數的星星在天空中閃耀光芒,人們不禁要問,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中究竟存在多少星球?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1990年,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地方拍攝了一張照片,從照片可以看出,地球只是在浩瀚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打個比方,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滴水在海洋中一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地球有多大? 最大的星球有多大? 宇宙究竟有多大?
地球有多大? 最大的星球有多大? 宇宙究竟有多大?今天我們來看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這是我們的地球。
-
中子星到底是什麼?
絕大多數的脈衝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脈衝星,有脈衝才算是脈衝星。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釐米8^14~10^15克,相當於每立方釐米重1億噸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對比起白矮星的幾十噸/立方釐米,後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
-
一塊中子星方糖等於一座珠穆朗瑪峰!中子星到底多重?
中子星有多大?就恆星物體而言,這些極端、超密度的坍縮恆星其實相當小。但是不要小瞧他們,它們的質量相當於一個全尺寸的恆星,因為它們的密度實在太大了,可以說僅次於黑洞,科學家經常把它們的大小與一個大中型城市的寬度相比。但是中子星的直逕到底多大呢?這是一個圍繞科學界迷霧重重的問題!
-
新研究發現中子星半徑一般為11公裡
一個由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成員負責的國際研究組,用新方法分析得到中子星的半徑大約在11公裡左右。研究者稱,這比以前研究結果得出的範圍縮小了兩倍。一般的中子星相當於將兩倍太陽質量的物質塞進一座城市大小的空間內。
-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現如今,人類已經可以飛出地球,在國家空間站當中,能夠呆到一年的時間,人類最遠的足跡也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而就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nasa曾經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成功返回,目前最遠的探測器為旅行者1號,已經進入了星際空間,距離地球大約是221公裡。
-
中子星密度每立方釐米1~20億噸是怎麼來的通俗演繹
一個中子星的半徑只有10千米左右,也就是說你在中子星上行走,繞其一圈也就是六七十公裡,最小的中子星半徑只有幾公裡,按人在地球上行走的速度,一天就可以繞行一圈。可中子星的質量有多大呢?根據錢德拉塞卡極限計算,不得小於1.44倍太陽質量,根據奧本海默極限規定,不得超過太陽質量的3倍。
-
豆比看世界(2)——直徑1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威力有多大
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所以在前一陣子,當科學家們預計有兩個小行星將於地球擦肩而過時,很多人都捏了一把汗。不過有驚無險的是,這兩顆小行星都只會在離地球很近的地方掠過地球,並不會與地球相撞。那麼,如果一個小行星真的撞擊了地球,到底會有多大的威力呢?這裡我們不妨假定一個1km直徑的小行星,來做一波「科學」分析。
-
中子星密度極大,一立方釐米上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在宇宙中有一類密度極大的星體——中子星,它是恆星死亡後的殘骸。而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又被稱作脈衝星。中子星的質量一般介於1.5~3倍太陽質量之間,半徑則在10~20千米之間,表面溫度大約為1000萬℃。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同比太陽系有多大?開車8小時出太陽系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呢?目前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很有限,因此我們還不能確定太陽的具體大小。如果以奧爾特云為太陽系邊界的話,太陽系的直徑範圍差不多就有2光年。這個距離大約為94607億公裡。很顯然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距離單位。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是用不上的。光年通常用于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2光年換算成公裡大約是19萬億公裡。朋友們能夠想像出這有多遠麼?如果我們乘坐民航飛機以每小時900公裡的速度走完2光年需要241萬年的時間。2011年發射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64000公裡。它要飛完2光年的距離也得需要大約7200年。
-
如果地球直徑僅1釐米,太陽會有多大?
若將地球縮小為一顆直徑僅1釐米的小球,太陽有多大?宇宙內其他星體有多大?浩大的銀河系又有多大?
-
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相遇——黑洞更有可能吞噬整個中子星
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的坍塌核心,它們緊緊地壓縮物質,原子分裂而幾乎所有東西都轉變成中子。結果,大約1個太陽的質量被擠入了這些半個濰坊大小的物體中。這件事的大部分都是中子形式,但一些理論認為,在中子星內部深處,中子本身會解離,留下一堆夸克和輕子湯。
-
中子星的爆發有多可怕?美國天文學家觀測到了,看看他們怎麼說
如果把地球壓縮成這樣密度,那麼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因為它們是如此密集,它們產生了一些宇宙中最強大的引力場。而這些極端的物理學原理,也是讓文學家如此著迷的部分原因。而這次發現的SAX中子星距離地球大約1.1萬光年,由於中子星保留了母恆星大部分的角動量,所以它的自轉速度讓科學家們都瞠目結舌,竟然達到了每秒鐘401次。換言之,物體落至中子星表面的最大速度將達到幾十萬公裡/秒。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真實比例震驚你!
而地球呢,大約只有你一根頭髮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一個真實的太陽系如果是按照比例縮小放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們看看真實的太陽系的各個成員們到底有多大吧?假設我們的地球縮小成一個蘋果這麼大,直徑大約就是8釐米左右。
-
中子星密度大質量大,一立方釐米重量上億噸,是什麼概念?
中子星的確密度很大,中子星可以說是宇宙中可怕程度僅次於黑洞的天體,其表面的引力場異常強大,和黑洞有得一拼,換句話來說,中子星就是一顆失敗的黑洞。中子星和黑洞同樣是恆星生命末期可能到達的終點之一,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形成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其生命末期會形成一種密度介於黑洞和白矮星之間的天體,這個天體就是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