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無感票房慘澹,全球第一IP星球大戰中國市場失靈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星球大戰系列又一次在中國折戟。

12月20日與北美同步上映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上映四天票房未能破億,10.4%的排片率位列同檔期第五。對於一部預算在2.5億~3億美元的商業巨製而言,它在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表現著實慘澹。

1999年,中國觀眾首次在大銀幕上觀看星球大戰,是前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幽靈的威脅》。迄今為止,在中國公映的八部星球大戰系列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後傳三部曲第一部《原力覺醒》,票房8.1億元;其次是姜文、甄子丹參演的外傳《俠盜一號》,票房4.7億元,這兩部的成績與那些動輒十億起步的特效大片票房相比也不甚理想。

到了第九部,後傳三部曲終章《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戰系列在中國的頹勢盡顯,預計總票房落點將在1.5億元。截至目前,《天行者崛起》全球票房累計3.74億美元。

中國市場的備受冷落與它在北美的風靡形成強烈反差。

在北美地區,星球大戰系列影片上映前夜,影院都會出現影迷身著戰袍大排長龍的現象。2012年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重啟的後傳三部曲(於2015年、2017年、2019年的12月上映),分別佔據北美12月開畫票房前三。

同為迪士尼旗下超級IP,漫威系列在中國電影市場開疆拓土,星球大戰卻接連敗退。實際上,中國也有一批星球大戰的愛好者。在星球大戰中文網,忠粉們以鑽研科學的精神,實時分享著對星球大戰文創產品細枝末節的研究。

樂評人墨墨是一名星球大戰愛好者,熱衷於搜集相關的文創產品,比如黑膠唱片和樂高玩具。在他看來,星球大戰在中國賣不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觀眾錯過了整個系列最華彩的篇章——正傳三部曲,它給予時代的震撼是前傳或是後傳無法相提並論的。因此,對於那些從前傳或者後傳進入的觀眾而言,失去了解這一IP宇宙觀的動力,而缺乏對星球大戰宇宙的了解,理解它的劇情會變得非常困難。

改寫影史

即便從未看過一部星球大戰,也不會對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感到陌生:願原力與你同在(Maytheforcebewithyou)。

1977年,喬治·盧卡斯執導的《星球大戰》的誕生,幾乎改寫了美國流行文化史的走向。

對這種投資高昂、風險巨大的電影類型,好萊塢製片廠慎之又慎。在為星球大戰尋找投資的時候,盧卡斯屢屢碰壁,最後,20世紀福斯押注成功,改寫了影史。

影片集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思潮,令人震憾的特效場景、氣勢磅礴的配樂,使得《星球大戰》公映後獲得商業與藝術的雙重肯定,先是刷新北美影視史票房紀錄,而後捧回七座奧斯卡小金人。此後的40年,《星球大戰》作為太空科幻影片的鼻祖,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科幻這一小眾亞文化類型推向主流世界,也影響了無數商業大片的創作方向。

袁良明2019-12-2321:15:18

星球大戰實現了電影與商業聯動,將粉絲群體納入創作主體。在它發展至今的40年中,出版物、動畫、電視劇到電子遊戲,來自官方以及粉絲創作幫助這個IP添磚加瓦,變成一個不斷完善和豐富的龐大宇宙,這個虛擬宇宙中的一切細節都可追根溯源,找到它在星球大戰史中的坐標。身處其中,在由無數細節構成的網絡中徜徉,是粉絲的無盡樂趣所在。

「每一個星球,每一個種族,每一種語言,甚至是每一個機器人的小動作,每一艘飛船的引擎、排氣管和零件,都有完整而科學的定義。」墨墨告訴第一財經,「星球大戰不是一部電影,也不是簡單的正邪對抗,它的複雜程度甚至超越現實世界,它不是玩具,而是一種文化。」

2015年,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及前傳三部曲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展映,也是中國觀眾首次在大銀幕上觀看正傳三部曲,距離第一部已經過去了近40年。

迪士尼收編後轉向平庸

2012年,迪士尼以40.5億美元價格收購盧卡斯影業,將星球大戰發行權納入囊中。迪士尼很快宣布重啟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在後傳三部曲第一部《原力覺醒》中,加入了一個機靈可愛的機器人BB-8。

過去,星球大戰的主要觀眾人群是男性觀眾,迪士尼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觀影人群,而不僅僅為粉絲服務。BB-8這一創意很快受到市場歡迎,衍生品成為網紅產品。在以萌寵吸引更廣泛觀眾的同時,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創作無法兼顧深度,顧此失彼,喪失了星球大戰最初的關於人性的辯證思考。

在墨墨看來,星球大戰真正迷人在於對人性的挖掘。星球大戰塑造了一個流行文化史上最具魅力的反派人物,或者說悲劇英雄達斯·維達。正傳第二部《帝國反擊戰》結尾,解開了達斯·維達真實身份以及他與正面角色盧克·天行者的父子關係,而這個的反轉決定了星球大戰的基調和走向。一個人如何從光明墮入黑暗,從正義投向邪惡。

在全球娛樂產業轉向快速消費,思辨和深度成為阻礙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絆腳石,星球大戰最寶貴的精神內核與消費者需求產生衝突。那些簡單直接的超級英雄故事,顯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墨墨認為,迪士尼時代的星球大戰,已經沒有辦法去抓住那震撼的反轉時刻,也是後傳三部曲不如正傳吸引人的原因。遺憾的是,中國觀眾大規模接觸星球大戰,正是從逐漸平庸的後傳三部曲開始的。

為星球大戰製造視覺奇觀的工業光魔,也是盧卡斯一手創辦的特效公司,此後多年一直為好萊塢大片提供後期支持。40年前,橫空出世的視覺奇觀給世界以感官震蕩,但今天,這樣的特效呈現淹沒在無數特效大片中而變得稀鬆平常。如果只是將星球大戰作為特效片來看,那麼它在這方面的地位已經不如誕生之初那樣獨樹一幟,刺激程度可能還不如《速度與激情》或者《變形金剛》系列。

後傳三部曲口碑到最終章《天行者崛起》已經跌至谷底,爛番茄新鮮度僅57%。多數觀眾表示這一集令人沮喪,缺乏想像力,劇情進展缺乏邏輯。這個曾經充滿哲學思辨的作品,從視效到故事變得泯然眾人,與市面上的諸多超級英雄電影橋段雷同,令觀眾感到乏味睏倦。

即便如此,星球大戰的傳奇還未到終結之時。11月,衍生劇《曼達洛人》一經推出便成為社交網絡的熱門話題,劇集主角尤達寶寶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風靡全球的星球大戰衍生品。

這個綿延42年的傳奇IP,還有許多等待破解的謎題,將繼續由粉絲和觀眾發明創造,延伸出未知而恢弘的世界。

(本文製圖/張逸俊)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原力失效:《星球大戰》在中國糾結和失落的20年
    星戰系列票房榜(來源:IMDB)從1999年開始,《星球大戰》系列才正式在院線與中國觀眾見面,與在歐美電影市場大殺四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忽冷忽熱、票房忽高忽低,具體來看:《前傳1:幽靈的威脅》3300萬元
  • 《星球大戰8》票房不敵《前任3》,背後有何原因?
    目前來看,唯一有望打破《前任3》一片獨大局面的,就是1月5日上映的《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了。這部電影是《星球大戰後傳》系列的第2部,由萊恩·詹森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格溫多蘭·克裡斯蒂主演。該片的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之後的事。《星球大戰》系列在全球有多風靡,相信已經無需多言。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登頂北美影史票房總冠軍
    在幾乎打破北美及全球所有票房紀錄後,影片於今日又創造歷史,迎來一項重磅紀錄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北美票房達到7.6億美元,正式超越《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的北美票房總冠軍! 如今貴為北美影史總票房較高的電影沒有之一,《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票房掘金速度絲毫沒有減緩之勢,繼續高歌猛進向著刷新更多紀錄前行。目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已經重置了幾乎所有已知的北美及全球票房紀錄 -- 包括北美及全球首映較高票房紀錄、北美及全球2015全年較高票房紀錄等,當仁不讓成為全球觀眾2016年觀影的第一選擇。
  • 42年的超強生命力,102億美元票房,迪士尼再造星球大戰宇宙?
    自從1977年上映第一部《星球大戰:幽靈的威脅》以來,該系列共有三部前傳電影,三部正傳電影,三部後傳電影,以及兩部外傳電影先後上映。前後持續42年的超強生命力,11部電影共在全球範圍內收穫超過102億美元的總票房,在經歷了天行者傳奇最終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之後,迪士尼又該如何把控這一超強「IP」的未來呢?
  • 《誤殺》6天3.4億,《星球大戰9》首日排片僅第三,《葉問4》第一
    本周五,賀歲檔將迎來黃金時段,《葉問4》《半個喜劇》《星球大戰9》和《只有芸知道》四部影片將展開激烈角逐。目前,《星球大戰9》首日排片僅位居第三,《葉問4》高居榜首。今年賀歲檔上映的國產影片儘管比去年同期強,但是引進片的表現遠不如去年。去年12月7日上映的《海王》票房高達20.12億元,幾乎憑一己之力帶熱了整個賀歲檔。
  •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國票房最終統計(不斷更新)
    與此同時,賈庫星球的拾荒者雷、第一秩序的逃兵芬、「千年隼號」的船長韓索羅、抵抗組織的飛行員波·達梅隆、抵抗組織的領導人萊婭·奧加納將軍等新老英雄將齊心協力,粉碎第一秩序的邪惡陰謀。他們還有另一個目標——找到失蹤的盧克·天行者。
  • 42年傳奇IP《星球大戰》後傳完結,其中的隱喻你看懂了嗎?
    12月,盧卡斯影業新作《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美同步上映。1977年至今,《星球大戰》是好萊塢最老牌、票房最成功的系列之一。《好萊塢報導》曾評價:「《星球大戰》毫無疑問是科幻與奇幻電影真正的經典。任何年齡段的觀眾都對它著迷。
  • 登頂北美票房榜,《星球大戰9》卻還是敗了
    聖誕節即將降臨,北美影市迎來了《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和《貓》兩部過億美元投資的年度壓軸超級大片。但是,兩部電影都讓人失望了。《星球大戰9》像《復聯4》一樣,是一個電影系列的階段性終結之作。北美上映首日的9000萬美元票房,僅次於《復聯4》的年度第二高。
  • 《隱形人》口碑炸裂,內地票房卻慘澹收場,好萊塢電影咋不靈了?
    同樣令人意外的是,《隱形人》於今年12月初登陸中國內地市場,上映首日竟然只收穫了100多萬人民幣的票房,一周下來,該片的累計票房僅2000萬人民幣。作為一部噱頭十足的商業片,《隱形人》遭到同檔期的《如果聲音不記得》《赤狐書生》等製作規模不大、口碑也不好的國產片的全面壓制。
  • 全球科幻電影票房大比拼,《流浪地球》票房超越《星際穿越》
    《流浪地球》還在持續熱播當中,貓眼給出預測該片的內地最終票房將在47億元左右(約7億美元)收場。那麼這個成績放在全球科幻電影票房排行榜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各大名片兒的票房收入。註:全球票房收入以美元為單位。
  • 第2周:《星球大戰7》開年 票房衝15億?
    《星球大戰7》(市場推薦指數:★★★★★) 導演:J-J-艾布拉姆斯 主演:哈裡森-福特、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亞當-德賴弗、黛西-雷德利、約翰-博耶加、奧斯卡
  • 看上去並不搭調的網絡小說×星球大戰,實質是互惠互利
    培養《星球大戰》情懷在內容上,《星球大戰》與起點的合作對起點有利的一面確實是極大的,畢竟是全球知名IP的合作,不過,另一方面並不代表《星球大戰》系列IP與迪士尼並無獲利。相反,這是《星球大戰》打開中國市場的方式。在北美乃至世界,《星球大戰》都是作為超級IP出現的。然而,其票房在中國卻堪稱失利。
  • 《流浪地球》下映,光環之下的票房,仍不敵42年前《星球大戰》
    就拿《流浪地球》而言,它雖然在國內市場的成績還不錯,但是在全球市場上,幾乎沒有取得突破。這一點還和好萊塢大片有很大的差距,就拿近期上映的《復聯4》來說,它不僅在北美市場表現優異,在我國也豪取了40億人民幣的票房。說到《復聯4》,它的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23億美元,在全球票房榜上超越了1997年上映的災難愛情大片《鐵達尼號》,躍居全球影史票房的第二位。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實現北美周末票房榜「三連冠」
    新華社洛杉磯1月5日電(記者高山)進入2020年,迪士尼公司依然保持在北美電影市場的強勢地位,其發行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實現北美周末票房榜「三連冠」,動畫片《冰雪奇緣2》則成為全球票房史上最賣座的動畫片。
  • 截止2020年1月《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票房突破10億美元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成為迪士尼第7部2019年發行加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影片。影片的北美票房收入為4.813億美元,海外票房收入5.197億美元。在海外,該片的最大市場是英國(7200萬美元),其次是德國(6170萬美元)、日本(5640萬美元)、法國(5070萬美元)、澳大利亞(3030萬美元)、中國(2010萬美元)。
  • 北美票房最新排名榜單揭曉!《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名列榜首
    近期影壇當之無愧的票房王者、美國漫威影業動作冒險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儘管第三個上映周末57.2%的票房跌幅稍高於業界預期,但仍以約6305萬美元新進帳繼續穩居北美周末票房榜首。小編為大家盤點北美票房最新排行榜,其中復聯4獲得第八名,快來看看還有哪些電影上榜單?  北美票房最新排行榜 1、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 北美票房|《星球大戰9》略遜預期,《貓》慘遭滑鐵盧
    迪士尼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拿下1.755億美元的開畫票房,成為史上第三強的十二月開畫作品,僅次於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戰7》和2017年上映的《星球大戰8》。
  • 《星球大戰》為何能成神級電影?不同媒介產品為其不斷續命
    追溯到10多年前,中國電影市場剛剛起步,對於當時的《星戰前傳》三部曲,國內只從第二部開始引進,這樣沒頭沒尾的待遇也是夠奇葩的,兩部《星戰前傳》在內地的票房分別為4000萬與6000萬,這個成績是情理之中。而如今這個市場環境下,《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拿下了8.1億的票房,雖然跟該片在好萊塢的狂野表現沒得比,但相對而言也算是個「大咖」級別的待遇。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蟬聯香港票房榜冠軍 《葉問3》有望反超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蟬聯香港票房榜冠軍 《葉問3》有望反超時間:2016-01-09 15:3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蟬聯香港票房榜冠軍 《葉問3》有望反超 第一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 《解憂雜貨鋪》《星球大戰8》決戰1月,誰將成為票房贏家?
    既有《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第一夫人》等備受期待的進口片,也有《無問西東》、《英雄本色2018》、《大世界》等話題度頗高的國產電影。誰將成為2018年的首個票房贏家呢?元旦檔喜劇片扎堆 《妖鈴鈴》《解憂雜貨鋪》爭票房去年元旦檔,小成本喜劇片《情聖》意外成為票房黑馬,拿下了1.71億票房。《鐵道飛虎》和《長城》也借元旦檔集中發力,分別突破了5億和10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