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土地荒廢,農村這3種事情也在慢慢發生,未來農村還有家嗎?

2020-11-26 騰訊網

現在農村存在的同樣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裡的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兒童。當然這些只有真正體驗過農村的生活的人才會懂,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人到城市裡就是鄉巴佬進城,一個比一個土。但是為了一家妻兒老小,不得不進城打工。因為現在種地都是不好種的,搞不好還要賠本,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去城市裡打工,相信不少人還被嘲笑過。但是說句實話,但凡種地好種,誰願意去城市裡,在農村不香嗎!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多人進城打工就是為了生活,但是漸漸的孩子長大了要上學了,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能呆在城市了,捨不得租大房子,一家人生活在很小的出租屋裡,每天各忙各的。但是現在的人好像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或者已經成為了一種模式,如果照這樣下去,那麼農村不止土地荒廢,連村子也要荒廢,除此之外還有3種現象也在慢慢發生。

大城市的飛速發展

越來越多來自農村的年輕人嚮往大城市的生活,一些人甚至在大城市裡打拼,想要去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當然這是好的事情。但是隨著農村出去的人越來越多,農村將漸漸被荒廢,假如哪天工作累了,或者是老了想回農村養老,那時候還有農村嗎,而且現在很多老人養老都願意回到鄉下,回到土生土長的地方。

縣城發展越來越落後

隨著大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一些小的縣城也慢慢的變得落後,導致當地收入越來越少,很多時候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到大城市裡打工,很少的一部分人才會選擇留在本地。

舊觀念漸漸被更新

在從前的舊觀念裡,對未來的考慮都是比較少的,心想只要種好土地,多收一點糧食就很開心了。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為未來的生活打算,農村發展平臺和機遇也比較少,相比之下大城市裡更有發展前途,而且醫療、交通、網絡等各個方面的條件也比較發達,很多人都背井離鄉的外出打拼。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年輕的人想出去,而老人卻只想待在農村。你覺得未來還會有農村嗎?假如以後老了,回到農村還有自己的家嗎?歡迎評論你的觀點和看法!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為什麼會發生吃絕戶的事情?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舊社會真有這種事情發生嗎?文/農夫也瘋狂說起農村近幾年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是一點不誇張。相比於前幾十年,現在農民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過了,新建的房子是越來越多,村村基本都通了水泥馬路,而買車的也是愈來愈多了,這為農民朋友出行方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當然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多數在外地打工,而只有少數的老年人依然堅守在農村。而和老人聊天,總是能收穫不少,其中有些老人就常和年輕人分享一些過去的事情。你可聽過在以前有「吃絕戶」的事情發生?
  • 農村俗語「旱起螞蚱澇生魚」,什麼意思,荒廢的水坑魚從哪來的?
    農村生活裡,俗語的地位不可或缺,它曾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過去經濟科技水平落後的年代,農村的文化程度較低,很多時候,這些膾炙人口的俗語就成了規範大家生活處事的一種「準則」!這些俗語幽默有趣但又能給予人們知識與財富,因此被人們口口相傳,如今流傳已有千年,其中有句俗語「旱起螞蚱澇生魚」,小編不忍要問,為何在兒時一些荒廢的水坑了,為啥總會有一些魚蝦呢?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記得老農曾經說過,在過去農田出現旱災的時候,總會有螞蚱成災,為何土地越旱螞蚱越多呢?
  • 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10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村人口、經濟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於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10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解答一下。一、未來農村會朝什麼樣方向發展?
  • 在農村承包地裡種上各種樹木合法嗎?政策上允許嗎?
    今天是植樹節,在國家的強力管控下,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農村也有不少農貿市場允許開放了,有不少拉來各種各樣的樹苗進行販賣。如今氣候適宜,又恰逢植樹節,樹苗栽種下去成活率高,因此,有不少農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打算,購買著各種苗木。那農戶購買的各種苗木又是種在哪裡呢?
  • > 農村土地利用
    ,最新農村土地利用信息,農村土地利用的最近新聞資訊,農村土地利用是什麼,農村土地利用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2月3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土地利用活...
  • 三十年後中國將無「農村」!
    新建起來的一些樓房,似乎顯示農村還有些生機,但這只是表面——用我調侃的話說,農村的家是一年一度不到一個月的「度假村」。  中國農村的衰敗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回到家裡,荊棘叢生,仿佛到了荒野地裡。這種情形,當然不是我家一個,我們村這樣的戶多的是。旁臨的大伯說,我們家這一片已經連片空虛,平常時候成片的房子無人居住,只是到了過年才回家一趟,有的乾脆幾年不回家。
  • 土地復墾是什麼意思?農村的宅基地復墾後還能建房嗎?
    土地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土地養育了所有的人類。在農村,農民靠著一方土地生存發展,避免不了出現一些土地被破壞的情況,採取措施把被破壞的土地修復好的過程可以稱之為復墾。在農村,農民靠著一方土地生存發展,避免不了出現一些土地被破壞的情況,採取措施把被破壞的土地修復好的過程可以稱之為復墾。   可能還有很多朋友不太理解,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仔細說說復墾究竟是什麼意思。
  • 再過二十年,農村還有人嗎?
    短短的這十幾年間,農村發生了巨變,從祖祖輩輩都以務農為主,到都放下農具,進城務工。昔日那嘮家常的熱鬧場面已經不見了,變得冷冷清清。以往那綠油油的莊稼地現在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除了老人之外,六十歲以下的可能只有孩子了。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再過二十年,農村就沒有人了。會這樣嗎?
  • 農村裡有種好看的紫色花,孩子們的樂園,你認識是什麼嗎?
    「一年種綠肥,三年田不瘦」,對於農村人來說,這句話都不陌生。其實這個說的就是稻田裡的紫雲英。稻田裡紫雲英繁花點點,油菜地黃紫爭妍。農村的田野就是一片花的海洋,綠肥作底肥,相對於傳統畜禽糞便等有機廄肥更加健康清潔,沒有重金屬、抗生素、激素等殘留威脅,在一些地區甚至成為有機農業惟一肥源。同時漂亮的紫雲英花海,也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其實農民種植紫雲英有幾個目的,第一個就是春天的時候,可以割回來餵豬,也可以做為牛的青飼料。春種期間牛兒最辛苦了!
  • 農村這種長得很像蛇,不但味道鮮美,還有清暑解熱的功效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每天都要為自己吃什麼而感到煩惱,因為他們不像在農村那樣,想吃什麼就直接去土地上摘就好了。生活在城市的話,每天還要跑到菜市場去選購,有時候為了避免麻煩,一天乾脆直接在家裡囤上幾天的糧食,而往往這樣做,就會導致這些蔬菜水果變味,不是很新鮮,口感吃起來就不是很好。
  • 農村土地整治中的金融服務
    2010年國務院文件中首次提到「農村土地整治」,要求農田整治與低效利用建設用地整治相結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2012年,國土資源部頒布《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完整提出「土地整治」的概念,建立了制度性框架。
  • 農村家裡出現這4種東西,說明有喜事發生,你遇到過嗎?
    雖然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的重視,在農村中的投入越來越大,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自古農民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農民就把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些美好事物上,當遇到這些有喜象的事情時就說明有喜事要眷顧這家人家,心情感到愉悅做什麼事就感覺很順利,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得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些喜事同這些事物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有農民就總結出了
  • 2021年起,農村蓋房不能「為所欲為」,遇到這3種情況將嚴管
    房子對於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城裡面大家拼命的買房,促使房價不斷的上漲。在農村裡,只要稍微有些條件的,也都在抓緊時間翻新房屋。雖然農村的宅基地跟城市的商品房不是一個概念,但房子終歸是安身立命之所,是遮風擋雨之地,對大家都屬於強需求。
  • 權屬關係混亂 中國農村土地確權陷困境
    農村土地能夠流轉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的基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又是土地順利流轉的基礎。日前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儘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 農村這種帶刺植物,蛇遇到都會避開,俗稱「蛇倒退」
    農村有一種野草類植物,也是全身帶刺,在莊稼地經常出現在土邊,有的甚至土中央也有,且覆蓋面積較寬,鄉親們對它深惡痛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種地裡周身帶刺的野草,這也是主要出現在我們貴州的一種帶刺植物,其他省份也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曉,這種植物有個霸氣名稱:「蛇倒退」。
  • 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合村並鎮」實施後,未來農村會消失嗎?
    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之前農村發展的機遇比較少,也導致很多人湧入城市,並選擇在城市「安家立業」。那麼,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未來農村會消失嗎?其次,從目前來看,農村人口總量也是非常高的,而所有的農民不可能全部湧入城市生活,即使進入城市了,也要有一定的收入來源,不然的話,也是難以支撐其在城市生活的,所以未來農村不會消失。
  • 農村種植蓖麻,為什麼農民現在不種了,對人們有哪些作用
    以前農村沒有電,電話,信息傳遞很慢,甚至有的農民一輩子都沒出過村莊,信息受阻隔,得不到外界的信息。那個時候農村發展很慢,農業都是政府帶領發展的,每個村配一個技術員,如果大村人口多,一個生產隊配一名技術員,對農民種植相關信息,技術和宣傳學習種植相關農業的知識等。
  • 在農村門前種植這6種樹旺宅,但種植這3種樹卻是大忌,你知道嗎?
    在農村門前種植這6種樹旺宅,但種植這3種樹卻是大忌,你知道嗎?農村是中國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從古至今都做出了不少貢獻,現在雖然農村開始城鎮化,統一規劃住房,也有了大馬路,小轎車,但是有一些風俗習慣還是沿用至今的,老一輩的人還是非常信奉的,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在農村門前種植這6種樹旺宅,但種植這3種樹卻是大忌,你知道嗎?
  • 我在煙臺,看到了中國農村的未來
    一方面,對於要不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各界還有不同的看法。在學術界,個別主張農村土地私有化、削弱和瓦解集體經濟,以便為城鎮化、工業化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的觀點,仍大行其道。(雖然印度、菲律賓、巴西等國已經證明了,走這條路只會導致尖銳的城鄉對立和社會動蕩)。另一方面,即使認可農村需要集體經濟,需要組織起來,但是在「誰來組織」「怎樣組織」的問題上,仍然莫衷一是。
  • 農村城市化,城市多元化發展,10年後的農村將會是空無一人嗎?
    裁剪城市是由農村演變而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同樣農村的發展需要城市來推動,以往,我們農村都是以種地為生,民以食為天,農村人生來都是靠天吃飯,一年收成好,農民樂呵呵,一年收成差,農民瘦成柴,民間總是有這樣的經典話語廣為流傳,的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