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都能看到很多關於」復活」的橋段,最常見的復活手段就是將人先進行冰凍保存,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將人復活,正所謂電影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技術是否真實存在呢?
實際上,人體冰凍技術早已經開始研究,在2015年5月30日,61歲的胰腺癌患者杜虹便進行了這個實驗,在這一天杜虹去世了,不過兩名醫生在第一時間便為杜紅虹注射了抗凝劑,抗菌等藥物,並且對杜虹的遺體進行了冰凍,送到了全球最大的冰凍人研究所,杜虹成為了中國首例冰凍遺體,當時醫生表示,杜紅將會在50年後「復活」,這個說法真的能實現嗎?
如果單從理論上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一旦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止一星半點,雖說目前凍精、凍卵的技術十分發達也很成熟,可是,人體是非常複雜的,其結構以及基因方面,我們都沒有研究透徹,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任何冰凍人成功復活的案例,那麼杜虹想要復活甦醒的話,首先就要保證其冷凍保存的方式正確,而且復活的條件要成熟。
其實我們對於人體冰凍保存的正確性無法判斷,雖然我們對胚胎冷凍保存、精子卵子進行保存的研究十分成熟。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冷凍保存的方法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犧牲了大量的動物胚胎才研究出來的,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一項實驗都需要重複的事業才能夠驗證其可行性。
而人體冰凍實驗又能進行多少次呢?目前我們連動物的一些相關數據都難以發現,更何況說是人體,我們對動物的冰凍實驗往往都是很短暫的冰凍,而且動物的結構和人類也大不相同,體型也不同,而且人類冰凍50年之後,其體內的細胞有多少還是活著的呢?或許有可能在冰凍的時候,人體的所有細胞就已經死亡了,已經死亡的細胞又怎麼可能重新復活呢?
倘若我們能夠解決人體冰凍保存的技術難題,那麼第二個怎樣解人體「復活」的技術。就算我們能夠將人冰凍人喚醒,那麼他甦醒之後,又如何保證他的健康呢?一旦出現了神經細胞死亡,又或者是殘疾等情況,那麼這種程度的復活和死去又有何區別呢?
很多人覺得,人類的復活只需要將身體的各個機能重新激活就行,但在小編眼中,人如果要延續生命,最主要的是要保留他的意識、記憶以及精神,我們需要保證在不損害神經細胞以及大腦的情況下,再將人的壽命延長,而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但並不意味著不能實現,人類科技不斷發展,50年後人類的科技又會發展到哪一程度呢?沒有人能夠預測,所以我們可以保留著這樣的期待,一起見證50年後的世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