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作家冷凍頭顱 期待50年後「復活」

2020-11-23 網易新聞

許多人體冷凍組織網站上都有這樣的陳述:我們無法保證人體冷凍技術一定能成功,但科技在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儘管「起死回生」看起來遙遙無期,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見鬼了呢,也許有一天人類真的能「死去活來」。

這兩天,重慶女作家杜虹被媒體稱為中國首例冰凍自己等待「復生」的逝者,引發網友熱議。前日,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向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不久後,該基金會有望在北京進行第二例冷凍大腦手術。

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記者揭秘了在京進行冷凍手術的過程:遺體是在京進行冷凍初步處理,運往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專家介紹,由於本人和家屬同意,去世後摘取頭部行為應該不違法。

魏景亮稱,據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全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期望「復活」的案例。

花75萬人民幣進行大腦冷凍

杜虹是重慶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在治療期間,一對泰國夫婦因無法挽救患腦瘤的女兒,把女兒送到美國一科研機構冷凍的新聞引起杜虹興趣。

隨後,杜虹的女兒張思遙輾轉聯繫到了一個專門從事人體冷凍研究的科研機構——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據報導,該基金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據悉,杜虹一家選擇了花費12萬美金(約75萬元人民幣)進行大腦冷凍。

專家稱復活難度很大

據重慶晚報報導,5月30日下午5時40分,杜虹逝世,享年61歲。隨後,杜虹的遺體在北京經過了4個小時的灌流手術後,遺體冷凍的初步流程完成。隨後運往美國進行分體後保存。如今,她的大腦已經存放在該基金會的所在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據美方機構工作人員介紹,杜虹遺體的處理十分成功,在受損很小的情況下,已通過液氮保存在零下196℃的環境中。

據專家介紹,藉助此技術進行復活的難度很大。

杜虹曾對女兒說,50年後能否有效,是未知數,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遺體做實驗,新興科技總要有人嘗試。

釋疑

人腦活性能保持50年嗎?

理論上可行,但面臨多重艱巨挑戰

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器官移植醫生向記者介紹,按照描述,美國醫生冷凍杜虹遺體頭顱部分的過程和原理,和臨床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的器官獲取、保存非常相似。

零下196℃的低溫環境,是醫學上細胞、組織保存的「通用」環境。比如,公眾現在已經比較熟悉的造血幹細胞。而設於北京的中華骨髓庫、北京市臍血庫,在保存造血幹細胞時,都使用液氮罐。

根據北京市臍血庫的官方宣傳,一份臍帶血,在液氮罐內的有效保存期,是18年以內。這個時間,與50年相比,也相差甚遠。

上述醫生解釋說,無論對組織、細胞,還是對器官,低溫保存,是要降低它們的代謝,以及所需要的能量。這樣,處於體外無氧狀態的細胞或器官,基本不需要能量,但依靠保存液中供給的微少能量,也能保存基本的活性,以待在合適的時機「重建生命」。

但再小的冰晶,對細胞和組織也會產生傷害。這位醫生認為,在零下196℃低溫環境下保存一個器官,其所需的保存液,還要擁有很關鍵的防止結冰功能。在臨床器官移植領域,一個腎臟體外保存的標準時間是24小時以內,一個肝臟是12小時以內最佳。保存杜虹頭顱的保存液究竟是何配方,他說,「難以想像和分析」。

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賈旺說,在目前的醫學技術支持下,神經被低溫冷凍50年,復甦的可能性是有的。不過,凍存的神經組織即使恢復了活性,能否移植到另外一個身體上,並產生新的生命,還要跨越脊髓連結,中樞神經再生等多重艱巨的挑戰。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行政助理馬吉·克萊瑪也表示,由於目前技術的限制,基金會只負責「冷凍」,不會負責「復活」,基金會只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據新京報(來源:成都商報」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原標題: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內容摘要: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
  • 重慶女作家50年後真可復活?人體冷凍華人科學家揭秘
    (原標題:重慶女作家50年後真可復活?人體冷凍首位華人科學家揭秘)古時,帝王嚮往永生,煉丹求藥,鬧出不少笑話。當永生的夢想幻滅後,「年壽有時而盡」就成了我們基於生死的一種普遍認識,生命常在,而年壽有盡。而到了現在,醫療科技帶來的技術革新,永生或將不再是幻想。
  • 新京報:冰凍頭顱,醫學還是科幻?
    原標題:冰凍頭顱,醫學還是科幻? 哪怕是微小的大腦損害或創傷性事件的影響,都可能足以破壞一個人的記憶和人格。更別說斷頭、冷凍等這一系列的任一環節對個體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嚴重創傷性事件。 近日,一則關於重慶女作家死後的新聞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和熱議。
  • 女作家頭部冷凍冬眠50年後會甦醒嗎?這2項技術人類能攻克嗎
    曾經在科幻片中,就見到過冷凍軀體,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後再次復活的想法,但是如今這種方法已經被很多商業機構付諸實際行動了。杜虹在2015年重慶女作家杜虹,實施了頭部冷凍冬眠50年的「復活」舉動。那麼冷凍人體又得做多少實驗呢?目前讓所有細胞「保鮮」是激動關鍵。動物冷凍試驗都是非常短暫的冷凍,冷凍體較小,可是經過50年後,人體還有多少細胞是活著的?人已經死亡又怎麼可能救回來呢?
  • 跨越時間的冷凍又復活,首列冰凍人50年後復活的可能性有多大?
    1967年貝特福德因癌症死亡並進入了冷凍的流程,他也是第一個法律上認定死亡後身體被儲存冷凍的人。,但活體冷凍復活卻有實實在在的案例發生。另外推斷其技術可行性,還包括以下的案例:曾有試驗成功,將長年冷凍下的線蟲解凍後復活,採用實驗成功冷凍一隻猴子數小時後復原,曾有實驗成功用低溫使犬豬和老鼠冷卻後數小時後復原,另有實驗成功,把冷凍了16年的老鼠基因複製出新的老鼠,並健康的成長。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 究機構之一。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這裡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2. 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三體》的編審之一。她的遺體在冰凍狀態下被運送到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總部,頭部分離,保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
  • 首例:女肺癌患者死後進行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有可能嗎?
    一、耗時55小時:女性肺癌患者進行死後冷凍重慶女作家杜虹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她讀過《三體》後,也希望自己死後被冷凍起來。杜虹在因癌症不幸去世後,她的女兒通過多方聯繫,選擇了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01重慶女作家75萬人民幣冷凍大腦揭秘兩名肺癌患者死後冷凍全過程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
  •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不可能得以實現。我們看很多科幻電影,會看到一些將人體復活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麼一個案例。
  • 1966年,美國富豪將自己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最後他結局如何?
    其實當年,人體冷凍技術才剛剛開始研究,還沒有到臨床試驗階段。按照當時的技術,即使能將人體冷凍,但是如何解凍,解凍後的人體能否正常復活都是個未知數。但是,詹姆斯顧不了這麼多,癌症留給他的時間已經很少了,當看到這項技術時,他的腦海中已經浮現了冷凍人體、解凍、復活的藍圖。
  • 美國首富將自己冷凍50年,本該在2017年復活,如今怎樣了?
    二、50年的期待  當時美國化學家和未來學家羅伯特?普雷達,以及義大利醫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布魯諾,再加上羅伯特?尼爾森,他們三人合作組成了第1個進行人體冷凍項目的團隊。  做完以上步驟以後,他們就將貝德福的遺體放到了一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合同,隨後就將他轉移到了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冷凍護理設施中心。  做完以上步驟以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50年的時間,50年的科技發展,以及人們對於永生的嚮往,這一切都將會在2017年揭曉。  可惜的是,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尼爾森和他的團隊受到了大量的質疑。
  • 中國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科學家大膽預測,50年後可能讓其復活
    曾經人們在醫療水平不是特別發達的情況下,都會認為在人死之後是絕對不可能復活的。這一點也得到了公認,畢竟在人死之後,各種器官都已經無法重新運作,血液也很快會凝固。要想復活,簡直是比登天還難,這是站在最科學的角度作出的結論。不過,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對這個答案產生了疑問,因為現在已經有一些人選擇了人體冰凍技術,讓自己的遺體被封存起來,在未來能夠得到復活。
  • 50年的時間過去了,全球首例「冷凍人」解凍了,他復活了嗎?
    50年的時間過去了,全球首例「冷凍人」解凍了,他復活了嗎? 人體冷凍技術是正在試驗中的醫療技術,它通過低溫196度以下冷藏,使動物和人類的細胞能夠在以後能夠復活,這一項技術可以說正在試驗研究中。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復活」與家人相見,如今怎樣了?
    最著名的人體冷凍公司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這家公司主張通過液氮將遺體無限制地保存在極低溫環境下,以期待未來科技將他們重新復活。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百餘人參加了這個項目,年齡從垂髫稚子到百歲老人。
  • 中國有了首例人體冷凍者 但50年後能否復活還兩說
    原標題:中國有了首例人體冷凍者 但50年後能否復活還兩說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5月30日,北京,下午5時40分,61歲的重慶女作家杜虹在病床上停止了心跳。
  • 從木乃伊到冷凍大腦:人類冷凍復活簡史
    02而真正具備現代意義的人體冷凍創想,來自於文學作品。法國科幻小說先驅Edmond About在1861年創作了小說《斷耳的男人》。在小說裡,他講述了一個生物學家把活人進行乾燥,並且在數十年後將其復甦的故事。
  • 他把美國首富冷凍50年,依據卻來自科幻書,冷凍人能「復活」嗎?
    那位作為「世界第一例冷凍人」的美國首富至今仍沒有被解凍,他已經在液氮儲存罐中被保存了53年之久,而實際上他當初和羅伯特約定的冷凍期限是50年。本該十分精明的美國首富看似被羅伯特「擺了一道」,難道他真的是被羅伯特欺騙了?他在今後到底有沒有可能真正被解凍復活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冷凍人之父」為何會產生冷凍人體的想法說起。"冷凍人"想法來自科幻小說?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一、重慶女作家75萬人民幣冷凍大腦,揭秘兩名肺癌患者死後冷凍全過程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
  • 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約定冷凍50年後解凍「復活」,但現實很殘酷
    1967年1月12日,美國加州大學73歲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海勒姆·貝德福德(James Hiram Bedford)成為了世界首位冷凍人,約定50年後解凍「復活」。8年後,貝德福德的冰凍肉身再次轉移。很快,貝德福德的10萬美元很快耗盡,因此貝德福德的兒子和妻子起訴尼爾森涉嫌欺詐,並要求解凍遺體埋葬。最後從1977年到1982年,貝德福德的兒子將冰凍肉身存放在南加州的一個自存儲設施中,並定期補充液氮。1982年,貝德福德的肉身就託付給阿爾科生命研究基金(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