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內容摘要: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獨家揭秘在京進行冷凍手術的過程:遺體是在京進行冷凍初步處理,運往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在北京的醫院和殯儀館完成昨晚,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遺體是在中國運到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頭部。理論上可行,但復活要跨越脊髓連結等艱巨挑戰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器官移植醫生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按照文章的描述,美國醫生冷凍杜虹遺體頭顱部分的過程和原理,和臨床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的器官獲取、保存非常相似。

  關鍵詞:杜虹;基金會;殯儀館;遺體;復活;思遙;美國;保存;人體冷凍;頭顱

  作者簡介:

  冷凍頭顱期待覆活不久或進行第二例

  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後運到美國進行分體保存;涉事基金會稱有望在京做第二例手術;專家稱復活難度大

  杜虹

  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不久後,該基金會有望在北京進行第二例冷凍大腦手術。

  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獨家揭秘在京進行冷凍手術的過程:遺體是在京進行冷凍初步處理,運往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

  專家介紹,由於本人和家屬同意,去世後摘取頭部行為應該不違法。

  魏景亮稱,據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全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期望「復活」的案例。

  75萬人民幣冷凍大腦

  杜虹是重慶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在治療期間,一對泰國夫婦因無法挽救患腦瘤的女兒,把女兒送到美國一科研機構冷凍的新聞引起杜虹興趣。

  隨後,杜虹的女兒張思遙、女婿魯辰通過網絡志願者以及在美國的同學,輾轉聯繫到了一個專門從事人體冰凍研究的科研機構——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英文名稱Alcor)。

  據報導,該基金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杜虹一家選擇了花費12萬美金(約75萬元人民幣)大腦冷凍。

相關焦點

  • 重慶女作家50年後真可復活?人體冷凍華人科學家揭秘
    (原標題:重慶女作家50年後真可復活?人體冷凍首位華人科學家揭秘)古時,帝王嚮往永生,煉丹求藥,鬧出不少笑話。當永生的夢想幻滅後,「年壽有時而盡」就成了我們基於生死的一種普遍認識,生命常在,而年壽有盡。而到了現在,醫療科技帶來的技術革新,永生或將不再是幻想。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 究機構之一。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這裡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2. 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三體》的編審之一。她的遺體在冰凍狀態下被運送到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總部,頭部分離,保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除了像其他三家機構一樣為志願「冷凍人」提供冷凍懸架,即將屍體保存在極低溫度下等待「復活」外,它的研究範圍更廣,並且「具有徹底改變器官移植、重新安裝身體器官和其他醫學療法的潛力」。據稱,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已經有10具遺體被冷凍在它們巨大的容器裡。這家媒體甚至有些樂觀地認為:「中國沒有宗教障礙——這阻礙了西方對「復活」的接受——中國可以很快趕上並在人體冷凍領域領先。」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一、重慶女作家75萬人民幣冷凍大腦,揭秘兩名肺癌患者死後冷凍全過程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冷凍術」概念出現很早,真正興起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由被譽為「人體冷凍之父」的羅伯特·艾丁格在他的著作《永生的前景》中提出,書中引述了大量植物和低等動物經過低溫休眠後來又甦醒的事實。他認為,死亡只是一個漸進過程,只要身體被凍的足夠快,一定還可以有機會逆轉。著作出版後,出現一批狂熱的「人體冷凍術」的支持者。
  • 首例:女肺癌患者死後進行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有可能嗎?
    最終,展文蓮的遺體冷凍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目前已經保存了3年多。就這樣,展文蓮成為首個在中國本土進行冷凍並等待覆活的人,並計劃在50年後「復活」。冷凍術的概念出現得很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興起,羅伯特·艾丁格被譽為「人體冷凍之父」,他的著作《永生的前景》一書中,引述了很多植物以及低等動物在經過低溫休眠後又復活的事實。他認為,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身體被冷凍的足夠快,一定有機會可以逆轉。
  • 揭秘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圖)
    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Alcor  成立時間:1972年冷凍數量: 多人100收費:全身冷凍最低20萬美元  靠客戶捐贈進行研究  為重慶女作家杜虹冷凍大腦的Alcor基金會成立於1972年。該基金會在1976年進行了首例人體冷凍術,對象是該基金會的創始人佛雷德·錢德林的父親。
  • 人體冷凍技術哪家強? 揭秘世界三大「凍人」機構
    1962年,擁有物理、數學雙碩士學位的羅伯特·艾丁格出版了《永生不死的前景》一書,首次提出人體冷凍術。他在書中預言:「我猜,我們中的大多數將被用無損的方式冷凍起來。」一時間,艾丁格成為媒體的寵兒,在電視和廣播中宣揚人體冷凍術。  五年後的1967年1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73歲的心理學教授貝德福德博士因癌症去世。根據其遺願,加州人體冷凍協會將他的遺體冷凍。
  • 重慶作家冷凍頭顱 期待50年後「復活」
    這兩天,重慶女作家杜虹被媒體稱為中國首例冰凍自己等待「復生」的逝者,引發網友熱議。前日,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向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不久後,該基金會有望在北京進行第二例冷凍大腦手術。
  • 起底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費用最低2.8萬美元
    CI的工作人員在模擬人體冷凍過程,注射一種特殊的玻璃混合物到要冷凍的遺體裡,防止冷凍後,身體裡面會結冰近日,重慶女作家杜虹找到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冷凍大腦,引起轟動。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人體冷凍被視作是生命的延續,可一旦被冷凍還能被成功復活嗎?
    就是這位詹姆斯.貝德福德開啟了人類的人體冷凍的先例, 也把人們關於死者的生命價值和其生命延續的視野打開。但是,人體冷凍絕非是憑著腦袋一熱說幹就幹的事情,它需要縝密的科學思路,精湛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否則,無論誰被冷凍起來也甭想在數十年後被解凍,更別說復活了。儘管人體冷凍技術屬於一門新興的科學範疇;儘管它懷揣著無限美好的幻想能讓死人復活。但是,它更是一門科學!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古代的人們思想都比較愚昧,為了讓自己的壽命得以延長,實現長生不老,經常用祭品祭祀天地,來保佑自己實現願望。那麼整個冷凍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人體冷凍技術首位實驗者所謂的人體冷凍技術,就是在一個人被判定醫學死亡之後,把他的身體完整的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當中,一直等到未來科技足夠發展之後,再將整個人解凍復活,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壽命的延長,以至於達到長生不老。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2017年5月8日,49歲的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盤點:全球三大人體冷凍機構 起價2.8萬美元
    靠客戶捐贈進行研究為重慶女作家杜虹冷凍大腦的Alcor成立於1972年。該基金會在1976年進行了首例人體冷凍術,對象是該基金會的創始人佛雷德·錢德林的父親。早期Alcor基金會的發展並不迅速,直到1986年一本名為《創造的引擎》的書籍出版後,才出現轉機。這本首創「納米技術」這個詞彙的書籍,有一章專門論述了人體冷凍術。
  • 世上第一個冷凍人復活失敗,為何相信人體冷凍術的人卻越來越多?
    如果秦始皇選擇接受人體冷凍術,那麼在正式開始手術前,他應該已經被明確告知:並不是每個人都符合人體冷凍術的要求。首先,即便是身患絕症,這個人的身體狀態也不能太差,否則即便冷凍技術再好,也很難讓他在幾十年後復活;其次,他必須足夠有錢。這兩個條件,秦始皇當然都滿足。
  • 中國有了首例人體冷凍者 但50年後能否復活還兩說
    原標題:中國有了首例人體冷凍者 但50年後能否復活還兩說 4個月後,中國媒體報導了這個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消息。「人體冷凍」因此進入大眾視野,有人向這位女作家致敬,也有人對人體冷凍保存技術質疑發問。 界面新聞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兩位人體冷凍保存的志願研究者趙磊和魏景亮,他們參與並協助了杜虹此次的人體冷凍。他們就當下來自各方的質疑進行了解答,也闡述了他們願意投身其中的原因。
  • 「女作家冷凍大腦」的科學和倫理意義
    近日,「重慶女作家杜虹冷凍大腦,等待50年後起死回生」的新聞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杜虹是重慶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今年5 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在去世之前,杜虹以及家人,輾轉聯繫到了一個專門從事人體冰凍研究的科研機構——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英文名稱Alcor)。據報導,這個基金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
  • 人體冷凍曾遭質疑,美國最大業內機構曾被前員工爆出「黑幕」
    49歲的展文蓮5月8日因肺癌去世,兩天後,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銀豐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專家共同為展文蓮實施了這次人體冷凍手術。經過55小時的一系列流程之後,展文蓮的遺體被轉移到零下196℃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復活」。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原標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2   對銀豐研究院來說,展文蓮也是他們真正冷凍的第一具人體。   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
  • 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復活了嗎?
    答案:沒有復活,而且復活概率非常低。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名叫「貝德福德」,在1967年死於胃癌,他在死亡後立刻被進行了人體冷凍手術。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貝德福德,目前被保存於美國的阿爾科公司,這家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人體冷凍機構,這裡進行的人體冷凍術分為兩種,全身冷凍和頭部冷凍。全身冷凍價格為20萬美元,頭部冷凍價格為8萬美元,並且冷凍到達50年需要續費,續費的費用主要用於液氮保存和人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