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個問題:
被宣告死亡後,你是否願意將身體冷凍保存,等待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後「重新復活」?
已經有人這麼做了。
一、耗時55小時:女性肺癌患者進行死後冷凍
重慶女作家杜虹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她讀過《三體》後,也希望自己死後被冷凍起來。杜虹在因癌症不幸去世後,她的女兒通過多方聯繫,選擇了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
杜虹一家花費了12萬美金(約75萬元人民幣)將大腦冷凍。杜虹的女兒提到,這些費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用在以後的解凍和復活的。在耗時55小時後,杜虹成為中國首位參加人體冷凍保存的人。
中國本土第一例冷凍人叫展文蓮,是一位女性,她生前在一家銀行工作,也是一名肺癌患者,而她的冷凍過程就在山東銀豐完成的。
2017年5月8日,只有49歲的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她在去世前做了個重要的決定——在死後進行人體冷凍手術。
5月8日凌晨,展文蓮在病床上停止了呼吸和心跳,醫生宣布臨床死亡。在2分鐘內,臨床專家快速在她的體內注射了抗凝和抗氧化等藥物,並以最快的速度將冰鹽水輸入體內來進行物理降溫,同時進行氣管插管和實施心肺支持儀器,這樣可以保障身體的供血及供氧。
緊接著,展文蓮被轉運至銀豐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在這裡她將進行灌流置換手術。這是極為關鍵的一步,需要將全身的血液置換成冷凍保護劑,以減少低溫保存引起的冷凍損傷。
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體溫降到18℃左右,然後將透明的防凍劑慢慢注入她的體內。最終,展文蓮的遺體冷凍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目前已經保存了3年多。
就這樣,展文蓮成為首個在中國本土進行冷凍並等待覆活的人,並計劃在50年後「復活」。
曾經認為只能在書中才能看到的神奇冷凍術,沒想到在現實中真的存在,關於冷凍術,你又了解多少呢?
二、「冷凍術」到底多神奇?
*起源
美國是最開始出現「冷凍人」的國家,但一直受到很大的爭議,一方面來自宗教人士的抵制,他們覺得一個人的靈魂是無法冷凍的,復活更是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另一方面,冷凍技術在科學上的嚴謹性遭到人們的質疑。
冷凍術的概念出現得很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興起,羅伯特·艾丁格被譽為「人體冷凍之父」,他的著作《永生的前景》一書中,引述了很多植物以及低等動物在經過低溫休眠後又復活的事實。
他認為,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身體被冷凍的足夠快,一定有機會可以逆轉。他的著作出版後,吸引了大量狂熱的人體冷凍術支持者。不過醫學家卻認為,冷凍跟低溫休眠不同,冷凍是將生命停止在原來的狀態,而冬眠還有基本的代謝。
不論如何,艾丁格的設想在1967年1月得到了第一次實施。
*世界首位冷凍人詹姆斯·貝德福德的故事
世界上首位冷凍人實驗者叫詹姆斯·貝德福德,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名譽教授,他是人體冷凍術的支持者以及籤署冷凍試驗協議的第一人。
羅伯特·艾丁格的著作《永生的前景》出版後,很多讀者深深著迷,其中就有臥病在床的肺癌患者詹姆斯和29歲的電工羅伯特·尼爾森(後成為冷凍術研究者)。1965年6月,尼爾森向詹姆斯發出嘗試冷凍的邀請,最終詹姆斯接受了該邀請,他希望自己還能有一線生機。
1967年,詹姆斯·貝德福德在遺囑中留了十萬美元用來冷凍身體。為了保證冷凍效果,詹姆斯還付了4200美元來購買充足的液氮和鋼艙。
詹姆斯·貝德福德去世後,在幾小時內,冷凍術研究者羅伯特·尼爾森跟他的醫療團隊將詹姆斯急凍了起來。不過當時的冷凍術在現在看來並不完善,甚至比較混亂。詹姆斯·貝德福德的血並沒有完全抽乾,只是單純地注入防凍劑,再放入裝有乾冰的保溫容器裡,最後容器放入充滿液態氮的杜瓦容器之中。
15年後,由於存放貝德福德的冷凍公司宣布破產,他的屍體輾轉幾次,最後安放在亞利桑那州斯科茨的阿爾科爾生命延長基金會。2017年,尼爾森曾宣布將貝德福德復活,但後來卻沒了消息,實驗究竟是沒有開始,還是已經失敗,人們無從而知。
看完貝德福德的冷凍情況,很多人都想知道,冷凍人真的能復活嗎?多久才能復活呢?
三、冷凍人50年後真的會復活嗎?
目前來說,人體冷凍保存仍然屬於科學研究,至今為止還沒有冷凍人實現復甦。從科學角度看,冷凍人急需解決的難點並非表面冷凍,而是細胞解凍。
雖然現代技術不斷進步,但肌體在解凍時很難恢復如初。因為冷凍會造成人體細胞組織壞死、細胞膜脫落、部分組織間出現裂紋,這些都是阻礙冷凍人復甦的巨大問題。
不過,科學家們相信,在臨床死亡後,理論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大腦機能,當未來人體復甦後,可以通過DNA修復和幹細胞等技術來進行人體修復,達到實現復活的目的。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護理服務的負責人麥可·佩裡認為,對冷凍人體的復甦時間持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冷凍人復活需要50年到100年來實現。
你相信未來的科學可以讓冷凍人復活嗎?如果有機會,你又是否願意將自己冷凍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