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大同與京東之間的聯繫還只是貨物流轉,印有京東LOGO的小貨車穿行在大街小巷,將網購商品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大同在京東總部的電子大屏幕上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標識點。
2017年,雙方有了進一步的接觸。2018年5月2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京東集團與大同成功牽手,拉開大同與京東深入合作的序幕。雙方將致力於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現代商貿物流基地、電商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未來計劃在機器人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開展持續深入合作。從此,古都上空添了一朵京東雲。
京東雲不是普通的雲,而是京東集團技術賦能的窗口之一,是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京東雲落地大同,也不只是簡單建立數據中心,而是京東開放賦能、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際探索,也希望藉此成為撬動大同智慧未來的一大引擎。
助力古都智慧化
目前京東已在全國多個省級行政區近30個城市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全面合作。2019年1月23日,京東雲(大同)雲計算大數據運營中心正式啟動運營,中心既能保障京東在山西開展電商、物流、金融等業務的需求,又能為山西乃至晉冀蒙區域內政府和企業提供安全便捷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目前,前期機房設備及運維人員已全部到位,未來將與大同市共建1000機櫃規模的T3+以上標準的數據中心。
京東為古都大同帶來了一套城市智能運行管理系統——智能城市運行中心(AIOC)。它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感知大同城市運行狀態,聯動大同城市各類資源,為大同提供運行態勢呈現、監測預警、聯動指揮、分析決策、趨勢預測等多元化服務,助力大同城市管理。其中,首當其衝的市長熱線智慧機器人已在實施中,它通過引入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助力市民熱線服務,利用在線機器人打造24小時在線諮詢服務,屆時,市民可使用微博、微信等網際網路渠道與政府互動,讓人工智慧服務於民,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提高12345的服務能力,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大同市智慧運營管理中心
傾心打造「電商搖籃」
大同經濟發展以「一煤獨大」為主要特徵,如今,電子商務正以其持續向前、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搶佔大同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如何將大同的傳統、大同的特色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整合營銷出去?對於這個難題,京東,給大同搭建了嶄新、有效的平臺。
2018年9月,首屆山西(大同)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成功舉辦。大會高朋滿座、群英薈萃,邀請到2位工程院院士、9位數字經濟領域專家,以及多位知名企業代表參會,共話山西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景和路徑。同時,大會成立了山西老字號電商運營中心,並啟動京東(大同)數字經濟產業園,初步營造了大同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氛圍。
京東雲依託集團在零售、物流、數科等方面的產業鏈積累,按照國家級電商產業示範園區標準,建設了5000多平米的京東雲(大同)電商生態產業園。產業園以「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務方式,以老字號、農業、文創等主題,通過逐步完善商務、金融、物流、運營、孵化、供應鏈等電商產業要素,來構建電商產業發展生態,推動大同民營企業電商化,打造大同的「電商搖籃」。
此「電商搖籃」包括展示大同新經濟建設成果的新經濟展廳和承載電商產業聚集、辦公、培訓、沙龍等功能的商家服務中心及雲創空間,現已全面啟動運營。產業園運營團隊深入杭州、佛山、成都、太原、朔州等地舉辦招商會,參會人數總計2000餘人,傳播輻射近10個地市百萬人次,意向入駐企業上百家。
同時,京東攜手大同市政府,以「大同好糧+數字大同」品牌先後亮相中博會、農博會、三農大會等國家級重要活動。5月31日,2019山西(大同)電商大會暨大同好糧·京東三晉好物節在大同古城圓滿閉幕,活動包括電商大會、交易博覽、高峰論壇三大板塊。3天活動期間,線上線下聯動,省內外100餘家企業參與,現場參觀超過10萬人次,線上2億人次全網曝光,達成入駐意向50餘家,在線成交2萬餘單。
大會集中展示大同好糧、三晉好物、京東技術板塊、生態資源等,是山西省目前規模最大、影響最強、傳播最廣的一次電商專業盛會,獲得央視等核心媒體重點曝光,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家居、智能產業的數百位商家,展開了大同好糧·三晉好物節線下狂歡,共享轉型發展的大好機遇。
活動同期舉辦高峰論壇,聚集了行業專家學者,展現了大同在「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示範區、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強勁態勢。大同也以改革創新促轉型,探討電子商務發展新模式,書寫了新時代的晉商精神。
通過上述系列活動,產業園相繼吸引了平遙牛肉、寧化府、榮欣堂、牧同等60多家山西老字號、本地龍頭企業,初步實現電商總部經濟的聚集,全方位展現了大同電商產業集聚的成果,擴大了產業園在大同乃至山西省的影響力,接下來還將逐步打造國家級電商產業園。
開啟產業創新孵化
「刨下坑,挖出煤,賣來錢」是外界對大同經濟的傳統印象。因煤而困的大同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出了一條轉型之路。其核心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轉型升級,關鍵就在於實施創新驅動。為此,京東為大同帶來了京東雲產業創新示範中心。
中心是京東雲產業孵化和創新業務的載體,包含線下服務空間和線上「雲創大同」綜合服務平臺,旨在吸引招募戰略新興產業中具有活力的高增長企業入駐,孵化科技創新、消費升級、農特產品等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促進大同市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同時整合內外創新資源,推動優秀孵化項目、產業鏈企業、協同創新中心成果轉化落地。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京東雲產業創新示範中心目前已經擁有了一個企業服務團隊、一個企業服務下單響應平臺和一系列企業服務生態供應商,在電商產業園建立了線下的企業服務專項窗口,在「雲創大同」上架了線上的企業服務訂單體系,完善了產業服務鏈條,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快速響應服務模式。
力推「大同好糧」
眾所周知,大同是著名的「小雜糧王國」,渾源的黃芪、廣靈的小米、雲州的黃花、陽高的杏果等等,無一不是讓人垂涎三尺的「好糧」。不過,大同小雜糧雖然品質優良,但「弱、散、小」的品牌特點,阻礙了其發展壯大的步伐,品牌效應和經濟效益的潛力都被埋沒。
針對這個問題,2018年9月20日京東在網際網路上打出了「大同好糧」這張牌,舉辦「大同好糧·京東雲州首屆農民豐收節」,發布「大同好糧」全新品牌形象,線上通過大同好糧品牌幫助當地農特產品上行至京東商城,線下開設主題快閃店,線上線下整合營銷,令小雜糧「觸網」,使得「大同好糧」的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
根據京東廣告營銷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12月份,上行京東平臺的大同糧食企業已達30多家,已有2億人次知曉「大同好糧」品牌,「大同好糧」開始響徹中華大地。「大同好糧」還以無界零售快閃店等形式,走向了北京、西安、成都等國內各大城市。
「大同好糧」還只是大同發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未來的日子裡,大同農業將充分利用京東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農業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構建精細化種植管理模式、全程可視化的溯源和監控體系,從而建立從種植到消費的高品質農產品上行通道。比如,大同宜民公司與京東雲大同公司共同打造了宜民黃花·京東雲智能農場示範項目,推動大同黃花等優質農產品上行,同時兼顧農業企業的數位化、智能化、標準化轉型升級。
京東雲還篩選陽高羊肉、鮮葵花、水蜜杏等本地優質初創企業或產品進行扶持孵化(現已孵化重點項目9個)。2018年,陽高長城羊肉項目,在上線京東眾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即達成32萬元的交易量,超額完成15倍以上的眾籌金額,相當於幫助10戶農家銷售了300隻羊9000斤肉,深度支持了陽高助農項目發展,得到央視二套欄目重點關注。
今年,當陽高大接杏遇到了京東雲,雙方自然而然碰撞出了火花,7月5日,兩輛載滿陽高大接杏的京東物流車在陽高縣政府、京東雲以及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的見證下,緩緩駛出了碩果纍纍的陽高杏園,駛向了全國電商消費者的營養餐桌。截至目前上線京東眾籌後的總訂單數1000餘份,總支持人數近千人,共籌集金額10.6萬元,平均客單價30-50元(客單價=銷售總額÷顧客總數),是線下銷售的6倍。
7月22日,京東線上「中國特產·大同好糧扶貧館」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吉福、成龍先生等見證下啟動上線,標誌著大同所有的農特產品將面向全國人民銷售。
校企共建育英才
人才是發展的重要條件。新時代的大同,需要「大不同」的人才。京東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先後與大同大學、渾源師範在無人科技、電商專業展開了合作,打造線上智慧教育和線下實訓基地,為本地院校學生學習、實訓、就業提供機會和空間。
2018年12月,在「東路演」「東令營-產業創新升級特訓」等活動上,京東雲大同團隊聘請了國內一線的實戰精英導師,為本地及周邊區域30餘家企業開展了為期6天的針對性集中培訓,讓他們了解數字經濟的最新發展狀況。未來,他們還將整合京東培訓資源、地方科研教育機構及地方企業,開展校企共建合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為大同數字經濟產業儲備更多高端人才。
如今的大同古城,一片片歷史街區、一條條古老巷陌、一座座傳統建築,就像一部部史書、一卷卷檔案,記錄著古城的滄桑歲月,見證著大同的歷史足跡。而京東等新經濟企業的到來,恰似春風吹開萬千花朵,讓這座古城更加煥發出青春活力。
未來,京東雲大同基地將在雲計算、大數據、電商產業、扶貧興農等方面繼續與地方深入合作,助力地區農產品插上數字經濟的翅膀,飛出農田,走出山西;在不久的未來,京東的無人機、無人超市、無人倉、智能配送機器人、智能無人貨櫃、AR、VR等智能產品也將逐步落地。大同與京東的古今融合、新舊交匯,將結出雙贏的碩果,推動大同逐步從「煤炭之都」轉變為「智能之城」,為世人展現大不同的智慧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