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智聯雲攜手海澱區 擴寬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新疆界

2021-01-09 艾瑞網

春耕在即,農時緊迫。在北京市「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上,一場雲上「春耕節」正開展得如火如荼。3月19日,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上新「春耕」服務板塊,海澱區攜手京東智聯雲,以數位技術實力助農惠農,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不斷拓寬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新疆界。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農牧正當時。如何保證防疫工作有序開展?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

京東智聯雲、京東商城、京東農牧將「春耕節」搬到了「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上,聯袂「農資春耕資源信息發布」「京東農牧春耕節」兩大服務板塊,引導農民、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發布農資需求,聚集北京周邊各大農資供應商、農資經營網點發布供給信息,實現農資供需有效對接。從化肥、農藥,到現代化農具,農民們利用網絡接觸到更多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新設備,四驅微耕機、電動噴霧器、智能趕豬棒、德國進口連續注射器 ……這些過去不多見的新農具,成為京東「春耕節」的"必搶神器"。



「北京海澱」公眾號「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上的春耕節海報

電商惠農,科技興農,海澱區與京東智聯雲政企緊密配合,緊抓防疫的同時,嘗試利用信息化應急管理,打通農資供應、促進農資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推動農戶春耕生產正常開展,切實做好「保供給、促生產」,從而力保「糧食增收,農民豐收」。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全國科創核心區,海澱區政府一直不斷探索應急管理的新模式,隨著復工復產企業的增多,政府收到的防護物資求援也越來越多,海澱區政府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靠的社會化物資供給渠道,此時,憑藉智能供應鍊表現出色的京東,進入視野。

基於紮根多年的數字政府業務,京東智聯雲整合原有城市產業服務平臺的產品能力,根據海澱區的實際需求,進行了針對性、本地化的定製改造和部署,不僅提供了物資供需信息平臺,還打造了一個海澱區抗疫服務窗口。從動議到落地,僅用3天。

2月9日,「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北京海澱」公眾號。京東智聯雲整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依託京東集團商城、物流、金融的資源優勢,開發出的這一平臺,可提供「應急資源信息撮合、應急物資尋源、疫情動態播報、防護知識、遠程辦公、在線問診」等十餘項服務。

藉助平臺,京東智聯雲不僅為海澱轄區內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撮合了防護服、醫用口罩、消毒藥劑等近30單物資需求,還為海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解決了一個難題。該局計劃支援武漢重點地區醫院一批物資,但物資怎麼運進武漢是個問題。京東智聯雲打通數據商流,藉助遍布全國68個城市的「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展開物資調度。

北京的需求,武漢本地搞定。京東智聯雲通過智能供應鏈,協助海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武漢市內採購相關物資,並由京東物流配送到位。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雲與AI事業部總裁周伯文表示,傳統供應鏈將貨運送到消費者手裡,就像移動「原子」,而京東智聯雲利用智能供應鏈,在移動「原子」之外,還在移動「比特」。通過數位化和智能化升級,讓傳統供應鏈運轉更高效。

2月14日,京東智聯雲會同海澱區商超企業通過平臺,對接天津薊州區大白菜產地,16日,首批 10 噸大白菜到京,預計總採購量達到80噸,有力保障了海澱區內菜價的穩定。



通過 「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天津大白菜保障海澱區菜價穩定

2月25日,海澱區政府召開媒體溝通會,向全社會推廣「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東智聯雲開發部署的「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標杆落地項目,全面支持海澱區應急防疫工作。

海澱區使用的「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功能,就是信息需求撮合版塊,也是京東智聯雲的王牌產品之一,在技術架構上,該產品基於京東智聯雲底層的PaaS平臺,部署在公有雲上,通過AI技術進行撮合匹配,通過對前端可視化組件的配置,滿足不同政府的定製化需求,並與政府的官網、公眾號和小程序等接口打通。

「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擴展性強,且迭代靈活。因此,能根據海澱區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和拓展平臺的功能,跟隨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最初的主打疫情防控功能,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再到助力春耕生產農資對接,京東智聯雲緊抓海澱區應急管理、公共服務的需求重點。待到疫情結束後,這一「疫情」 應急公共服務平臺,還將轉為常態化的 「災情」 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海澱區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京東與海澱疊加優勢,形成海澱特點,海澱要打科技創新牌。」海澱區商務局局長王澎表示,未來規劃中,京東智聯雲還將幫助海澱,在市場商超的供應自運轉和政府委託儲備兩方面進行數字供應鏈整合。

政府引導,匹配公共服務和數據資源,海澱區政府與京東智聯雲,實現了政府和企業的共贏。雙方的合作模式,不僅是海澱區文化與科技融合、服務與管理並重,推進「兩新兩高」 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京東智聯雲應用智能供應鏈助力數字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範例。


相關焦點

  • 京東智聯雲(麗水)智能設計中心為企業開啟服務
    為此,麗水市於2020年初引入北京太火鳥科技,於京東智聯雲(麗水)數字經濟產業園落戶華東地區首個科技+設計服務平臺,設立「麗水智能設計創新中心」,加快培育地方綠色生態設計,並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帶動麗水市特色產業加速升級轉型。 9月24日,京東智聯雲(麗水)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大會 -- 設計服務對接會成功舉辦。
  • 南通市應急管理局召開全市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
    南通市應急管理局召開全市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現場推進會 來源: 南通市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2019-11-11 字體:[ 大 中 小 ] 為認真落實《江蘇省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基本要求(試行)》和省廳現場會精神
  • 完善智慧城市布局 雲賽智聯收購信諾時代、儀電鑫森股權
    本次交易完成後,信諾時代、儀電鑫森將成為雲賽智聯的全資子公司。  信諾時代是一家集信息化產品銷售、IT基礎架構及安全架構解決方案、企業信息技術綜合服務、雲計算綜合解決方案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主營業務涵蓋銷售信息化產品,並針對客戶的雲轉型提供包括評估與規劃、雲遷移/部署、基礎設施管理、監測、成本優化、安全、服務支持在內的應用/數據上雲綜合解決方案。
  • 雲賽智聯2.4億元收購在線教育公司儀電鑫森獲核准
    其中,除了標的信諾時代 (870060)主要生產信息化產品外,令教育行業關注的是,雲賽智聯此次擬將3年前收購的教育公司儀電鑫森全資控股。這些都將作為雲賽互聯智慧城市業務的重要推動力。新的對賭,將用智慧教育補充智慧城市建設然而5年對賭還沒結束,雲賽互聯,已迫不及待要將儀電鑫森剩餘的49%股權收購。
  • 創業慧康發布多態智聯產品 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升級
    原標題:創業慧康發布多態智聯產品 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升級   日前,由《中國數字醫學》雜誌社主辦,創業慧康(SZ.300451)協辦的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2019年,京東智聯雲落地武漢經開區,以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為載體,落地一系列技術成果,以數字經濟驅動「中國車谷」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上,湖北省委宣傳部產業處處長黃勤致辭,他介紹道,湖北當前正處於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紅利釋放期、發展布局優化期、蓄積勢能迸發期。
  • 從名創優品的「數智化轉型」,看其如何實現「雲上」增長?
    打造名創優品數位化增長飛輪,京東智聯雲也是重要參與者之一。之所以選擇京東智聯雲,主要也是基於其技術和生態優勢。2020年3月,京東將旗下的京東雲、京東人工智慧、京東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通過雲化部署、連接協同、智能驅動三階引擎,為企業的技術設施雲化、產供銷服價值鏈、在線供應鏈、運營數據化、智能決策等提供場景服務。
  • 金萬維私有雲助浙江海森藥業信息化建設
    由於行業特殊性和信息化管理需要,海森近幾年先後引進了共計十多套款行業管理軟體和用友U8-OA、E6協同文檔管理系統等大眾管理軟體。但是隨著業務的發展和公司的快速成長,企業信息化的推進並不能完全依靠一套又一套的管理系統的簡單疊加。特別是當員工數量不斷增長時,員工工作的電腦上軟體或系統出問題的情況也越來越多,IT部門的維護人員疲於奔命,還不能及時響應每個維護需求。
  • 雲賽智聯完成對儀電鑫森、信諾時代收購,作價4.8億元
    智慧城市與智慧教育布局雲賽智聯是上海儀電集團旗下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2015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上海儀電集團智慧城市業務的核心資產,轉型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此次對於儀電鑫森和信諾時代是兩筆互相獨立的交易:——完成對信諾時代(原新三板掛牌的信息化服務公司,已在8月1日摘牌)的收購後,上市公司將完成雲服務板塊業務在華北地區的布局,推進全國戰略布局,未來將整合信諾時代及上市公司的客戶資源、儀電集團雲計算大數據業務。
  • 東航聘10位專家,助推信息化建設
    9月3日,東航聘請十位來自國家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最高水平的各大專業機構、一流企業、知名學府的頂級專家、學者作為東航信息化委員會首批專家,希望凝聚起更廣泛的智慧和力量,共探交流信息化新趨勢,共啟數位化東航新徵程。
  • 雲賽智聯股東大會高票通過購買資產議案-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
    信諾時代是優秀的雲服務綜合供應商,收購完成後將有效推進雲賽智聯在全國範圍內的戰略布局。儀電鑫森隸屬於雲賽智聯行業解決方案「應用」板塊中智慧教育業務板塊,本次交易將完成公司對於儀電鑫森的全資控股,有利於公司加速拓展智慧教育業務,形成智慧教育綜合方案提供和服務的能力。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壓艙石,是實現精細化動態管理、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的助推器。省規劃院院長梅耀林介紹,在規劃信息化方面,該院承擔建設的「江蘇省數字城鄉規劃信息系統」,是全國首個省級城鄉規劃管理信息平臺。大數據應用研究方面,該院積累了大量新技術、新方法,初步建立起一套動態資料庫和較全面的技術應用體系,掌握了一批專利、軟著等自主智慧財產權,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研發團隊。
  • 觀察|地理信息賦能,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
    本次疫情中,我們看到萬眾一心全民「抗疫」的決心,也讓我們看到從病毒防治、感染應對,到物資供應、物流管理,再到應急防控、社會治理等方面,信息化、數位化對疫情精準防治的重要作用,也讓我們感受到社會治理越來越受益於信息化、數位化水平的提升。
  • 防汛工作有了「大腦」:大數據讓應急管理更智慧
    而正確使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為防汛工作裝上智慧的「大腦」,將會在應急管理事務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華防汛大腦」在防汛工作中的卓越表現,正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在應急管理中成功應用的一個典型範例。
  • 中央媒體走進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深入報導地震信息化建設成果
    經過不懈努力,在地震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編制印發了地震信息化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確立了地震信息化建設「兩步走」戰略,構建了地震信息化標準規制體系,依託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建設試點,初步建設了以雲計算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的地震核心業務信息化平臺,有效提升了業務的集約化、智能化水平,為進一步推進地震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 關於加快贛州市信息化建設的研究
    (3)缺乏有效調控手段, 信息化統一管理難以到位信息化管理部門缺乏必要的經濟與行政手段對信息化建設實施組織管理。如沒有設立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不能有效地引導和扶持需要鼓勵發展的信息化項目,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信息化建設;信息化項目建設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管理,導致部門間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問題難以解決。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戰略下,雲祺助力醫療行業信息化安全建設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國家金衛工程的持續展開,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在全國各地醫療單位大量實現。十三五期間,不斷發展和推廣的醫療信息技術,使得醫療信息化系統逐漸成為了醫療行業的業務服務支撐體系。 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位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資料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