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鬥系統的強大,超乎你的想像,向中國科學家致敬

2020-08-28 小樂TalkShow

前幾年,2018年11月19日凌晨2點,隨著長徵三號乙火箭和遠徵一號上面級組合順利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2、43顆衛星進入組網階段。這標誌著今年10次北鬥發射任務圓滿結束,其中8次為一箭兩星任務,共計布置了18顆衛星進入軌道,且所有發射任務均獲成功。

發射標誌著北鬥建設大潮告一段落(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按照北鬥35顆衛星的設計布局,今年無疑是北鬥建設史上最核心的一年,也創下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最快紀錄。世界四大系統中,美國GPS系統最快紀錄為一年6星,蘇聯/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系統為一年9星,歐洲伽利略(Galileo)系統為一年6星。

毫不誇張地講,北鬥今年的建設速度是空前的,隨著2019年繼續布網剩餘衛星、且前期衛星陸續度過調試期正式服役,北鬥將徹底點亮全球。

2018年11月16日北鬥衛星全球可見情況,目前亞太地區已經逐步點亮,全球建網仍在進展中。


一、為什麼建設北鬥系統?


想必會有很多人問起這個問題:成熟的GPS系統已經發展了30多年,商業規模化做得非常廉價、高效,為什麼還要花巨額資金建設自己的北鬥系統?

事實上,GPS本質是一個軍用衛星導航系統,隸屬於美國空軍,常年保持32顆在軌工作。這個系統主要包含軍用和民用兩種信號,顯而易見,軍用信號和民用單頻信號的最高定位精度級別不在一個量級,前者是毫米級別(利用載波相位),後者是分米級別(還是美國取消信號幹擾後)。

依賴GPS導航的戰斧式巡航飛彈是「外科手術式打擊」的著名武器之一(圖自:Wikipedia)


GPS的出現,為人類戰爭史貢獻了一個新詞「外科手術式打擊」,該詞起源於1990年的海灣戰爭,GPS精密制導武器嶄露頭角。最典型的例子是原本需要數十架轟炸機、投彈數百噸才能完成的水壩轟炸任務,變成僅需2枚飛彈在數百公裡外突襲發射即可,甚至第二枚可以通過第一枚炸開的大壩缺口鑽進去。後續戰爭中,各種精準打擊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美軍除了子彈以外幾乎所有會動的武器、裝備、士兵都攜帶了GPS定位模塊。

它對於民用的意義也極大。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定位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地圖導航、共享單車/打車等,都依賴GPS。大型電網、金融交易、電信通訊等都需要星上原子鐘精密授時。科學領域,很多研究地球重力場、磁場、板塊運動、大氣、海洋、冰川、自然災害的衛星,都需要GPS系統幫助衛星精密定軌。大型基建工程,例如高鐵、大橋、機場建設,也需要GPS標定。新興技術中自動駕駛、精準農業亦是如此。

但GPS是不以你的利益為第一位的,它是以美國利益為第一位,無可厚非。早期,GPS系統在所有的民用信號上放了幹擾。後來為應對俄羅斯/蘇聯的格洛納斯系統挑戰,取消了這個幹擾(2000年5月2日),然後定位精度就得到極大提高。

去除主動幹擾後,GPS定位精度大大提高


作為運營者,停止GPS服務、增加幹擾、乃至提供虛假位置服務信息,都具有可執行性,這不僅對於民用,對於軍用更是致命的。1999年印巴Kaigil戰爭期間,美國直接關停了印巴戰區的所有GPS服務,導致雙方依賴GPS的設備無法使用,給雙方造成巨大損失。這件事情之後,印度徹底放棄了原本依賴GPS增強印度地區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決心自己做一套獨立的系統(現在僅有日本的QZSS/準天頂系統是依賴GPS)。

歐盟亦是如此想法,可是中國曾經拋出橄欖枝後並沒有所以然,核心技術對我們依然是封鎖的。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不依賴GPS、改成依賴伽利略系統就是好事情了?印度都在搞自己家的系統,我們要不要自己搞一套?

於是過去20多年內,中國航天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實驗階段開始走,逐漸實現區域有源定位(2004)、區域無源定位(2012)和全球無源定位(2020),這就是北鬥一代、二代和三代,逐步掌握獨立自主的核心技術。現在是北鬥三代建設的核心期,大概將在2020年完成全部建設。


二、北鬥有哪幾個特點?


在我國長期航天技術積累和導航系統技術發展的後發優勢下,我國採取了一套與其他任一導航系統都截然不同的思路。


  1. 三種軌道

目前另外三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都採用距離地面20000千米左右的中圓衛星軌道,而北鬥是唯一採用三種軌道搭配的星座:27顆衛星處在距離地面21500千米的中圓軌道,分布在三個軌道面上,保持55度傾角;5顆衛星採取赤道上空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靜止軌道;3顆衛星處在地球同步軌道(也接近35800千米高)、保持約55度傾角。

GPS星座(左)和北鬥星座(右)的對比


這樣帶來一定好處:衛星定位需要接收機收到至少4顆衛星信號。27顆中圓軌道衛星為主力,圍繞地球一圈的軌道周期約為12小時,可以保持對全球範圍內任一點的穩定覆蓋,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觀測到6顆星以上,符合常規衛星定位系統需求。55度傾角的設計,也增加了對人口稠密的地球中低緯度區域覆蓋。

北鬥的地球靜止軌道和傾斜同步軌道則是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特殊定製而來。日本擁有四顆傾斜同步軌道的準天頂系統,用以提高GPS在日本的應用精度,我國相當於在設計之初就有亞太專屬服務。兩種高軌衛星的軌道周期與地球自轉24小時周期完全同步,因而相對而言5顆衛星靜止在赤道上空,3顆衛星由於傾角設置相對地面做固定周期的運動,投影軌跡始終留在亞太及沿赤道對稱區域,抗遮擋能力強。因而在亞太地區可以幾乎永久保持至少12顆衛星可見,大幅提高該區域定位精度。在配合地面建設的增強基站情況下,實現分米乃至釐米級定位亦很現實。

可以從衛星軌跡在地面投影看出北鬥的亞太服務專屬:藍色8字形軌跡為傾斜同步衛星,紅點為地球靜止衛星,綠色為服務全球的中圓軌道衛星(未全部展示)(圖自:參考文獻1)


其中,高軌衛星軌道發射和入軌要求比較高,目前只能執行一箭一星任務。但對於中圓軌道衛星而言,隨著我國遠徵系列火箭上面級的逐漸成熟,相當於有了衛星載荷送入太空後的可多次點火啟動「太空擺渡車」,能夠實現一箭雙星,大大提高了效率。因而,今年中8次任務成功部署了16顆中圓軌道衛星,2次任務完成2顆高軌衛星,能夠搭載遠徵一號的長三乙火箭也成為了「金牌火箭」。

北鬥一箭雙星的功臣:長徵三號乙火箭(左)和遠徵一號上面級(右)


2. 三種工作頻率


電離層會影響電磁波傳播,是衛星導航定位的最大誤差源,必須消除。電離層的幹擾與衛星信號頻率相關,因而採用至少雙頻信號可以構建電離層延遲修正模型最大限度去除這部分幹擾因素,對定位精度的提升非常顯著,三頻則可以構建更複雜模型消除高階影響。

此外,在三個頻段上發射也增加了不同信號(軍用、民用)的調製選項,抗幹擾能力得到提升,也提高定位可靠性,對於釐米級乃至毫米級定位中最核心的載波相位模糊度解算也大有益處。正因如此,近些年來原本雙頻信號的GPS系統也在擴展成三頻系統。可見,北鬥的後發優勢不言而喻。


3. 短報文系統


北鬥還有一個獨門絕活:短報文系統,簡而言之是通過衛星實現天地雙向通信。其他三大系統都不存在接收機和衛星之間的雙向通訊,只是單向接收。北鬥這功能意味著衛星可以向擁有此項授權服務的接收機發送專屬訊息,例如大洋之上、深山老林等特殊情況並沒有任何手機信號,發生緊急情況時高軌北鬥衛星可以及時與地面互動。對於軍事行動的意義更是無法形容。

此外,部分北鬥衛星還攜帶了國際Cospas-Sarsat衛星輔助搜索和應急救援計劃的有效載荷,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參與國際合作的應急救災工作中。


4. 星間鏈路通信


導航衛星系統需要長期維持,這意味著需要地面監控站、主控站、注入站等系列部分。對於全球性導航定位系統而言,這些站點位置分布也有要求,但這會進一步增加系統運營成本。例如GPS就擁有5個監控站,1個主控站和3個注入站,幾乎均勻分布在全球的美國領土/軍事基地中,每年開銷不菲。

對於北鬥而言,不僅有全球建站安全性的問題,還有運營成本的問題,有必要最大限度開發自身優勢:高中軌道搭配的衛星星座,使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聯絡,彼此不再孤立。這意味著北鬥只需實現中國境內主控、監控和注入,而高軌衛星「登高望遠」可以與系統內其他衛星進行星間鏈路連結。此外,星間鏈路本身也可以用來測距,對於提高星座軌道精度大有裨益。系統內部的自我通信也可以使得整體抗幹擾能力大大增強。


三、北鬥到底能服務多少用戶?


對於需要天地通信的短報文服務而言,數量取決於衛星容量,這個數字目前尚不確定,但肯定會逐漸提升滿足用戶需求。實際上需要此功能的用戶極其有限,對於絕大部分僅需知道自身位置信息的用戶而言,北鬥衛星定位的理論使用數量上限就是:沒有數量上限,無數個

因為北鬥三代基本功能是一種無源定位系統,每一顆導航衛星的本質就是告訴你這麼一個事情:現在幾點了(時間t0),我在哪裡(x0,y0,z0)。


用戶只需接收到四顆衛星信號,即可精確確定自身位置和時間(圖自:參考文獻2)


當你(接收機)收到信號時,可以比對得到接收機上時間與接收到的衛星信息顯示時間之間差距,這個差距乘以光速就是你和衛星之間的距離(還有一個方法是數中間隔了多少個信號波長)。衛星由於有專門的科學家維持,它的位置極其精確,在1釐米級別;它的鐘是原子鐘,幾千萬年才可能錯1秒,它的所有信息可以認為無誤差。

那麼你只需要解出四個參數:在地球上的三維坐標x,y,z和鐘差(畢竟用戶的石英鐘不可能和原子鐘精度相比,需要把它的誤差做一個未知數解出來)。觀測到四個衛星,就可以構建四個方程,解出四個未知數。北鬥建成後在亞太地區則完全可以保證到12顆以上,數量越多,精度越高。

所以,對衛星而言,永遠只做一件事情:往地面發信號,一直在說我在哪兒,幾點了,衛星不需要做任何輔助你的計算。用戶只要能收到信號進行解算即可,與這些衛星沒有任何交流,也不消耗它們任何一絲能量,因而理論上無限用戶量。


四、什麼時候能建好?


目前,在最早期的4顆實驗性質衛星之外,自2007年起北鬥系統已經布網了43顆衛星,其中有一些已經失效退役,保持運行狀態的有約20顆,同時今年發射的絕大部分衛星依然處在調試狀態,需要到2019年才能投入使用。

經過一年的快速建設,北鬥三代的中圓軌道衛星已經布置大半,今天發射的兩顆是北鬥三代中圓軌道第18、19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經布置一顆。在2019-2020年,我國還將發射3顆靜止軌道衛星、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6顆中圓軌道衛星,屆時完整的北鬥將會建設完畢。對於全球民用定位而言,可以實現不亞於GPS的定位精度,而在亞太地區由於高軌衛星的存在定位精度將會更高。


五、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實事求是講,北鬥雖然具有後發優勢,但並不意味著能夠短期實現後發制人。衛星導航系統一經建成便需要長期維持、持續投資,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軍民融合、從民用市場盈利。經過幾十年的布局和規模化應用,GPS在民用市場領先優勢明顯,依然處在絕對領先定位。越大規模服務價格就會越低,總收入卻由於規模效應增加,進一步促進建一個更好的系統,進一步壟斷。這也是原本軍用的GPS系統之所以長盛不衰、甚至依然在快速迭代進步的根本因素。


衛星導航設備和附加設備產值估計(圖自:參考文獻3)


按照歐洲全球定位研究中心的估計,2025年左右世界範圍內的衛星導航定位設備需求量將超過92億部,而年產值甚至超過2680億歐元,這是個海量的市場,其中亞太市場的增長速度傲視全球,年增速可以達到40%以上,遠超歐美的10-20%左右。

對北鬥而言,現在是一個最黃金的發展時期,但它最大的競爭對手依然是GPS系統。與此同時,面對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的重新復甦和也在快速組網的歐洲伽利略系統,北鬥只能做到更快。把今年比做是四大導航系統的決戰之年並不為過,中國和亞太有海量的市場,快速佔據這個民用市場才是導致系統能夠長期健康發展的最核心挑戰。


問題既然已經很明朗,中國航天人應該如何回答?

這些年,北鬥系統用1年10箭18星100%成功的結果,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更多好文,歡迎點個關注

文來源:太空精釀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導航發展的背後故事——向科學致敬
    2000年,北鬥一號首批兩顆衛星發射成功,兩年後,第三顆衛星升空,北鬥完成了第一階段目標,中國成為了第三個擁有自主導航系統地國家,而做到這些,北鬥僅用了GPS研發時間地1/3,資金地1/40,讓世界驚嘆,但導航系統最關鍵地是精準度
  • 四分鐘,帶你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7月31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七星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那麼中國的北鬥衛星到底是做什麼的?在沒有北鬥導航系統之前,我們只用GPS系統也是可以導航的但是如果我們在只單獨使用GPS或者北鬥進行導航時會發生什麼情況,舉個例子你朋友要來你家玩,你在陽臺給你朋友發了個你家的位置由於樓梯遮擋等原因,只單獨使用一個導航系統最後的定位會偏了50米,朋友很難找到你家的位置而如果同時使用北鬥+
  • 北鬥三號正式開通!它的本領超乎你的想像
    千萬不要以為這聽起來高大上的衛星導航系統離你很遠。開車出行、共享單車、外賣送餐、物資運輸、防疫作業……這些你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其實都有著北鬥的影子。古人用北鬥七星辨別方向,而如今北鬥衛星可以定位九州。這個由中國自主建設的30顆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成為繼美國GPS之後,另一個為全球提供高質量導航定位服務的系統。
  • 科普貼|驚世原子鐘,精準得超乎你想像
    最近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自主研發了一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薄銣原子鐘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三種。國際導航系統均採用了銣原子鐘搭配銫原子鐘或銣原子鐘搭配氫原子鐘的方案。星載銣原子鐘。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開通!從無到有二十餘年!致敬中國航天人!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開通!從無到有,二十餘年,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正式開通,我們從此可以用自己的導航系統,和GPS從此說再見,我們再也不用別人的眼睛了。北鬥衛星導航是用三種不同的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衛星導航系統,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設想,從1994年正式開始,一直到2020年6月23日日全部發射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一共有撒三種不同的衛星類型,分別是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三種。前兩種衛星和地球自轉同步,屬於固定衛星,而中圓衛星能夠不斷運動,和地球自轉不同步,所以可以覆蓋全球。
  • 向中國科技工作者致敬
    向中國科技工作者致敬!致敬中國科學家,他們是當之無愧的頭條!
  • 北鬥實現了「中國精度」!有了北鬥,中國可以不用GPS嗎?
    系統「收官之星」。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於1994年啟動建設。北鬥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經過26年艱苦卓絕的建設,我國也終於有了自主研發的定位導航系統。
  • 今天,致敬北鬥布星人
    二十餘年,從無到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幾代人不斷求索的夢,衝向那片壯麗的星空!一起轉發,致敬中國航天人!(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 中國北鬥反超美國GPS,是美國落後了還是中國強大了?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致力於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中國北鬥衛星系統有多強?你想像不到
    2020年6月23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階段收官星發射圓滿成功。20年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4顆北鬥試驗導航衛星、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太空布局中國導航星座。
  • 「今天,致敬北鬥布星人」二十餘年,從無到有
    650萬輛:截至2019年底,國內超過650萬輛營運車輛、4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城市的約8萬輛公交車、3200餘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餘座海上導航設施已應用北鬥系統。10000人:北鬥導航的定位與短報文通信功能在海事監管與搜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70000餘艘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累計救助超過10000人。
  • 這個北鬥導航系統,很中國!
    這是笨鳥先飛呀,每天給你傳遞一點小知識。喜歡請點右上角關注。昨天,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打開APP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發表於 2019-07-15 09:47:37 隨著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牌照,5G將很快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 從無到有,北鬥導航系統成啦!北鬥名字背後代表的是信仰
    今天,也就是2020年7月31日,是中國航天值得紀念的一天。我們從無到有,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了中國北鬥人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既是中國傳統天文文化的需要,也能更好地體現該導航系統的價值。中國從古至今,對天文的研究從來沒有間斷過。
  • 中國天網不可估量: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導航系統是1994年開始啟動,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北鬥導航系統衛星總數是55+4顆,其中4顆是2000至2007年期間發射的試驗衛星,工程啟動至今中國航天科研人員歷經26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把屬於自己的太空千裡眼建成開通。
  • 強大的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 (來源:央視網) 引以為傲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是怎麼分布的?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北鬥系統都有哪些強大之處呢?
  • 魯網網評:用奮鬥致敬「北鬥精神」
    2020-08-05 11:04 來源:魯網「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宣示,中國北鬥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玉京群帝集北鬥,或騎騏驎翳鳳凰」,閃耀星空、開放兼容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用披荊斬棘、不懈奮鬥的艱苦歷程孕育的「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鬥精神。我們在為祖國強大感到驕傲自豪的同時,更應該看清肩上的責任,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用奮鬥致敬「北鬥精神」。 砥礪家國情懷,書寫奮鬥新篇章。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網友點讚「北鬥三號」開通,致敬科技工作者,表示將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 「北鬥,成了」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中國北鬥開啟了服務世界、造福人類的新徵程。 「北鬥,成了!」以簡單4字為題,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第一時間報導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的消息。
  • 向時代擔當者致敬「夢之藍M6+」見證北鬥三號收官之星升空
    6月23日9點43分,隨著扣人心弦的倒計時,中國西南邊陲大涼山一聲巨響,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呼嘯衝向蒼穹,我國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北鬥三號系統&34;的升空,為世界衛星導航帶來新的亮點。
  • 北鬥團隊平均31歲!玩命26年,讓55顆北鬥星耀全球!向英雄致敬
    時;當我們享受著北鬥導航系統,為我們打網約車、點外賣、開車導航、借還共享單車提供眾多便利時;今天,當我們在享受和平,享受著北鬥為我們的國防帶來的安全時,我們必須向他們說一聲謝 謝!1994年,中國制定「九五」規劃時,定位導航系統「北鬥」進入國家視野,可當時總共有三個衛星項目需要立項,另外兩個項目已經通過審批,到了北鬥這裡,國家實在拿不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