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打1000多副牌 浙大這些學生打牌打出冠軍!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直到最近浙大橋牌隊在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上奪得了公開甲級團體賽冠軍,很多人才知道,原來,橋牌在浙大也是一門課程,原來還是聰明學生上的課。

這是浙大自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橋牌比賽中奪得公開雙人賽冠軍之後,再次贏得大學生橋牌最高規格比賽的冠軍。

實際上,早在2005年,浙大就開設了橋牌體育課。老師林潔,是目前浙大的唯一一位橋牌教師。

這門學習如何打橋牌的體育課在學生中十分火爆,往往供不應求。

高雅、文明,高智商,最後贏在團隊

(教練科普:打橋牌,其實就是比大小……)

林潔老師說,橋牌是一種高雅、文明、競技性很強的智力性遊戲,一般為兩兩一組進行對戰,四位牌手分別位居牌桌東南西北四方,正對方為自己的隊友,左右方為對手。

橋牌使用的就是普通撲克牌,去掉大小王,剩餘牌的數字大小按照A最大、K到2依次減小的順序排序。

「打橋牌,其實就是比大小。」林潔說,但是這個比大小並不簡單,是需要經過非常精密嚴整的計算和分析。

每人每輪只能出一張牌,且須和第一人出牌的花色一致,牌面最大者贏得此輪,稱之贏得一墩並在下一輪擁有優先出牌權。跟牌時,當手上沒有本輪花色的牌時,方可出其他花色的牌,按照打牌前約定的將牌花色>本輪花色>其他花色的排序進行大小比較。如此這般直到13輪出牌完成後,再通過兩隊的得分情況,來計算輸贏。

「橋牌的規則十分複雜的,想要打好橋牌,需要很強的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一輪牌出完之後牌會馬上蓋翻,所以我們需要有很強的記憶力去記牌,以此來計算推演剩下的牌,再進行後面的排兵布陣。」本次比賽奪冠主力隊員之一的浙江大學三年級本科生鄭鎳說。

「打好橋牌需要智商,但是只靠智商是遠不夠的。」林潔介紹說,橋牌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項目,隊友的配合、理解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很高的情商。

三天的比賽中,浙江大學公開甲級隊一共進行了17場比賽,對戰時間多達24小時。高強度的對戰,同學不免會有一些小失誤,浙大的積分也有落後的情況,林潔告訴記者:「參賽的隊員基本都上了過三四個學期的橋牌課,他們智商情商都很高,實力是很強的,我對他們十分有信心。」

浙大橋牌班很火,兩三百人搶30個名額

(一學期課下來,隊友都成了好朋友)

隊友就是好朋友  

浙大2005年開設橋牌課,至今已有15年的歷史。因為橋牌屬於體育競賽項目,也體現著團隊合作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國家體育總局為了推廣橋牌項目,也把橋牌納入體育課的範疇,與傳統體育課同等對待。

15年來林潔每一年都開設橋牌課。五六年前,由於浙大體育與藝術部教師教學的調整,浙大橋牌課只剩下了林潔一個橋牌老師了。

說起林潔和橋牌的淵源還得歸結於一次採訪。1997年,在浙江衛視體育欄目實習的林潔參與到對遠東亞運會橋牌賽的採訪報導。林潔坦言,當時她對橋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看了相關書籍之後就一知半解地完成了採訪,卻因此被橋牌的魅力所折服。

畢業之後,她在丈夫的薰陶下,開始學習打橋牌。「我的先生就是一個橋牌高手,當時我就跟著他學習,最初幾年,我每天都會花費4個小時看書,5、6個小時打牌,還經常向頂級職業選手請教切磋。」林潔說,也正是這份熱愛,才會在2008後,專任橋牌課老師和橋牌隊教練,並在2009年就帶領校隊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的混合團體冠軍。

林潔現在開設有四個橋牌初級班,一個橋牌中級班,一個橋牌訓練班,每周要上十幾節課。據悉,浙大體育課每班限額30人,每次選課時,橋牌初級班都會出現兩三百人搶30個名額的情況,在浙大同學之中十分火爆。

雖然橋牌很難,但是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基本上都能學會打牌,這對很多同學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林潔笑著說,「有一年求是數學班的一大半同學都選了我的橋牌課,估計是因為學長的推薦。他們數學基礎較好,學起來比較容易的。」如今每年,浙江大學都會舉辦「三好杯」橋牌賽,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讓這些上過橋牌課的同學都能參與到體育競技中來。

十五年,林潔是出於熱愛,更是出於責任。「開設這門體育課,不是為了要培養橋牌大師,只是想要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橋牌、提高自己的團隊精神、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因為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習,很多同學都會在課後自己約牌,一個學期的交流下來,隊友之間都是很好的朋友,也讓會同學產生很好的歸屬感。」林潔說。

難學!有人一學期打1000多副牌

(鬥地主1小時學會,橋牌1個月也難入門)

成功總在風雨後 

在一個學期之中,每周只上兩節橋牌課,如何讓零基礎的學生學會打橋牌,這對林潔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橋牌是非常難學的,可能鬥地主你一個小時就能學會,但是橋牌你可能一個月都還沒能入門。橋牌的規則十分的複雜,尤其是叫牌,有著非常多種的情況和可能性。」林潔說。

經過多年探索,在課程設置上面林潔也有了自己的模式。前八周的課程,林潔會對叫牌、做莊、防守等橋牌的規則技法進行講解,講解之後馬上進行相關的練習。經過前八周的學習,同學們基本上掌握基本的打牌規則。

後八周的課程則主要是進行循環對抗賽,四人一組,輪流對戰,按對戰積分評定成績。林潔說「每次課我都會留出45分鐘給同學打牌,常常下課時間到了,幾乎沒有同學會很快離開,大多要繼續留在牌室練習,不願意下課。」

「下午上完課之後,我們經常還要留下來打牌一個小時,平時晚上要是沒事情也經常和同學約牌,幾乎每個工作日的晚上牌室都會有人在打牌,不僅僅是練習,其實也是我們的娛樂和社交。」連續上了五學期橋牌課的鄭鎳說。

除了上課之外,林潔還會布置一些課外作業,主要是通過讓同學在一些專門的橋牌訓練網站上對打橋牌進行練習。

浙大海洋學院海洋科學專業的王堯同學,他曾上過林潔的橋牌初級班,「林老師會讓我們課後在一個專門練習做莊的軟體上練習,上課時候再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課後,我們還會在手機的橋牌app上打牌,我一個學期一共打了一千多副牌。要是課後不花工夫,橋牌卻是還挺難學會的。」

在浙江大學教師評價系統上,有同學寫道:「我以為微積分已經觸碰到我智商的上線,結果沒想到橋牌比微積分還難。」

(通訊員 李榮煒 邱伊娜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

來源:浙江24小時

相關焦點

  • 橋牌也是一門課?浙大橋牌隊8年後再奪全國冠軍
    橋牌也是一門課?浙大橋牌隊8年後再奪全國冠軍 原標題:   一個班每周只上兩節橋牌課,如何讓零基礎的學生學會打橋牌,對林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經過多年探索,她在課程設置上有了自己的模式。  前八周課程,林潔著重講解打牌技巧,後八周課程則主要是進行循環對抗賽。林潔每節課都會留出一半的時間,讓學生四人一組,輪流對戰,最後再按照對戰的積分排名評定體育專項成績。
  • 浙大這門火爆的體育課讓腦力激蕩
    直到最近浙大橋牌隊在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上奪得了公開甲級團體賽冠軍,很多人才知道,原來橋牌在浙大也是一門課程,而且還是「聰明學生」上的課。 這是浙大自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中奪得公開雙人賽冠軍後,再次贏得全國冠軍。 在浙大,橋牌課與足球、籃球、皮划艇等並列,是體育課程中的一種,已經開設15年了。
  • 永嘉一男子只要戴上這副隱形眼鏡,打牌就沒有輸過!結局哭瞎…
    這不有人開始動歪腦筋了……「仿佛中了邪,和他打牌基本就全是輸……」永嘉人陳某百思不得其解,越輸越不服,越不服玩越大,七八次下來輸了十二萬餘元。於是,當發現自己屢戰屢敗,皆因季某擁有秘密「外掛」時,陳某一氣之下撥打了公安報警電話。近日,永嘉法院開庭審理該起案件,並判決被告人季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 學生在教室裡打牌,被老師逮個正著,看到牌面後學渣懵了
    孩子們在小的時候都是愛玩的,不過如果在學校裡也保持著愛玩的想法的話,那肯定會被老師盯上,最近,一所中學學生們在中午休息的時候,有幾名同學並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在教室裡面打撲克牌,也正是因為這個舉動,被老師抓個正著。
  • 為何有這麼多孩子在學打橋牌?
    為什麼這些學生家長並不反對自己的孩子在玩牌?就是因為這些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們,看到了橋牌運動對孩子們智力開發所帶來的實際成效。當然,這些老師和家長對橋牌有這樣的認知,也不是一憱而就的,而是在不斷得到驗證後得出的。
  • 世界冠軍作弊遭國家隊開除,他們為何要玷汙橋牌運動?
    圖說:諾沃薩德斯基 網絡圖冠軍的懺悔因為疫情影響,今年以來許多國際橋牌頂級賽事移至網上進行,不僅滿足選手參加高水平比賽的需求,也給眾多橋牌愛好者帶來便利的觀賽享受。但不久前瑞士牌手舒柏林在知名橋牌網站Bridgewinners(橋牌贏家)上發表文章,呼籲成立反作弊委員會,今後不再邀請委員會裁定的作弊牌手參加最高級別的橋牌賽。一石激起千層浪。
  • 打牌打破產,就是因為沒有恪守資金管理原則
    今天咱們討論一下資金管理的話題,幫助你建立良好的資金管理習慣,以確保你擁有一個長期綻放的牌手生涯。資金管理的3個建議#1. 就像對待投資一樣,對待你的資金,因為本來就是投資在你滾雪球攢足資金之前,你需要一個起步的資金池。選擇投入多少到你的資金池,就跟選擇投入多少到股票市場,或者其他金融投資是一樣的,你這是在投資自己的能力。
  • 多名落馬官員靠打牌斂財,有官員稱「贏錢的感覺真是其樂無窮」
    這些私營企業主把打麻將作為圍獵譚本仲的手段之一,故意放水成為譚本仲的手下敗將,通過「輸」送大量錢財,換來工程項目承攬、項目開發等方面辦事的「方便」。俗話說,十賭九輸。可是就有不少手握實權、熱衷打牌的黨員領導幹部,甘於被老闆商人、下屬等圍獵,沉迷於在賭桌上當常勝將軍、在贏錢贏到手軟的虛幻滿足之中難以自拔。
  • 親歷者:說鄧小平打橋牌輸了鑽桌子是胡編亂造
    楊尚昆對小平同志開玩笑說,別人打牌都是三缺一,你是一缺三,我把你這三個都帶來了。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這之後,有一次小平同志還曾找吳晗、王漢斌和我一起打牌,說明小平同志當時也不太清楚「文化大革命」的內幕。我當時認為「文化大革命」跟我們這些人沒關係,如果真要批判吳晗,小平同志怎麼還會找他來打牌呢?
  • 浙大本科生院本學期開新課 放混搭音樂機械課很搖滾
    課前課後放混搭音樂潘教授的機械課很搖滾    浙大本科生院本學期開新課,全英文授課,上課搶答成功會飛來一塊巧克力    上周,浙大發布「三位一體」招生計劃,規定學生在報名時即要鎖定專業,入圍後要籤訂意向,且不能轉專業。
  • 「橋牌女神」王文霏:平時是「小姐姐」,牌桌上是「霸氣女王」
    世界橋聯高水平委員會成員女子世界橋牌冠軍五星特級大師這些華麗的頭銜全都來自這位「橋牌女神」↓王文霏王文霏是上海人,祖籍位於江北區慈城鎮。說起和橋牌和她的緣分,得從她學習圍棋的經歷說起。邱老師也喜歡打橋牌,下棋間歇,經常就打幾副,這麼一來二去,王文霏也學會了,等到了17歲才真正改打橋牌。第一次代表國家隊打比賽時,她就拿了奧林匹克賽的亞軍。從1996年到2009年,她一共拿了五次世界亞軍。而從2009年10月在巴西聖保羅,中國女隊捧起了威尼斯杯時起,她不但有了冠軍頭銜,世界排名也超過如日中天的奧肯,成為「橋牌新科女皇」。
  • 內江人打橋牌,打出個國際橋牌大師
    四個人,一張桌子,一杯清茶,一副撲克牌,大家就能夠在橋牌桌前坐上一整天。「老啦!最近兩年我都打得少啦!年輕時我們多時髦!打橋牌都用英文叫牌呢!」89歲的丁紹儀有60多年的橋牌史,談及美好的青蔥歲月,他忍不住笑了,兩眼閃爍著光芒。上世紀50年代,畢業於榮縣師範的丁紹儀來到內江市政協(現市中區政協)工作,在這裡接觸橋牌,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橋牌。
  • 浙大名嘴育兒經:打老K學數學 造句學語文
    浙大名嘴育兒經:打老K學數學 造句學語文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23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人文論壇」浙大開講,昨日主講人是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導
  • 得到德州撲克MTT冠軍必須的5點素質
    得到德州撲克MTT冠軍必須的5點素質 眾所周知,打到一場MMT比賽的冠軍,每個冠軍都會說:我之前沒有預料到自己會成為冠軍
  • 躲過日軍轟炸、親歷「文軍長徵」的這位浙大老學長一百歲了!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微笑著和她一起進入會場。就在8月19日,她迎來百歲壽辰。浙江大學湖北校友會和家人們一起為她慶祝生日。湖北校友會常務副會長姚革非送上祝福:「西遷求學,感恩浙大,初心永駐!求是弦歌,金石同壽,榮輝浙裡!」浙大校友、湖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建軍教授送上書法作品「金石同壽」。
  • 致力傳播字理識字法 八旬教授夫婦研發「速學漢字牌」
    兩位教授演示打牌識字的過程。本報全媒體記者 張瑾 攝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瑾)8月16日,風華園社區舉行的「朱新蘭老師捐贈速學漢字牌」儀式上,數十位小朋友按照遊戲方法,4人一組玩得熱火朝天。本月剛剛獲得國家專利的「速學漢字牌」共54張,編有序號,前52張每張各有一個四字詞語,加注拼音,有的旁註甲骨文或金文。牌上方左右邊各置一個偏旁,兩張連號牌可拼成一個合體字,如「舟」和「見」構成「艦」字。連號牌上下兩邊也各設一個偏旁,可組合成上下結構的合體字。
  • 學生說他們對地裡的蟲子愛不釋手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鞋底沾滿泥土,手上遍布菜青蟲,在一兩個月前過去的那個學期,這是浙江大學植物保護相關專業大二學生的日常,為了最終能夠讓自己種下的作物結出果實,在整整三十六個學時以及除此以外每一個豔陽高照或是雨水交加的日子,這群在大學校園裡種地的學生都操著一顆「農民伯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