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再發《Nature》,或將引發量子點顯示技術新革命!

2021-01-10 網易

  量子點(QD)具有螢光量子產率高、單色性佳、發射光譜隨尺寸連續可調、光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強等優點,被認為是下一代平板顯示和固態照明應用中最具潛力的候選材料。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D-LED)具有出色的效率,色純度,可靠性,並且可通過具有成本效益的製造方式實現規模化生產,因此是大面板顯示器的理想選擇。

  目前, 紅色、綠色和藍色QD-LED的外量子效率(EQE)分別達到了20.5%,23.9%和19.8% 。而且,紅色和綠色QD-LED均可以實現高亮度下的長壽命,分別為 T 95 = 3,800 h和 T 95 = 2,500 h( T 95 ,亮度降低到初始值的95%的時間)。相比之下,藍色QD-LED的穩定性卻差很多,主要的原因如下:1)非輻射重組;2)藍色量子點發光層和空穴傳輸層之間存在較大的注入勢壘,使得過剩的電子在發光層和空穴傳輸層的界面處積累;3)電偏壓下配體的不穩定性。此外,QD-LED的另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是這些量子點中大部分含有有毒的鎘成分。因此,改善器件的操作穩定性並避免使用有毒的鎘成分,成為了QD-LED商用的關鍵問題。

  

  2019年, 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Eunjoo Jang團隊 便在《Nature》發文,報導了一種製備均勻InP核和高度對稱的核/殼QD的合成方法,其量子產率約為100%。經過優化的InP / ZnSe / ZnS QD-LED的最大外量子效率為21.4%,最大亮度為100,000 cd m -2 ,在100cd m-2的條件下使用壽命長達一百萬小時,該性能可與最新的含鎘QD-LED媲美。

  然而,InP的最佳控制發射波長太長,無法成為藍色發射器,並且最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僅為76%。儘管有報導 InP/GaP/ZnS QD在480 nm處可以達到81%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但EQE卻低至1%。最近,ZnTeSe QD-LEDs將EQE 提高到 4.2%,但是其壽命短(200 cd m -2 時 T 50 = 5min;亮度降低到初始值的50%所需的時間)。因此,開發無鎘藍光QD-LED仍然是一大挑戰。

  

  為了克服上述挑戰, Eunjoo Jang團隊繼2019年後再次在《Nature》發文, 報導了一種量子產率為100%的無鎘藍光ZnTeSe / ZnSe / ZnS量子點的合成 。 所得的器件顯示出高達20.2%的EQE,亮度為88,900 cd m -2 ,在100 cd m -2 時 T 50 = 15,850 h,這是迄今為止藍光QD-LED報導的最高值!

  文章亮點:

  1)通過調整ZnTeSe核中Te摻雜,以在457 nm處實現完美的藍光發射波長。

  2)氫氟酸和氯化鋅的添加可以消除ZnSe晶體結構中的堆疊缺陷並鈍化表面懸空缺陷,從而將光致發光量子產率提高100%。

  3)進一步的Cl-處理取代了天然的脂族配體,可以有效改善熱穩定性和電荷注入/傳輸。

  4)發射層(EML)設計為具有梯度Cl濃度的雙堆疊結構,以促進空穴傳輸,從而提高器件的整體性能。

  圖文詳情

  一、ZnTeSe/ZnSe/ZnS (C/S/S)QDs藍光量子點的合成和表徵

  

  圖1:ZnTeSe/ZnSe/ZnS (C/S/S)QDs藍光量子點的表徵

  要點一:在ZnTeSe核(直徑3.1nm)中Te / Se的摩爾比為6.7mol%,以調節藍色區域(457nm)中的發射波長。

  要點二:ZnSe和ZnS殼的厚度分別為2.6 nm和1.2 nm。隨著ZnSe殼層的生長,容易產生堆垛層錯,促進了非輻射重組。

  要點三:在殼生長過程中添加了ZnCl2和氫氟酸(HF), 幾乎完全消除了堆垛層錯,從而使光致發光的量子產率提高了93%。其中,ZnCl2能夠取代龐大的配體,而HF能夠通過質子化分離配體。

  二、探究氯化物鈍化表面缺陷的原因

  在LED中使用C/S/S QD之前,通過兩個配體交換步驟將天然油酸(OA)配體替換為ZnCl 2 :液相處理(表示為C / S / S-Cl(l))和洗膜處理(C / S / S-Cl(f))(圖2a)。

  

  圖2:氯化物鈍化表面缺陷探究。

  要點一:由於ZnCl 2 比OA提供更好的鈍化表面缺陷,所以C / S / S-Cl(l)QD顯示出100%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圖2b)。

  要點二:DFT計算表明,與Zn懸空鍵結合的陰離子使表面能穩定,並且在所有可能的配位方面,Cl-配體優於Ac-。此外,態密度表明,鈍化表面(Ac2 / Zn4)中接近價帶最大值的中間能隙陷阱態被附加的Cl(Ac 2 Cl 2 / Zn 4 )消除(圖2d),這說明了改進配體交換後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

  要點三:Cl-鈍化QD薄膜的熱穩定性顯著提高。C / S / S QD膜在150°C下烘烤後僅保留了初始光致發光強度的19%,而Cl-鈍化的C / S / S-Cl(l)和C / S / S-Cl(f )薄膜保持了初始光致發光的76%和90%(圖2e)。

  三、ZnTeSe/ZnSe/ZnS QD-LEDs的性能表徵

  研究人員設計了具有由C / S / S-Cl(l)和C / S / S-Cl(f)層組成的雙量子點發射層的QD-LED,以同時改善電荷注入/傳輸和複合。

  

  圖3:ZnTeSe/ZnSe/ZnS QD-LEDs的性能表徵

  要點一:與具有原始C / S / S的QD-LED相比,具有C / S / S-Cl(f)的QD-LED的電流密度在3.5 V時增加了200倍,並且開啟電壓降低到2.6 V。

  要點二:具有C / S / S,C / S / S / -Cl(l)和C / S / S-Cl(f)的QD-LEDs的亮度分別為25,000 cd m -2 、40,120 cd m -2 和68,220 cd m -2 ,EQE分別為8.0%,10.2%和14.3%。

  要點三:經過優化的器件在效率和亮度方面均顯示出顯著的提高,分別達到 20.2%和88,900 cd m -2 。 而且,運行穩定性也顯著提高;在650 cd m -2 的初始亮度下,T50測得為442 h(圖3f),這相當於在100 cd m -2 的15850 h。

  小結: 總之,該工作報導了一種量子產率約為100%的藍光量子點的合成方法。研究發現,氫氟酸和氯化鋅添加劑可通過消除ZnSe晶體結構中的堆疊缺陷來有效提高發光效率。另外,通過液體或固體配體交換的氯化物鈍化導致緩慢的輻射複合,高的熱穩定性和有效的電荷傳輸性質。此外,具有梯度氯化物含量的雙量子點發射層的設計,可以促進空穴傳輸,從而使得器件在理論極限下顯示出效率,高亮度和長使用壽命。該工作報導的高效,穩定的藍色QD-LEDs為開發基於量子點的電致發光全色顯示器開闢了重要的途徑。

  參考文獻:

  Kim, T., Kim, K., Kim, S. et al. Efficient and stable blue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 Nature 586, 385–389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791-x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91-x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

  系統報導:

  歷史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篇Nature可能引發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革命!
    QD Vsion成立於2004年,核心技術人物也多出自MIT量子點大佬Moungi Bawendi實驗室。QD Vsion首次為量子點打開顯示的市場,這也是其被稱為「量子點顯示之父」的原因。Nanosys與QD Vsion在技術上可謂師出同門,但是在戰略布局上還是有所差異,加上經營管理的原因,2016年底, QD Vsion被三星集團收購。
  • 央視盛讚量子點技術三星或已搶佔先機
    一旦突破電致發光技術瓶頸,就可實現印刷顯示、柔性顯示,像印報紙一樣製造顯示器,讓衣服、窗簾等介質都成為電視,真正實現顯示無處不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量子點材料不僅穩定,而且能夠精準還原色彩而在目前的光致發光階段,三星全新QLED TV集合了最前沿的尖端技術,將光的色彩應用到了極致。
  • 量子點顯示器新突破!三星再發Nature:實現100%量子產率!
    近日,在韓國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Eunjoo Jang團隊帶領下,與韓國延世大學合作,介紹了一種製備有效的、量子產率為1的ZnTeSe/ZnSe/ZnS藍光量子點的合成方法,其量子產率為100%。
  • QLED面板技術再突破!三星取得藍色量子點技術新進展
    最新消息,據韓國網站BusinessKorea報導,三星旗下研究院三星先進技術研究所(SAIT)於2020年10月14日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三星成功開發出更先進的藍色QLED技術,發光效率、亮度、壽命等關鍵指標大幅提升。
  • 顯示技術之量子點顯示解決方案
    量子點彩色濾光片中的每個像素點由3個次像素點構成,分別噴墨印刷上紅色量子點、綠色量子點和擴散粒子。基本原理如圖所示,在藍背光的激發下,量子點彩色濾光片可發出色純度非常高的三原色,從而提升顯示色域。與傳統濾色器模型的不同之處在於量子點的作用類似於有源元件,QDCC在轉換通過它的光,而不是阻擋光。
  • 頂刊綜述:解決鈣鈦礦量子點障礙,或將引發一場革命
    滷化鉛鈣鈦礦量子點(LHP-QDs)在發光二極體背光顯示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利用LHP量子點具有發光性能高、發射可調、合成方便等優點。然而,LHP量子點的不穩定性和大規模合成等缺點仍然制約著其實際應用。這篇綜述集中於這些障礙的解決辦法。
  • 量子點顯示新技術讓色彩更鮮豔
    量子點顯示新技術讓色彩更鮮豔 2015-11-06 科技日報 張曄 宋繼中 【字體:  作為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半導體膠體量子點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的特點使其非常適於顯示器領域。它具有溶液法製備、顏色可調、量子產率高等突出特點,在光源、顯示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QLED顯示技術和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
  • 量子點(QD)顯示技術將刺激高端顯示器市場增長
    打開APP 量子點(QD)顯示技術將刺激高端顯示器市場增長 elecfans整理 發表於 2019-12-16 15:08:16
  • 上月惠普剛發完Nature,今日三星也發Nature了
    對於國內科研工作者來講,很少見到企業發NS,而這在國外卻屢見不鮮,上個月,我們介紹惠普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推文,!),引來廣大關注。>▲第一作者: Taehyung Kim通訊作者:Eunjoo Jang通訊單位: 韓國三星電子DOI:10.1038/s41586-020-2791-x背景介紹使用量子點來精確地顯示顏色信息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採用環保材料的商業化產品已作為背光源。
  • 三星將投資110億美元 開發新一代「量子點」屏幕(附股)
    三星將投資110億美元 開發新一代「量子點」屏幕(附股) 關注中金在線:
  • 卸磨殺驢:量子點技術是三星自主研發的還是偷盜的?
    世界消費電子巨頭三星再次以不光彩的身份站在世人面前:最近,英國納米技術公司「納米科」(Nanoco)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法院將三星電子告了,理由是三星及其附屬公司故意侵犯了納米科量子點顯示技術專利,要求法院永久禁止三星進一步侵權,並給予賠償。
  • 她發2篇Nature,打破多個紀錄,或引技術商業新革命
    QD Vsion成立於2004年,核心技術人物也多出自MIT量子點大佬Moungi Bawendi實驗室。QD Vsion首次為量子點打開顯示的市場,這也是其被稱為「量子點顯示之父」的原因。Nanosys與QD Vsion在技術上可謂師出同門,但是在戰略布局上還是有所差異,加上經營管理的原因,2016年底, QD Vsion被三星集團收購。
  • 三星將投產量子點技術OLED面板
    【天極網家電頻道】據相關報導稱,三星Display將於2021年開始量產QD-OLED面板,並計劃在2季度進行正式生產,目前,三星正在為QD-OLED面板的產能擴充,這為後續降低成本做好鋪墊。   據悉,三星自從去年10月份宣布投資量子點技術OLED面板的計劃一來,旗下工廠已拆除了用於生產LCD電視屏幕的L8生產線,並在最近完成了量子點OLED面板生產線的無塵廠房搭建,其第一條QD-OLED面板生產線每月可生產3萬塊玻璃板,可容納65英寸8K電視面板和32英寸4K顯示器面板,其65英寸QD-OLED面板年產量預計將達到
  • QNED:三星和LG對新技術名稱的又一次不同表述,引發產業深思
    在更早的五年前,三星在全球開始推廣售賣QLED量子點電視。洛圖數據(RUNTO)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銷售QLED電視中,三星佔比超過80%。目前市場上售賣的QLED電視全部為光致發光,仍舊是LCD的顯示技術,只是添加了量子點的膜材和粉末來提升色彩表現力。企業和媒體輿論善意地稱之為初級量子點顯示技術。
  • QLED顯示真的好嗎?三星Q6A 量子點電視評測體驗
    前言: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繼LCD、OLED之後,又湧現出了ULED、SLED、QLED等諸多新技術,而QLED量子點電視具有色域高、亮度高、色彩純正、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因此也成為了電視機市場的新主流。
  • 三星顯示換帥!加速推進向量子點顯示領域轉型的進程
    昨(2)日,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透露,公司將任命副社長(EVP)崔周善(Choi Joo-sun,音譯)為新任社長(CEO),同時繼續擔任大尺寸顯示業務部長。前任CEO 李東勳(Lee Dong-hoon,音譯)將成為三星顯示的顧問。
  • 量子點+OLED 三星明年將投產QD-OLED面板
    QLED顯示技術前景光明,全球市場銷量也很不錯,不過現階段依舊是光質發光(需要背光源),而OLED天然就是自發光,畫質和形態上的潛力巨大。為了加速自發光技術的發展,據外媒報導,三星官方已確認將於2021年投產搭載量子點技術的OLED面板,並使其逐步代替OLED成為下一代高畫質電視的標配面板。在三星近期舉辦的工廠慶祝活動裡,執行長李東勳親自監督了首批量子點技術OLED面板的生產和交付。
  • 量子點QLED電視解析 或成LED後又一背光革命
    2015年,液晶技術將迎來背光系統的「終極進化」——量子點QLED技術,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都有革命性的突破,然而,考慮到液晶技術先天物理特性完 全處於劣勢,量子點QLED背光極有可能是繼CCFL背光和WLED背光之後,液晶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次革命,這也是我們將其定義為「終極進化」的原因。
  • 三星被英國廠商起訴侵權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雙方曾聯合研發
    據外媒報導,來自英國的Nanoco公司正式決定起訴三星,該公司主要從事無鎘量子點和其它納米材料的研發。訴訟內容很簡單,即三星侵犯了Nanoco公司的QLED量子點顯示專利技術。Nanoco公司CEO Michael Edelman表示,此次他們聘請了龐大、專業且經驗豐富的美國律師團隊,一旦勝訴,該法律團隊也將從賠償金額中分到一杯羹。據悉,Nanoco目前在倫敦初級股票交易市場的估值為5200萬英鎊(約合4.56億元),由於庭外和解失敗,這次他們拿到一大筆訴訟資金支持,誓要打贏與三星的官司。
  • 三星將投產量子點技術OLED面板,已接中國廠商大批訂單
    三星將投產量子點技術OLED面板,已接中國廠商大批訂單 2020-08-03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