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刊綜述:解決鈣鈦礦量子點障礙,或將引發一場革命

2020-11-02 材料material

滷化鉛鈣鈦礦量子點(LHP-QDs)在發光二極體背光顯示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利用LHP量子點具有發光性能高、發射可調、合成方便等優點。然而,LHP量子點的不穩定性和大規模合成等缺點仍然制約著其實際應用。這篇綜述集中於這些障礙的解決辦法。本文對LHP量子點的優化設計提供了啟示,促進了其在寬色域背光照明中的應用,為當前和未來的顯示解決方案做出了貢獻。相關論文以題目為「Perovskite Quantum Dots for Application in High Color Gamut Backlighting Display of Light-Emitting Diodes」發表在ACS Energy letters期刊上(影響因子19.003)。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0c01860


當前,兩個主要的障礙制約著QLCDs的實際應用,特別是低成本的QLCDs。第一是它們的穩定性問題,包括在氧氣、水分、熱和光照下的不穩定性;粉末狀淬滅的可能性;以及不同成分混合物的顏色偏析。二是大規模合成,這是LHP量子點背光源產業化的必要條件。


提高穩定性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外部保護上,可分為四種方法:表面配體鈍化、包覆、帶隙屏蔽和陶瓷玻璃。這些塗層方法已被廣泛研究,可分為以下五類:聚合物、介孔材料、氧化物、無機鹽和ALD殼。總的來說,在這些方法中,陶瓷-玻璃在消除上述三種不穩定性方面最為有效,尤其是當應用於類似陶瓷的LHP量子點時。高溫固相法是滿足QLCD應用高穩定性要求的最有前途的技術。在高溫(500−800℃)下的改性使LHP量子點具有剛性和緊湊的封裝結構。


然而,對反應參數和量子效率的精確控制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微流控法具有重複性好、合成連續性好等優點,是大規模合成LHP量子點的可靠方法。我們相信,通過努力解決LHP量子點過去和未來發展中的兩個關鍵問題,LHP量子點在寬色域背光照明中的實際應用已近在眼前。


此外,隨著穩定性和可擴展性綜合障礙的解決,LHP量子點的實際應用將引發一場革命。例如,基於LHP-QD的圖像傳感器,利用對光的敏感響應,將提高在弱光下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的質量,改進面部識別技術,並使紅外光電探測成為可能以目前不可預測的方式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微型LED/Micro-LED與LHP量子點的結合,將使顯示技術向高質量、高對比度、低功耗、長壽命、快速響應的方向發展。大量應用取決於面板尺寸和解析度,包括高級顯示應用程式,如智慧型手機、可穿戴手錶、微處理器、AR/VR、汽車抬頭顯示器和超高清晰度電視。膠體納米晶的電致發光預示著新一代高性能、可溶液處理的發光二極體。


同時,考慮到環境的影響,低毒性、高穩定性、高PLQY、自吸收的無鉛(或無鉛)鈣鈦礦量子點將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最終為未來的光電應用提供實現,包括照明、顯示器、探測器、太陽能電池等。綜上所述,我們相信鈣鈦礦量子點以其優越的窄帶發射特性,將引領其在高色域發光二極體顯示中的應用。(文:愛新覺羅星)


圖1。不同因素引起的LHP量子點不穩定性示意圖:(a)氧、水、熱和光照;(b)粉末中的猝滅;以及(c)不同混合物的顏色偏析。


圖2。提高LHP量子點穩定性的解決方案:(a)表面配體鈍化,(b)包覆,(c)帶隙屏蔽,(d)陶瓷玻璃。


圖3。無機鹽塗層:(a)MAPbBr3−NaNO3的合成過程示意圖,(b)熱穩定性,以及(c)光穩定性;(d)CsPbBr3-NCC(載子上的納米晶)/NaBr和PL強度與加熱/冷卻循環溫度的關係的示意圖;(e)製備的CsPbX3−CaF2複合材料的PL光譜,具有藍色、綠色和紅色發射以及(f)PL強度與輻照時間的函數關係。


圖4。LHP量子點的微流控合成:(a)CsPbX3和(b)在線發射光譜;(c)CsPbX3量子點後交換平臺示意圖;(d)FAPb(Cl1−xBrx)3量子點的合成示意圖;(e)CsPbBr3-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合成示意圖和(f)粉末照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InfoMat:鈣鈦礦量子點雷射器綜述
    鈣鈦礦量子點由於具有高量子產率、高缺陷容忍度、可調諧帶隙、易於合成等優點近些年來備受關注。
  • 頂刊綜述:多功能鈣鈦礦型LED的電荷傳輸材料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其窄帶發射、高色純度、顏色可調性和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而被廣泛研究。為了提高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PeLEDs)的效率,人們一直致力於控制發光層的形貌,以誘導電荷限制和減少非輻射複合。
  • 頂刊《AFM》綜述:問世間鈣鈦礦為何物,直教催化相許
    隨後,討論了混合鈣鈦礦在光催化能源和環境科學中的應用(圖2),接著是無機鈣鈦礦的發展和未來改性的展望。特別地,在材料構造,電子特性,載流子的產生,光吸收,和反應活性的背景下,綜述了光催化廢水處理,水分裂和CO轉換使用混合鈣鈦礦。指出了有毒鉛元素和不穩定性的潛在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將現有的知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發光學報 | 鈣鈦礦量子點:機遇與挑戰
    本文將沿著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展脈絡,從基礎到多功能應用展開陳述,並對其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剖析,希望助力該領域的蓬勃發展。02「登上神壇」的鈣鈦礦量子點與傳統的鎘基量子點不同,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光峰位調控不僅可通過改變尺寸實現,調節其滷素(即Cl、Br、I)比例亦可實現覆蓋可見光的大範圍光譜移動。
  • Nanolumi推出業界首款用於量子點顯示器的鈣鈦礦量子點色彩增強膜
    致力於生產穩定、具量產能力、高發光效率量子點的新加坡先進材料公司Nanolumi今天宣布,推出Chameleon G -- 業界首款用於量子點顯示器的無鎘的鈣鈦礦(PeQD)色彩增強膜,此序列產品具有卓越的亮度和前所未有的色彩表現,色域覆蓋範圍超過90% Rec. 2020、99.X% Adobe RGB和99.X% DCI-P3
  • 臺灣清華大學開發出多彩鈣鈦礦量子點,解決Micro LED相關問題
    臺灣清華大學開發出多彩鈣鈦礦量子點,解決Micro LED相關問題    慧聰LED屏網報導    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林皓武研發全球新技術「噴霧合成法備完美顯色多彩鈣鈦礦量子點」。這項技術適用於各顯示器技術,能解決Micro LED所面臨的問題。  林皓武教授說,這個研究成果去年獲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報導,這項技術已取得臺灣專利,也吸引韓國首爾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主動合作交流。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屬於一種具有獨特光、電、磁性能且通過有機小分子與無機分子發生自組裝而形成的新型複合晶體材料
  • 鈣鈦礦量子點顯示將為量子點顯示行業帶來革命性顛覆!
    Avantama公司的量子點技術優勢主要有三點。 ▲ 第一,其量子點材料的光轉換效率非常高。目前該公司的鈣鈦礦量子材料在膠體溶液狀態的量子轉換效率達到95%,做成量子點薄膜後也可高達90%,這是非常高的轉化率。 ▲ 第二,其量子點材料的半峰寬非常窄,發光純度非常高。
  • 薛丁格的怪異定理引發了一場量子革命
    那就是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薛丁格的貓一個怪異的思維實驗薛丁格的貓的思維實驗,是一個極為怪異的思維認知。這個認知過程就是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看來,這是一場論戰,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實,兩人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他們都居住在柏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他一舉成名,他的計劃也時不時地被世俗的事務打斷——國際聯盟的委員會議,宣揚猶太復國主義的演說,再加上他自己的科研工作。
  • 基於鈣鈦礦量子點的有源腔光學壓力傳感器
    圖源:Veer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鍾海政教授和鄧羅根教授合作報導了基於鈣鈦礦量子點的光學壓力傳感器。該傳感器採用有源諧振腔策略,通過集成原位製備的CsPbBr3量子點聚合物薄膜與高反射率的布拉格反射鏡,實現了半高全寬(FWHM)僅為0.9 nm的窄發射光譜。
  • 華科大屠國力:原位製備具有超高穩定性的PI包覆鈣鈦礦量子點
    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持續關注~研究背景近年來,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X = Cl,Br,I)量子點(NCs)以其優異的性能在光電子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鈣鈦礦NCs較差的穩定性一直是影響其實際化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
  • 下世代Micro LED瓶頸有解 鈣鈦礦量子點技術具成本優勢
    韓國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量子點顯示(QLED)有多年經驗;中國大陸三安光電則主推Mini LED;日本Sony則領先全球率先發表Micro LED大型顯示器;臺灣則在工研院、聚積、錼創等產業界的合作下努力做Micro LED。科技部5日宣布,臺灣清華大學團隊可解決Micro LED遇到的瓶頸,而且具備程序簡單與成本低廉的優勢。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最近三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
    02第二篇綜述 (Energy Environ. Sci.在這篇綜述中,瑞士科學家們總結了PSCs的快速演變,因為它們進入了一個可以革命化光伏產業新的階段。 特別是,他們描述了使鈣鈦礦如此突出的性質和目前對PSC器件物理的理解,包括製備效率高於20%的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
  • 綜述:膠體量子點發光二極體中的表面工程和器件設計
    通過與液晶技術的兼容,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技術的顯示設備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的商業應用。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類似,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可以有效避免背光源技術光散射嚴重等缺點,進一步提高色彩的品質,QLED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 近年來,隨著量子點表面工程以及器件設計的不斷發展,QLED的性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商業化前景逐漸顯現。
  • 臺清大用噴霧合成法製備完美顯色多彩鈣鈦礦量子點
    據悉,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林皓武教授團隊利用簡易且低成本的噴霧合成技術,開發出具有量子產率趨近於百分之百,且具有高色純度與高穩定度的鈣鈦礦量子點。這項技術的放光波長與頻寬符合下世代Rec.2020超廣色域規範,適用於各顯示器技術,也能解決Micro LED所面臨的問題。
  • 上海光機所等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
    ,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應用領域,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強超輻射現象,並基於此現象成功實現0.1 THz的量子開關。  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強烈的振子強度、高光伏吸收、優秀的電荷運輸等性能而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和光電器件。但是,目前鈣鈦礦材料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其經典特性,尚未擴展到量子操控領域。研究團隊在基於滷化鈣鈦礦的量子點系綜中產生了激子的協同量子態,並通過引入光學微腔來控制激子量子系綜的超快輻射。
  • 研究揭示鈣鈦礦量子點激子複合與自旋弛豫的定標規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鈣鈦礦量子點體系的激子複合與自旋動力學,揭示了量子點尺寸與組分對俄歇複合和自旋弛豫壽命的影響,並基於光學斯塔克效應實現了對自旋態能量的操縱,對理解鈣鈦礦量子點的基本光物理及其在光電和量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武漢大學方國家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簡便有效的兩步法,通過室溫膠束合成和低溫去除添加劑,控制SnO2量子點ESL的載流子濃度,以實現高性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處理的SnO2量子點ESLs可以製備具有1.0 cm2孔徑面積且效率高達19%的電池。載流子濃度控制的SnO2量子點ESL有望用於製造穩定,高效,可重複,大規模,柔性的平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科學家合成高螢光銫鉛滷鈣鈦礦量子點
    全無機CsPbX3鈣鈦礦量子點由於具有窄的發射譜線,高的量子產率和全可視光光譜發射等傑出的光學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已經顯示了其在光電器件應用中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