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鼻孔瞪著我,是幾個意思?一起走近「多才多藝」的中華鬣羚

2021-01-17 騰訊網

紅外相機:你用鼻孔瞪著我,是幾個意思?一起走近「多才多藝」的中華鬣羚

據《黃山志》記載

「天馬,常飛騰天都蓮花諸峰」

「銀鬃金毛,四足皆捧以祥雲,

須萸躍過數十峰」

古代黃山一帶

素有「天馬飛騰」之說

據考證,天馬即今天的主人公

中華鬣羚

「飛簷走壁不在話下」

中華鬣羚四肢矯健,平衡感強

能夠在陡峭的巖石上行走自如

它們彈跳力極佳

在亂石溪谷間跳躍如飛

可謂靜如處子,動若脫兔

再加上周圍瀰漫的雲霧

增添了其腳踏祥雲、飛越深淵的神秘色彩

故有「天馬飛騰」的傳說

(坐標: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心駛得萬年船」

「眼睛瞪得像銅鈴

射出閃電般的精明

耳朵豎得像天線

聽得一切可疑的聲音」

中華鬣羚可謂是這句歌詞的踐行者

別看它們身軀壯碩

其實粗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敏感的心

一旦發現可疑情況

它們二話不說,立即駐足觀察

轉動耳朵偵察「敵情」

機警的性格與其壯碩的身軀

形成很大的反差

(坐標:福建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一言不合就自拍」

在我們的印象裡

牛科動物一般聚群而居

但中華鬣羚卻屬於典型的獨棲類

它們通常獨居且擁有固定的領域

加上性格機敏

使之對領域裡的變化非常敏感

快瞧!一隻「眼尖」的中華鬣羚

發現了我們的紅外相機

於是迫不及待地開始自(tàn)拍( chá )

第一張伸著脖子歪著腦袋

故作呆萌狀,咔嚓!

第二張放大鼻孔

耍寶搞笑走一波,咔嚓!

第三張它又……

(坐標: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紅外相機被譽為「大自然的千裡眼」

十多年來

被布設於眾多自然保護地

在青山綠水間站崗的它們

為保護地的工作人員

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也讓我們與野生動物間

實現了不被打擾的相逢

相關焦點

  • 故事 中華鬣羚:「混黑社會的」牛科大牲口
    當時我正坐在副駕的位置上用手電照著右側的山坡,看看樹叢裡是否有發亮的眼睛。忽聽得鸛總急促地小聲喊道:「快快快前面前面!」伴隨著一腳剎車,我看見了車前10米處的這頭大牲口:上半身的背毛在車燈照射下又黑又亮,下體棕黃,頭上兩根小短角,脖子上有一溜長長的灰白色的鬃毛,真TM是一頭健壯的鬣羚啊!
  • 中華鬣羚現身玉樹
    圖片由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提供青羚網訊12月22日,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區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獲悉,12月21日,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在夏日寺附近去取紅外相機拍攝數據時,發現一隻黑色的動物正在食草,根據圖片、視頻顯示確定該黑色動物為中華鬣羚
  • 青海玉樹拍到中華鬣羚
    圖片由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提供【青海玉樹拍到中華鬣羚】 12月22日,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區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獲悉,12月21日,曲麻萊縣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在夏日寺附近去取紅外相機拍攝數據時
  • 護林員在玉樹拍到中華鬣羚
    12月22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發布消息,當地護林員外出執行巡護任務時在山間拍攝到中華鬣羚。12月21日,曲麻萊縣巴幹鄉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上山開展日常巡護,回收紅外相機。當天下午,丁增多傑巡護回來後,將照片發送至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相關部門比對得知,他拍攝的動物是我省常見的「四不像」,學名為中華鬣羚。丁增多傑曾獨自在野外拍攝巖羊種群在黃河源頭至通天河流域大遷徙的場景,也多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在通天河流域多個區域現身的精彩畫面。
  • 紅外相機記錄下黑熊獵捕中華鬣羚影像
    近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管護分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視頻資料時,首次發現了黑熊獵捕中華鬣羚的影像,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叢林裡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追捕。紅外相機記錄的視頻顯示,畫面裡中華鬣羚母子倆像往常一樣正在林中覓食,附近飢餓難耐的黑熊嗅到了中華鬣羚母子的氣味,並開始四處尋找它們的蹤跡。終於,黑熊發現了中華鬣羚母子,於是一場密林裡的「生死追捕」在鏡頭前上演。
  • 中華鬣羚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家!
    我局積極行動,安排分管領導帶領動保站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進入現場後,確認該野生動物為「中華鬣羚」(俗稱四不像),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已經成年,身體健壯、兇猛,一時難以捕捉。為妥善處置,防止鬣羚受到驚嚇亂碰亂撞出現意外或衝出店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經匯報局主要領導後,積極協調縣公安、消防等部門趕赴現場進行聯合處置。
  • 中華鬣羚原來也是「四不像」啊,還是飛巖走壁的「天馬」
    近日在浙江麗水蓮都峰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用紅外檢測相機首次拍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鬣(liè)羚的清晰影像,不過僅檢測到幾秒鐘,這頭威風凜凜中華鬣羚在叢林中左顧右盼,似乎在辨認方向,並沒有在意紅外拍攝,然後就輕輕地瀟灑自如的消失在密林中了。
  • 亞洲大陸的鬣羚及其亞種分類
    鬣羚分為中華鬣羚、喜馬拉雅鬣羚、赤鬣羚、蘇門答臘鬣羚、日本鬣羚、臺灣鬣羚,這裡介紹最容易混淆的中國鬣羚的幾個亞種,另外也介紹下赤鬣羚和蘇門答臘鬣羚,臺灣鬣羚外形看起來總感覺像是斑羚,和大家直覺中亞洲大陸上的鬣羚差別甚遠,所以就不介紹了,日本鬣羚也暫不介紹。
  • 西和縣動保站救助野生中華鬣羚
    處置組進入現場後,確認該野生動物為「中華鬣羚」(俗稱四不像),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已經成年,身體健壯、兇猛,一時難以捕捉。為妥善處置,防止鬣羚受到驚嚇亂碰亂撞出現意外或衝出店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經匯報局主要領導後,積極協調縣公安、消防等部門趕赴現場進行聯合處置。
  • 青海玉樹再現中華鬣羚,2020年還有哪些物種重現我國?
    是一種稀缺性的物種,在我國也分布得有,其中包括甘肅、青海、浙江、安徽、湖北等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足跡,而近些年來,我們屢次看到中華鬣羚重現我國,引發大家的好奇,如今又出現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生物的情況。青海玉樹中華鬣羚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四不像、蘇門羚」。
  • 四不像動物出現在保護區,角像鹿、蹄像牛、頭像羊、尾像驢,是罕見中華鬣羚
    在動物世界中,馴鹿、駝鹿、麋鹿和中華鬣羚都有著「四不像」的稱號,是因為它們的外形比較奇特。
  • 神獸踩空掉千島湖:姜子牙騎的"四不像"原來是鬣羚(圖)
    掉進湖裡的「神獸」鬣羚被工人救上岸。你聽說過「四不像」嗎?這兩天千島湖發現「四不像」鬣(Liè音同獵)羚1隻。為覓食懸崖踩空落入千島湖生死一線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鬣羚是什麼動物。那就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一隻中華鬣羚。因為我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所以人們把我跟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
  • 神獸踩空掉千島湖 名為鬣羚俗稱"四不像(圖)
    24日下午,一隻中華鬣羚疑受到驚嚇失足掉進千島湖水中。所幸被兩名工人及時發現,最終成功將這隻中華「神獸」救到岸上,並將它放回山上。這隻鬣羚生長在千島湖邊的深山裡,24日下午,它獨自到山下覓食,可能在途中被什麼東西或者聲音驚嚇到。網絡配圖在驚慌失措之下慌不擇路,「噗通」的一聲掉進水裡。
  • 幾個讓你懷疑人生的奇怪冷知識:人類其實只用一個鼻孔呼吸
    今天譯君就來帶大家看看,幾個能讓你懷疑人生的奇怪冷知識吧!1. 人類一般只用一個鼻孔呼吸當你呼吸時,兩個鼻孔吸入的空氣是不等量的,只有一個鼻孔吸入大部分氧氣。每隔幾個小時,活躍的鼻孔就會休息一會兒,另一個鼻孔開始工作,就這樣一直輪換。2.
  • 魚的鼻孔與呼吸
    錦鯉的鼻孔鯉魚每側的鼻孔都被一塊皮膚分成兩個孔。肺部沒有退化的兩棲類也可以用皮膚輔助呼吸,但用皮膚輔助呼吸並不是兩棲類的專利。一些爬行動物,比如一些海蛇和水棲的龜鱉都有這種能力。一些水棲性較強的龜類可以用口腔排尿,用直腸壁呼吸。比如常見的甲魚,也就是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它們的口腔黏膜可以排出尿素等廢物,而直腸壁和口腔的皮膚都可以輔助呼吸。
  • 走近中華白海豚,齊心守護海精靈
    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不斷縮小,中華白海豚物種延續面臨嚴峻挑戰,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多年來,廣東高度重視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9年10月,自建立以來,圍繞中華白海豚救護、資源監測、巡航監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開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護了白海豚物種和棲息地環境,在白海豚保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社會公眾對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意識。
  • 鬣羚,你的那些特徵都藏在別稱裡
    在亞洲東南部有一種特有的中型食草動物叫鬣羚,隸屬於偶蹄目牛科鬣羚屬,分布範圍北起中國西北的秦嶺和青海的湟水河谷一帶,南至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 等車時遇到妹子,我問她褲子是不是穿反了,她瞪我一眼什麼意思?
    1、妹子你的眼神是真的秀啊,想著法子在暗地裡比試呢吧。2、妹子這樣鍛鍊可以練腹肌,很有成效!3、你這身體的柔韌性真是太好了!我太喜歡了!8、前奏很帥氣,結果太辣眼睛啊9、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自己頭一次帶著女朋友來家裡是啥情景了,反正我的女朋友她是打死都不願睡覺,咋哄都不聽的,真是把我折騰得夠慘了。也不知她是啥毛病來了啊。10、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
  • 惠東一居民小區驚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鬣羚,長相「四不像」
    據悉,經過上報專家確認,該動物為鬣羚,體重大概70-80斤,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片來自西子湖畔論.。「初步判斷,可能由於天氣寒冷,跑到了城市避寒取暖。」該負責人表示,鬣羚為南方地區常見的保護動物之一,在廣東、廣西等地均有分布,鬣羚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圖片來自西子湖畔論。當前,惠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
  • 鬣羚現身鳳縣
    「我是在回家路上看到這隻動物的,它的角長得像鹿、蹄子又像牛、頭看著像羊,當時它正在馬路邊悠閒地散步,看到車燈後,機警地轉頭看了一下,很快就穿過馬路逃走了。」汪顯明說,「後來我查了一下,它可能是鬣羚,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記者隨後聯繫了鳳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專家。專家通過汪顯明拍攝的畫面證實了這隻「四不像」正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