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國際製冷界冷媒應用最混亂的時期,現在所有的全部是過渡性的,不知道這個製冷劑能夠用多長時間,所有的製冷劑都有可能被淘汰」,格力電器副總裁黃輝在8月份接受訪問的時候如此說到。
R22製冷劑統治空調行業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根據《蒙特婁協定》和《京都議定書》的約定,該製冷劑的退出時限越來越近,尋找合適的替代冷媒一直是最近幾年空調企業的主體工作之一。
也正是在這樣一種大的背景下,R290走進了視野。以聯合國蒙特婁多邊基金為代表的組織給予中國企業慷慨的資金援助,推動了R290中國空調製造企業中的技術進步。據了解,以格力、美的為代表的十多家空調整機及壓縮機企業已經建立了R290空調的生產線,格力前不久在國內市場也實現了首批R290空調的市場應用。國家環保部門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廣R290產品的市場化進程。
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R290可以成為空調製冷劑的唯一替代品,也不意味著R290如R22一樣能夠長期一統空調製冷劑市場。R32讓本已經很混亂的製冷劑市場進一步複雜化了。
筆者了解到,格力本來打算在今年對R32冷媒進行大面積的應用。從2015年的3月份開始,格力空調規劃將R32作為一種重點冷媒來推廣,但是由於R32冷媒在國內市場的應用基礎較弱,並存在一定的標準障礙,後來僅在2P和3P空調產品上進行了應用。R32在日本市場的應用量較大,格力空調針對該市場的部分出口產品上就應用了R32。
而GMCC壓縮機的相關負責人向筆者談到:「無論是R290還是R32,我們都已經實現了技術上的全覆蓋,只要整體企業有訂單,我們都可以實現了規模化供應」。
眾所周知,R290是易燃性冷媒,而R32是可燃性冷媒,前者的燃點低但環保效果更加。從現有空調企業的技術狀況來看,R290在1P、1.5P產品上基本上可以保證安全性,但是在大功率產品的應用上依然比較謹慎,也因此,大功率產品使用R32冷媒也是製冷劑替代的一條可選擇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R290還是R32,相應的成本都要比R22冷媒要低,這也是為什麼格力當初想大面積應用R32冷媒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國內其他空調企業也在對R32冷媒進行相應的技術儲備。
而從國家政策層面上來看,對R290冷媒的顯得更為支持,環保部還出臺了補貼政策,以蒙特婁多邊基金為代表的國際組織也在大力主推。相比而言,R32顯然缺乏足夠的政策支持。
「一旦將來更好的製冷劑出現,R290肯定就會淘汰,包括現在的R410a。包括現在的R32,包括現在的R134a,都有可能被淘汰」,黃輝的這句話傳達出了當下製冷劑領域尷尬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