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沼氣革命」破解農村能源短缺及汙染難題,推動廁所革命

2021-01-16 澎湃新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而清潔能源的廣泛使用將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經濟參考報》記者先後深入四川6個市州17個縣(市、區)實地調研了解到,四川連續50年堅持辦沼氣,不僅在推進農村能源革命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在新時代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態環境革命,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全國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有效解決農村能源問題

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四川從解決農村能源入手,連續50多年大力發展沼氣事業,沼氣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村燃料缺乏問題,而且在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出獨特作用。

「自從用了沼氣,就沒有砍過一棵樹。」這是德陽市中江縣龍臺鎮沼源村90歲的楊洪榮老人,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沼源村是四川沼氣的發源地,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初的日子,楊洪榮感嘆說:「那時燃料奇缺,山上都砍得光禿禿的,樹都沒有了。如今不同了,沼氣起了大作用,煮六七個人的飯都用不完,還可以照明。」

沼氣好處很多,村裡77歲的曾才福老人回憶說:「煮飯不燒柴和炭,點燈不用油和電。英雄黃繼光的母親來村裡看過,也用了七八年沼氣。延安知青也來學過,他們建成了陝西第一口沼氣,打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神話。」

沼氣就是沼澤地產生的氣體,其主要成分和天然氣一樣,是甲烷,可燃燒。人畜糞便、汙水、秸稈等廢棄物(有機物質),在人工修建的沼氣工程內,經沼氣池(或發酵罐)厭氧(隔絕空氣)發酵後,產生的氣體即沼氣。

沼氣可提純製成生物天然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在沼氣行業內部有一種生動的比喻,即建一口小型沼氣池,不僅相當於建了一座小型天然氣廠,還相當於建了一座小型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有機肥料廠、小型林場。被群眾稱為「錢串子」「聚寶盆」,是一項投資小、作用大,利國利民的事業。

德陽市農村能源辦主任袁軍告訴記者:「這幾年新建的集中供氣站,實行專業化管理,既使用方便,又價格便宜,很受群眾歡迎。」

瀘州市江陽區藍田鎮沼氣服務站站長尹建明告訴記者:「沼氣站建成後,許多蜂窩煤加工廠倒閉了,光禿禿的山變綠了,野生動物也有了,沼氣改變了農村。」

沼氣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物清潔能源,在保護綠水青山方面具有獨特功效。據專家測算,一口8立方米戶用沼氣池年產沼氣450立方米,折合節約標準煤350公斤,或節省薪柴約1760公斤。按每立方米薪柴750公斤計算,則可節約薪柴2.3立方米。按目前市場薪柴價200元/立方米計算,則相當於節省了460元以上的燃料開支。相當於保護森林植被3.5畝,減少水土流失2噸,可減少2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們這裡達到了零排放,從來沒有老百姓反映過環保問題。」德陽市旌陽區洪國養殖場負責人楊洪國告訴記者:「沼氣的特殊作用是環保治汙。」

西充茂源農業公司總經理何明告訴記者:「根據一萬頭豬的規模養殖,按照循環農業的整體設計,我們累計建了沼液發酵池1800立方米,完全實現了養殖糞汙零排放。」

宣漢縣發展了幾百個養殖場。副縣長吳中凡告訴記者:「既要脫貧,也要環保。我們專門引進了四川納智肥料有限公司,可解決54個鄉鎮的畜禽糞便和農業廢棄物,建成後可實現10萬至15萬噸的農業廢棄物處理能力,同時就地生產5萬至8萬噸有機肥料。」

據專家測算,沼氣還可治理大氣汙染、江河汙染。使用沼氣,室內一氧化碳的濃度比燃煤降低80%, 二氧化碳濃度降低60%,硫化氫降低80%,飄塵濃度降低90%,同時還大幅度降低飲用水源的細菌總數、大腸桿菌、氨氮等各項指標,保護了水源,改善了水環境質量。

全面推動農村實現「廁所革命」

通過辦沼氣帶來的農村「廁所革命」,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多年來,四川各地通過戶用沼氣池建設,配套改廁、改廚、改圈,徹底改變了昔日農村「燒柴煮飯煙燻眼,糞水蒼蠅滿庭院」的面貌,廣大農民過上清潔衛生的生活。

精準扶貧以來,四川通過一大批新村聚居點的沼氣集中供氣站建設,使近5萬農戶用上了清潔便利的「管道沼氣」;通過3000處村級生活汙水淨化系統——沼氣工程建設,有效解決了農村生活汙水出路。

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凡是建了沼氣池的地方,告別了「人畜共居、門前一堆糞」的千年落後習俗,改變了農村圈廁糞水橫流、臭氣燻天、蒼蠅蚊子到處飛的狀況。

由於是厭氧發酵,人畜糞便、汙水、秸稈等廢棄物(有機物質),在密封的發酵池(罐)內與空氣、氧氣隔絕幾個月,可以殺死絕大部分病菌和寄生蟲,沼氣有效防控了疾病傳播。

據四川省農村能源辦主任周南華介紹,目前全省戶用沼氣保有量達607萬戶。另外全省還有沼氣工程總容積170多萬立方米,年處理畜禽糞便近5000萬噸,有效防治了農村面源汙染和大氣汙染,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此外,沼氣池產生的有機肥沼渣沼液,可大量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沼渣沼液屬於有機肥,有助於全面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西充縣金科公司養豬場總經理譚嵩,曾做餐飲業20年,發誓要生產放心食品,因此做起了有機生態農業。5年來,他建了好幾個大中型沼氣池,利用沼液、沼渣灌溉了他流轉的2600畝土地,為的就是不用化肥和農藥。

涼山州德昌縣永郎鎮永躍村村民鍾炳祥告訴記者:「自從用了沼氣,這幾百畝地基本不用化肥了,蟲子也很少了,基本不用農藥了。種糧種菜還增產20%以上。」

巴中市南江縣本味源家庭農場,專門建了個200立方米的沼氣池。業主冉東告訴記者:「我最看重的是沼渣、沼液作有機肥料。」

據專家測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氣池一年可生產沼渣、沼液有機肥料10-15噸,其肥力相當於60公斤碳氨、11公斤過磷酸鈣、46公斤氯化鉀的化學肥料,能滿足2畝左右無公害糧經作物的用肥需要。將沼液用作葉面施肥,對47種農作物病蟲害有等同於農藥的防治效果,可大量減少農藥和化肥施用量。

據四川省農村能源辦主任周南華介紹,四川農村沼氣建設已深度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在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氣候變化應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沼氣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是循環農業的重要紐帶。全省通過資源化利用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每年可生產7500萬噸沼渣、沼液,可為2500萬畝農田提供優質有機肥源,促進了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圍繞農業節能減排,四川發展沼氣每年至少可替代4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0萬噸。四川還成功實現農村沼氣碳減排國際交易,已累計籤發減排108萬噸,33萬多戶獲得減排收益共900多萬元。

下一步,四川沼氣工程設計將圍繞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突出沼渣沼液綜合利用,重點打造「果(菜、茶)沼畜」循環農業基地。

農村沼氣發展進入新階段

據《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數據顯示,在中央投資帶動下,經過各地共同努力,農村沼氣發展進入了大發展、快發展的新階段。截至2015年底,全國戶用沼氣達到4193.3萬戶,受益人口達2億人;由中央和地方投資支持建成各類型沼氣工程達到110975處。

沼氣增強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國沼氣年生產能力達到158億立方米,約為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5%,每年可替代化石能源約1100萬噸標準煤。

沼氣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據測算,全國農村沼氣年可生產沼肥7100萬噸,按氮素折算可減施310萬噸化肥,每年可為農民增收節支近500億元。

沼氣促進了農村生態文明發展。目前,全國農村沼氣年處理畜禽養殖糞便、秸稈、有機生活垃圾近20億噸,年減排二氧化碳6300多萬噸,對實現農村家園、田園、水源清潔,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發展農村生態文明起到了積極作用。

隨著我國「五位一體」發展理念的確立,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新形勢下沼氣的多功能效益正在日益顯現,沼氣事業也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於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國家也頒布了《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相關部委也出臺了發展清潔能源、生物天然氣、沼氣的文件。中央對農村沼氣的頂層設計,為「十三五」期間農村能源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賦予了農村能源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方面新的使命。

50多年來,我國沼氣事業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村燃料奇缺問題,保護了綠水青山,而且在這一輪藍天保衛戰、環境保衛戰中,正發揮著保衛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的作用。 

(原標題:四川「沼氣革命」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沼氣新革命
    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家畜養殖銳減,沼氣原料出現短缺難以解決的沼氣安全隱患和維護難題,讓用戶望而卻步電、天然氣等能源越發普及,沼氣產量不穩等短板凸顯廁所革命中,沼氣成為簡單實用的糞汙處理方式已經形成5種技術模式,預計試點在11月底全面完成能否用市場化手段破解沼氣池管理之困,成為關鍵11月1日中午,
  • 四川沼氣池生機再現:「廁所革命」興起 它被派上新用場
    從家家戶戶興建到大多數被閒置  ●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家畜養殖銳減,沼氣原料出現短缺  ●難以解決的沼氣安全隱患和維護難題,讓用戶望而卻步  ●電、天然氣等能源越發普及,沼氣產量不穩等短板凸顯  從超四成「沉睡」到漸漸「甦醒」  ●「廁所革命
  • 《梁家河》第七集:沼氣專業戶
    習近平剛剛當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一直琢磨著能為改變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麼,琢磨著推動梁家河發展的切入點。靈感在苦苦思索中不期而至。一天,習近平正在翻看著報紙,當月8日《人民日報》刊載的千裡之外的四川省大辦沼氣的兩篇報導深深地吸引了他——如果我們這兒也能用沼氣煮飯、照明該多好啊!梁家河地處偏遠,燒煤要到百裡外的煤礦去拉。
  • 宜昌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 調研枝江市「三聯通」沼氣廁所改造工作
    8月3日,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京深入枝江市安福寺鎮野鴨灣村調研指導「三聯通」沼氣廁所改造工作。枝江市委常委副市長姚迎九、枝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愛民等陪同調研。為探索示範引導推進模式,為整體推進提供技術方案,市農村能源辦公室與枝江市農業農村局選擇在枝江市安福寺鎮野鴨灣村開展「三聯通」沼氣廁所改造試點。試點於7月8日啟動,迅速行動,成立專班,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綜合沼氣池與廁所未進行聯通的各種實際情況,制定出四種模式分別進行改造,在短時間內將8戶農家旱廁改建為三聯通沼氣衛生廁所。
  • 現代生物技術助力「廁所革命」 中環裝備攜手眾信嘉華挖掘千億元級...
    上述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長江大保護沿線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貴州、雲南、浙江、江蘇、安徽、上海、重慶九省兩市的銷售工作由中環裝備開展,「同時雙方共同開拓張家口、長治、赤峰、錫林郭勒盟等地區市場。」
  • 論「廁所革命」——農村旱廁改水衝式廁所的利與弊
    現在部分農村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廁所革命」,國家免費為農村的廁所進行改造,由原來的旱廁改造成水衝式廁所。現在,就農村改造廁所談談利與弊。農村廁所衛生狀況差,一般室外露天的,沒有單獨房間的,環境堪憂。特別是夏天,更是異味難聞,臭氣燻天,影響人們的生活。減少蒼蠅蚊蟲的滋生。旱廁更容易讓蒼蠅生卵,幼蟲讓人噁心。
  • 助力「廁所革命」,鞍山奇典科技一馬當先
    「廁所革命」自2015年開展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世界廁所日暨中國廁所革命宣傳日活動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而從實踐看,「廁所革命」的確不容小覷,是連著大民生的大事情、關係大文明的大工程。解決如廁難不僅是廣大群眾和遊客的共同呼聲,也關乎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 「廁所革命」迎來了高科技 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走出了科技為民的新...
    在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智慧農廁大數據監管指揮中心,北京興科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玲通過「農廁雲平臺」發現,大練莊村一戶村民家中的廁所「變紅」了,她立刻通知吸汙車輛準備進村入戶吸汙。「廁所革命」遇監測新難題如果說房子是村民生活的「面子」,那麼廁所就是「裡子」,因為廁所不僅是村民生活品質的體現,更關乎村民的個體尊嚴。廁所革命「三分建、七分管」,農村廁所改造升級更是如此。隨著榆垡鎮廁所革命的持續穩步推進,做好農廁精細化管理成為擺在榆垡鎮面前的「大考」。
  • 無水零排放智能生物馬桶實現新的「廁所革命」
    這項發明引發了公共衛生領域第一次「廁所革命」,它有效減少了霍亂、腹瀉等致命性疾病對人類的侵害,挽救了億萬生命。  衝水式廁所依賴於巨大的水資源,並需建立昂貴的排水和汙水處理系統。全世界範圍內,仍有25億人生活在缺少水資源,沒有下水管道,更沒有排汙系統的地區,他們缺乏安全的公共衛生保障,其中有10億人仍每天在露天大小便,還有超過10億人仍然在使用茅廁。
  • 從旱廁到沼氣廁再到環保衝水馬桶 金昌村民的「廁所革命史」
    金昌市金川區大力推行的「廁所革命」,讓這裡的村民也用上了一按就淨的環保抽水馬桶。「方便」,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難心事兒、難堪事兒。 廁所在當地曾經是個湊合事的地方「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四邊,捂鼻子,踮腳尖,蚊蠅飛,臭燻天。」這首順口溜是對過去農村廁所髒亂差的真實寫照。
  • 分布式能源是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力量,「隔牆售電」是能源革命的試金石
    二、「隔牆售電」的發展歷程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即我們平時常說的"隔牆售電",就是允許分布式能源項目通過配電網將電力直接銷售給周邊的能源消費者,而不是必須先低價賣給電網,再由用戶從電網高價買回。讓能源消費者成為「生產投資型消費者",賦予他們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權利,激發他們節約能源資源和減少汙染排放的積極性,為能源企業技術、裝備和模式創新創造氛圍,促進電網企業向平臺化服務的戰略轉型。
  • 如何避免農村沼氣安全事故?四川3000餘處沼氣工程已納入「清單制...
    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 文/圖「一個生命,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可能只是其中的百萬分之一,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是毀滅性的打擊。」12月9日,在四川省農村沼氣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學習觀摩活動上,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周南華反覆強調,「農村沼氣池量大、面廣,布局分散,一定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近年來,隨著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以養殖場為核心的大中型沼氣池在農村加快布局,目前四川沼氣工程保有量達3965處。如何確保沼氣生產安全?細化責任、落實到人。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廁所革命」惠民生
    「咱農村人家也能用上了衛生廁所,一點也不比城裡人家差,上面有頂燈、下面鋪磚硬化、中間窗戶透氣,上完廁所輕輕一按按鈕,廢水流入化糞池,糞便經過發酵,還能作為有機肥用到莊稼地裡,這樣不僅節省了肥料錢,而且種出來的蔬菜還是無公害的。你看,整潔乾淨的如廁環境,院內、院外沒有異味,真心的感謝地方黨委、鎮政府,把好事辦到老百姓心坎裡!」
  • 廁所革命吉林大便降解坐便器易潔康生物降解馬桶
    廁所革命吉林大便降解坐便器易潔康生物降解馬桶「脫貧奔小康,廁所是一樁」。農村廁所改造,是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要抓手。西峽縣西坪鎮堅持「尊重民意、政府主導、協同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示範帶動」的原則,穩步推進戶廁改造,大力推動貧困戶「廁所革命」,提升貧困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
  • 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正定召開
    2018年除了上述用科技優化廁所服務外,全國還將新建改擴建2.4萬座旅遊廁所,並將進一步推進鄉村廁所革命,加快第三衛生間的建設等。,實現「廁所革命」任務指標倍增目標。河北省將加大對「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計劃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級財政加大資金支持,設置「廁所革命」專項支持資金,統籌捆綁使用各級各類資金,形成支持合力。推動各地出臺引導政策,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旅遊廁所建設、管理與服務,引導金融業加大對廁所項目投資信貸支持。
  • 科技創新「照亮」廁所革命
    該公司生產的「廁重點」無水免衝智慧生態廁所自2018年5月開發完成以來,在甘肅省應用11000套,3至5口之家1年可累計節水10萬噸,環保效益極為顯著。據了解,「廁重點」無水免衝智慧生態馬桶與傳統廁所相比,免水衝洗、無需下水管道、無異味排放、無需開挖管溝和連接上下水、無需轉運進行二次處理,通過集成感應技術和保溫技術等先進技術集成,實現低溫環境中正常運行。解決高寒、缺水、無管網、無汙水處理的農村及旅遊景區冬季凍結問題,佔地面積小,安裝簡單,維護方便,使用極其便利。
  • 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能源短缺、環境汙染是制約中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的長期重大瓶頸。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向自然界索取和利用能源的歷史。從18世紀的蒸汽機工業文明,到19世紀的內燃機動力與工業電氣化,再到20世紀中下葉的火電、核電大型化,繼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綠色風潮,每一次能源技術的變革都驅動人類文明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意味著重大的社會革命。
  • 農村廁所會不會汙染水井的飲用水?
    農村廁所對井水會不會有影響?農村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去年全國基本完成農村「廁所革命」,進行全面改造整治,消滅了過去的旱廁。過去的傳統式廁所都統一建造標準和規格,使用蓄糞池進行無公害化消毒滅菌發酵,再作有機肥使用還田。
  • 北京這條胡同平房要掀廁所革命?
    近日,市規劃院與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動成立了「中社社區培育基金」,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與社區漸進式改善,老城胡同廁所革命就是基金髮起的首個項目。市規劃院市政規劃所所長張曉昕介紹,目前燃燒式馬桶等生態廁所還處於嘗試階段,下一步將在基金平臺的幫助下加快推廣,以提升老城區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
  • 韓禎祥等:發展能源網際網路 推動廣域能源革命
    交通作為化石能源消費和廢氣排汙的大戶,也是導致霧霾現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目前針對鐵路、公路交通的電氣化改造與升級日顯突出。以電動汽車廣泛應用為核心的電氣化交通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從長遠來看,為實現交通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在交通領域推動以電代油,已經成為主流發展趨勢。未來的電動交通系統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