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古巨豬!恐頜豬,你認不認識!

2020-12-05 菲一般的平凡

我們都知道,豬是許多食肉動物的口中餐。然而在遠古北美洲,卻生活過一種巨大而恐怖的「豬」,是當時強大的掠食者。儘管這種動物和豬的外形類似,但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豬。

在距今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早期,北美洲的平原沐浴在晨光之中。微風吹過,平原上的青草像波浪一樣上下起伏。在一片綠色之中,能夠看到一頭高大的月雷獸正在吃草。突然,月雷獸身邊的草晃動起來,一頭可愛的小月雷獸從草叢裡鑽了出來,出現在母親的身旁。

月雷獸是獨居動物,雌性月雷獸在產下幼崽後會獨自撫養。在雌性月雷獸的保護下,小月雷獸是比較安全的,因為絕大多數食肉動物都不會輕易挑戰成年月雷獸。但是,有一類冒險者除外,而此刻它們正在不遠處虎視眈眈地盯著小月雷獸。

視力不佳的月雷獸根本沒有發覺兩隻恐頜豬正在向它們慢慢靠近。直到其中一隻恐頜豬吼叫著向它們跑來,猛然受驚的雌性月雷獸才立即帶著幼獸向空曠處逃去。

恐頜豬緊緊跟隨著月雷獸母子,小月雷獸漸漸體力不支,很快就掉隊了。正當雌性月雷獸要回頭保護自己的孩子時,又一隻恐頜豬突然出現,並不斷襲擾對方。而另一隻在後方緊追不捨的恐頜豬則瞅準時機衝上來,眨眼間就將小月雷獸變為了自己的美餐。

破碎的遺骨

美國古生物界有一場著名的「化石大戰」,參戰雙方是愛德華·科普和奧塞內爾·馬什。「戰爭」的形式並不是真刀真槍的廝殺,而是比拼誰能發現更多的古生物化石。

為了贏得勝利,科普和馬什的團隊不懈地辛勤發掘,而這兩名古生物學家則不斷命名新的古生物,如劍龍、雷龍、三角龍和許多古哺乳動物。

1878年,科普收到了一塊破碎的巨大頭骨,其外形明顯屬於哺乳動物。頭骨上巨大的犬齒引起了科普的注意,他將這種動物命名為恐頜豬。因為化石破碎,科普並不知道這種動物到底長什麼樣,他推測應該與月雷獸的長相類似。

直到20世紀,隨著更多化石被發現,古生物學家才復原了恐頜豬的樣子。「恐頜豬」的學名意為「巨大的牙齒」,但是因為它看上去像一隻巨大而兇猛的豬,所以其中文名被翻譯為「恐頜豬」。

恐頜豬畫像

體大如牛

成年恐頜豬的體長可達3米,肩高1.8米,體重近1噸。這塊頭,比牛還壯碩!

面容「恐怖」

恐頜豬的腦袋巨大,長度0.9米,相當於其體長的三分之一。恐頜豬的面相有些「恐怖」——大眼睛下方的顴骨十分突出,就像是腫起來一樣。其實這樣的顴骨是為了附著更多肌肉群,增加嘴巴的咬合力。

犬齒發達

恐頜豬寬大的嘴巴裡長有不同類型和功能的牙齒,前面的犬齒尤其粗大,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恐頜豬是雜食性動物,而且食性偏肉食。巨大犬齒的存在,就是其強大殺傷力的最好證明。

身強體壯

由於背部骨神經棘向上方延伸,所以恐頜豬身體的最高點在背部,而非頭部。恐頜豬身體強壯,四肢長而有力,能夠快速奔跑。恐頜豬的每隻蹄子上有兩個腳趾,屬於偶蹄目動物。

並非古巨豬

儘管名為恐頜豬,但其並不屬於豬科。從進化史的角度來說,恐頜豬與今天地球上的豬並沒有直接關係。從分類上看,恐頜豬屬於豨(xī)科,儘管豨科和豬科同屬於偶蹄目,但是豨科與今天的河馬和鯨魚關係更近,是不是無法想像?豨科的成員還有古巨豨、短面巨豨等,它們都是兇猛的動物。

稱霸北美千萬年

恐頜豬大約出現於距今2900萬年前,直到距今1900萬年前才最終滅絕,生存時間足有1000萬年之久。

是什麼原因讓恐頜豬的生存時間如此長久呢?因為它足夠強大!

恐頜豬猙獰的面容和嚇人的犬齒可不是擺設。恐頜豬不僅吃植物和腐肉,還會在平原上獵殺食草動物,更樂於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戰利品,憑藉巨大的體形和強大的殺傷力坐享其成。

既然恐頜豬這麼強悍,那又是怎麼走向滅絕的呢?

打敗恐頜豬的,是一種狗頭獅身的猛獸——犬熊。這些新崛起的食肉猛獸經歐亞大陸進入北美洲,用尖牙利爪開掘出自己的生存空間。在與犬熊的競爭中,恐頜豬逐漸敗下陣來,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絕。

相關焦點

  • 恐頜豬:橫行北美洲1000萬年的史前巨「豬」
    恐頜豬:橫行北美洲1000萬年史前巨「豬」今年是豬年,十二生肖輪了一輪,終於排到二師兄當家啦。其實今天地球上的豬與史前的豬相比真的要寒酸可憐許多,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曾經生存著許多古巨豬。除了古巨豬,還有一些長得像豬卻又不是豬的恐怖生物,恐頜豬便是其中的代表。
  • 稱霸北美洲1000萬年的史前巨「豬」,滅絕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一說豬,大家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我們人類最常吃的家畜,但實際上,豬在史前時期,可是有不少存在都是稱霸大陸的。比如人們所熟知的古巨豬,古巨豬的體型與我們如今的奶牛大小差不多,它們的食性和如今的家豬一樣,都是雜食性的,但是這些傢伙的兇性可不是家豬能比擬的,它們甚至敢襲擊真正的食肉動物。
  • 遠古猛獸探秘——恐頜豬
    因此,在廣大朋友心目中,豬是一種懶惰、骯髒,戰鬥力低下,人畜無害的動物。它們甚至淪為一些不堪事物的代名詞,如豬頭、笨豬、懶豬這些詞語,都是對豬的一種否定。然而真實的豬可能讓你刮目相看,它們非常愛乾淨,十分聰明,適應力很強。如果把家豬放歸野外,它們根本不會為生計發愁,只需三代繁衍,它們就可以長出野豬特徵,直接返祖。
  • 3000萬年前的恐頜豬,體重超過1噸,被稱之為「來自地獄的豬」
    可是在史前時代,有一種長得像豬卻又不是豬的恐怖生物,成為了3000萬年前掠食動物中的佼佼者,它就是今天的「豬角」——恐頜豬。  恐頜豬的體長約3米,體重超過一噸,從個頭上來看,恐頜豬和今天生活在北美洲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北美野牛一樣大,有人稱之為「來自地獄的豬」。面目瘮人的腦袋,巨大恐怖的犬齒,似乎都是食肉動物的典型特徵。恐頜豬的確是雜食動物,而且是來者不懼的雜食動物。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頜豬主要以植物為食,除了吃植物,恐頜豬也經常開葷,它們不僅主動捕殺其他動物,而且會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戰利品,甚至吃腐肉。
  • 史前巨「豬」橫行北美1000萬年,一對犬齒比人的手還長
    豬是人類十分熟悉的家畜,但是在遠古時期,古巨豬可比現在看到的要兇狠太多。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名為恐頜豬的史前生物,它雖然長得像豬,但並非是豬科動物。為此,愛德克給這種生物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嗎,叫做恐頜豬。當時古生物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巨豬科動物。但後來人們才發現,恐頜豬應該屬於豨科,與河馬跟鯨魚的關係更接近。但人們還是習慣叫它恐頜豬。在體型上,恐頜豬堪比現如今的北美野牛。它的體長達到3米,重量超過1噸,比一個成年人還要高。
  • 3000萬年前的恐頜豬,體重超過1噸,咬合力比犀牛還大
    說起豬,人們第一時間是吃,可是在史前時代有一種長得像豬,卻又不是豬的恐怖生物,成為了3000萬年前掠食動物中的佼佼者。恐頜豬的體型高大,僅僅是肩膀的高度就達到了一米八,比大部分的成年人還要高。恐頜豬的體長約3米,體重超過1噸。
  • 遠古時期豬類這麼猛? 四大史前巨豬可與恐龍搏鬥
    ,故有「巨豬」之稱。完齒豬的上下顎極強,遠遠超出鱷魚的咬合力,如果你把胳膊放在它口中,瞬間可以斷了你的骨頭。  它真正的面目是讓人非常恐懼的,比劍齒虎都可怕;它是豬的近親,雖然長得醜點,但是被稱為「沙土惡魔」,幸好,其早早滅絕了。完齒豬表面看其兇神惡煞,可是這貨更喜歡啃食植物塊莖和藤蔓,主食是植物,想要開葷時才去搶食或食腐。
  • 扒一扒古代的豬都長啥樣子,最後一隻絕對震驚你
    「巨豬」之稱。巨豬是主動獵食的動物,因為有足以壓碎骨頭的巨大牙齒。捕獵方法基本就是衝上去,然後咬一口。現代疣豬巨豬最早的家鄉就是我國雲南,雲南始巨豬出土於雲南路南晚始新統地層,它們個體較小,頭骨和下頜骨的骨質突起也小。下前臼齒較小,下臼齒附尖發達。從其大小和特徵來看雲南始巨豬為古豬類最原始的代表。
  • 3700萬年前巨獸,犬頭熊身獅腰,捕食大其3倍的獵物,最怕恐頜豬
    很久以前,新疆的烏倫古河流域,氣候溫暖而溼潤,旁邊長滿茂密的森林,天上各種鳥兒自由飛翔;河中,時有鱷魚出沒,時有大魚浮出水面;原始森林裡,許多食草動物正在悠閒地覓食。 豐富而多樣性的食物,就上溫暖的氣候,讓動物們在這裡生活得舒舒服服。
  • 豬界「戰鬥豬」!巨林豬獲封「世上第一猛豬」,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提到豬,多數人會想到呆萌、懶洋洋的胖豬,但實際上豬的種類很多,不見得所有的豬都是懶惰、好吃的動物。像是1904年才被人類發現的「巨林豬」,主要分布在東非,它們可不是「吃素的」,戰鬥能力十分驚人,連「草原王者」獅子也不敢輕易招惹成年的雄性巨林豬。
  • 「豬」真的那麼笨嗎?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
    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豬這種動物都是比較笨的,而且長得白白胖胖,生活習慣也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當自己長大一些以後便等著人屠殺,然後就被端上了飯桌,成為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飯菜。因此人們也認為這種動物笨頭笨腦,可是問題來了豬看起來那麼笨,為什麼能活4000萬年不滅絕?
  • 豬年要來了!這些「姓」豬的植物你認識幾種?
    豬,溫順可愛、隨遇而安,象徵和氣、吉祥。「狗守太平歲,豬牽富裕年。」再過些天就是農曆豬年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姓」豬的植物,看看你能認識幾種?  1.豬古稔(豬母草)  野牡丹的別名。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灌木。葉片堅紙質,卵形或廣卵形。傘房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3至5朵,稀單生。
  • 史前鱷魚恐怖異常 豬鱷竟然以恐龍為食
    發現的史前鱷魚共有五種,它們分別是鼠鱷、扁平鱷、狗鱷、豬鱷、鴨鱷等,其中豬鱷最為兇猛,甚至以恐龍為食。掃描結果表明,豬鱷等史前鱷魚可能比現代鱷魚聰明。  豬鱷頭部的電腦效果圖。古鱷魚物種中,豬鱷應該是最兇猛的一種。它們身長大約有6.1米,全身披甲,擁有鋒利的牙齒,以捕獵恐龍為食。在豬鱷的嘴巴中,共有三組長長的利齒。當它們合上嘴巴時,利齒甚至都可以突出到嘴外,如此長的利齒可以幫助它們將恐龍肉撕咬成片。塞利諾介紹說,它們可以用帶有利齒的口鼻部撞向獵物,這樣會讓它們的攻擊力更強。
  • 豬毫無戰鬥力,為何沒有在進化中滅絕?豬:看看我的祖先是誰
    文/行走天涯豬毫無戰鬥力,為何沒有在進化中滅絕?豬:看看我的祖先是誰作為今年最被人關注的一種生物,豬可謂是全國之名了,當然在此之前豬的知名度也很高,可是卻沒有一直被人們念在口中想在心中,這是因為我國今年的豬肉價格一直在增長,尤其是在一線城市,豬肉的價格都已經超過了40塊錢一斤,這不免讓人關注起豬這種生物,是如何從地球上曾經發生的5次生物大滅絕當中生存下來的呢?
  • 我的世界:被魔改的生物,白色蜘蛛顯恐怖,最後一個堪稱名門貴豬
    《我的世界》中的生物都是屬於像素的畫風,所以這就會顯得很生物們長得都萌萌的,但是這對於那些喜歡恐怖風格或者其他風格的玩家們來說,就有點不太好看了,不過MC中的MOD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今天我就帶著玩家們來看一看那些被魔改之後的生物,接下來就讓我們用我的世界的方式打開這些被魔改的生物們吧。
  •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子
    根據生物分類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豬、鯨、河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即以古偶蹄獸為代表的偶蹄目。在 6000萬—5000 萬年前,古偶蹄獸出現了兩個演化分支,也就是說,豬的祖先(豬形亞目)與鯨的祖先(印多霍斯獸)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