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的格蘭特博物館由著名動物學家Robert Edmond Grant於1828年創建。和UCL旗下十餘個博物館一樣(不過一些未向公眾開放),是UCL的教學、科研場所。直到現在,UCL生物系的學生依舊會使用裡面的標本、骨架進行研究工作。
博物館二樓「表示圍觀」的骨架們。格蘭特博物館以極其Creepy的標本而著名,但是看多了竟然有種萌感……
當然,現在的格蘭特博物館,也成為了一個向公眾開放的教育、休閒乃至娛樂場所。天然地,這個博物館就成為了連接科學家、研究者和公眾的場所。
不是每個科學家熱衷的都是自己實驗室那一畝三分地,他們當中恰好也有熱愛向各種人賣安利的侃爺侃姐——或許在生活中他們很冷、很聒噪,但這個舞臺對他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比如螞蟻愛好者、平日裡熱愛Lolita風裙子的妹子Antonia Forster。她曾經是研究昆蟲的博士生,但隨後發現,比起寫paper、做實驗,她更愛和人長篇大論談螞蟻。她休了學,去Twycross動物園當教育專員,專門給小孩子們講螞蟻——而且感覺也沒有要回去繼續讀書的意思……
她在臺上,連珠炮般一口氣講了10個螞蟻的趣知識。最後一個趣知識,是說明螞蟻內部分工是多麼細的:「有一種螞蟻叫做『看門蟻』,他們的腦袋就長成一個門的樣子。」Antonia手舞足蹈地說,「他這一生就是站在蟻洞門口,有螞蟻進來了就開門,平日裡就關掉……是不是很奇葩?」
「喂!這不正是我們夢想中的職業嘛!」
自然歷史博物館昆蟲策展人Erica McAlister,最喜歡的卻是大家覺得噁心的動物——蒼蠅。而她研究的重點,是蒼蠅下面蜂牤屬的小東西(beefly,Bombyliidae)。「喔,你看它們毛茸茸的多可愛!」Erica一臉陶醉,「雖然它們吃的東西嘛可能你們不喜歡,但沒有它們,整個地球都會堆滿便便喔。」
對於大家不喜歡的動物,放萌圖顯然是不夠的,Erica帶點賤賤的風格才能夠hold住全場。
「你瞧它們下蛋的時候,先懸停,在土上找準地方,捲起屁股,一下給它弄進土裡去……多酷啊,生個孩子,塞進土裡,完事兒!」
蜂牤產卵。實際上,它們跟蜜蜂沒有關係,長相若有雷同,純屬擬態。
「我能坐在那裡看一下午,」聲音略沙啞,一臉壞笑的Erica手舞足蹈地說,「有人願意和我一起欣賞麼?FYI,我單身喔。」
啊,只能說,和喜歡的人一起看蜂牤繁♂殖,還真挺浪漫的呢……
沒人跟又能扯淡又能下地的Erica一起看蜂牤產蛋蛋麼?圖:NHM
「我們一直鼓勵科學家和研究者們走出來,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向公眾普及、講述他們自己的研究,」博物館的公眾參與負責人Dean Veall說。這也是UCL公眾參與項目的一部分——在英國,公眾參與和了解的程度直接關係到大學的公眾形象,是他們對外交流的重要部分。
「當然,並不是長篇大論地說他們研究了什麼,這個沒人愛聽。」Dean說,「而是用幽默的形式講述他們對於動物的喜愛和痴迷。這種喜愛的情感是人們所共通的、可以體會的,而幽默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
中間這個小小的空間,就是格蘭特博物館的演講/交流/會議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