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2月5日開始,材料人將推出一系列的線上線下交流沙龍——鴻研沙龍,首個系列是新能源。目前開展了兩個主題:動態電池、固態電池,回看已經上線。
張明建:現工作於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基於材料基因組工程結合原位結構演化實驗研究,在傳統層狀和尖晶石等正極材料基礎上,探索下一代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的新型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具體包括:採用各種原位技術手段,包括原位同步輻射(衍射、全散射、吸收等)、透射電鏡等,研究正極材料合成過程中結構演化,並與電化學性能關聯,建立構效關係,以指導正極材料的研發。範奇: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員,至善青年學者。江蘇省雙創人才項目。現任東南大學儲能聯合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2017年從美國杜克大學回到東南大學開展科研工作,目前已主持完成國家科學青年基金一項,國家人力資源部項目一項。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項目一項,省青年人才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南京大學博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杜克大學副研究員。王卓:現工作於鄭州大學材料學院,任副教授職稱。兼任鄭州新世紀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基於材料基因組工程結合實驗研究,研發固態電池中的關鍵新型材料,以及相關表界面等關鍵科學問題。研究興趣集中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具體包括:針對全固態電池特徵開展系統材料基因組理論設計工作、新型電解質的理論設計與實驗製備、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發與設計。
報告標題:全固態電池中關鍵材料的理論設計與實驗研究.範奇: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員,至善青年學者。江蘇省雙創人才項目。現任東南大學儲能聯合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2017年從美國杜克大學回到東南大學開展科研工作,目前已主持完成國家科學青年基金一項,國家人力資源部項目一項。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項目一項,省青年人才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南京大學博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杜克大學副研究員。探討主題:沙龍將從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突破、瓶頸、安全性、冬季續航等角度探討。
參與方式:請在材料人APP內搜索「鴻研新能源」,即可找到沙龍地址。或點擊原文連結報名。
材料人設有動力電池交流群,添加小編微信或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cailiaorenVIP,備註姓名+研究方向+工作單位邀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