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猩球崛起 反思 感動 人性
真的想不到,本來應該單純是一部爆米花式的科幻片,竟然能夠一步步地將倫理、人類的存在意義、自然界的法則融合得如此精妙。
《猩球崛起:終極之戰》,一部看著會引發思考,看完會產生共鳴而流淚的優質商業片。
最大的感受:
人類,到底還是太過於肆無忌憚了,將自己放在一個高於其他所有生靈的角度,不停地對其他生靈、自然界進行肆意的破壞和掠奪。而當發現自然界開始對人類進行報復的時候,又開始怨恨自然界的不公和冷漠。
猿流感的出現,其實就是人類現在進行科研的副作用體現。為了研究出一個成果,總會伴隨著大量無可預料的意外。而意外的出現,卻往往得不到重視,產生的副作用沒有及時去處理,就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後果。
所以,也可以說,導致電影中人類近乎滅絕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凱撒
凱撒本來也是眾多普通的猩猩的一員,只是被抽中來做實驗,然後又幸運在他身上成功了,之後就開始了他壯麗卻又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
我相信,如果能讓凱撒自己選,他不會想要什麼高智商,更不想參與什麼該死的實驗。凱撒想的只有平淡的生活,幸福美滿的家庭。三部曲的故事中,凱撒一直都沒有什麼猿類統治世界的想法,也沒有將人類趕盡殺絕的念頭,他要的只是能夠偏安一隅,保護好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族類。即便是到了第三部,上校殺了凱撒的妻兒,凱撒想的依然只是殺掉上校報仇,並沒有要滅絕人類。
可是,人類是如何對待猿類呢?
拿來當研究,拿來放在動物園當景觀,也就算了,研究產生的副作用猿流感爆發,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想滅絕猿類。而且即便沒有猿流感的出現,單純是高智商的猿類出現會威脅到人類的地位,我相信人類依然會選擇殺掉。
說到底,人類也不過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生物,雖然有著高智商,但是伴隨著高智商出現了極強的危機感、排外思想、破壞欲。這些充分體現了人性不過也是獸性的一種,物種之間,本來就難以存在平等的關係。
不得不想到當初看《寄生獸》的時候,那些寄生生物擁有著極高的智商和強大的肉體能力。然而田宮良子一再強調,寄生生物是弱小的。不妨思考一下,寄生生物其實就是人類的增強形態,甚至它們比起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破壞和掠奪更小——因為它們只需要吃人。然而人類是無法接受比自身更高級的存在,何況以人為食?所以,最終寄生生物大多被殺死,只有少數混跡於人類之中,然而卻無法繁殖,說到底不過是曇花一現。
其實,不管是《寄生獸》還是《猩球崛起》,抑或是其他類似的影視圖書作品都好,都在反思著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掠奪和破壞,人類如果無法擺正自身之於自然界的位置,無法停止無休止無節制的開發,遲早會被自然界所毀滅。
《猩球崛起:終極之戰》中,那個疑似患了猿流感的小女孩nova,這個人物的設定其實很巧妙——她既是人類,卻又與猩猩同一陣線,關鍵還叫「nova」,這個名字意為「超新星」,指的是一顆恆星即將毀滅前爆發產生的超強輻射能量會讓遠在地球的我們見到忽然出現的明亮星星,實際上卻是一顆恆星的結束。所以說,nova代表著結束,是否也代表著人類也到了結束的時刻呢?
講真,整部《猩球崛起:終極之戰》看下來,會不由自主地站到猩猩的角度,同時對電影中的人類產生憎恨,甚至最後凱撒的倒下真的是賺足了觀眾的熱淚(反正金箍棒看的時候滿場都有抽泣聲)。然而,nova的存在,讓觀眾想到,自己是人類,是引起這個悲劇的始作俑者。正因如此,我們才知道,遵循自然的定律去做,才是正確的生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