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第三代顯卡標準!兩款華擎Z68評測

2021-01-08 太平洋電腦網DIY硬體頻道

  【PConline評測】PCI-E 2.0雖然是現在最主流的總線和接口標準,但是它各通道各方向帶寬只有500MB/s,編碼效率僅80%,在這個高速PCI-E固態硬碟、USB3.0晶片和SATA3.0晶片橫行的時代,已經顯得有點不大夠用了,因此Intel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PCI-E 3.0標準,即一般所謂的第三代顯卡標準。PCI-E 3.0的各通道各方向帶寬提升到了1GB/s,而且編碼效率也大為改善,達到了98.5%,性能非常讓人期待,但是目前,只有少部分主板能夠支持PCI-E 3.0標準。

  華擎是最早致力於推廣PCI-E 3.0的廠商之一,近期評測室收到了兩款華擎的極限玩家系列Z68主板,型號分別為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和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除了都支持PCI-E 3.0標準,還配備數字供電、極速USB、極速網絡和極速充電等特色設計和應用,並且還採用了人性化的UEFI界面,非常值得中高端用戶關注。


支持第三代顯卡標準!兩款華擎Z68評測

產品概況介紹:


產品包裝

  這兩款主板都採用了一致的包裝風格,包裝外觀簡介清晰,讓用戶可以快速獲得主板的型號和特性信息。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包裝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屬於旗艦級的產品,因此其包裝還採用了高端主板常用的翻頁式設計。

兩款主板規格特性一覽: 


華擎 Z68 Extreme7 Gen3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是Z68 極限玩家系列中最高端的一款,散熱片外觀設計非常華麗、醒目,除了支持新一代的PCI-E 3.0標準和Z68的Virtu切換、智能響應技術,還具備12相豪華數字供電、雙網卡、超多SATA3.0和USB3.0、亮金電容、3路SLI/交火支持等功能和特性。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規格參數

CPU插槽類型

LGA 1155

主板晶片組 Intel Z68 內存插槽數量 4 DDR3 DIMM 支持顯卡標準 PCI-E 3.0 主板架構 ATX 擴展接口 雙RJ-45,混合8聲道 / VGA,DVI,DP,HDMI /
USB2.0,USB3.0,1394,E-SATA

特色功能

PCI-E 3.0,3路互聯,數字供電,高速接口,雙網卡,特色應用

參考價格

2999元

  作為一款旗艦級產品,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不僅在用料、做工和外觀上都下足了功夫,還具備相當強大的規格:12相數字供電、6個SATA接口、6個USB3.0接口、5條PCI-E顯卡插槽、2個支持帶寬控制的網卡、VGA+DVI+HDMI+DP四種輸出接口。不過話說回來,豪華的規格也帶來了高企的成本和報價,這款主板高達2999元的售價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華擎 Z68 Extreme3 Gen3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是Z68 極限玩家系列中的入門產品,同樣支持新一代的PCI-E 3.0標準和Z68的Virtu切換、智能響應,還配備12相數字供電、亮金電容、組合散熱選項等設計和特性,支持華擎特色的極速USB、極速網絡和AppCharger快速充電等軟體,總體低調而華麗。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規格參數一覽

CPU插槽類型

LGA 1155

主板晶片

Intel Z68

內存插槽數量

4 DDR3 DIMM

支持顯卡標準

PCI-E 3.0

主板架構

ATX

擴展接口

PS/2,RJ-45,混合8聲道 / VGA,DVI,HDMI / USB2.0,E-SATA,USB3.0

特色功能 PCI-E 3.0,8相數字供電,極速USB,極速網絡,高性能雙卡,Z68特性

參考價格

即將上市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相比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更加低調,除了PCI-E 3.0支持比較特殊,各方面硬體特性和其他中高端Z68基本一致,做工用料優秀,支持Virtu獨顯/集顯切換、智能響應、x8+x8高性能雙卡,並且還有華擎特色的極速USB、極速網絡和快速充電等軟體,能帶來比一般Z68更優秀的遊戲應用和超頻應用體驗。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賞析:極限用料,無敵擴展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是一款基於Intel Z68 + NVIDIA NF200晶片設計的ATX大板,能夠支持LGA 1155接口的二代酷睿i3/i5/i7等處理器,支持DDR3 2133(OC)/1866(OC)/1600等雙通道內存規格,配備多達5條顯卡插槽,支持x16+x16雙卡或x16+x8+x8三卡SLI/交火,此外還配備PLX PEX8608通道晶片,以便擴展支持SATA3.0和USB3.0更多的擴展設備。


供電設計

  這款主板採用強勁的12相數字供電設計,其中8相用於CPU核心供電,2相用於整合內存控制器供電,2相用於核芯顯卡供電,由數字供電晶片主控,調節步進細緻,電壓控制穩定。


供電用料

  供電用料方面,這款主板採用的是日產亮金電容,搭配抵抗阻MOSFET管和封閉電感,MOSFET驅動設置到了主板的背面,用料很足,布局也比較合理,搭配豪華的散熱片,能保證處理器能夠獲得良好的供電。


數字供電晶片

  這款主板採用了CHiL的CHL 8328數字供電晶片主控,能夠提供細緻的電壓調整選項和穩定地電壓控制能力。


內存插槽

  主板提供4條DDR3 DIMM內存插槽,能夠支持DDR3 2133(OC)/1866(OC)/1600等多種雙通道內存,最大支持容量達32G,供電方面,這裡也採用了兩相供電設計,相當強大。


磁碟接口

  主板採用Z68晶片設計,原生提供2個6Gbps的SATA3.0接口和4個3Gbps的SATA2.0接口,此外還通過PLX PEX8608橋接詳碩的SATA3.0晶片,額外提供4個SATA3.0接口。


微動開關和Dr.Debug

  主板右下角設有重啟、電源、清空CMOS三個微動開關,通電後帶燈光效果,此外還配備一個Dr.Debug指示燈,配合說明書能方便用戶快速判斷故障所在,加速解決問題。


擴展插槽

  主板提供7條擴展插槽,其中包括5條PCI-E顯卡插槽、1條PCI-E x1插槽和1條PCI插槽,支持單卡PCI-E 2.0 x16或PCI-E 3.0 x16,雙卡PCI-E 2.0 x16+x16互聯,以及三卡PCI-E 2.0 x16+x8+x8互聯,其中第一條顯卡插槽的速度始終為PCI-E 2.0 x16,第二條插槽的速度為PCI-E 3.0 x16, 第三條的速度為PCI-E 2.0 x16(雙卡)或x8(三卡),第四條的速度恆定為PCI-E 2.0x4,第五條插槽最高速度為PCI-E 2.0 x8(三卡)。


I/O接口

  這款主板提供了非常豐富的I/O接口,包括2個支持流量控制的RJ-45網線接口、帶光纖的混合式8聲道接口;VGA、DVI、HDMI、DP超豐富視頻輸出接口;4個USB3.0接口、2個USB2.0接口,1個E-SATA接口和1394火線接口。

主板附件和晶片一覽:


主板附件

  主板的附件考慮比較周到,除了SATA數據線、SLI橋、USB3.0擴展面板、說明書等,還有一個1個PS/2 + 2個USB2.0的擴展模塊,以便用戶可以選擇使用PS/2鍵鼠。


USB3.0擴展面板

  主板一共可以提供6個USB3.0接口,其中4個設置在I/O接口處,2個設置在擴展面板,此外,這個擴展面板還可以用作SSD等2.5寸硬碟的安裝託架。


Broadcom BCM57781千兆網卡

  主板配備2塊Broadcom BCM57781千兆網卡,分別設置於音頻接口上方和I/O接口頂部,支持組合功能。


Broadcom BCM57781千兆網卡

  Broadcom BCM57781是一款支持最新節能標準的千兆網卡,搭配華擎的極速網絡軟體,能夠實現網卡自動學習、網絡優化和帶寬控制等功能,對於網遊愛好者和網絡視頻愛好者來說非常有用。


ALC 892高清音效卡

  主板配備中高端的ALC 892 8聲道高清音效卡,能夠完美支持藍光音效,並且支持逼真的THX TruStudio音效。


PLX PEX8608通道晶片

  為了提供額外的SATA3.0接口、USB3.0接口和1394火線等接口,這款主板採用了一顆PLX PEX8608通道晶片來提高PCI-E通道數量。


火線控制晶片

  這款主板採用了一顆VT6315N晶片提供火線接口。


SATA3.0和USB3.0主控晶片

  這款主板採用了多個的第三方SATA3.0晶片和第三方USB3.0晶片,其中SATA3.0是詳碩的ASM1061晶片提供的,USB3.0則是詳碩的ASM1042晶片提供的。


背面設計

  主板背面設有CPU供電部分的MOSFET驅動,以及詳碩的SATA3.0控制晶片和USB3.0控制晶片。


NF200晶片和PCI-E 3.0通道切換晶片

  為了支持PCI-E 3.0標準,這款主板配備了大量的通道切換晶片,同時為了支持更高性能的雙卡/三卡標準,這款主板還配備了一顆NVIDIA的NF200晶片。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賞析:強勁用料,充分功能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採用Intel Z68晶片設計,支持LGA 1155接口的二代酷睿處理器,支持DDR3 2133(OC)/1866(OC)/1600等雙通道內存規格,配備2條顯卡插槽,支持x16單卡或x8+x8高性能雙卡SLI/交火。


供電部分

  這款主板採用強勁的8+2+2相供電設計,其中8相用於CPU核心,2相用於整合內存控制器,2相用於核芯顯卡,由數字供電晶片主控,調節步進細緻,電壓控制穩定。


供電用料

  供電用料方面,這款主板採用的是日產亮金電容,搭配普通MOSFET管和封閉電感,用料很足,布局合理,搭配豪華的散熱片,能保證處理器能夠獲得良好的供電。


內存插槽

  主板提供4條DDR3 DIMM內存插槽,能夠支持DDR3 2133(OC)/1866(OC)/1600等多種雙通道內存,最大支持容量達32G,供電方面,這裡也採用了兩相供電設計(內存插槽下方),相當強大。


磁碟接口

  主板採用Intel的Z68晶片設計,提供2個6Gbps的SATA3.0接口和4個3Gbps的SATA2.0接口,支持Z68特色的智能響應技術,並且設有板載重啟、電源微動開關和Dr.Debug指示燈。


擴展插槽

  主板提供6因此擴展插槽,包括2條PCI-E x1插槽、2條PCI-E顯卡插槽和2條PCI插槽,其中2條顯卡插槽搭配IvyBridge處理器後可支持PCI-E 3.0標準,能夠實現高性能的單卡PCI-E 3.0x16或雙卡PCI-E 3.0 x8+x8模式交火/SLI.


I/O接口

  這款主板提供了非常豐富的I/O接口,包括1個支持流量控制的RJ-45網線接口、帶光纖的混合式8聲道接口;VGA、DVI、HDMI全視頻輸出接口;4個USB2.0接口、2個USB3.0接口,1個E-SATA接口,此外還有1個BIOS清空按鍵。

主板附件和晶片一覽:


主板附件

  主板提供充足的附件,包括說明書、I/O擋板、SLI橋等。


RTL8111E千兆網卡

  主板採用常見的RTL8111E千兆網卡,能夠支持最新的節能標準,並且可搭配華擎的極速網絡軟體實現豐富的網絡控制和優化功能。


ALC 892高清音效卡

  主板配備中高端的ALC 892 8聲道高清音效卡,能夠完美支持藍光音效,並且支持逼真的THX TruStudio音效。


USB3.0主控晶片

  這款主板採用了詳碩的ASM1042晶片提供USB3.0接口,搭配華擎的極速USB軟體,能提供比一般USB2.0/USB3.0更好地傳輸應用體驗。


PCI-E 3.0通道切換晶片

  下一代的IvyBridge處理器將整合PCI-E 3.0空之城,為了支持PCI-E 3.0標準,這款主板配備了大量的通道切換晶片,使主板能夠支持單卡x16或雙卡x8+x8的PCI-E 3.0顯卡模式,當然,它還能兼容PCI-E 2.0模式。


ASM1453切換晶片

  主板採用了一顆詳碩的ASM1453晶片,提供eSATA智能接口管理與防電湧保護功能。


組合散熱器選項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和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都支持華擎特色的組合散熱器選項,既可以使用新的LGA 1155接口散熱器,也可以使用以往購買的高端LGA 775接口散熱器,節省用戶的開銷。

評測平臺介紹:

硬體平臺

CPU

Intel i7 2600K( TB OC 4.4G ,OC 29%)

主板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

內存

DDR3-1600 2GB×2 8-8-8-24

硬碟

日立 1TB

顯卡

AMD 公版HD6970

軟體平臺

系統軟體

 

Win7 64位旗艦版 SP1
催化劑10.9

評測軟體

Fritz西洋棋測試
AIDA64 Extreme 1.80
WinRAR x64 4.0
3DMark Vantage 1.02
3DMark 11 1.02
孤島危機:彈頭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本次評測主要關注這款主板的超頻性能表現、內存性能表現和圖形性能表現,以及特色的極速網絡軟體,硬體方面我們選擇了i7 2600K處理器,利用主板自帶的超頻設置檔案風冷超頻到4.4G水平,搭配雙通道DDR3 1600內存和AMD公版的HD6970顯卡組成平臺。

  測試方法方面,我們會先用Fritz等軟體測試平臺的處理器性能表現,再用WinRAR等軟體測試內存性能表現,最後用3DMark Vantage等軟體測試平臺的整體性能表現。極速網絡軟體方面,我們會打開和關閉極速網絡軟體,用網速測試工具和優酷網絡視頻加載速度來對比使用極速網絡軟體前後的網絡性能差異。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極速網絡軟體的試用。

極速網絡軟體試用體驗:


軟體安裝

  渦輪增壓極速網絡軟體(XFast LAN)是華擎近期推出的一款實用網絡控制管理軟體,能夠提供流量監控、帶寬優化、減少延時、分配帶寬等功能,並且具備學習性,能自動按照用戶的需要自動調整運行方式,優化用戶的網絡體驗。軟體安裝來說,這款軟體似乎並沒有依賴於.NET或特定版本的VCR,可以輕鬆安裝到系統上,需要注意的是,軟體驅動並沒有參加WHQL認證,因此安裝時會彈出警告提示。


自動調整學習

  這款軟體具備一定的智能性,能夠按照用戶的使用需要調整延時和帶寬,優化網絡的實際應用體驗。


實時流量監控

  軟體安裝後,我們就會在桌面右下角發現一個半透明的小型實時流量監控窗口,它還可以繼續展開,讓用戶可以清晰了解目前的網絡應用情況。


系統欄右鍵菜單

  軟體的主菜單設置在系統欄圖標的右鍵,我們可以看到其選項還是相當豐富的。


當前連接

  除了實時監控流量,這款軟體還能實時監控當前連接的網絡應用情況,比如連接進程名、網絡埠、協議、收發數量等,有點近似於防火牆的功能。


配置界面

  這款軟體提供簡單易用的圖形化管理界面,能支持豐富的手動設置功能。


程序優先級

  這個程序能按照用戶的設置管理程序的帶寬和優先級,以便用戶能實現一邊上網一遍流暢遊戲之類需求。


流量調整

  除了針對應用程式進行帶寬和優先級控制,這款產品還可以針對網卡(網絡接口)進行流量調整控制。


網路信息

  運行一段時間後,軟體就會得到網絡連線信息,軟體能通過這些信息自動設置網絡帶寬和延遲之間平衡。


聯機預算功能

  除了網絡性能優化方面的功能,這款軟體還提供流量統計/家長控制之類功能,能限制聯網使用的流量或聯網使用的時間。


實時流量分析設置

  軟體在安裝時就會自帶Web、上/下傳、郵件、文件共享、流媒體等實時流量監控項目,用戶可以按需要在設置界面裡進行添加。

極速網絡軟體實測效果:

  為了測出極速網絡軟體的效果,我們先使用了cFos的在線速度測試工具進行測試,上傳/下載各運行10次測試,取最高的成績為代表。


不開極速網絡軟體

  不開極速網絡軟體,測得的接收速度是6.4KB/s,上傳速度為137.2KB/s,表現不大理想,畢竟測試端是個外國伺服器。


打開極速網絡軟體

  打開極速網絡軟體後,測得的接收速度是20.0KB/s,上傳速度為148.5KB/s,表現明顯比不開極速網絡軟體更好。


視頻載入測試

  接下來我們使用了優酷網的一段視頻進行測試,在不開極速網絡軟體時載入3分14秒的視頻消耗了1分30秒時間,打開極速網絡軟體後稍微快了一點,變成了1分27秒


魔獸世界測試

  最後我們還嘗試了一款熱門網遊「魔獸世界」,據華擎官方稱這款軟體能很好地優化模式世界的Ping時間。不看各種莫名其妙的參數,只憑遊戲感覺來說,開不開極速網絡軟體貌似沒有明顯區別,或許這需要軟體一段時間學習才會出效果,又或者只因為我們測試用的國服本來就不卡?

  體驗總結:華擎的這款極速網絡軟體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關鍵是隨主板「免費」附送,可以實現連接監控、流量監控、聯網計劃控制,以及自動網絡優化功能等功能,可能其效果不會一時半刻就出來,但是給時間軟體自動學習後應該還是會有一定改善的。

利用主板自帶設定超頻到4.4G:


UEFI圖形界面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和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都支持UEFI圖形化界面,用戶可以選擇使用滑鼠或者鍵盤進行操作,人性化設計比較不錯。


載入CPU超頻設置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自帶豐富的超頻設置檔案,包括Turbo50加速、CPU超頻檔案、GPU超頻檔案等多種選擇,我們使用的是CPU超頻設定檔案,超頻目標是4.4G,只需用滑鼠選擇然後保存即可。


輕鬆通過穩定性測試

  保存設定並重啟後,平臺成功開機到桌面,並輕鬆通過了AIDA64的穩定性測試,超頻幅度達29%.

CPU性能測試:

1.Fritz Benchmark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主要用於測試處理器的AI運算性能、多線程處理能力,我們採用最新的4.3版,可支持12線程。


測試成績:16373

2.AIDA64 PhotoWorxx性能測試

  CPU PhotoWorxx是一種對CPU的運算測試方式. 著重於CPU的整數運算能力,利用模擬數碼影像處理來進行CPU效能的評估,可以用作處理器圖片處理能力的參考。


測試成績:66218

3.AIDA64 AES運算測試

  密碼學中的高級加密標準(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又稱Rijndael加密法,是美國聯邦政府採用的一種區塊加密標準。這個標準用來替代原先的DES,已經被多方分析且廣為全世界所使用,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處理器的性能表現。


測試成績:446136

  測試小結:i7 2600K在這款主板上能輕鬆穩定超頻到4.4G,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PhotoWorxx測試成績相對標準成績提升達34.7%,非常讓人滿意。

內存性能測試:

1.AIDA64 內存性能測試

  AIDA64是一款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的每一個方面的信息。AIDA64不僅提供了諸如協助超頻,硬體偵錯,壓力測試和傳感器監測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內存和磁碟驅動器的性能進行全面評估。


測試成績:讀19855/寫21720/複製21609

2.AIDA64 Hash運算成績

  Hash,一般翻譯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譯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長度的輸入,通過散列算法,變換成固定長度的輸出,該輸出就是散列值,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處理器和內存的性能表現。


測試成績:2778

3.WinRAR內存性能測試

  WinRAR是目前最流行的壓縮軟體,我們使用了它內置的性能測試功能,支持多線程,測試結果能有效反映CPU的多線程性能與內存性能。


測試成績:4428

  測試小結:在二代酷睿i7 CPU超頻情況下搭配DDR3 1600雙通道內存,平臺的內存性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遠超推土機FX8理所當然,不過還是輸給了四通道內存的低頻SandyBridgeEP 8核處理器(Xeon E562).

綜合性能測試:

1.3DMark Vantage測試

  3DMark Vantage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兩個測試部分,它們各自帶有兩個測試場景,其中Graphic Test包括Jane Nash、New Calico,主要針對顯卡的3D圖形渲染性能。而CPU Test就包括AI和Physics兩個部分,分別測試處理器的AI運算和物理加速性能,在現在的遊戲發展中,除了圖形3D性能以外AI和物理運算都是遊戲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在新的3DMark中對這四項目都進行了測試,無疑更能反映整個平臺的遊戲性能。


測試成績:P22103

2.3DMark 11測試

  3DMark 11是一款基於DirectX 11的3D性能基準測試軟體,款內置了三大測試項目:圖形性能測試、物理性能測試和綜合測試,分別測試顯卡性能、CPU性能和CPU/顯卡的綜合性能。3DMark 11的物理性能測試(CPU性能測試)改用了免費的Bullet物理引擎。我們採用最新的1.02版,改進部分CPU的效能。


測試成績:P5312

3.孤島危機:彈頭測試

  孤島危機:彈頭基於CryengineII引擎製作,是「孤島危機」的資料片,至今仍是公認硬體要求最變態的3D遊戲之一,被玩家們戲稱為「顯卡危機」,可見其對顯卡性能要求之高。我們採用FrameBuffer Benchmark工具進行測試,測試採用DX10,解析度是1920 x 1080,4AA,模式為Enthusiast.


測試成績:38.7

4.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遊戲自帶的測試程序有紋理質量、解析度、陰影複雜性、各向異性過濾、環境光散射,垂直同步的調整菜單。所謂的(環境光散射)Ambient Occlusion是指通過不特定的光源表現周邊所有環境陰影的功能。比如在在牆和牆草和草之間相關物體們產生的光線的反射。在測試中我們將所有的特效開至最高。


測試成績:43.4

  測試小結:3DMark測試和遊戲測試是典型的高負荷運作環境,超頻不穩定的平臺很容易在這些測試期間藍屏、關機或重啟,而i7 2600K搭配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超頻穩定性表現良好,而且性能發揮也非常讓人滿意。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外觀設計非常華麗大氣,做工用料都相當強勁,它的最大特色在於超多的SATA3.0和USB3.0接口、支持高性能的雙路/三路多卡互聯、豪華的12相數字供電以及功能全面的雙網卡,超頻能力也很不錯,適合追求超頻性能或終極多卡性能的用戶選擇。

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主板優缺點點評

優點

缺點

1、支持新一代PCI-E 3.0標準
2、支持高性能的雙卡/三卡SLI/交火
3、6個SATA3.0接口和6個USB3.0接口
4、優質的12相豪華數字供電
5、支持流量控制的雙網卡

1、價格昂貴,不好接受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雖然在多卡支持和高速接口數量方面不及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外觀也相對低調,但是其做工用料還是不錯的,而且支持Virtu切換、智能響應、極速USB、極速網絡和AppCharger快速充電等特色應用,非常適合中高端用戶選擇。

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主板優缺點點評

優點

缺點

1、支持新一代PCI-E 3.0標準
2、支持x8+x8模式SLI/交火
3、簡單易用的超頻
4、優質的12相數字供電
5、網卡支持流量控制

1、晶片散熱片有點小

  當前,華擎 Z68 極限玩家7 Gen3的報價為2999元,相當之昂貴,畢竟它採用了較複製的設計製作工藝,並且設置了大量的第三方晶片,用料也不惜重本,因此高價可以說事預料之中。而華擎 Z68 極限玩家3 Gen3目前還未正式上市,不過其兄弟華擎 Z68 極限玩家4 Gen3的報價為1699元,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款主板可能會賣1499元左右,以其用料和功能來說還是值得的。

  這兩款主板都支持Z68特色的Virtu切換和智能響應加速,搭配華擎的極速USB、極速網絡、快速充電等特色功能,應用方面相當有優勢,而且能夠支持PCI-E 3.0,為未來的IvyBridge做好了準備,我們不好說Intel在H77/Z75/Z77上是提供更多的功能,還是帶來更多的限制,反正我們目前可以說的是,這兩款主板已經為IvyBridge準備好了,而且在SandyBridge上的表現也很好,覺得合適、保值的用戶不妨投資一下。

相關焦點

  • 費特拉提殺入中端 華擎玩家至尊H87評測(全文)_華擎 玩家至尊 H87...
    作為臺系的知名廠商,華擎早在SNB時代就推出了自己專門面向遊戲玩家的主板系列——Fatal1ty費特拉提系列,而第一款產品就是基於P67晶片組的費特拉提P67專業版。之後,Intel推出了6系晶片組的最終形態——Z68晶片組,華擎也快速跟進,推出了費特拉提Z68專業版。    到如今,費特拉提系列已經經歷了3代發展,從6系開始到7系,之後到了現如今的8系。
  • 僅售495的支持800FSB的P4集成主板——華擎P4S61
    不過對於想購買集成顯卡類主板的用戶來說,選擇就沒有這麼多了,現在市場上可以說只有Intel的865G一款產品可供大家選擇,但是這款產品的價格比較昂貴,對於手頭不是很寬裕的用戶來說更是如此。不過現在不同了,華擎科技日前推出了一款支持800FSB的集成顯示晶片的主板產品,這款P4S61主板採用的是SiS661FX晶片組,作為SiS的忠實夥伴,華擎科技總能夠在SiS發布一款新產品之後很快的做出反應。
  • 溫度驟降,兩款藍寶石RX 5700系列顯卡深度評測
    自非公版RX 5700系列顯卡上市之後,我們也對陸續對部分非公版RX 5700系列顯卡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採用更高效散熱設計的它們還是能夠在滿載核心溫度測試中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因此,對於不久前抵達MC評測室的這兩款來自藍寶石的RX 5700白金系列顯卡,其散熱表現自然成了我們本次深度評測重點關注的焦點之一。
  • 液氮超頻神器 華擎Z87 OC Formula主板解析
    華擎在去年年底曾經發布其Z77晶片組的三款重量級產品,天極網硬體頻道對其中一款針對遊戲設定的Z77玩家至尊專業版進行了深度解析,其卓越的超頻性能以及穩定性已經讓人感嘆。而就在不久前,華擎的新一代Z87主板也已隆重公布。  同Z77一樣,華擎Z87同樣配備三大系列供用戶選擇,此次評測的是專注於超頻的OC Formula系列。
  • 老顯卡評測系列:同名字?HD5770逆襲7750
    上周評測的GT240,我們看到曾經的主流顯卡目前還具一定的戰鬥力,有網友好奇HD5770與現在HD7750的性能有多大差別,兩者基本同名(同字母組成),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揭曉這兩款產品到底有怎樣的區別。   HD5770是第一代支持DX11的顯卡,誕生於09年,至今差不多4年歷史了。
  • 華擎雙通道P4S55FX+主板
    現在市場上支持最新的Prescott處理器和雙通道技術的主板產品不在少數,不過基本上都是基於Intel865PE晶片組的,消費者選擇的餘地不是很大。今天筆者在電腦城見到了兩款華擎主板—P4S55FX和P4S55FX+。
  • 第二代黑鑽電感!藍寶石冰晶B75主板評測
    【PConline評測】藍寶石在顯卡領域上已經獲得巨大的成就,其專利黑鑽電感令顯卡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現在,藍寶石根據自己在顯卡上成功經驗,發布了十幾款不同晶片組的主板,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關注。近期藍寶石又推出了一款採用二代黑鑽電感的B75主板,下面我們就看看藍寶石這款冰晶主板B75M表現如何。
  • (全文)_華擎 X99 極限玩家 3...
    Intel 酷睿i7-5820K是Haswell-E架構處理器中最便宜的一款,六核心十二線程默認主頻3.3GHz最大睿頻3.6GHz,規格上和六核心旗艦酷睿i7-5930K十分接近,不過由於其PCI-E通道僅有28條,並不適合三卡以上的多卡互聯。與之搭配的主板是華擎X99 Extreme3,其是唯一一款價格在2000元以下的X99主板,不過搭配5820K小超怡情還是可以的。
  • 挑戰極限領域 華擎Z87M Extreme4僅1049元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華擎極限玩家系列主板一直憑藉著不俗的性能和良好的品質在主板市場上好評不斷,目前介紹的這款華擎 Z87M Extreme4(極限玩家4)是定位於終端市場的一款Z87主板,性能不錯,目前商家報價1049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多關注。
  • 第三代PCI-E全面揭秘
    今年1月,AMD發布了新一代的單芯卡王HD797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支持PCI-E 3.0標準的顯卡。終於我們等到了PCI-E 3.0標準的顯卡,因此我們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弄個X79+HD7970平臺,對比主流旗艦Z68+HD7970,看看PCI-E 3.0相對PCI-E2.0性能提升到底有多少,於是我們就有了今天的評測。
  • 安心超值--華擎P4S61隻售465元
    現在市場上支持800FSB的整合主板最常見的就是Intel865G了,但是Intel865G的價格比較昂貴,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這也是華擎P4S61主板得以備受消費者好評的原因。而華擎科技被稱為主板市場的性價王決不是浪得虛名,如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實惠正是華擎的理念,在最近的返校特價大回饋活動中,華擎對這款性價比出色的P4S61主板進行了價格調整,現在這款主板只售465元。
  • 提升率很驚人 兩代HD核芯顯卡全面比拼
    ◇ 超越自我的核芯顯卡  第三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是英特爾在工藝年的產品,但以Ivy Bridge為核心的第三代酷睿卻依然給出了只有在架構年才能看到的架構更新,當然,這次架構更新的重點在於核芯顯卡。英特爾也在自己的線路圖中給出了明確的暗示(明確的暗示=明示?)
  • 最具性價比——華擎P4S55FX和P4S55FX+
    現在市場上支持這些主流功能的主板產品也不在少數,但是從性價比來說,還是華擎P4S55FX和P4S55FX+兩款主板最為出色,是注重性價比和手頭不寬裕的用戶的最佳選擇。    P4S55FX主板採用了ATX板形結構,總共提供了5條2.3規格的PCI  插槽,一條符合AGP8X的顯卡插槽和四條DIMM插槽,擴展能力相當出色。這款主板的南橋晶片是SiS964L,提供了對ATA133傳輸規範和USB2.0技術的支持。
  • 傻瓜式超頻 華擎H55M-LE親民價報498元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款五百以下,又具特色功能的華擎 H55M-LE主板,採用了英特爾H55晶片組,基於H55晶片組設計,支持Intel最新發布的LGA1156插口32nm i3/i奔騰處理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擁有Turbo 的自動超頻技術,在主板搭配Intel LGA 1156接口設計的Core i3/Pentium處理器時可以在BIOS下實現一鍵設置
  • 趣味評測 解析顯卡重量與性能的關係
    由於,顯卡大部分重量來自散熱設備,本次評測僅作趣味觀賞。AMD近期推出的一款重量級產品,基於最新的RV770核心,擁有160x5個流處理器集合,性能直逼NV上代旗艦9800GTX顯卡,除此之外,HD4850可謂是擁有魔鬼般的身材,單插槽設計的HD4850顯卡,淨重僅419克,這個重量甚至與不少中端顯卡靠齊。
  • 2011年A/N首次較量 六款顯卡大戰DX11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讓筆者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今日,筆者選定了6款時下熱門的DX11遊戲來對A/N高中低三檔顯卡進行一個對比評測,為您揭秘真實的DX11遊戲顯卡到底是誰?
  • 5000元顯卡的世界:六款最強GTX780橫評
    GTX780雖然推出至今已有一段時間,但各廠商研發的超公版才開始陸續跟大家見面,而我們評測室同時收到六款GTX780超公版,它們皆來自實力非凡的顯卡廠商,所以我們PConline組織了這次GeForce GTX780橫向評測。
  • 22納米降臨 第三代酷睿i7性能對比測試
    >  Ivy Bridge 作為英特爾第三代處理器,在技術方面有兩大改進,一個是採用了 22 納米製造工藝,另一個是採用了 3D 電晶體全新架構,這種全新設計的架構將使晶片密度提高一倍,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性能、降低功耗。
  • 性價比再生 藍寶HD5770二代白金版評測
    ● 藍寶HD5770白金版二代評測    Radeon HD5770核心可以說定位精確,首先是其1.36TFLOPS的運算能力,為達到這種運算能力,Radeon HD5770使用了上代高端卡Radeon HD4870一樣的800個流處理器,不同之處在於HD5770的流處理器執行效率更高,頻率也更高
  • RTX 2060首發評測:TA可能是19年最火的顯卡
    我們可以縱向對比一下兩代顯卡,GTX 1060比GTX 1070要少了640個流處理器,2GB顯存,而RTX 2060隻比RTX 2070少了384個流處理器和2GB的顯存,這意味這代的60顯卡和70顯卡的差距不會像上一代這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