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卡性能提升2倍?第三代PCI-E全面揭秘

2020-12-06 太平洋電腦網DIY硬體頻道
1PCI-E技術規範介紹與PCI-E3.0解析回頂部

  【PConline評測】11月中旬,Intel發布了新一代品牌旗艦平臺X79,CPU性能和內存性能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且它還帶來了新一代的顯卡標準,PCI-E 3.0,理論上,PCI-E 3.0的帶寬是PCI-E 2.0的兩倍,但是由於當時還缺乏PCI-E 3.0標準的設備,因此我們無法進行測試。

  今年1月,AMD發布了新一代的單芯卡王HD797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支持PCI-E 3.0標準的顯卡。終於我們等到了PCI-E 3.0標準的顯卡,因此我們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弄個X79+HD7970平臺,對比主流旗艦Z68+HD7970,看看PCI-E 3.0相對PCI-E2.0性能提升到底有多少,於是我們就有了今天的評測。


雙卡性能提升4倍?第三代PCI-E性能揭秘

科普時間:PCI-E技術規範介紹


PCI Express商標

  PCI-E/PCIe全稱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可以翻譯為「快速外圍組件互連」,是PCI-SIG組織設計來取代PCI、AGP和伺服器的PCI-X接口的擴展卡接口標準。


PCIe與PCI工作模式對比

  PCIe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等早期的計算機總線的共享、並行架構,優勢在於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


四種常見PCIe規格

  理論上,PCIe接口可以靈活使用1~32條通道,一條通道簡寫為x1,四條通道簡寫為x4,以此類推。按PCIe標準,PCIe插槽一共有5種:x1,x4,x8,x16和x32,通道越多的插槽,物理尺寸越大。而在實際主板設計應用上,最常見的是理論速度為x1、x8和x16的三種插槽,搭配採用物理外觀是x1或x16的兩種插槽。

  低速的PCIe x1設備可以插到高速的PCIe x4/x8/x16插槽上直接使用,速度為x1.而高速的PCIe x16設備理論上也可以插到低速的x4/x8插槽上,前提是設備物理上可以插入(比如理論x8速的插槽實際採用了物理x16速的模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插入了,設備的速度也會受到限制,從x16速降速為x4/x8速。


X79架構圖:PCI-E的應用

  從實際的主板設計應用出發,PCI-E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用於連接顯卡等高速設備的PCI-E通道,以及用於連接獨立音效卡等低速外圍的PCI-E通道。前者由主板的北橋晶片或者CPU整合的PCI-E控制器提供,數量一般大於16條,高端平臺更可能達40條,而後者由主板的南橋或者單晶片(HUB晶片)提供,數量一般都不超過8條,而且支持標準往往落後於北橋/CPU的PCI-E通道。

PCI-E等接口與常見外圍設備理論帶寬一覽

接口/設備名稱

帶寬(MB/s)

PCI 33MHz | 66MHz

133 | 264

PCI-X 133MHz | 533MHz 1060 | 4260

AGP 3.0(AGP 8x)

2133

PCI-E 1.x x1 (每向)

250

PCI-E 2.0 x1|x16(每向)

500 | 8000

PCI-E 3.0 x1|x16(每向)

1000 | 16000

IDE ATA100 | ATA133

100 | 133

SATA 2.0 | 3.0 375 | 750
Firewire 400 | 800(1394a | 1394b) 50 | 100
USB 2.0 | 3.0 60 | 600
千兆網絡 125

  上面是我們總結的PCI-E接口與常見外圍設備理論帶寬一覽。對比可見,目前主流的PCI-E 2.0相對於以往的PCI和AGP來說都有明顯的改進,在16條通道的x16模式下,其帶寬可以完美超越以往的PCI/PCI-X和AGP接口。

  然而PCI-E 2.0對於目前的應用來說還不夠快,桌面PC一般用南橋PCI-E連接外圍設備,數量一般就8條,很多外圍設備如USB3.0晶片、SATA3.0晶片都是通過1條PCI-E 2.0通道連接的,也就是說每向帶寬是500MB/s,比SATA3.0理論帶寬750MB/s和USB3.0理論帶寬600MB/s要低,因此可能會形成瓶頸。


PCI-E 3.0

  現在最新的PCI-E 3.0理論帶寬相對於PCI-E 2.0提升了一倍,每通道單向帶寬達1000MB/s,因此其16通道雙向帶寬可達1000x2x16 = 32000MB/s,非常驚人。因此今年很多主板廠商都開始拿PCI-E 3.0打廣告,想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產品在技術標準規格方面一直走在時代前沿。


HD7970:第一款DX11.1顯卡、第一款PCI-E 3.0接口顯卡

  然而PCI-E 3.0實際上卻還沒發生什麼作用,主要是硬體支持方面才剛剛開始起步,目前只有LGA 2011接口的高端專用i7或E5系列處理器能夠提供PCI-E 3.0接口,而能用上PCI-E 3.0的主要就是AMD近期推出的高端產品HD7970顯卡。Intel會在下一代平臺的IvyBridge處理器普及PCI-E 3.0標準,但是主板方面還會停留在PCI-E 2.0標準。

  PCI-E 3.0理論速度達到了PCI-E 2.0的兩倍,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實際上,目前的顯卡是否能100%用上這帶寬的優勢呢?從HD7970的首測中,我們了解到了HD7970單卡用PCI-E 2.0和PCI-E 3.0應該不會有什麼區別,但是這個測試可能太依賴於BIOS設定,它是否準確?此外,如果我們組建雙卡交火,PCI-E 3.0又是否會相對於PCI-E 2.0有提升呢?為了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今天採用了X79和Z68兩個高端平臺進行對比測試。

2評測平臺與評測說明:X79+雙HD7970回頂部

評測平臺與評測說明:

硬體平臺

CPU

Intel i7 3960X(3.3GHz,TB 3.6G/3.9G)
Intel i7 2600K(3.4GHz,TB 3.8G)

主板

華碩 X79 Deluxe
技嘉 GA-Z68X-UD7-B3

內存

DDR3-1600 4GB×2 8-8-8-24

硬碟

西數 1TB黑盤

顯卡

AMD 公版HD7970 x 2

軟體平臺

系統軟體

 

Win7 64位旗艦版 SP1
HD7970專用催化劑 11.12

評測軟體

3DMark Vantage 1.10,P檔
3DMark 11 1.02,P檔
孤島危機2:DX11,1920x1080,Ultra畫質
戰地3:DX11,1920x1080,Ultra畫質
孤島危機 彈頭:DX10,1920x1080,Enthusiast畫質
使命召喚8:DX9,1920x1080,Native畫質

   本次測試我們主要關注HD7970單卡和雙卡PCI-E 2.0和PCI-E 3.0下的性能是否有明顯區別,以此判斷PCI-E 3.0對於當前的硬體來說意義有多大,那些標稱支持PCI-E 3.0的高價產品又是否值得購買。


測試使用了兩塊公版的HD7970顯卡

  關心我們的硬體評測玩家可能會指出,早在HD7970的首測中,我們就已經知道了HD7970單卡在PCI-E 2.0和PCI-E 3.0下不會有什麼區別。但是那個測試是通過調節主板的BIOS切換PCI-E 3.0和PCI-E 2.0兩種標準實現的,而我們並不能確保該BIOS調節是真確有效的。因此本次測試,我們會採用主流6系列主板中的頂級產品Z68+i7 2600K作為對比參考。


雙卡3DMark成績截圖

  測試方面,我們會使用3DMark Vantage和3DMark 11兩款軟體作為理論性能測試基準,而實際遊戲測試方面,我們選擇是孤島危機2等四款遊戲,完整覆蓋從DX9到DX11多種主流遊戲繪圖標準。內存、硬碟等方面我們都儘量讓X79和Z68兩個平臺統一起來,但是並不是全部,畢竟X79採用的LGA 2011處理器明顯與Z68採用的LGA 1155處理器硬體規格差距太大,因此我們在對比3DMark系列測試時取的是GPU成績一項,而不是總成績。

HD7970單卡、雙卡理論性能對比測試:

1.3DMark 11測試

  3DMark 11是一款基於DirectX 11的3D性能基準測試軟體,款內置了三大測試項目:圖形性能測試、物理性能測試和綜合測試,分別測試顯卡性能、CPU性能和CPU/顯卡的綜合性能。3DMark 11的物理性能測試(CPU性能測試)改用了免費的Bullet物理引擎。我們採用最新的1.02版,改進部分CPU的效能。


3DMark 11成績對比

2.3DMark Vantage測試

  3DMark Vantage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兩個測試部分,它們各自帶有兩個測試場景,其中Graphic Test包括Jane Nash、New Calico,主要針對顯卡的3D圖形渲染性能。而CPU Test就包括AI和Physics兩個部分,分別測試處理器的AI運算和物理加速性能,在現在的遊戲發展中,除了圖形3D性能以外AI和物理運算都是遊戲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在新的3DMark中對這四項目都進行了測試,無疑更能反映整個平臺的遊戲性能。


3DMark Vantage成績對比

  測試小結:從3DMark 11和3DMark Vantage的單卡成績來看,HD7970在採用兩代顯卡標準時的成績差距不到1%,應該屬於測試誤差範圍,因此我們可以基本判斷PCI-E 3.0單卡成績相對PCI-E 2.0不會有提升。而雙卡成績方面,兩項測試分別顯示除了4%和7%的差距,PCI-E 3.0帶來的提升也不是很明顯。

HD7970單卡、雙卡遊戲性能對比測試:

1.《孤島危機2》測試

  《孤島危機2》是第一代孤島危機的正統續作,遊戲採用與一代不同的全新引擎CryENGINE 3所製作,並且第二代將打破一代的PC獨佔,還將登陸主機平臺。那自然就好考慮如何實現PC版畫面不僅不縮水,而且要比前作更好,而且還要兼顧主機平臺的可實施性,這就要拜CryENGINE 3的強大功能所賜了,Crytek承諾他們能做到這點。測試場景為「Out of Ashes」,解析度為1920x1080,Ultra畫質,打開DX11特效。


孤島危機2成績總結

2.戰地3

  2011年10月25日,世代DX11年度巨作《戰地3》終於正式發布,作為當前PC軍事題材射擊遊戲的兩大支柱之一,《戰地3》對DX11提供了完美支持,遊戲中細膩的光照/粒子效果、亂真的場景渲染、大面積的物理破壞效果、暢快的射擊感受、精良的槍械手感,讓這款遊戲終於為我們展現了DX11次世代大作的震撼威力。測試採用的是1920x1080的全高清解析度,品質為Ultra。


戰地3成績總結

  測試小結:這兩款遊戲都是DX11遊戲,都強調顯卡性能發揮,兩代顯卡標準在兩個遊戲的單卡成績方面都幾乎沒有區別,而雙卡成績方面,孤島危機2的PCI-E 3.0雙卡成績比PCI-E 2.0領先約20%,戰地3這隻有2%左右,這可能是因為CPU性能方面造成了影響。

5單/雙卡遊戲性能測試:使命召喚8,孤島危機回頂部

3.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測試

  《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由Infinity Ward製作開發,劇情緊接《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以及《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是《使命召喚》系列遊戲的又一款重磅強作,是當今玩家口碑最好的王牌FPS遊戲大作。《現代戰爭3》延續了《使命召喚》系列遊戲的優秀傳統,遊戲更注重操作手感、玩家體驗,而並不苛求硬體性能。測試採用DX9模式,解析度是1920x1080,0AA,品質為Ultra。


使命召喚8成績總結
(註:此測試受CPU性能影響)

4.孤島危機:彈頭測試

  孤島危機:彈頭基於CryengineII引擎製作,是「孤島危機」的資料片,至今仍是公認硬體要求最變態的3D遊戲之一,被玩家們戲稱為「顯卡危機」,可見其對顯卡性能要求之高。我們採用FrameBuffer Benchmark工具進行測試,測試採用DX10,解析度是1920x1080,0AA,模式為Enthusiast。


孤島危機:彈頭成績總結

  測試小結:兩個平臺在孤島危機:彈頭測試中的測試很相近,PCI-E 3.0雙卡比PCI-E 2.0雙卡領先約5%,而使命召喚8則有點誇張,領先幅度最高竟達40%,不過這應該主要不是GPU的功能,因為使命召喚8考驗CPU多過考驗GPU。為了求證我們還特意把PCI-E 3.0平臺調成PCI-E 2.0模式測試了一下雙卡成績,結果是210fps,說明PCI-E 3.0帶來的實際提升大約4%左右

6評測室總結:PCI-E 3.0還不到發力時候回頂部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HD 7970的PCI-E 3.0是個坑?

  從3DMark理論性能測試和多款遊戲的實際成績來講,HD7970的PCI-E 3.0單卡成績相對PCI-E 2.0單卡沒有提升,大概已經稱為了定論,除非AMD又放出一個神奇的補丁把PCI-E 3.0下的HD7970性能表現提上去。雙卡方面,PCI-E 3.0號稱編碼效率提升20%、帶寬提升100%,實際雙卡性能相對PCI-E 2.0提升大概也就4%~5%,相當微不足道,因此也可以說沒什麼用。總的來說,HD7970顯卡的PCI-E 3.0是個坑。


我可沒說PCI-E 3.0是個坑

  當然,筆者的意思並不是否定PCI-E 3.0或具體某款產品,畢竟現在Intel X79平臺和HD7970的PCI-E 3.0都是首創,技術方面可能還有不成熟之處,性能發揮沒有達到預想的水平也是可以原諒的。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在PCI-E 1.x升級到PCI-E 2.0時也是帶寬翻番,怎麼也不見單卡或多卡性能跟著翻番呢?也許,顯卡並不是真正最需要這麼高帶寬的產品。

  前面我們提到過,目前最新的桌面級硬碟接口SATA3.0的理論帶寬是750MB/s,略高於一條PCI-E 2.0通道單相帶寬,但是遠不及一條PCI-E 3.0通道單向帶寬,也就是說,PCI-E 3.0可能會成為高速SSD硬碟之類設備的首選接口,而不是SATA3.0.


SATA3.0/USB3.0用單條PCI-E 2.0通道會有瓶頸

  另一方面看,第三方SATA3.0晶片和USB3.0晶片目前已經成為主流標配,但實際上他們的理論帶寬(750MB/s和600MB/s)都要比PCI-E x1通道單向帶寬高,也就是說用PCI-E x1通道連接它們實際上是存在瓶頸的。如果以後主板晶片也普及了PCI-E 3.0標準,那麼問題就輕鬆迎刃而解了,因此,其實筆者覺得,南橋/主板晶片的PCI-E 3.0通道實際上更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英偉達八代GPU史上的超級大飛躍 較前一代圖靈架構性能提升20倍
    近日,英偉達 CEO 黃仁勳正式發布了新一代 GPU 架構 Ampere 安培,這是英偉達推出的第八代 GPU 架構,較前一代 2018 年發布的圖靈架構性能提升高達 20 倍。據悉,英偉達每代顯卡架構均以頂級科學家命名,這一次以法國物理學家安培命名。
  • 第三代哈弗H6 2.0T智能四驅版性能有何亮點?
    今年,第三代哈弗H6來到了我們面前,1.5T版本裝載升級後的1.5GDIT EVO發動機和第二代7DCT變速器,可謂是煥「芯」而來~而此次廣州車展,2.0T智能四驅版更是高調官宣,讓期待已久的小夥伴們大為欣喜,那此次2.0T智能四驅版的動力上有哪些與眾不同呢?
  • 顯卡合體性能翻倍?雙路2070Super性能實測:你猜不到
    [PConline 評測]要探究雙卡互聯技術的根源,就要追溯到04年NVIDIA推出的SLI(Scalable Link Interface)技術,對該項技術充滿自信的NVIDIA,稱在該項技術的支持下,雙卡的平均性能會是單卡的1.8倍。
  • Android2.3新街機 W+G雙卡聯想A65評測
    W+G雙卡聯想A65評測聯想 A65上市日期2012年2月手機類型智慧型手機,時尚手機外觀設計直板主屏材質TFT主屏解析度480x320像素主屏色彩26萬色網絡類型雙卡雙模網絡模式GSM,WCDMA作業系統Android OS 2.3機身內存256MB手機尺寸118.6x60x13.4mm手機重量135g攝像頭像素320萬像素    目前智慧型手機已經開始走下神壇,無論是功能還是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揭秘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爆發增長的明日之星,國產前途無量附下載...
    國內外 SIC 產業鏈日趨成熟,成本也在持續下降,產業鏈爆發的拐點臨近,Yole 預計 SIC 器件空間將從 2019 年4.8 億美金到 2025 年 30 億美金 2030 年 100 億美金,即 10 年 20 倍增長。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華安證券的研究報告,揭秘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及相關產業的最新發展情況。
  • 22納米降臨 第三代酷睿i7性能對比測試
    >  Ivy Bridge 作為英特爾第三代處理器,在技術方面有兩大改進,一個是採用了 22 納米製造工藝,另一個是採用了 3D 電晶體全新架構,這種全新設計的架構將使晶片密度提高一倍,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性能、降低功耗。
  •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怎麼做出來的?剛剛揭秘了
    今年7月,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暴漲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雲伺服器快30%以上,能提供頂級算力。傳統伺服器主要依賴堆硬體提升性能,而阿里雲自研的神龍架構,基於硬體雲原生理念,打破了虛擬化技術與CPU、內存、網卡等硬體的鴻溝,發揮出比傳統物理機更強的性能。
  • 亞馬遜第二代資料庫晶片採用7nm工藝 性能是第一代7倍
    【TechWeb】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亞馬遜雲計算部門設計出第二代數據中心晶片的消息在上周就已出現,亞馬遜雲計算部門目前已披露了這一晶片的性能等信息。亞馬遜雲計算部門,是當地時間周二在官網披露第二代資料庫晶片Graviton2的性能、工藝等方面的信息的。
  • 深度揭秘!泰國第三代試管嬰兒優勢的技術有哪些?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升,越來越多人知道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能有效篩選出具有正常基因的胚胎並將其移植進母體,從而保障胎兒的健康。 那麼,為何泰國第三代試管嬰兒這麼受歡迎,它的第三代試管技術到底怎麼樣呢?恆健海外來為你深度揭秘。
  • 支持第三代顯卡標準!兩款華擎Z68評測
    【PConline評測】PCI-E 2.0雖然是現在最主流的總線和接口標準,但是它各通道各方向帶寬只有500MB/s,編碼效率僅80%,在這個高速PCI-E固態硬碟、USB3.0晶片和SATA3.0晶片橫行的時代,已經顯得有點不大夠用了,因此Intel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PCI-E 3.0標準,即一般所謂的第三代顯卡標準。
  • 設計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戴爾(DELL)靈越5000 燃 14.0英寸8代​僅...
    設計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戴爾(DELL)靈越5000 燃 14.0英寸8代​僅售6499.00元​ 2021年01月06日 10:30作者:志輝編輯:志輝
  • 商務辦公的理想之選 戴爾(DELL)靈越5000 燃 14.0英寸8代​僅售...
    戴爾(DELL)靈越5000 燃 14.0英寸8代i5 i7四核輕薄窄邊框指紋IPS筆記本電腦 現貨銀色MX250 2G獨顯 四核i7-8565U 8GB 512Gpci-e固態 定製,目前在京東商城的售價為6199.00元。快速直達購買連結:點此前往京東購買>>>
  • 性能強勁 小米CC9e長沙新年促銷價1120元
    (中關村在線長沙行情)小米CC9e(6GB/128GB/全網通)是一款價格雖然低,但是配置表現出色的智慧型手機,千元機型,防水性能強。小米 CC9e(6GB/128GB/全網通)上市日期2019年07月02日手機類型4G手機,智慧型手機,時尚手機,拍照手機屏幕類型全面屏(水滴屏)出廠系統內核Android 9作業系統MIUI 10CPU型號高通 驍龍665機身顏色白色戀人,深藍星球,暗夜王子解鎖方式第七代光感屏幕指紋識別,人臉解鎖觸控螢幕類型電容屏,多點觸控主屏尺寸6.088英寸主屏材質AMOLED主屏解析度1560x720像素屏幕像素密度
  • 提升1000倍!未來計算「加速度」
    當天,該研究院集成光電、神經擬態計算、量子計算、保密計算和機器編程等前沿領域的負責人悉數到場,揭秘了他們計劃開啟未來計算、致力於1000倍性能提升的諸多顛覆性研究。 拐點已至 2004年,英特爾提出了一個宏大的目標,讓光作為連接技術的基礎。
  • 雙卡手機簡史(上)-虎嗅網
    「雙卡手機」在中國手機市場佔據近90%市場份額,最近發布的2018年iPhone三款新品,其中有兩款是專供中國市場物理實體卡槽「雙卡手機」,按此發展趨勢,「雙卡手機」將全面覆蓋中國手機市場。而「雙通」手機中往往需要2套射頻單元來負責2個卡的網絡,由於2套射頻單元相互獨立,所以A卡在通話時B卡電話也是可以正常接通的。當然,由於額外增加了1套射頻單元,可能對手機的WiFi、藍牙造成幹擾,甚至導致機身變厚。另外兩套天線也會導致手機功耗增加,續航縮短。
  • 虹識技術全新升級虹膜識別算法,虹膜識別設備性能大幅提升
    設備存儲容量從第二代最大二千人跨越性提升至第三代的一萬人,在相同的虹膜特徵條件下,模板長度減少四倍,離線比對容量和識別速度均實現了五倍的飛躍擴展。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可進行速度為一萬人/秒的虹膜提取、編碼及識別,解決了目前市場現有虹膜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容量問題和速度問題,更有效地滿足了中型和大型企業客戶的實際應用需求。
  •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和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的禁帶寬度,高的擊穿電場、高的熱導率、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因而更適合於製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大於2.2ev),也稱為高溫半導體材料。
  • 小米CC9e性能實測
    售價最低僅需1299元,卻擁有著媲美旗艦手機的拍照能力,小米CC9e在發布之後受到了不少年輕用戶的關注。實際上,除了優秀的拍照表現外,小米CC9e在配置方面也同樣值得關注。小米CC9e首發了驍龍665處理器,該處理器有望成為新一代的驍龍「神U」。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將迎來全面爆發時期
    【大比特導讀】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第一、二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處於發展初期。國內企業和國際巨頭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隨著5G、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第三代半導體也將全面爆發。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半導體材料的本土產業鏈布局加快。
  • 性能優於 MySQL 6 倍?阿里雲 PolarDB 的底氣在哪?
    據悉,該資料庫為阿里雲自研,採用第三代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與 MySQL 完全兼容,為企業級 OLTP 與 OLAP 一體化資料庫系統整體設計,可實現一個資料庫就可以達到多類資料庫混合使用的效果。PolarDB 號稱對比 MySQL 有 6 倍性能提升及相對於商業資料庫實現大幅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