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各大學院介紹(4)

2020-12-05 搜狐網

  環境與資源學院

  一.學院介紹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於1999年7月正式成立,由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海洋科學與工程系、資源科學系、土地管理系組成。現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和農業資源利用2個一級學科, 2個博士後流動站,覆蓋了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碩士點。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利用、農業資源與環境、應用化學、土地管理等七個本科專業。設有農業部和浙江省亞熱帶土壤與植物營養重點開放實驗室和浙江省農業遙感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境與資源學科群。 學院在編教職工170餘人,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52人。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9人被列入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現有博士生87人,碩士生120人,本專科生1008人。經過多年發展,在環境化學、重金屬汙染、城鄉廢棄物處理、大氣汙染控制技術、農藥生態毒理學、土壤化學與環境、土壤遙感與信息技術、植物營養生理、營養遺傳診斷等領域形成較為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具有環境汙染治理和環境評價資質證書。其中,「金屬在我國環境中腐蝕的基礎研究」、「有機膨潤土在廢水處理及汙染環境修復中的應用和機理研究」、「農藥與土壤汙染性組份作用機理」等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水平。「旋轉噴霧幹潔煙氣脫硫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水稻遙感估產技術攻關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高濃度工業廢水管道厭氧消化工程技術研究」獲國家級科技成果,被國家環保局評為國家最佳環保實用技術。此外,有47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8項科研項目獲國家自然基金資助。 學院利用學科綜合交叉的優勢,以發展帶動融合,以融合促進發展,注重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並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力爭進入國際一流的行列。

  二.專業介紹:

  1. 環境科學專業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既具有寬廣而紮實的環境科學基礎理論,又具有一定的分析環境問題、擬定和優化環境汙染控制方案、監測和評價環境質量及影響預測、計算機環境信息處理、環保網絡系統管理、環境規劃和管理決策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複合型人才。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環境科學博士點、碩士點。建立了一支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較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其中博導2名、碩導9名,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浙江省「151工程」人才2名。畢業生除繼續攻讀國內外研究生,還可以到從事環保的研究機構、認證機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各級政府環保部門等。優秀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或碩博連讀研究生。

  主幹課程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聲學與噪聲控制、環境信息系統、環境統計學、環境規劃學、環境管理學、環境經濟學、環境地學等。

  2.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以理學與工學學科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為基礎,專業口徑寬,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專業。主要培養能從事環境汙染控制、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具備環境科學與技術領域工程設計、研究開發、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現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環境工程博士點、碩士點。具有一批學術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包括博士導師5名、教授10名、浙江省「151工程」人才2名。畢業生適合於各級環保行政管理部門、工礦企業、規劃與設計、技術開發與推廣、教育科研等單位從事環保管理、規劃、設計、教學和科研開發等工作。畢業生除繼續攻讀國內外研究生外,還分配到科研設計院所、大專院校、大中型企業、政府環保部門。

  主幹課程有:流體力學、化工原理、環境監測、環境微生物學、水汙染控制工程、大氣汙染控制工程、環境管理與規劃、環境質量評價、清潔生產技術。

  3.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含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土地資源是當今世界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房地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土地管理及房地產經營方面的基本理論,具有計算機應用、測量、規劃、投資分析等基本技能,熟悉土地及房地產管理政策法規,能從事土地調查和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地籍測量、土地管理、房地產評估、房地產金融、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現有教授、博導2人,副教授8人,教育部公共管理(包括土地資源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浙江省「151工程」人才1人。本專業畢業生特別受國土、城建、房管、國資管理等相關部門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中介、資產核算等企事業單位歡迎。

  主幹課程有: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土地法學、土地測量與製圖、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產估價理論與實務、土地信息系統、房地產金融與稅收、房地產投資策劃、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房地產法規與政策、房地產營銷學等。

  4.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資源與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倍受各級政府和各行各業的強烈關注。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農業資源調查、分析、開發、經營和管理基本原理和技能,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能從事農業、環保、土地管理和生產經營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就業口徑寬,適應性強,也可以從事化肥、農藥、食品等企事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本專業具有國內一流的師資力量,擁有本科生與研究生招生比例接近1:1的優勢,為本科生畢業後上更高層次的深造提供廣闊的途徑。

  主幹課程有:自然資源學概論、農業資源信息系統、環境質量評價、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技術、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地資源學、水資源開發利用、肥料資源開發與廢棄物資源化、土壤改良與水土保持等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一.學院介紹

  學院建有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聚合反應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二次資源化工國家專業實驗室3個國家級實驗室,以及材料物理與化學(原半導體材料學科)、化學工程2個國家重點學科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1個浙江省重點學科。學院的化學工程學科、半導體材料及功能材料學科被國家首批列為「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群。學院建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博士後流動站,並與其它學院共建化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2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和工業催化等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及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工過程機械另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學院設有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製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7個本科專業。

  學院建有金屬材料研究所、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半導體材料研究所、材料物理與微結構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製藥工程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高分子科學研究所、高分子工程研究所、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所等12個研究所。學院歷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近30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百餘項,年均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150餘篇。學院現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7項、青年及面上項目50餘項,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3項,國家攻關項目7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2項,國家攀登計劃項目1項。

  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葡萄牙、日本以及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一些著名大學建立了長期和密切的聯繫和合作,聘請了近20名國際著名學者任客座教授。學院還辦有《高等學校化學工程學報》、《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3種國內核心學術期刊。

  二.專業介紹:

  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著力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能從事科學研究、生產過程設計、新產品開發、科技和生產管理所需的高級科技人才。專業下設:化學工程、化工工藝、高分子化工和精細化工等四個方向,專業適應面廣,培養學生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基本原理。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及勞動安全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工程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高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在化工、石油、輕工、日化、食品、生化、醫藥、冶金、材料、能源、環保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和管理等工作,或到金融、市場營銷、商檢、外貿、海關、政府機關等從事相關工作。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9%,考研究生率40%。

  主幹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學工藝學、化工熱力學等。

  特色課程:其中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化學反應工程;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化學反應工程(部分);自學或討論的課程:分離工程;工程設計課程:化工設計;網絡教學課程:化工設計。

  2.生物工程專業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生物工程及其相關產業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生物工程專業著重培養具有系統、紮實的生物工程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從事生物工程過程設計、控制、研究和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的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微生物、生物化學、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生物細胞培養、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畢業生約有一半被錄取為研究生或出國深造,另一部分可到高校、研究所、企業及工程技術部門和國家機關從事本專業或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主幹學科:生物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工業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生化反應工程、生物分離工程、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

  特色課程: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生化反應工程;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生化反應工程;自學或討論的課程:生化生產工藝學;工程設計課程:生化設備設計。

  3.製藥工程專業

  人類的進步和健康越來越依賴於製藥技術的發展,製藥業是與人類息息相關永盛不衰的產業。本專業學科交叉性強、發展潛力大,培養的學生兼有藥學和化學工程學兩大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造就新藥研究開發、藥品生產管理、過程設計的綜合型高級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藥物化學、藥理學、製藥工藝學和製藥設備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應受到化學和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醫藥產品的生產、工程設計、新藥的研製與開發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可去高校、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在製藥、生化、化工、食品等行業和管理部門從事各類藥品、功能食品、精細化工產品等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管理工作。優秀畢業生可免試推薦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的畢業生中約有一半進入國外、國內高校或研究所繼續攻讀高層次學位,其餘畢業生的就業率達100%。

  主幹學科: 藥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製藥工藝學等。

  特色課程: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藥物化學;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藥物化學;自學或討論的課程:天然藥物化學;工程設計課程:藥廠設備設計;網絡教學課程:計算機輔助製藥技術。

  4.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行按系招生、模塊化教學。設有電子信息材料、材料工程及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四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組。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學習並掌握材料的合成與製備、成份與組織、性能與效用之間關係的基本規律。應受到有關材料製備、組織分析、性能測試等方面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生在完成校定基礎、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後,可根據自身特長愛好和社會需求,選擇專業方向,確定課程模塊,完成後續課程學習。該專業強調培養具有綜合材料科學與工程知識結構的高素質人才,為在信息、能源、結構、納米、生物等材料的科學與工程領域中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打下堅實寬廣的基礎。近年來該專業有60%畢業生繼續攻讀國內外研究生,其餘到大專院校、科研部門、高新技術企業就業。歷年來畢業生以良好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社會需求量大,一次就業率均為100%。本專業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較寬的基礎知識,具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技術新材料、材料工程自動化專業特長,能在本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高素質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物理。

  主幹課程: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化學、電路電子技術、計算機控編系統、半導體材料、功能材料與器件等

  主要特色課程

  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

  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

  自學或討論的課程:新型無機材料。

  研究型課程:半導體薄膜材料與器件、無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合金材料及其熔練。

  工程設計課程:熱處理設備與課程設計、計算機控制課程設計。

  5.過程裝備及控制專業介紹

  過程裝備成套技術是現代工業的關鍵技術之一。本專業是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的交叉專業。教學中十分注重基礎寬、知識面廣、適應性強的教學理念,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臺,把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物理、工程熱力學、單元操作原理、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及計算機控制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應受到工程設計、測控技能和工程科學的基本訓練,掌握對過程單元設備及成套裝備的優化設計、創新改造和新型過程裝置技術開發研究的基本能力。畢業生適合於到科研機構、國家大中型工程、高新技術及三資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科學研究、機電一體化開發與設計、以及管理、營銷等工作。優秀畢業生可免試直攻碩士、博士學位。本校該專業具有碩士、博士點以及全國唯一的博士後流動站。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力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主要課程:機械設計設計基礎、單元操作原理、控制工程基礎、過程設備設計、過程裝備控制技術。

  特色課程: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過程設備設計;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過程設備設計;工程設計課程:過程裝備工程設計

  6.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理工結合型專業,主要培養基礎堅實、適應性強、兼有熟練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的、能夠從事高分子科學研究開發及應用的教學科研人才,以及能滿足生產實際要求的高分子成型加工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的基本理論和高分子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性能等方面的知識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術知識。專業每年有近1/2的畢業生被錄取為研究生或出國深造,另一部分主要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合資企業及公司就職,其素質和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讚許,供需比約達1:7。

  主幹課程有: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

  主幹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聚物成型工藝和加工原理、聚合物近代研究技術、聚合物流變學。

  特色課程:採用外語教材的課程:功能高分子;採用外語教學的課程:功能高分子(部分);自學或討論的課程:高分子複合材料。

  三.國家重點實驗室

  聚合反應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名師介紹:

  闕端麟院士:矽材料科學與技術,複合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沈家驄院士: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信息材料,聚合動力學

  沈之荃院士:稀土催化聚合,精細高分子材料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由原機械工程學系、能源工程學系和工程力學系組建而成。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科方向齊全、教學設施先進、研究成果豐碩。學院現有教職員工340餘人,教授6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35人。副高職人員近150餘人。在學院的年輕教師中,入選國家跨世紀人才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7人,另有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學院擁有「流體傳動及控制」和「CAD&CG」 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能源的潔淨利用技術」教育部開放實驗室;「水煤漿燃燒」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科力學和工程圖學兩個教學基地;機械工程和動力機械、工程熱物理、力學三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程熱物理和機械電子控制工程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熱能與環境工程、流體傳動與裝備自動化以及材料力學三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點和固體力學等十二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全院現有本科生1305人,碩士生432人,博士生228人。

  科研上,學院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國家重大基礎研究、九五攻關和國際合作等重大課題80多項,省部級重點以及重大橫向項目100餘項,年科研經費近3000萬元,每年在國內外權威雜誌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已獲國家級獎勵20多項,省部級獎勵100餘項,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近200項。

  學院三系跨學科的組建順應了與世界發達國家一流大學大機械學科接軌的潮流,同時為使教學和科研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組織形式。學院中的機械電子工程、清潔能源生產技術、先進位造技術、能源與環境工程、節能流體機械、工程力學及其應用、製冷與低溫技術、工業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技術(CAD/CAT/CAM/CG)、車輛工程等均是21世紀國民經濟發展所急需的優勢學科方向。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人才交流,吸納留學生來院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有計劃地選送人員赴國外留學深造,同時廣泛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來院訪問講學。目前,有近十個國內外著名企業或機構在本院設立各類獎學金,獎勵優秀的在讀學生。

  學院將圍繞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通過學科融合,發揮交叉優勢,注重產、學、研一體化,加速科研成果向工程應用轉化,緊密跟蹤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在我國創新科技體系建立進程中,為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新浙大而努力。

  二.專業簡介

  1.工程力學(系統及工程中的計算機應用)

  該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從事力學及相關的工程設計、高新技術開發和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的能力,培養的學生具有紮實的數學、力學基礎及很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專業主幹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計算力學、實驗力學、振動力學、板殼結構力學、電腦程式設計基礎、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等,並在高年級設置科研實踐和學術專題討論教學環節。本專業目前有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兩個專業方向。重視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是工程力學專業辦學的重要特色。

  該系設有力學攀登獎學金,獲獎者可免試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多年來,工程力學專業的畢業生中有 攻讀碩士研究生(其中免試推薦佔 )。社會對該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持續保持旺盛的勢頭,供需比超過1:5。畢業學生主要到有關研究所、高校、高科技開發公司及有關國家機關從事科研、教學、工程設計或計算機軟體開發工作,據統計有9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了我國的大中型城市,並在重要崗位任職,同時,在繼續深造的學生中,赴國外攻讀學位或科學研究者佔相當高的比例。

  2.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為適應二十一世紀工業生產高度自動化的要求,該專業立足於口徑寬、基礎厚、適應性強的教學思想,在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機械工程知識的同時,加強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教學,造就跨學科的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專業課程設置有:公共基礎課程、力學系列課程、機械工程系列課程、電工電子系列課程、測試與自動控制系列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經營與管理系列課程等。學生在第四年還可根據個人志趣及社會需求選修現代設計學、先進位造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課程。

  該專業中另設有學制為五年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方向,該方向依託流體傳動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國內一流的教學實驗設備和強大的科研師資隊伍,注重加強電子學、現代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培養機械電子控制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很好,近幾年的供需比均在1:10以上,由於該專業適應面廣,畢業生中除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外,其餘均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國家機關和當前社會熱門行業中找到理想的崗位。

  3。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汽車工程專業方向)

  通過汽車理論與設計、內燃機學、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發動機CAD技術、汽車駕駛技術等專業課學習,培養具有現代汽車設計和創新意識的開拓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選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以及外資和中外合資汽車製造企業、各級機電商檢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工作。成績優秀者可以免試或通過考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生的供需比超過1:5。

  4。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該專業的學生,在按統一教學計劃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後,在以下專業方向中分流深造:

  熱能動力與自動化專業方向:該專業方向依託工程熱物理國家重點學科,培養能源與環境工程和熱工控制自動化方面的跨學科複合型人才。通過大型電站鍋爐和汽輪機原理、熱工測量和熱力過程自動控制、熱力發電廠和計算機應用等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從事熱電企業生產管理和能源科技研究創新的能力。畢業後,可選擇電力系統設計研究院所、火力發電廠、動力設備製造企業、高等院校以及有關能源和環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門工作。優秀學生可以免試或通過考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生的供需比超過1:8,約有50%的畢業生在電力系統就業。

  製冷設備與低溫技術(暖通與空調)專業方向:該專業方向包括低溫、製冷和暖通空調三個方面。通過低溫工程原理、暖通與空調、製冷與低溫自動化和現代化工業企業管理等專業課學習,培養從事低溫、製冷、暖通與空調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新技術開發等方面的開拓型人才。學生畢業後可選擇低溫生物、超導、建築暖通空調、電冰箱、空調器等產品設計,或者到航天部、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及管理部門工作,成績優秀者可以免試或通過考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生的供需比在1:10左右,深受社會各相關行業歡迎。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各大學院介紹(3)
    理學院  一.學院介紹  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創辦於1897年,是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堂之一。1901年以後幾易其名,至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浙江大學」。浙江大學理學院是「國立浙江大學」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國內外許多著名學者如竺可楨、陳建功、蘇步青、谷超豪、程民德、李政道、王淦昌、盧嘉錫、王猷、涂長望、陳立等都在院內任教或就讀於本院。
  • 紐瀾大學院|日本知名院校「心理學」專業介紹——京都大學
    在日本各大院校中「心理學」也算是大學院生當中的熱門專業那麼說到心理學包含哪些內容?屬於怎樣的專業?說到這個專業,日本知名院校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京都大學◆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
  • 浙江大學導師介紹--王齊
    個人簡介   199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高分子系,獲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到浙江大學任教,1999年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 日本留學:冷門大學——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
    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簡稱OIST),是一所經日本政府特殊立法(名為私立,實為中央政府出資補助),鉅額投資,於2011年在日本衝繩建立的高度國際化的精英大學院大學,致力於學術研究的最前沿。OIST校園位於衝繩島中部的恩納村,享有衝繩最優美的海景。校舍建築根據史丹福大學風格建成。
  • 日本留學:日本大學院升學有哪些好處?
    除了留學日本費用低廉,性價比高,日本大學教育資源豐富等優勢,為什麼要去日本大學院進學呢?蔚藍留學老師再給你介紹一下選擇日本大學院進學的其他幾點優勢:日本留學:日本大學院升學有哪些好處?由此可見,隨著學歷越來越高,工資也是一個上升趨勢,其中月薪最大相差7萬日元,並且隨著學歷越高工資上漲速度也會加快,如今的大學擴招和學歷貶值情況都十分嚴重,所以提高學歷有助於提高就業競爭力,直觀體現在薪水上。
  • 985分數:浙江大學2020年在浙江各專業錄取分數及計劃 含醫學院
    來自:浙江大學官微下文中會給各位考生分享2018-19年浙大在全國各省的投檔分情況(含醫藥和文理);以及浙大明年在高考改革省市的各專業選科要求情況一,浙江大學2018-2019年在各省市投檔分數線2020年的投檔線還沒有公布,考生可以先參考下這2年的投檔線。主要分為:文史,理工,醫藥三大部分。
  • 延世大學GSIS|21年3月大學院招生簡章
    延世大學位於韓國首爾,是一所以基督教精神建立的世界頂尖研究型綜合大學。可謂是真正的「百人齊過獨木橋」,每個考生都擠破了頭想進入這個夢幻般的學校呢!它與首爾大學和高麗大學並稱為韓國大學的一片天(S.K.Y.)
  • 日本大學院文科綜合信息系列——經濟學研究科
    小夥伴們,又到了大學院文科出願的季節,今年出了新冠,各大學院如何應對?跟立思辰留學小編一起來看看大熱的經濟學研究科吧! 02、早稻田大學 10月5日(月)——9日(金)出願 11月1日(日)第一次試驗 如因疫情無法校內考試,改為書類選考。
  • 浙江大學院系專業
    浙江大學中文名浙江大學外文名 Zhejiang University (zju)創辦時間:1897年院校屬性: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大學所在省市:浙江知名校友:竺可楨、陳獨秀、路甬祥、李政道、段永平、史玉柱等校訓:求是創新關鍵詞:面向全國招生;綜合院校院系與專業所屬學院專業名錄
  • 浙江大學導師介紹--陳雲敏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招生信息>正文浙江大學導師介紹--陳雲敏 2012-07-13 13:57 來源: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作者:
  • 南京大學全面介紹
    那麼被《小歡喜》裡的女高中生,英子所喜歡的南京大學到底怎麼樣?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下,這個百年老校—南京大學。現在大家說到南京大學,就不得不說國立中央大學或者國立南京大學,其「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政府1927年在南京設立,是當時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更是當時中國大學院系設置最完善,辦學規模最大的大學。其後,在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後又改為南京大學。
  • 日本大學醫學專業方向、留學條件及費用介紹
    東京大學為例:日本私立大學不同院校不同專業學費也不一樣。我們以慶應義塾大學2019年醫學專業學費為例看一下:學部:大學院修士課程:大學院博士課程:三、日本醫學專業留學條件:4. 資金充足:日本國公立大學學費基本一致,私立大學學費較高。5. 口語及知識儲備:與國內考大學不同的是,在日本需要參加留學生考試之外,還需要去相應的學校進行校內考試,考試內容一般為學力測試,小論文,面試。需要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比較流利的口語和臨場應變能力。
  • 浙江舟山擁有4所高校,其中3所都與浙江海洋大學有關係!
    美麗的舟山市現在擁有4所高校,分別是浙江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遊與健康職業學院。這幾所高校學校名字都特別長,一口氣還讀不下來。還有一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位於舟山市,也是屬於浙江舟山市的高校資源,另外還有一所佛學院,因為比較特殊就不再介紹了。
  • 2020年浙江大學專業排名及介紹
    浙江大學都有哪些比較好的專業?排名是怎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1浙江大學專業排名  浙江大學哪些專業排名靠前呢?為了讓大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更容易,小編整理了浙江大學專業排名,具體內容如下: 序號 浙江大學一流學科名單 1 化學
  • 日本留學-大學院文科丨法學研究科最強指南
    法學研究科是以法學相關領域的學術分析與研究為主要目的,通過教授的講義、指導與研究室的研究活動,培養法學研究者的傳統型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是法學部研究學習的延申,旨在具備一定法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更加細緻專門的研究。
  • 浙江財經大學VS江西財經大學,各有優劣!
    浙江和江西毗鄰,是兄弟省份,兩省境內分別有一所非211非雙一流的省屬重點財經大學,它們分別是江西財經大學和浙江財經大學,老牌和新秀,底蘊和活力,熟重要呢?(二)浙江財經大學浙財前身是創建於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 浙江大學導師介紹--王利群
    王利群,博士,教授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高分子科學研究所   杭州 玉泉 310027   電話:0571-87952596(辦公室)   0571-87953784(實驗室)   傳真:0571-87952596   電子郵件:lqwang
  • 浙江大學導師介紹--黃志明
    1969年浙江大學化工系本科畢業,浙江大學副教授(1992~1997)、教授(1997~),博士生導師(1998~)。   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化學工程(聚合反應工程)、應用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科研,主要包括:   1. 聚合反應動力學、模型及仿真;   2. 聚合反應器的開發、CAD及放大;   3.
  • 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4所院校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招生簡章
    三、報名方法(一)所有報考我校高水平藝術團的考生需通過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1月4日至1月10日。(二)按照要求進行註冊,填寫《浙江大學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申請表》並上傳相關材料。材料包括:(1)列印《浙江大學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申請表》,本人籤名並上傳;(2)本人身份證正反面複印件;(3)報考項目專業展示視頻,考生自選樂曲一首演奏,限時5分鐘。
  • 浙江海洋大學組織各民族學生代表參觀舟山市博物館
    中國高校之窗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民族團結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各環節各方面,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同時勉勵大學生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增長才幹,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