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黃藥師是桃花島島主,五絕之一的「東邪」。
他博學多才,為自創的武功取名非常風雅,比如落英神劍掌、蘭花拂穴手、玉蕭劍法、碧海潮生曲等,可能單獨聽到覺得沒什麼,但是把西毒的「蛤蟆功」拿出來一比,就會覺得學識是多麼的重要。
黃藥師又將居住的桃花島取名分為彈指峰、清音洞、綠竹林、試劍亭等地方。
而且,黃藥師可以說是金庸小說裡的第一奇人。
有些普通人窮極所有精力,也只能精通一種專長。但是這些到了黃藥師身上,都是不存在,他活得就像是個開掛的主角。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天文術數、奇門遁甲、陰陽五行、藥石醫理,也全都不在話下。涉獵極廣,而且無一不精。
人家黃藥師非但不偏科,還會農田水利,商經兵法,就連做菜,也能做出「玉笛誰家聽落梅」「好逑湯」還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等菜。
黃蓉只是學會了父親的三四成,算數上可以完虐瑛姑,做菜可以徵服洪七公,學問讀書可以將《武穆遺書》參透運用,用黃藥師曾經做出的對聯贏了曾任大理國丞相的朱子柳。
當然,她還繼承了母親過目不忘的本領,擁有別人怎麼也羨慕不來的聰慧機敏……
但是黃藥師這麼一個才華橫溢,聰慧絕頂的人,脾氣也古怪,被郭靖冤枉了殺他師父,也不解釋。被全真七子誤會他殺了周伯通,也高傲的不解釋。
郭靖嚷著要報仇,黃藥師就直接開打,一個字都不帶廢話的,反正郭靖和柯鎮惡加起來也打不過他。
與其說是古怪,似乎更像是一種參透世事的洞明,還帶著幾分小傲嬌,不屑和郭靖這樣的「傻人」多說。
黃藥師最惹爭議的一段,就是他和徒弟梅超風的感情。
眾所周知,梅超風和師兄私奔逃離桃花島之後,仍舊心心念念著重回師門,而且對師父黃藥師的感情複雜,既愧疚當年私自離開,又害怕師父下重手懲罰。
所以梅超風在王府得知黃蓉的真實身份,不敢傷害她,反而處處保護遷就。
當然,這種感情用「師徒之情」來解釋也說得通。因為其餘幾位徒弟也是這樣想的,陸乘風,曲靈風,馮默風等人即使雙腿被師父打斷也無怨無悔。
又不得不說,黃藥師的人格魅力真是個謎。他究竟是怎樣,能讓這些徒弟如此死心塌地的追隨?
在影視劇中,也若有若無的暗示著當年桃花島上,這段「師徒戀」的細節。
梅若華父母被奸人所害,黃藥師將她救了收為徒弟,帶回桃花島傳授武功。
一個天真爛漫的女孩子從小在膝下長大,朝夕相對難免會忍不住動心,只是礙於師父的身份,這段感情不能為世人所容。
如果說開始只是讀者的猜測,那麼金庸先生在新修版的《射鵰英雄傳》裡就將這段曖昧的感情,描寫的非常明顯。
原著裡,在梅超風的回憶往事:
「從此以後,師父不再跟我說話,也不跟陳師哥說話,再不傳我們功夫。他不久就去了慶元府、臨安府,再過兩年,忽然娶了師母回來。師母年紀很輕,和我同年,我們兩個都屬猴。」
有一次中秋節,師母備了酒菜,招眾弟子過中秋,師父喝得大醉,師母進廚房做湯,師父喃喃說醉話:「再沒人胡說八道,說黃老邪想娶女弟子做老婆了吧?」
這樣看來,師母馮蘅更像是梅超風的替身,也是黃藥師找來的擋箭牌,抵擋別人說他喜歡徒弟的流言蜚語。
不過這段感情因為雙方的身份,倒是有許多觀眾不能接受。
但是金庸先生在電視節目中表示,「黃藥師、梅超風之間的曖昧師生情,是他迄今最滿意的改動。他認為這種介於師生與男女之間,「似有還無、模模糊糊」的情愫,最貼近複雜人生。」
包括後來黃藥師與楊過稱兄道弟,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交。其中也有幾分欽佩,因為楊過敢不懼世俗目光,承認和師父小龍女的愛戀。
看來黃藥師確實對梅超風動過情,只是礙於師父的身份難以跨越這道坎。
但是,如果黃藥師能與自己的徒弟梅超風在一起,她不必和師兄私奔到塞外,江湖上也沒有「黑風雙煞」,或許又是個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