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版《射鵰》立項,黃藥師戀上梅超風,金庸卻想表達另一種意思

2021-01-10 娛老兄

繼17版《射鵰英雄傳》大獲成功後,20版《射鵰英雄傳》又進入到立項準備階段,不過這次是電影。

金庸先生雖然仙逝了,但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卻是留給後人最寶貴的財富,為影視創作提供新思路。

近些年,網文影視劇、翻拍經典成了主旋律,而金庸小說又是被翻拍的重災區,其中「射鵰三部劇」為最,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翻拍一次,或者是根據小說改編而來的衍生品。

此次立項的電影《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白骨爪》便是小說的衍生品。從梗概中可以看到,此次故事與郭黃二人無關,主要講黃藥師與梅超風之間的故事。

金庸先生在晚年對《射鵰英雄傳》做了一些修改,在黃藥師和梅超風間加入感情線,這也是所有修改中爭議最大的一處,很多人不能接受黃藥師和梅超風的「師徒戀」。

黃藥師雖是東邪,辦事不按常理出牌,但仍處於宋朝時代背景下,很難跳出封建社會束縛,師徒戀是禁忌,即便武功天下無敵,也難以堵住眾人悠悠之口。

但是細品可以發現,金庸先生從未說過黃藥師喜歡梅超風,他對梅超風僅僅是「有好感」,甚至可以看做是黃藥師的「洛麗塔情結」。

新修版中,金庸先生詳細交代了梅超風的身世背景,更正了此前版本中的年齡漏洞。

梅若華自幼父母雙亡,11歲時被叔父賣到地主家做丫鬟,12歲時被地主老爺調戲,並遭到地主老婆惡打,最終被黃藥師所救,收在自己門下,且改名為梅超風。

梅超風與黃藥師相遇時正值豆蔻年華,她的形象絕不是陰冷恐怖的老妖婆,更像是天真爛漫的花千骨。

黃藥師性格形成與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

幼年時家道中落,一家被流放雲南貧瘠、邊遠之地,但父親卻逆來順受,不敢反抗朝廷。

到了黃藥師這裡,他不滿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奮起反抗之際遭受父親強烈反對,最終他被趕出來。

在封建社會,父子親情比不過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即便黃藥師獲封為東邪後,站在金字塔頂端,也無法釋懷,所以才會有厭世之心,隱居桃花島。

隱居後的黃藥師,一眾徒弟變成了他「解悶」的對象,梅超風作為桃花島上唯一一位女性,自然備受關注。已婚的大師兄、未婚的二師兄均對他一見傾心,黃藥師自然對她刮目相看。

在梅超風的回憶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她對黃藥師產生過男女之情,她對黃藥師恃寵而驕,更像是女兒對父親的情感,讓她有了男女之情的,則是二師兄陳玄風。

所以,新修訂版中的爭議來源於黃藥師,他對梅超風產生種很朦朧的情感,但這是單方面的。

個人覺得,黃藥師對梅超風產生的並非男女之情,而是一種對人生的慨嘆,結合黃藥師的身世背景一切都不難理解。但徒弟們卻不懂,對黃藥師誤會頗深,最終做出欺師滅祖的事。

以黃藥師的性格,自然不懈和徒弟們解釋什麼,所以便一刀切,把所有人都趕出桃花島。

很多人覺得,黃藥師娶馮蘅是將其當做梅超風的替代品。

其實不然,黃藥師對馮蘅是真愛,對這位年輕妻子一往情深。若不是黃蓉,黃藥師極有可能在馮蘅去世後便隨她殉情而去;除此之外,黃藥師一生未娶也是對馮蘅之愛最好的證明。

在看過《射鵰英雄傳》後會有種感覺,除了馮蘅也不會再有人能配得上黃藥師。

金庸先生為黃藥師加上一條若隱若現的感情戲,未嘗不是對他的一種磨礪。

在五絕中,除了老叫花子洪七公外,其他人均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經歷。歐陽鋒與嫂子間的不倫戀,所以歐陽克更應該是「兒子」而不是「侄子」;一燈大師出家前與瑛姑的情感糾葛;王重陽和林朝英間的相愛相殺、互相折磨;此時為黃藥師加上一條感情戲,一切都圓滿了。

話說回來,黃藥師從未恨過梅超風,不然也不會在臨終前選擇原諒。

梅超風對黃藥師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梅超風第一次讓黃藥師感到溫暖,所以才會娶妻生子。

在黃藥師眼中,梅超風地位與黃蓉相似,更像是女兒,不應該摻雜兒女私情。

《神鵰俠侶》中,黃藥師再次收程英為徒,他的想法與收梅超風為徒時基本相同。

前者是人到中年,後者是人到晚年,女兒有了自己的丈夫、家庭,不可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雖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物,但仍不免感到落寞,程英則相當於他的另一個「女兒」,陪伴在旁,侍奉左右。

所以,電影以《九陰白骨爪》為題,黃藥師、梅超風變為主角,怎樣處理二人間的感情成為重中之重。

朦朧、曖昧都可接受,唯獨接受不了兩人間的感情線,如若這樣,電影必然撲街無疑。

相關焦點

  • 新《射鵰》膽子夠大!黃藥師戀上梅超風,終於有人敢拍這版金庸
    上圖:2017版《射鵰》,米露飾演梅超風 為了給黃藥師驅逐弟子曲靈風找個由頭,於是金庸讓黃藥師愛上梅超風,曲靈風捲入這場戀愛風波,才被挑斷腳筋逐出師門; 師父聽我這樣問,說道:『我不是在生玄風、罡風他們的氣,是他們就好了。我是生老天爺的氣。』」(《新修版》第329頁) 金庸還特意在修訂版裡,加了一首歐陽修的詞《望江南·江南柳》,來表達黃藥師對梅超風的曖昧情愫。
  • 金庸晚年修訂射鵰英雄傳,為何要把黃藥師和梅超風變成師徒戀?
    以上這些就是梅超風的故事,也是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但是,金庸先生晚年重新修訂自己的作品時,卻在梅超風和黃藥師之間加上了很多曖昧的情愫,說實話我是看得一頭霧水,滿臉問號。梅超風最開始出場的時候,只有15歲,那時候她還叫梅若華,她的家人都被害死,自己也差點被侮辱,黃藥師救下她後,梅超風看著黃藥師深情地說:風一輩子跟著你練,服侍你到100歲,200歲……如果說這還是能夠接受的話,在後面的章節中,金庸越來越明顯地開始暗示這段「師徒戀」,比如有一次黃藥師喝醉了酒,他說:今後再也沒有人說我要娶女弟子為妻了,把靈風叫回來。
  • 《射鵰英雄傳》新電影立項,梅超風黃藥師上演師徒戀,是毀經典嗎
    金庸老先生的十四本武俠小說,多年來被改編成眾多的影視作品。其中很多都成為了經典,至今無人超越。比如: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呂頌賢版《笑傲江湖》、陳小春版《鹿鼎記》等等。當然這些電視劇作品,基本上是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做了微小的改動。
  • 黃藥師對梅超風有好感,有人不理解,金庸覺得這樣更好
    這是金庸先生封筆之後經過十年的修改才完成的,在對小說的修改過成中,對有些情節甚至推倒重寫,金庸先生對於武俠小說這種嚴肅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以文字為生的人尊敬。進入新世紀之後,金庸先生又進行了一次修改,改掉了一些以前錯遏的地方。對於這次修改,網絡上有諸多聲音,對修改的情節,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俠客君今提到的這個情節,其實也是諸多修改中比較惹人爭議的地方。
  • 神鵰中,黃藥師為何支持楊過小龍女「師徒戀」,還大罵女兒黃蓉?
    加上梅超風長得又是十分貌美,久而久之黃藥師竟然,喜歡上了徒弟梅超風。很多人說,黃藥師不在乎「世俗禮教」,然而在面對「師徒戀」方面,黃藥師還是選擇了退避,後來黃藥師出去了一趟,帶回了師娘馮蘅,為這段還沒開始的師徒戀畫上了句號。貼一段射鵰原文: 有一次中秋節,師母備了酒菜,招眾弟子過中秋,師父 喝得大醉,師母進廚房做湯,師父喃喃說醉話:『再沒人胡說八道,說黃老邪想娶女弟子做老婆了罷?
  • 黃藥師真愛是梅超風,黃蓉之母只是替代品?黃母死前說出真相
    直到最近有閒,把新修版「射鵰」全部盤了一遍,我才發現不是那回事,黃老邪被冤枉了,黃梅所謂的「師生戀」,是被書中一個不懷好意之輩傳出來的,看看新修版中馮蘅和梅超風的待遇就知道,這不過就是捕風捉影,黃蓉之母馮蘅死前也早說出過真相!而黃藥師支持楊過娶小龍女,恰好證明黃藥師對梅超風霽月光風!
  • 黃藥師喜歡自己的徒弟梅超風?其實金庸也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過
    《射鵰英雄傳》中,黃藥師是桃花島島主,五絕之一的「東邪」。他博學多才,為自創的武功取名非常風雅,比如落英神劍掌、蘭花拂穴手、玉蕭劍法、碧海潮生曲等,可能單獨聽到覺得沒什麼,但是把西毒的「蛤蟆功」拿出來一比,就會覺得學識是多麼的重要。黃藥師又將居住的桃花島取名分為彈指峰、清音洞、綠竹林、試劍亭等地方。
  • 《射鵰英雄傳》梅超風已經被逐出師門了,為什麼還要救黃藥師呢?
    《射鵰英雄傳》裡,梅超風對黃蓉說:「多謝師妹十四年前的救命之恩,當年我跟玄風師哥在桃花島上私定終身,如果被師父發現,一定會用最令人痛不欲生的方法來懲罰我們。我們害怕了,就一起私奔了,身上還帶著一件護身符《九陰真經》。我們這對賊夫妻,一直跟著真經在練,但武功越練越邪,越練越毒。我們都想試一試練成的功夫,膽子也大起來,開始逐步踏出山門,在江湖上行走,找尋活人來試練,被人稱為黑風雙煞。」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金庸先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享譽中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但是,這也說明在某種程度上,金庸小說始終只在華人圈子裡盛行,在英語的世界裡,金庸的名字無人知曉。
  • 黃藥師與梅超風的關係這樣,新版裡黃藥師為何喜歡梅超風?
    《射鵰英雄傳》裡黃藥師一共收了七個徒弟:曲靈風、陳玄風、梅超風、陸乘風、武眠風、馮默風。最後收的是程英。在這六個徒弟裡武功最高的是曲靈風,而天賦最高的應該是程英。至於說,黃藥師與梅超風的關係很簡單,就是很純潔的師徒關係,但誰也沒有想到,步入晚年的金庸在最後一次修改《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居然讓黃藥師和梅超風玩起了師徒戀,也就此導致陳玄風和梅超風偷走《九陰真經》,黃藥師挑了其他幾個徒弟的腳筋,娶了馮衡,這才有了黃蓉,作為金庸迷,這實在是難以接受。超風本身是個小丫環奴婢出身,原名梅若華,險些被家主強暴。
  • 新版射鵰:黃藥師梅超風感情線太油膩,馮衡硃砂痣變替身不能忍!
    可是,在最新修訂版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金庸大量修訂東邪黃藥師與「黑風雙煞」陳玄風、梅超風的情節,甚至用一萬多字去細說了這段情節的來龍去脈。我看完這段新添加的戲份後不禁嘆了口氣,這改完後黃藥師的人設可算全面崩塌了,從魏晉遺風直接變成三流言情劇情,而梅超風也從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瑪麗蘇傻白甜。
  • 黃藥師梅超風之嘆
    反而是下面的小弟,往往非常虔誠的信仰「教義」,這和傳銷是一個意思。自古以來,英明神武的領導人(皇帝)都是想法設法統御四方,永保富貴。只有皇帝下面的小弟們才會秉承忠君愛國思想,千方百計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金庸筆下也有這麼一個虔誠的人,但是他表達自己信仰的方式很獨特,他以恨的方式表達愛,他以反抗的方式表達信仰。
  • 金庸武俠中有一文人,讀書讀成了絕世高手,連黃藥師都是他的傳人
    金庸筆下的江湖中,無論是絕世高手還是普通弟子,都把「信義」放在首位。金庸武俠中的這位高手,就是開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九陰真經》有多厲害不用筆者多說,這一門武功影響了射鵰、神鵰兩部書幾十年的江湖。 在八十年後的《倚天屠龍記》中,九陰真經餘威尚存,照樣傲立於江湖之巔。這黃裳是個文人,不老老實實讀他的四書五經,練什麼武呢?在《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給郭靖解釋了其中原因。
  • 黃藥師寵妻?其實就是他害死了馮蘅,因為梅超風?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五位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的高手,被稱為「射鵰五絕」,即「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陽。他們之所以有第一次「華山論劍」,就是為了一部武學秘籍《九陰真經》。
  • 《笑傲》中僅一人會降龍掌,放到《射鵰》中,功力不下王重陽
    意思是只有對比之下才知道自身不足和缺點。金庸武俠中,所書寫的武功就是如此。提到金庸武俠中的武功,大家所較為熟知的,降龍十八掌應該算一門。降龍十八掌被譽為是金庸筆下第一掌法,練此絕技的人物,都是一流或超一流的高手。在笑傲江湖中,也有一個人會這一曠世絕技降龍十八掌,只是由於他出場次數較少的原因,很多人便把他給忽略掉了。此人到底是誰呢?降龍十八掌的出處是哪?
  • 品讀金庸小說人名:引經據典,超塵脫俗,極富文化內涵
    黃蓉在射鵰英雄傳中,冰雪聰明,古靈精怪,丰姿綽約。雖然被稱為「小妖女」,但是與東邪黃藥師的邪有很大差異,出自邪門外道,卻可以冰清玉潔,後來與郭靖相愛,身上的邪氣漸漸被郭靖的善良融化,成了一位德才兼備,知書達理的傳統型大家閨秀。
  • 天龍八部中蕭峰對陣射鵰五絕,誰的實力更強,金庸一句話給出答案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看武俠,人們總喜歡比較出個武功孰強孰弱,比如同樣會使降龍十八掌的蕭峰和北丐洪七公,段譽的六脈神劍和一燈大師的一陽指,這些比較雖然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思,但金庸的整套武俠系統是相通的,並非沒有可比性。
  • 射鵰英雄傳中,歐陽鋒殺了梅超風,為什麼黃藥師不給徒弟報仇?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最厲害的高手要數屬華山五絕,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南帝一燈大師,他們四個人都屬於正派人物,而西毒歐陽鋒屬於反派人物,雖然歐陽鋒武功非常厲害,而且氣度不凡,但是歐陽鋒對成敗太在意,在他眼中只要對他沒有利益的人毫不心慈手軟,根本沒有感情所在,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 《射鵰》英譯本被稱中國版《權遊》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金庸先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享譽中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  但是,這也說明在某種程度上,金庸小說始終只在華人圈子裡盛行,在英語的世界裡,金庸的名字無人知曉。究其原因,可能因為他的作品結合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奇幻的武俠世界,其中包含著的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認同和倫理共識,讓許多翻譯家望而卻步。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與此同時,蒙古大草原上正在進行統一戰爭,主角的名字被歷史所銘記:成吉思汗。宋朝愛國者郭先生的兒子郭靖在蒙古長大,他與成吉思汗的軍隊一起訓練。從出生開始,他就有一個永恆的對手:楊康……」這不是惡搞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而是《射鵰英雄傳》第一個正式英文版的官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