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古代人怎麼過中秋節?

2021-01-12 孝義市廣播電視臺

9月13日 孝義小雨轉中雨11~23℃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古代的人們在這個季節飲酒起舞,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

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

魏晉之時,民間便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尚未形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唐代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節日。

漢代畫像石「嫦娥奔月」

唐代中秋行「拜月」

中秋節的由來,與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傳說息息相關: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銀橋後,步入月宮。但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歸來後,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之所以稱「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賞月之餘,品嘗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徵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當時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供品一應俱全,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北宋中秋始「團圓」

「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宋代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秋」條稱,「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睡,「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南宋時期,「玩月」熱鬧得更近乎瘋狂。吳自牧筆下曾詳細記述了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

宋代對中秋節的最大貢獻,是給中秋節賦予了「團圓」的內涵。後來中秋節被視為「團圓節」,源頭應該在北宋。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水調歌頭》裡,把北宋人對中秋節的理解闡釋得淋漓盡致。

南宋「月餅」誕生

月餅的由來,傳說源於唐徵突厥取勝,有西域商人賀以胡餅,李世民感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此說無據,胡餅漢代已入中原,類於今天的饢。李世民不過是說胡餅之圓,近似月亮罷了,和月餅毫無關係。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無關,且很可能是蒸製的。南宋《武林舊事》一書對此有記載。並且,蒸製月餅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流傳。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遊覽志會》中有有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確切記載。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餅 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 徑尺餘,重有兩斤。」

「餅」在古代是一類麵食的總稱,比如麵條叫湯餅、索餅,饅頭叫蒸餅、炊餅,水餃叫煮餅,涼麵叫溲餅等。古人祭祀需用麵食,以「餅」祭月,在所難免,比如宋代宮廷過中秋時就吃「宮餅」「小餅」「月團」。元代中亞技師大量進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漿技術更加成熟並得到推廣,這推動了月餅的普及。

明代流行「送月餅」,影響至今

中秋節吃月餅到元代已更加「講究」。元末陶宗儀的《元氏掖庭記》中記述過元武宗海山過已酉(公元1309年)中秋節的情況。中秋之夜,元武宗與諸嬪妃泛舟於皇家的太液池,設宴取樂,所上食物相當豐富:「薦蜻翅之脯,進秋風之鯰,酌元霜之酒,啖華月之羔」。這裡的「啖華月之羔」即為「吃月餅」。

到了明代,「吃月餅」已為中秋節固定風俗。中秋節所食之餅除了「月餅」叫法外,還有「團圓餅」、「團餅」等叫法,正德《建昌府志》中便稱,「中秋,登樓玩月,多用西瓜、團餅,亦取月圓之義。」

明代,中國古人過中秋還出現了新氣象,現代必不可少的「月餅」,成為時人過中秋節之必備,現代特別流行的中秋送月餅風俗明代已開始流行。崇禎《嘉興縣誌》稱,「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遺者,取團圓之義」;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也有相同說法,「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不僅南方人喜歡中秋送月餅,北方人亦然。嘉靖《威縣誌》記載,「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

中秋送月餅風俗是怎麼形成的?據說緣於「走月」活動。所謂「走月」,就是乘著中秋月圓之際拜親訪友,饋贈糕點、鮮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時間,「走月」活動就已出現。筆者蘇北老家有一則「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元末朱元璋起義時,相約「殺韃子(蒙古人)」,推翻元政權。元代,蒙古人對民間集會控制極嚴,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餅的習俗,將約定起義時間的紙條包在月餅裡送出,從而完成了起義總動員,「送月餅」風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廣泛流行。當然,還有另外一說,送月餅「殺韃子」,是吳王張士誠想出的主意。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餅」就更為流行了。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來源:中國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宋朝人過中秋徹夜狂歡?古代人真會玩
    中秋節和國慶節已經開始倒計時啦,你激動嗎?19年一遇的中秋節、國慶節同一天,連休8天簡直不要太爽!自古,中秋節就是回家團聚的日子,這次罕見的連著國慶。一共8天的假期,很多人都想趁著這大好假期,回家和父母、家人團聚。那麼中秋節到底要怎麼過,要送什麼,才是「正道」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古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 夏至已至,你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夏至的嗎?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節日,古代的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很重要的傳統節,不如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度過這天的吧。盛夏氣溫極高,我們可以借著空調抵擋炎熱,古代人若只靠彩扇和香囊,必然是難以消暑的。而你或許不知道,古人也有自己的「冰箱」。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式的「冰箱」,其實就是貯放冰塊的木櫃,上面鏤空,模擬冷氣出孔;中部空間能夠儲存食物,做成冰鎮瓜果飲品,後來也漸漸傳到了民間。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原來是跟兩個皇帝的生日有關
    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又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或者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一個跟中秋節有關係的傳說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的丈夫後裔向天后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後裔的徒弟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正要逼迫嫦娥拿去長生不老丹。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應該也準備好吃月餅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也知道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可是你知道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日嗎?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
  • 「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防城港市科技館國慶節暨中秋節主題系列科普活動即將開始!
    ,防城港市科技館準備了「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為主題的國慶、中秋節科普系列活動。在這個假期裡,讓科普的色彩為你增添節日的氣氛,讓創新的翅膀帶你展望美好的未來!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嚮往,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 2018中秋節三倍工資是哪幾天 2018中秋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節假日有些人還堅持在崗位上,對於這些人就比較關心加班工資了,一起看看2018中秋節三倍工資是哪幾天?2018中秋節放假時間2018中秋節:9月24日放假,與周末連休高速免費通行時間確定,今年,高速公路將在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和國慶節四個節日期間免費通行,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則繼續收費。2018中秋節三倍工資是哪幾天中秋節當天(9月24日)是有三倍工資的。
  • 中秋節你不知道的四大習俗,最後一個你怎麼也不會想到
    中秋節到了,有很多人不知道古時候中秋節是怎麼過的,除了吃月餅還有你很多不知道的習俗,我們的農曆八月15是中秋節,這個時候是一年裡月亮最圓的時候,所以我們也叫做團圓節,在古時候過中秋節人們還有以下這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 2020年初中生中秋節優秀作文:歡樂的中秋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生中秋節優秀作文:歡樂的中秋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吃過團圓飯,我們一起下樓去賞月。   躺在草坪上,我仰望天空。在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就像是一個白玉盤。柔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是那麼的朦朧。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在古代,萬人之上的皇帝是如何過中秋的呢?唐代以前:皇家祭月中秋節源於古人的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皇家就有祭月的傳統。當時,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城西設月壇,帝王穿白衣騎白馬登壇祭祀。而中秋節從皇家逐漸影響到民間,成為一個節日,還要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昌盛的唐宋時期。
  • 2020中秋節祝福語怎麼發?2020 最全微信說說中秋節祝福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節祝福語怎麼發?2020最新最全微信說說中秋節祝福語大全 1、中秋月圓佳節思親遠隔天涯舉目有親心願祝願如願情緣了願, 2、月餅圓圓的甜甜的在這最美好的時刻祝您和您的家人合家歡樂幸福美滿! 3、讓最圓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讓明月傳達我的心願與祝福。
  • 2020中秋節祝福語怎麼發?2020最新最全微信說說中秋節祝福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節祝福語怎麼發?2020 最全微信說說中秋節祝福語大全 1、中秋月圓佳節思親遠隔天涯舉目有親心願祝願如願情緣了願, 2、月餅圓圓的甜甜的在這最美好的時刻祝您和您的家人合家歡樂幸福美滿! 3、讓最圓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讓明月傳達我的心願與祝福。
  • 揭密:古代人怎麼提取食用油,怎麼吃油炸食品,同時有什麼用途?
    古代人是怎麼提取食用油,怎麼吃油炸食品,同時有什麼用途?大家好,歡迎關注觥籌歷史,又到說歷史時間了,希望各位多多支持我,這樣更有動力為大家帶來更加精彩的歷史事件,謝謝了。食用油中的油脂是人體日常六大營養元素之一,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和脂肪酸,同時能使飯菜跟家可口,現代食用油的種類繁多,那古代是怎麼提取的?
  • 2020中秋節誰陪你過? 《新鬥羅大陸》史萊克七怪這樣過節
    2020中秋節誰陪你過? 《新鬥羅大陸》史萊克七怪這樣過節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0-01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大傢伙晚上準備和誰一起賞月?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關於古代人的吃喝拉撒,你了解多少?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活在古代,吃喝拉撒應該如何解決?古代的人一天吃幾頓飯,火鍋是什麼時候才有的?結婚是怎麼由來的,又如何解決剩女問題?如果穿越到古代,活在哪個朝代最幸福?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本關於古代普通人如何生活的書——《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是講歷史的王老師,他本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從講堂中發現,學生對古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更為感興趣,於是就有了這本書。這本書從生活、飲食、文化、情感、社會等五個方面來講述了古代普通人,可以說你想了解的古代人方方面面,在這本書中都有提到。
  • 中秋節搞笑簡訊 2015中秋節祝福
    2、一曲情歌一起聽;一個浪漫一生有;一份牽掛一世情;一輪明月一相思;一塊月餅一絲甜;一個中秋一起過;一個人生我和你!   3、嫦娥當老闆了,獨家經營著一家吉祥如意月餅店,聽說中秋能品嘗一塊,就會幸福美好,跟你套套關係幫弄一塊,你曾被貶到豬圈,嫦娥內疚肯定會送你的!   4、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伴國慶,成雙祝福都給您。
  • 2019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放假安排及加班費怎麼算
    2019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  2019年中秋節放假安排:2019年9月13日-9月15日放假,與周末連休,等於只放了一天假。  2019年中秋節拼假建議:2019年9月9日(周一)~2019年9月12日(周四)請假4天,可拼9天中秋節小長假
  • 古代人近視沒有眼鏡,是怎麼看清東西的?看完長知識了
    古代人近視沒有眼鏡,是怎麼看清東西的?看完長知識了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近視年齡越來越呈現低齡化,近視已經成為當代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麼古代人刻苦讀書,就沒有近視的麼?那麼古人是怎麼保護眼睛視力不受損害呢?古人認為糾正視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劉禹錫認為要從源頭入手,減少閱讀來保護和恢復視力。古代人對恢復視力做了更多的探索。
  •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 2019中秋節卡通圖片可愛大全 中秋節微信朋友圈配圖
    2019中秋節卡通圖片可愛大全 中秋節微信朋友圈配圖時間:2019-09-12 22: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中秋節卡通圖片可愛大全 中秋節微信朋友圈配圖 還過幾天我們就要迎來中秋節了,相信很多人都會在這一天發朋友圈曬圖送祝福。
  • 小學生中秋節優秀作文400字 快樂的中秋節
    小學生中秋節 作文400字 快樂的中秋節時間:2019-09-15 2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生中秋節 作文400字 快樂的中秋節 今天是中秋節。 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去收拾屋子,媽媽擦玻璃、拖地,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