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的月餅是楊貴妃命名?宋朝人過中秋徹夜狂歡?古代人真會玩

2021-01-12 健小寶愛喝健力寶

中秋節和國慶節已經開始倒計時啦,你激動嗎?

19年一遇的中秋節、國慶節同一天,連休8天簡直不要太爽!

自古,中秋節就是回家團聚的日子,這次罕見的連著國慶。

一共8天的假期,很多人都想趁著這大好假期,回家和父母、家人團聚。

那麼中秋節到底要怎麼過,要送什麼,才是「正道」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古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楊貴妃金口玉言,從此世間有月餅

古代人中秋節也吃月餅,而月餅據說是從唐朝流傳下來的。不過,月餅剛開始並不叫月餅,而是叫胡餅。

據說在唐太宗李世民年間,大唐戰神李靖統兵徵伐突厥,大勝後班師回朝,這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朝堂熱鬧非凡,大家都在讚賞李靖神勇。

這時,一吐魯番商人向唐太宗獻上胡餅,以慶祝勝利。唐太宗龍顏大悅,舉頭望月,隨口說出:「應將胡餅邀蟾蜍」。

說完,唐太宗就將胡餅賞賜給了群臣和將士們,從此後,唐朝人便開始在中秋節這天吃胡餅。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年間,中秋節吃胡餅的習俗依舊存在。一次中秋節,唐玄宗和楊貴妃一邊賞月,一邊吃胡餅。

吃著吃著,唐玄宗對楊貴妃說:「胡餅這個名字也太難聽了,配不上月餅的美味。」

楊貴妃望著天上的明月,隨口說:「那就叫月餅吧。」

從此,「月餅」便流傳開來。很多大戶人家會在中秋節擺上月餅,切成小塊,和家人一起食用,慶祝團圓。

晚唐詩人殷文圭曾寫詩: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可見,從唐朝開始,中秋節已與團圓掛了鉤。

親朋好友齊聚,好酒好菜狂歡

到了宋朝,在中秋節團圓變成了全民風尚,他們會召集天南海北的親朋好友,開啟徹夜狂歡模式。

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燒不絕。」

王孫公子等大戶人家,一般會登樓賞月,大開筵席,他們吃著新鮮的螃蟹,喝著美酒,時不時吟詩作對,對酒高歌。

老百姓也不願意虛度這等佳節,他們早早買了酒,在家中開起家宴。家宴過後,他們會帶著家人來到街市,一直玩到天亮。據說,當時還有「越晚睡越長壽」一說。

原來,徹夜狂歡從宋代就開始了。

蘇軾也曾在中秋節和妻子徹夜狂歡,當時他帶著小11歲的妻子在杭州遊湖。幾年後,在又一個中秋之夜,看著明月,他想起來了多年未見的弟弟,於是寫下了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詞中的17字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也刻畫了宋朝的中秋習俗:狂歡+團聚。而詞中所寫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則將中秋團聚描繪的淋漓盡致。

不但要聚,還要送禮

到了明代,人們在中秋節開始贈送禮物了。

崇禎在《嘉興縣誌》中寫道: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遺者,取團圓之義。

嘉靖《威縣誌》記載,「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

由此可見,月餅可是明朝中秋節的必備禮物,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中秋,讓愛回家

看到這裡,今年的「超級中秋」,大家可以放心的狂歡了,畢竟這可是「先祖們傳承下來的」。

當然,現在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且不說很多人無暇回家,就是很多能回家的人,想要的也不是玩耍,不過是和家人一起度過難得空閒時光罷了。

當然,無論是能回家還是不能回家,送上一份飽含心意的禮物,都很好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秋禮物不再是單一的月餅,有了更多充滿愛意的產品。

小寶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國慶節快樂~

相關焦點

  • 中秋將近,月餅黨的狂歡來了!有些種類的月餅,你一定不知道
    本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他卻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弟分離,於是他醉酒寫下這首千古傳唱的詞句。夜空高掛的一輪明月,宛如銀色的圓盤。圓圓的月餅,正與明月遙相呼應。在最開始的時候,月餅並不叫做月餅,而是小餅、宮餅、團圓餅。那麼何時才叫「月餅」的呢?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買過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 中秋小典故之月餅的由來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馬上又到了,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象徵著團圓、美好、愛與和諧,年年歲歲,花好月圓,古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亦有此意。一提到中秋佳節,大家就會想到月餅,民以食為天嘛。唐代天寶初年的一個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一個胡人送來了圓餅,稱之為「胡餅」,玄宗聽著感覺不好聽,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 2020年中秋節,我想公布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今年的你是否有跟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吃月餅呢?中秋節作為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歷經上千年,經久不衰。那麼,古人們是如何過中秋的呢?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叫法從何而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 古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更有走月亮丨清嘉錄
    八月半中秋,俗呼「八月半」。是夕,人家各有宴會以酬佳節,人又以此夜之晴雨,佔次年元宵陰晴,諺云:「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又云:「雨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蔡雲《吳歈》云:「悶悶中秋雲罩月,嘵嘵元夜雨淋燈。誰知籬豆花開日,養稻正需水滿塍。」案:《常昭合志》:「邑人以中秋夜晴雨,佔次年元宵晴雨,良驗。」
  • 中秋不能少了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
    傳說中秋源自周朝的祭月禮制,發展到唐太宗時期「八月十五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民間節日,不過在華夏大地盛行開來已經是宋朝時期的事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現如今逢中秋便避不開的月餅。那時的糖餅不但是我心目中最好吃的月餅,還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歷史故事,父母和老師都曾提起過這段傳說,也曾寫進了我小學時候的作文裡,至今記憶猶新……傳說蒙元統治中國的時候異常殘暴,那時漢族作為最低等階層的人備受壓迫。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歡樂過中秋!12種野生動物吃到12款定製月餅搶吃月餅萌態百出
    今年非常特別,國慶、中秋雙節同行。我們又多了一天假期,真的是非常開心呢。中秋佳節,是吃月餅的好時節。吃月餅,是象徵著團圓和平安。月餅的種類,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質文化的需求而增加,月餅的形狀和口味,各式各樣。大家喜好的口味也是各有不同,有喜歡廣式月餅的,有喜歡鹹口的,有喜歡甜口的,有偏愛蛋黃的等等。這不,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不少人手上已經提著一箱月餅。
  • 科普:古代人怎麼過中秋節?
    賞月之餘,品嘗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徵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
  •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09-15 14:57 來源:考試吧 作者:
  • 【本網策劃】我們的節日·中秋——新疆篇
    ,吉木薩爾縣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明清以後,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 今年中秋國慶一起過,必吃的月餅種類多,我猜這裡一定有你喜歡的
    人類對貨幣尤其是對現在的銀行卡購物卡的認知,才幾年時間,但是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對食物,對物品的認知卻是上億年都不止,每年過中秋節我們都會給親戚朋友同事送月餅啊!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也會給遠方的父母寄一些月餅。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人都參與其中,其樂融融。親戚,朋友,同事之間相互送點小禮物,禮尚往來,感覺非常好。
  • 中秋4類月餅適合不同人吃 不同月餅的不同茶搭檔
    又到一年中秋時,也到了我們中秋特定餅類--月餅的供應時節了。現在市場上供應的月餅種類何其繁多,如何挑著健康的吃,又要搭配什麼搭檔呢,這可要有些門道!四大類月餅要「挑」著吃月餅因為種類不同,其材料和營養成分也有很大的區別,對於不同健康狀況的人來說,學會挑選月餅,是健康過節的一個基本前提。1、蛋黃月餅、肉類月餅蛋黃、肉類月餅是最常見的月餅種類,但也是對健康影響較大的一種。
  • 淺談中秋與月餅的起源,元末一場農民起義讓月餅成為中秋標配食物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我們都知道,中秋有許多習俗,其中一項便是吃月餅。月餅,可口甜美,外酥裡嫩,風味則是因地各異,人人愛吃,人人追捧,放於某種程度上說,月餅幾乎成了中秋節的代名詞,提到中秋節便會想到吃月餅,而提及月餅便會聯想到中秋節,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標配,而中秋節則成了月餅的「形象代言人」,二者缺一不可。 既然中秋節誕生的歷史悠久,自然與之相應,作為中秋必備美食的月餅也有著深遠的發展歷史。
  • 連州最佳中秋賞月聖地——船遊賞月、夜空觀星、篝火狂歡盡在這裡!
    我們才能體會到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逃離現實的隱世之夢可以停下腳步,靜靜地思索等一等已經疲憊不堪的心靈在廣東粵北山區隱匿著一個頗具誘惑力的景區——龍潭旅遊度假區這是一個修身養性、幽靜自然的好去處船遊賞月、夜空觀星、篝火晚會、載歌載舞······連州龍潭過山瑤民俗村的莎么妹
  • 月餅為什麼會成為中秋必須品?中秋和月餅的起源在是同時代嗎?
    月餅源自明朝,月餅,又叫豐收餅、團圓餅等,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朱元璋月餅起義後才得以流行至今,月餅是圓形的象徵著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用它祭月、贈送親友,也是傳達著一份祝福之意。剛開始月餅的樣貌並不太好,後來慢慢的越做越美,最後甚至月餅有性別之分,男人吃的一般是月牙月餅,女子則是葫蘆月餅,孩子的月餅的形象甚至是孫猴子的形象。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樣式,做工也是非常的精細,甚至連一些細雕都非常的精良。
  • 騰訊阿里百度網易等18家網際網路企業中秋月餅設計盤點
    每年中秋前,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要暗戳戳的PK一把公司福利,其中的一項固定環節就是比看誰家的月餅設計更好看,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以下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月餅設計,你為哪家打call?  滴滴  滴滴的月餅禮盒以「滴滴科技」為主題,包裝設計也是科技感現代感十足。  雖然沒看到月餅,但禮盒搭配的這個多稜鏡,讓人想到了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中秋節和家人一起回憶童年也挺有趣的...
  • 中秋且來嚼一嚼月亮的真味
    其實,月餅一年也就吃個幾天,即便其餡料真有藥效,也難真正起到食療的作用。   當然,也頗能理解月餅廠商促銷的用心,這些年,他們的日子顯然難過了。「八項規定」抓鐵有痕,剎住了節慶公款送禮之風,「公款月餅」絕了蹤跡。三令五申下,以前招搖過市的豪華月餅沒了市場。那些曾經動輒上千元、甚至搭配名酒、珠寶、工藝品的月餅禮盒,讓月餅蒙上「腐敗道具」的惡名。
  •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到底源自何時?月餅原來竟是皇宮美食?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一下子把我們引到了那個年代對中秋的無限嚮往。首先,古人對天文星象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並且有著很深刻的研究。說起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大約是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關於月亮的刻符。
  •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中秋,你在期盼什麼?
    這是因為中秋節在秋季的第二個月,同時又以十五月滿為標誌,這天正是三秋之中,於是人們叫它「中秋」。為什麼唐代會出現中秋節?從起源上看,中秋節的起源比較複雜,既與上古時期人們的月亮崇拜有關,同時也與祭祀月亮女神嫦娥有關,但中秋節作為民俗節日的直接起源是唐朝時期的賞月風尚。和現在吃月餅、慶團圓不同,唐代人更強調欣賞夜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