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2020-12-04 超哥會爆炸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

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中秋佳節的來歷有很多版本:

第一肯定是很多人會想到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月亮相關的傳說,嫦娥飛向月宮,從此和相愛的后羿不能見面,而后羿因為思念嫦娥而以月亮為原型,結合嫦娥最愛吃的糕點做成了最初的月餅。月餅寄託了后羿對嫦娥的思念,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遙祭嫦娥。後來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動,允許嫦娥在月圓之日與羿在月桂樹下相會。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月餅從此成為百姓心中對於家人團聚和思念的依託。吃的是月餅,想的是家人。

第二種說法:中秋佳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第三種說法是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關於中秋佳節的來歷已經不可考,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佳節,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一起聊天,長輩們就會和我們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看著月亮想像著吳剛砍桂樹的樣子。這些都是童年美好的回憶,現在長大了,中秋佳節雖然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已經好多年沒有和家人長輩做在一起看過月亮,一起好好聊過天了。繁忙的生活讓我們忽略了生活,快節奏的社會讓我們已經忘記我們還可以有片刻的安寧。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是和家人團聚,月餅只是一種話題一種能夠和家人一起分享的食物,促進家庭關係更加和睦。也是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夠得到片刻安寧的美好時光!中秋佳節吃月餅,雖然說月餅必不可少,但是月餅卻始終不是重點,重點是和我們一起吃月餅的人。一起賞月的人!#中秋節#

本文部分內容摘抄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中秋在的月亮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又圓又亮的,但古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呢?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什麼意思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從時令的角度來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
  • 中秋不能少了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
    傳說中秋源自周朝的祭月禮制,發展到唐太宗時期「八月十五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民間節日,不過在華夏大地盛行開來已經是宋朝時期的事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現如今逢中秋便避不開的月餅。01腦洞大開講講月餅的來歷記得小時候在我的家鄉冀東平原上,流行每逢中秋來臨家家戶戶烙糖餅的習俗。
  •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到底源自何時?月餅原來竟是皇宮美食?
    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一下子把我們引到了那個年代對中秋的無限嚮往。首先,古人對天文星象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並且有著很深刻的研究。說起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大約是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關於月亮的刻符。到了唐朝,仲秋改為了中秋,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中秋節,原意的仲秋指的是秋季的一段時間,唐代逐漸形成了一天的節日。
  • 淺談中秋與月餅的起源,元末一場農民起義讓月餅成為中秋標配食物
    月餅,可口甜美,外酥裡嫩,風味則是因地各異,人人愛吃,人人追捧,放於某種程度上說,月餅幾乎成了中秋節的代名詞,提到中秋節便會想到吃月餅,而提及月餅便會聯想到中秋節,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標配,而中秋節則成了月餅的「形象代言人」,二者缺一不可。 既然中秋節誕生的歷史悠久,自然與之相應,作為中秋必備美食的月餅也有著深遠的發展歷史。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中秋月餅種類大全,你喜歡吃哪一種
    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不僅能享受到月餅,還能長達八天的假期,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你是否已經備好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月餅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目前都有什麼類型的月餅,看看你喜歡吃哪一種?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中秋節的意義:團圓慶賀。挖掘和弘揚中秋節中的團圓文化,發揚敬老孝親、感恩父母的美德,也應該是中秋文化的範疇。
  •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09-15 14:57 來源:考試吧 作者: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2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來歷50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月餅為什麼會成為中秋必須品?中秋和月餅的起源在是同時代嗎?
    中秋節起源定於唐朝初期,是秋季時令習俗,中秋節月圓之夜寄託思念故鄉以及親人之情,祈禱來年莊家豐收、闔家幸福,更有賞月與家人團圓之意,傳達思念之情。月餅源自明朝,月餅,又叫豐收餅、團圓餅等,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朱元璋月餅起義後才得以流行至今,月餅是圓形的象徵著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用它祭月、贈送親友,也是傳達著一份祝福之意。
  • 「中秋」不是二十四節氣,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嗎?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 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中秋季,月餅是主角, 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人們用它祭拜土地、月亮, 合家團聚,一起吃月餅。
  • 中秋節小故事(月餅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民眾不堪忍受元朝殘暴的統治,便開始紛紛準備起義,抗元。準備起義抗元的反抗力量剛準備起義時,卻被朝庭的搜查而延遲。朱元璋聽了此計策拍案叫好,便立刻執行此計策,並開始向屬下下達命令,命令屬下,將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之中,然後再派人將藏有紙條的月餅派送到各地起義的義軍之中,告知起義的義軍,他們將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起義。因劉伯溫的月餅藏計,八月十五晚,各路的義軍一齊響應。
  • 中秋吃芋頭習俗的不同傳說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中秋節時令美食。其中京式、廣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而中秋節從皇家逐漸影響到民間,成為一個節日,還要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昌盛的唐宋時期。唐明皇遊月宮,不覓長生藥,只記霓裳一曲歸從唐代開始,中秋這天不光是祭月了,皇帝會在宮裡舉辦宴會來慶祝。唐代為什麼會中秋節如此重視呢?這要從唐玄宗的生日說起。
  • 我們吃的月餅是楊貴妃命名?宋朝人過中秋徹夜狂歡?古代人真會玩
    中秋節和國慶節已經開始倒計時啦,你激動嗎?19年一遇的中秋節、國慶節同一天,連休8天簡直不要太爽!自古,中秋節就是回家團聚的日子,這次罕見的連著國慶。一共8天的假期,很多人都想趁著這大好假期,回家和父母、家人團聚。那麼中秋節到底要怎麼過,要送什麼,才是「正道」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古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海姐這幾款月餅美味健康又好吃
    愛上月餅的味道!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 2020年中秋節,我想公布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今年的你是否有跟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吃月餅呢?中秋節作為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歷經上千年,經久不衰。那麼,古人們是如何過中秋的呢?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叫法從何而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 中秋小典故之月餅的由來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馬上又到了,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象徵著團圓、美好、愛與和諧,年年歲歲,花好月圓,古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亦有此意。一提到中秋佳節,大家就會想到月餅,民以食為天嘛。唐代天寶初年的一個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一個胡人送來了圓餅,稱之為「胡餅」,玄宗聽著感覺不好聽,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 日本網站:中秋節送月餅的習俗會消失嗎
    來源:環球網日本雅虎新聞網9月27日文章,原題為「反腐背景之下,中國人中秋節贈送月餅的習俗會消失嗎?」在中國,人們有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而且就像日本的中元節一樣,在中秋節期間,人們也會將月餅送給平時照顧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