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秋與月餅的起源,元末一場農民起義讓月餅成為中秋標配食物

2020-12-05 騰訊網

再過幾天,中秋節就要到來了,到時:「家家戶戶齊相聚,男女老少賞月圓。葡萄架下相對望,笑談月餅來與源」,如此之盛景,為人所喜,為人所盼。中秋節作為華夏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那時已便有「迎寒」與「祭月」之習俗。然而,中秋節真正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應該開始於唐朝之初,盛行於兩宋,發展至明清之時,中秋節已經成為與我國另一傳統大節春節相齊名了,並與端午節、清明節、春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

作為傳統大節,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一項便是傳說與典故,這些傳說與典故廣泛流傳於民間,民眾代代相傳,諸如「嫦娥奔月」、「月中蟾蜍」、「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幾乎人人知曉,成為飯後閒暇之餘相聊的談資,講故事的人說得投入,深情並茂,引人入勝,聽故事的人聽得專心,聚精會神,銘記於心,而後代代相傳,中秋的傳說與故事傳唱至今不衰。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我們都知道,中秋有許多習俗,其中一項便是吃月餅。月餅,可口甜美,外酥裡嫩,風味則是因地各異,人人愛吃,人人追捧,放於某種程度上說,月餅幾乎成了中秋節的代名詞,提到中秋節便會想到吃月餅,而提及月餅便會聯想到中秋節,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標配,而中秋節則成了月餅的「形象代言人」,二者缺一不可。

既然中秋節誕生的歷史悠久,自然與之相應,作為中秋必備美食的月餅也有著深遠的發展歷史。相傳月餅的誕生可以上溯追尋到商周時期,話說商朝有一位德高望重太師,在朝廷政績斐然,在民間名聲俱佳,其死後,百姓為了紀念他,故而製作了一種邊薄心厚的食物,名曰「太師餅」,而這太師餅則被後人譽為是月餅的最初原型,稱之為月餅的「始祖」。

當然了這只是停留在傳說,並無具體的史料記載,到了漢代,出現了「胡餅」一詞。而據史料記載月餅的真正起源於唐朝時期,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之夜吃月餅,覺得味道非常可口味美,後聽說應屆新科進士在曲江開宴慶祝,於是便命人將月餅送到宴席上賞賜給眾進士食用。月餅發展至宋代則有了「月餅」一詞的說法,南宋吳自穆所著的《夢梁錄》一書中出現了「月餅」一詞,這也是迄今為止最早始見「月餅」一詞的著作,但「月餅」一詞的來歷,創詞者是誰就不得而知了,也沒有相關的考證。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據說,唐宋之前,月餅只是作為美食的一種,不局限於中秋之夜所使用,真正將之作為中秋節標配食物的應該起始於元末明初之時,此還涉及到一個相關的歷史掌故,那麼是何歷史掌故一舉奠定月餅成為中秋節標配美食呢?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

且說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群雄四起,天下大亂,元朝江山岌岌可危。在諸多起義軍中,以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實力為之雄厚,他們一面打擊元朝勢力,一面又相互攻伐,最終朱元璋佔據絕對的上風,並最終笑到了最後,建立了大明朝。

其實,對於各路的起義軍,元朝統治者是積極鎮壓的,對於百姓統治也是極其殘酷的,但正因為殘暴的統治才會激起民憤,故而使得起義不斷。朱元璋,對於民眾之苦,元朝之腐敗,他看的清楚,深深明白,要將百姓從水深火熱當中解救出來就必須推翻元朝統治,故而他欲發動起義,積極聯絡反抗元朝的勢力。對於各地有起義苗頭,元朝統治者早有察覺,故而在管控這一塊非常的嚴厲,四處搜查,搜羅反叛者。

古裝影視劇照(圖)

面對這樣嚴密的管控與搜查,要如何聯繫反抗力量,又要如何將消息一一傳到他們的手裡,這成了棘手的問題。朱元璋與劉伯溫商議,尋覓良策。後來,劉伯溫想出一計,他找人四處散布謠言,說到冬天時將會爆發大範圍的瘟疫,若想躲避瘟疫便需購買月餅食用,吃了月餅者便能避免傳染到瘟疫。爾後,他命人準備了大量的紙條,在每張紙條上面寫道:「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並將紙條放入月餅中,派人將藏有紙條的月餅分頭送到各地義軍當中,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各地義軍知曉了消息,百姓們知曉了起義消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中秋那天夜裡,朱元璋開始發動起義,各地義軍果然相應,百姓也積極投身於起義,參加起義軍。隨著力量逐漸壯大,起義軍在徐達的指揮下連戰連捷,很快攻下了元朝大都。起義軍攻下大都的勝利消息很快傳回到了朱元璋耳裡,朱元璋非常高興,傳下口諭於百官,在臨近的中秋夜時,以當年傳遞起義消息的「功臣」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與眾將士食用,以表慶功。後來,朱元璋成了皇帝,中秋吃月餅更加得到他的認可與看重,後在民間流傳開來,如此,中秋節吃月餅便成了習俗。不過,這一說法不見於正史,只在民間流傳。(文:悔昔道來)

相關焦點

  • 月餅為什麼會成為中秋必須品?中秋和月餅的起源在是同時代嗎?
    中秋節起源定於唐朝初期,是秋季時令習俗,中秋節月圓之夜寄託思念故鄉以及親人之情,祈禱來年莊家豐收、闔家幸福,更有賞月與家人團圓之意,傳達思念之情。月餅源自明朝,月餅,又叫豐收餅、團圓餅等,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朱元璋月餅起義後才得以流行至今,月餅是圓形的象徵著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用它祭月、贈送親友,也是傳達著一份祝福之意。
  • 中秋不能少了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
    今天國慶中秋合璧,絕對是個吉祥的好日子!健行漸遠在此祝大家中秋團圓喜如意、國慶快樂樂逍遙!說起中秋,與春節、清明和端午並稱為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在國人中的地位僅次於春節。傳說中秋源自周朝的祭月禮制,發展到唐太宗時期「八月十五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民間節日,不過在華夏大地盛行開來已經是宋朝時期的事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現如今逢中秋便避不開的月餅。
  • 中秋小典故之月餅的由來
    一提到中秋佳節,大家就會想到月餅,民以食為天嘛。唐代天寶初年的一個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一個胡人送來了圓餅,稱之為「胡餅」,玄宗聽著感覺不好聽,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中秋節小故事(月餅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民眾不堪忍受元朝殘暴的統治,便開始紛紛準備起義,抗元。準備起義抗元的反抗力量剛準備起義時,卻被朝庭的搜查而延遲。這種嚴密的搜索反賊,起義的義軍想傳遞一個消息都十分的困難。這時...起義義軍的軍師(劉伯溫)獻出了一計。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中秋節時令美食。其中京式、廣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中秋在的月亮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又圓又亮的,但古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呢?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  從淵源的角度來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 佳節共賞天上月,中秋一品人間情。愛諾烘焙賴皮月餅,送給你最真情...
    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俗語「七月燒紙盂蘭節,八月買餅嘗中秋」,五月六月做什麼?
    說到中秋的詩,想必這句應該是無出其右了。但事實上這句詩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當時是中秋,不過因為其恢弘的意境,開篇便引入入勝,難以自拔。加上這明月和「天涯共此時」的意境很難讓人不與中秋的月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人們也就坦然接受了。而這句詩用在中秋,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人表達思親之情同樣情意綿綿,感人至深。
  • 中秋美好事物|今年顏值最高的月餅都在這了
    我們今天特地準備了一份「2020中秋月餅禮盒清單」,一起來看看這場月餅大戰中的佼佼者們是如何讓人們的嘴和眼同時心悅誠服。顏控們,這些月餅都很美,買它們!而由酒店首創的「鹿谷烏龍茶瓜子月餅」更是值得一試,清幽的口感甜而不膩,與茗茶一同品嘗想必更能體會其中韻味。圖片來源:文華東方GODIVA推出的巧克力主題限定中秋月餅禮盒在Godiva的月餅禮盒裡,各種類別的巧克力毫無疑問又一次「帶資進組」。
  • 歡樂過中秋!12種野生動物吃到12款定製月餅搶吃月餅萌態百出
    今年非常特別,國慶、中秋雙節同行。我們又多了一天假期,真的是非常開心呢。中秋佳節,是吃月餅的好時節。吃月餅,是象徵著團圓和平安。月餅的種類,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質文化的需求而增加,月餅的形狀和口味,各式各樣。大家喜好的口味也是各有不同,有喜歡廣式月餅的,有喜歡鹹口的,有喜歡甜口的,有偏愛蛋黃的等等。這不,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不少人手上已經提著一箱月餅。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中秋月餅種類大全,你喜歡吃哪一種
    挖掘和弘揚中秋節中的團圓文化,發揚敬老孝親、感恩父母的美德,也應該是中秋文化的範疇。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明清以來民間社會中秋節饋送月餅習俗流行,人們在相互饋送月餅等節物的過程中,融洽了親友、鄰裡等家族關係與社會關係。
  • 鯨鯊館中秋擺"月餅宴" 北極熊、鯨鯊等吃相惹人愛
    一輪明月高掛,各味月餅飄香,中秋節的味道越來越近了。這個假期,煙臺海昌鯨鯊館裝扮一新,在一片溫馨和睦的氣氛裡,最小「萌」熊Pezoo和最大鯨鯊引領館內其他明星,享受了一場美味可口的「月餅宴」。    北極熊的月餅上寫著「中秋快樂」    最受大家關注的莫過於到煙臺探親的「萌」熊Pezoo了,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特意為Pezoo製作了牛肉陷的月餅,外圍包裹著新鮮的青菜,月餅上還有用可口的草莓醬寫出的「中秋快樂」。
  • 魯東大學自製校徽月餅,人手一份感受中秋
    大小新聞客戶端9月30日訊( 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徐峰 通訊員 孔憲東 攝影報導)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一塊具有特殊意義的月餅被發放到魯東大學學生手中。昨日,記者從學校了解到,學校餐廳為中秋節準備了校徽月餅,學生參與自製,為中秋佳節做準備。
  •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海姐這幾款月餅美味健康又好吃
    愛上月餅的味道!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 趣味中秋
    ( )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什麼食物?( ) A.粽子 B.桂花酒 C.湯圓 7.以下哪個現象不可能發生?( ) A.月全食 B.半影月食 C.月偏食 D.月環食 8.「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 【本網策劃】我們的節日·中秋——新疆篇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芋頭:廣東潮汕中秋美食包括糕餅類、水果類,還有就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芋頭、餈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菜餅:宜蘭地區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
  • 中秋?國慶?月餅?英語怎麼說?一起來看看
    雖然8天假期美滋滋,但是不要忘記學習哦~今天Sherry就來講講這兩個節日中涉及的英語單詞,趕緊來看看~中秋節 Mid-Autumn Festival/Mooncake Festival中秋中秋,就是秋天的中間時段,所以老外的翻譯也是十分之直接的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