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賞月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吃月餅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變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最後起義成功了,朱元璋便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臨沂市羅莊區富貴花園愛諾烘焙店裡有最正宗最傳統的賴皮月餅,也是別的地方買不到的老味道。
它圓圓的形狀,形式古樸,色澤橙黃,上層焦黃的外皮,內裡是紅色的紅豆沙泥餡,底層用一層薄紙包著,通過透明的點心專用紙可以清晰地看到底層的外皮和餡料。入口,甜味適中、餡皮鬆軟、口味醇厚,吃上一個即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賴皮月餅。
傳統時光裡的傳統口味,
每人心中一個答案,
但關於「團聚的味道」,
我們都認為羅莊富貴花園愛諾烘焙店裡賴皮月餅才能代表這一切,
它完美的詮釋了「幸福的味道」,
相伴的日子總是溫馨,
讓團圓更具新意,
也讓氣氛更美好,
更讓幸福平安永遠賴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