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是二十四節氣,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嗎?

2020-12-05 騰訊網

時光流逝,鬥轉星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

今年的中秋節時間為

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

農曆庚子年 八月十五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

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

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

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它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

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

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

祈盼豐收、幸福,

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月缺又月圓,

轉眼又是一年中秋日,

天上那一輪圓月,

此時,寄託了多少人的鄉愁?

起源·傳說·美食·習俗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禮記》

中秋節起源大致有二:

一因祭祀,

春秋時,帝王祭月、拜月,

文人模仿,後傳到民間;

二因農業生產,

八月中秋,莊稼成熟,

農民為慶祝豐收,將此天作節日。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

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

得霓裳羽衣曲,後成為固定節日;

盛行於宋朝,並有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明清時,與春節齊名.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

流傳最廣的是,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玉兔搗藥,吳剛折桂。

八月十五月正圓,

中秋月餅香又甜。

中秋季,月餅是主角,

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人們用它祭拜土地、月亮,

合家團聚,一起吃月餅。

古代,還有中秋宴,

眾人圍坐品嘗螃蟹,佐以酒醋,

飯畢,吃石榴等瓜果,聽戲曲,

共享天倫之樂。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禮記》

中秋夜,設香案,

擺放時令果蔬和月餅,

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

再將月餅均分,共食。

因嫦娥貌美,少女拜月,

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文人賞月,對月吟詩,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一輪秋影照金波,飛鏡又重磨。

……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不同,

浙江一帶,中秋觀潮;

湖廣一帶,燃燈助月色;

湖南衡陽,竊瓜祈子;

臺灣地區,偷菜求郎;

南方地區,中秋玩花燈。

除此外,

供「月光馬兒」和「兔兒爺」,

未婚男女,

猜燈謎戀愛,拋帕招親,

人們賞月之餘,還賞桂花,

在芬香四溢裡,飲桂花酒,

這些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千百年來已成生活情趣的點綴,

寄寓著熱愛生活的美好願望。

中秋最大的意義,被家所承載,

團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身體走得再遠,靈魂也要回家。

在那個地方,總有人在為你祈福,

時刻翹首以盼,期待你平安歸來。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如果你來得及回家,

放下你的手機,

推掉一些聚會,

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

就算只是給他們做一頓飯,

他們也會驚喜不已。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如果你依然在外拼搏,

無論你過得好過得差,

無論你有多忙,

別忘了給家裡去個電話,

中秋到了,讓心團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也許,你們是醫生護士,

是警察,是軍人,是鐵路、航空工作者

………

你們為了我們的團圓,

放棄了自己回家的機會。

謝謝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溫和的月光,皎潔的藍夜,

明月是沉在心底的念想。

希望有一個溫暖的人兒,

陪你賞今夕月,

陪你到下一個天亮。

此時此刻,

無論是闔家團圓,

還是留在另一座城市繼續加班打拼。

願你

中秋 · 平安 · 快樂

送給你這些最美的月亮

願這充滿魅力的月色

能溫暖你腳下的路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

表裡俱澄澈。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快樂!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到你的話,請幫忙點個「在看」分享給家人朋友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寫在最後:

親愛的,你好,我是豆媽。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

生活中的一地雞毛無處吐槽?

婆媳、夫妻、孩子那些頭痛事無處宣洩?

如果是這樣,來找我聊聊,

豆媽願做最懂你的那個樹洞,幫你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
  • 「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今年恰好又是中秋、國慶雙節同慶,花好月圓迎中秋 國泰民安慶國慶 共同慶祝美好佳節!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韶關市網絡文化節相關連結◆ 【網絡中國節·中秋】我畫你猜大挑戰,看你猜出幾個?◆ 有獎徵稿!「提升網絡素養、共享網絡文明」青少年手繪大賽火熱報名中◆ 恭喜!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
  • 我國各民族與其他國家的中秋習俗
    祭月最初是在秋分進行,但由於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是太陽曆,而不是月曆,因此秋分雖在中秋前後,但並非每次秋分之夜都有圓月,後來人們就根據月亮運行規律,將祭月活動由「秋分」調至陰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月圓之夜。現在我國各地、部分民族都有祭祀月亮的習俗。賞月、吃月餅。因為中秋之夜月亮又圓又亮,全家團聚之時,正是秋夜賞月的好時機。
  • 中秋不能少了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
    今天國慶中秋合璧,絕對是個吉祥的好日子!健行漸遠在此祝大家中秋團圓喜如意、國慶快樂樂逍遙!說起中秋,與春節、清明和端午並稱為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在國人中的地位僅次於春節。傳說中秋源自周朝的祭月禮制,發展到唐太宗時期「八月十五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民間節日,不過在華夏大地盛行開來已經是宋朝時期的事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現如今逢中秋便避不開的月餅。
  • 二十四節氣民俗故事有哪些 臨沂人要知道它們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二十四節氣自成體系,屬於中國傳統曆法中的陽曆部分。在農曆中,通過設置閏月,將二十四節氣恰當地分配在各月中,使之有穩定的季節特徵,故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秋節不回家?留學君教你用英文給外國人講中秋習俗
    古往今來,中秋佳節,無數文人墨客在這一天寄情於月,歌詠出數不清的千古佳句,成為一顆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我國幾千年文化長河裡留下濃重一筆。 慶祝中秋節的習俗起於唐朝,盛行於宋朝。直至今日,中秋節已經成為了華夏民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
  • 秋分節氣有啥習俗呢?
    秋季有6個節氣,共有90天,而秋分節氣正好處於秋季的第45天,因此它就剛好把秋季一分為二了。由於秋分節氣這天,太陽到達了黃經180度,意味著其將正好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在秋分節氣這天晝夜是等長的,也就是各為12個小時。秋分節氣就要到了,俗語「春祭日,秋祭月」是什麼意思?秋分節氣還有哪些習俗呢?農夫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1)俗語「春祭日,秋祭月」,說的是啥意思?到底是哪一天祭月呢?
  •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冬至習俗你知多少?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又稱「冬節」,在我們古時候,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漂泊在外地的人們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以「年終有歸宿」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古人是智慧的,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便測定出了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
  • 2020年十月一放假8天 你了解中秋節和國慶節嗎?
    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中秋飲食習俗知多少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既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又有月圓人圓的美好寓意,還有月餅、秋果等諸多慶祝豐收團圓的美食。除了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飲食習俗?經歷了千年發展之後,哪些習俗穿越古今沿襲完整,哪些習俗在傳承中有所創新?哪些習俗南北都有但存在差異?
  • 南白象一小《印象節氣》課程 感受二十四節氣的生活之美
    南白象一小的學生在春分時節齊放紙鳶,感受節氣的魅力。溫州日報記者 卓揚一年有四時,四時各不同。二十四節氣孕育的是豐富的傳統文化、時間哲學,寄予的是「冬至餃子,夏至面」「清明風箏,穀雨花」等時令生活與民俗情趣。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有許多暱稱。在許多地方,月餅也被稱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它們主要是在中秋節用來祭拜月亮神的。後來,慢慢傳播到現在,有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因為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天空中的月亮將是圓的,大而明亮。
  • 中秋節你不知道的四大習俗,最後一個你怎麼也不會想到
    中秋節到了,有很多人不知道古時候中秋節是怎麼過的,除了吃月餅還有你很多不知道的習俗,我們的農曆八月15是中秋節,這個時候是一年裡月亮最圓的時候,所以我們也叫做團圓節,在古時候過中秋節人們還有以下這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 中秋吃芋頭習俗的不同傳說
    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幷且只允許三家共享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
  • 中秋節|月亮圓圓,好運連連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
  • 二十四節氣夏至日和端午節的文化習俗,你了解嗎?漢服小姐姐告訴你!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這一時節,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