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民俗故事有哪些 臨沂人要知道它們的含義

2021-01-10 今日臨沂

  在我國民間,大街小巷裡傳頌的民俗故事一直為大家津津樂道。現在已基本不見街頭巷尾的說書人,但民俗故事卻以更多的方式在傳播著。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二十四節氣自成體系,屬於中國傳統曆法中的陽曆部分。在農曆中,通過設置閏月,將二十四節氣恰當地分配在各月中,使之有穩定的季節特徵,故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生在二十四節氣的民俗事項,被稱為歲時習俗,也叫「歲事」。歲事在農業社會中,是最基本的社會活動行為,而節日習俗正是伴隨著歲事而發生的信仰祭祀行為。

 

  下面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幾個民俗故事:

 

  1、在立秋時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民間習俗。在商洛竹林關一帶,就流傳著「摸秋」的習俗。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習俗中有很多說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風俗,這個夜裡,瓜豆任人採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

相關焦點

  • 成都民俗老畫家:畫二十四節氣 傳遞風俗人情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而本組畫中的立冬,近景展現的是秋收後進補以度嚴冬的食物,而遠景則展現的大家在秋收後的田裡面耕田的場景,以備來年春季耕種打下基礎。這些場面都可以很好的反應24節氣指導著人們應季而種應季而收的作用,同時讓人們通過這些農忙的場景,了解民俗。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
  • 傳統文化精解讀: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的氣候、歷史和民俗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傳統文化31#傳統節日23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當太陽達到黃經240度的時候,便是小雪節氣了。明代學人王象晉的名著《群芳譜》中有言:「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 很多人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但是你知道其中所代表的含義嗎?
    不少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歌,甚至背得相當熟練,但是每個節氣代表的含義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溫帶,氣候冷熱變化很大。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裡相對所處的位置,把一年劃分成24個等份,所以每一個月都有兩個節氣。
  • 跟著黃磊、多多父女,一起打開二十四節氣的秘密
    為了滿足小朋友的閱讀需要,我們用心打造了圖書版《多多讀書:二十四節氣的秘密》。《多多讀書:二十四節氣的秘密》是一本什麼書?《多多讀書——二十四節氣的秘密》,是關於自然和時間的百科全書。小朋友可以和與多多一起誦讀關於節氣的美妙詩詞,還可跟多爸學到七十二個神秘有趣的物候、天象、傳統節日、民俗、飲食、神話等知識。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為什麼要保護二十四節氣 「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深深根植於傳統農耕文化的二十四節氣,穿越數千年,與現代氣象科學完美「重疊」,「撞個滿懷」。 「不僅如此,二十四節氣仍在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時間制度安排,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對二十四節氣進行保護的理由之一。」
  •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都有哪些與我們相關的文化習俗?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留長,其中包括各種節日,各類民俗等等。明天就是11月22日,你知道這一天代表了我們什麼傳統文化嗎?沒錯,今天就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雪」,小雪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這些節氣是我們祖先根據不同時候的季節變化和生活習慣而總結出的一種節氣文化。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小雪」這個節氣包括哪些習俗文化吧。
  • 光影時節|重新認知「二十四節氣」
    故宮的24節氣》是由故宮博物院與御鑑文化潛心研討、打磨出品。 全書共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將830幅手繪故宮原景大圖、52座故宮建築、48個傳統習俗、115件故宮珍寶、64種動物、76種花木、24次成長體驗融入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 古人問天的智慧——二十四節氣
    隨著農業生產和天文觀測的發展,到了戰國末期,《呂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由此,傳統意義上的四時八節已經被初步確立。至漢朝,二十四節氣逐漸完善,史書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訓》中對二十四節氣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 小滿節氣含義來歷習俗 小滿是幾月幾日有哪些傳說故事
    小滿節氣含義來歷習俗 小滿是幾月幾日有哪些傳說故事  今日小滿,夏天就要到了!小滿節氣時間是幾月幾日?小滿有哪些傳說故事,小滿的是什麼意思?2019年小滿的日期:  2019年05月21日15點59分 星期二 (己亥年(豬年)四月十七,今天是小滿)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二十四節氣詳解【科普必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規律,古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 臨沂人知道古代立夏有哪些習俗嗎
    立夏到來,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除了是夏季第一個節氣之外,還有什麼含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立夏的含義   公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二十四個節氣 我們陪您一起走過(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昨日,《洛陽晚報》官微以《@洛陽人,這二十四個節氣有沒有你的專屬回憶?》為題,將本報過去一年來報導過的20多個不同節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晚報二十四節氣相關報導(資料圖片)  昨日,《洛陽晚報》官微以《@洛陽人,這二十四個節氣有沒有你的專屬回憶?》為題,將本報過去一年來報導過的20多個不同節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二十四節氣相關報導)  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涵義極其複雜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形成的
    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為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為基礎,約15天為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
  • 上海農民畫家手繪二十四節氣圖 動畫展現詩情畫意
    中新網上海6月6日電 (張踐 勾瑞)近日,上海金山農民畫時令節氣圖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畫作線條細膩、色彩鮮豔,頗具民俗氣息。6月5日,記者來到了上海金山農民畫家陳惠芳的家中。一進門,她就向記者介紹起了立夏節氣圖。
  • 南白象一小《印象節氣》課程 感受二十四節氣的生活之美
    南白象一小的學生在春分時節齊放紙鳶,感受節氣的魅力。溫州日報記者 卓揚一年有四時,四時各不同。二十四節氣孕育的是豐富的傳統文化、時間哲學,寄予的是「冬至餃子,夏至面」「清明風箏,穀雨花」等時令生活與民俗情趣。
  • 二十四節氣: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3鬥轉星移豐富節氣內涵在二十四節氣的建構過程中,星象和物候逐漸被納入進來,使二十四節氣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看星星,是古人認識季節和時間的另一途徑。古代沒有汙染,夜晚星空燦爛,美得讓人心醉,長年累月看星星,人們發現星空有著無窮的奧秘。
  • 大雪節氣的諺語農諺有哪些?2019年大雪節氣民謠附二十四節氣歌
    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有哪些?2019年12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大雪。大雪節氣到來,預示著強冷空氣會南下,氣溫會大幅度驟降,全國大範圍降雪或局地暴雪將出現,南方容易出現凍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