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且來嚼一嚼月亮的真味

2020-11-29 中國江蘇網

  作者:李泓冰

  中秋將臨,闔家團圓時,少不了與家人一起賞月、品月餅,伴隨美景的,必定有美食,尤其是月餅。

  眼下,月餅的品種五花八門,最近熱鬧的,有「健康月餅」、「養生月餅」,甚至還有「文化月餅」,功效也說得神乎其神,簡直能包治百病。其實,月餅一年也就吃個幾天,即便其餡料真有藥效,也難真正起到食療的作用。

  當然,也頗能理解月餅廠商促銷的用心,這些年,他們的日子顯然難過了。「八項規定」抓鐵有痕,剎住了節慶公款送禮之風,「公款月餅」絕了蹤跡。三令五申下,以前招搖過市的豪華月餅沒了市場。那些曾經動輒上千元、甚至搭配名酒、珠寶、工藝品的月餅禮盒,讓月餅蒙上「腐敗道具」的惡名。把花好月圓,做成個「月黑風高」,敗了中秋節的怡然清妙。更別提中秋一過,七成左右的月餅便從禮品變了垃圾,浪費驚人。

  現在的中秋節,返璞歸真,恢復了朗朗月色之下的一片澄明,如同唐人詠中秋的詩句,「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月餅企業的無奈,倒讓人看到了風清氣正的希望,踏踏實實做老百姓吃的月餅,才是誠信食品企業的坦途。散裝月餅就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像上海的品牌鮮肉月餅,就年年都是「網紅」,食客們要排著長隊才能吃得到。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被清洗過的中秋,終於有乾淨醇厚的月餅味道了。說到底,我們舉家對月品嘗月餅,更多的,是在咀嚼月亮的文化味道,是享受滋潤千秋的團圓親情。

  總感覺這普照全球的月亮,其實有一大半屬於華夏。試問,哪個民族,曾給月亮起過上百個表字、暱稱和小名兒?「金蟾」伴「玉兔」,「清虛」納「廣寒」,「素魄」影「桂宮」,「望舒」共「嬋娟」……咱國的月亮,入詩入骨入相思,入口入味入肝腸——「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月亮之於華夏,還有更堂皇正大的意義。中秋拜月,與春節祭祖,同樣是不可輕慢的重要禮儀。它又是民間狂歡節,「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何等熱鬧,何等歡樂!

  所以,祖先是在用輕鬆、活潑、健康的心境,設計中秋佳節。強調團圓之樂、孝親之美,遊子們才會在這一天倍添故國家人之思。中秋,是中國文化的一道醒目符號,承載的是融入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義、錦繡文章與風流蘊藉。

  而今,曾經蒙塵的中秋,一洗惡俗。而節日所承載的豐富文化信息、娛樂精神,尚待覆蘇。

  嗯,在月光如水的中秋,陪著家人、品著佳餚的同時,也不妨細嚼月光,嚼出中國人活潑昂揚的文化氣韻,嚼出來自先祖、洗禮今人心靈的文化遠香……

  果如此,才算不負先人,不負中秋……(李泓冰)

中秋將臨,闔家團圓時,少不了與家人一起賞月、品月餅,伴隨美景的,必定有美食,尤其是月餅。現在的中秋節,返璞歸真,恢復了朗朗月色之下的一片澄明,如同唐人詠中秋的詩句,「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秋一定要買月餅?都是月亮惹的「貨」~
    也許,詩人所說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說的就是這獨特的鎏金玫瑰吧!王小波詩裡的愛情是:我們好像在池塘的水底,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愛情不就是這樣,讓每晚的月光都變得溫柔。從外皮到內餡,都是純手工的心意,嫩薄透亮的冰皮,一入口便要化開,高級食材配比而成的飽滿內餡兒,每一口都是清新的滋味。
  • 【視界】不冒煙、可以嚼,這種口香糖一樣的菸草啥來頭?
    他們建立其獨一無二的乾燥烤房,在其內部升起帶煙的火堆,用煙來為菸草調香。他們想到的第二個辦法是:把這些燻過的菸葉在糖漿和糖水中浸泡。經過這兩步,菸草就具有了濃鬱的口味,這使得嚼煙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這一加工方式帶來的混合風味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加工配方沿用至今。
  • 臘肉炒好嚼不動?下鍋前多做2步,臘肉炒好又香又好嚼,不膩口
    說到炒臘肉想起前幾年,那時候老公還不喜歡吃臘肉,而我非常喜歡吃臘肉,可以抱著熟臘肉直接啃,一開始不明白他為什麼不喜歡吃,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婆婆根本不會炒,每次炒好的臘肉都是硬邦邦的,根本嚼不動,吃上幾塊腮幫子疼
  • 衛康樂咀嚼片:嚼一嚼,為健康
    小小一盒,方便攜帶,無論您在辦公開會,還是在出差度假,隨時隨地輕鬆嚼兩粒,安全放心保衛全家健康。關於希俄斯乳香膠:希臘希俄斯乳香膠是漆樹科黏膠乳香樹分泌的樹脂,不同於我國常用的橄欖科的乳香。其主要成分反式茴香烯,可以影響幽門螺桿菌細胞膜通透性、破壞細胞結構來發揮殺滅、抑制作用。通過阻斷Hp與胃上皮細胞的粘附作用,降低其致病性。
  • 手把手教你做老面饅頭,比用酵母發酵更加勁道有嚼勁,越嚼越香
    比普通的用酵母發酵的饅頭更加的有嚼勁,越嚼越香,嚼到最後有甜味,就算是只吃饅頭不吃菜也可以。老面饅頭沒有華麗的噱頭,只有一份質樸,雖然質樸無華,但卻是回憶中最香甜的味道。現在賣老面饅頭的地方已經不多了,所以我現在想吃的時候都會自己在家做。今天就分享大家一個老面饅頭的做法,鬆軟有嚼勁,越嚼越香,和小編一樣愛吃老面饅頭的朋友們可以學起來哦。
  •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吃月餅 2015-09-15 14:57 來源:考試吧 作者:
  • 麵包還是喜歡這款,無糖無油,越嚼越香,飽腹很強,當早餐正合適
    不是所有麵包口感都是以柔軟為主,就有這樣一種麵包,顏值不高,口感偏硬,外殼很厚,吃起來很有嚼勁兒,飽腹感極強,它就是法式鄉村麵包,它與普通麵包除了口感造型有極大區別之外,內部組織也相差很大,普通麵包內部組織都是細膩的小孔洞,而法式鄉村麵包內部是不規則的孔洞,且孔洞較大,可能對於部分人來說,初次嘗試會不太喜歡,但是仔細咀嚼後,你會發現越嚼越香,我想這大概就是它獨特魅力所在吧!
  • 嚼檳榔並非一無是處,有三大壞處,也有三大好處!但千萬不能上癮
    檳榔樹是一種喬木植物,而嚼檳榔於漢朝時期就已經在我國南方盛行了。有詩云:「綠玉嚼來風味別,紅潮登頰日華勻。心含湛露滋寒齒,色轉丹脂已上唇」。如今人們越來越關心健康,而檳榔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 小溪裡的這種小魚,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其實說的是在清水裡,魚兒很難生長,但長出來的,必定肉嫩味美。比如,在農村水流清澈的小溪裡生長的石斑魚,我們那裡叫它溪水石斑魚。這種小魚一般生長在水流清澈的小溪裡,咬鉤兇猛,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 中秋探源:「嬋娟」僅指月亮嗎?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作者:陳二虎一、蘇軾的「嬋娟」表達了什麼中秋節漸近,不由想起蘇軾的那闕《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也成了民俗中中秋節最詩意最美好的祝福。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把這「嬋娟」解釋為月亮,這僅僅是最淺顯的解釋。那麼,這「嬋娟」兩字到底表達了什麼?
  • 鞠婧禕一口麵包吃33下,吃飯慢嚼得多真能減肥嗎?
    於是開始有人模仿,但還沒嚼夠, 就開始遇上家庭問題。 我也嚼很多下,可為什麼就一斤都沒瘦? 相信不止是我一個人的疑問…… 難道就嚼得不夠多? 難道非得把咬肌都咬大了才能瘦? 所以究竟是啥原因,今天一起來扒扒。
  • 農村一奇特野草,嚼兩口可治牙痛,老人拿它治療毒蛇咬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小編一樣的感受,小編小的時候家住在農村,每天被家裡養的公雞吵醒,一到夏天更是被蟲鳴鳥叫包圍著,超級幸福。從家裡眺望遠處的山,綠油油的一片,美麗極了。山上有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小動物,有的甚至大家都不知道它們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 被賞了幾千年的中秋節月亮,其實一直在發生變化
    中秋祭月,開始是帝王的「專利」,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率先效仿的是魏晉時期的貴族和文人學士們,他們對著天上的皓月觀賞祭拜,飲酒作詩,抒發情懷,月亮成為了他們且祭且賞的對象。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了一個傳統活動。
  • 嚼檳榔可以抗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
    嚼檳榔可以抗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video 嚼檳榔可以抗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 炸螞蚱的做法,越嚼越香,上一盤就搶光!
    炸螞蚱的做法,越嚼越香,上一盤就搶光!哈嘍大家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美食是不可辜負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美食,食材非常普遍,就能做簡單可口的美食,快來跟我學習一下吧。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炸螞蚱,把螞蚱的翅膀去掉,然後用清水清洗乾淨控幹水分,鍋內倒油,油溫3~4成熱的時候下入螞蚱,全程要用小火慢慢的長。炸制的過程中,我們要經常翻動一下,出鍋後撒點鹽攪拌一下,香噴噴的炸螞蚱就做好了。螞蚱的做法,實在太好吃了,吃過一回總是想其中的滋味。這樣炸出的螞蚱焦香酥脆,非常的好吃。質嫩爽口又好吃,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動手試一試!
  • 今年中秋外國月亮更圓?
    那麼中秋節怎麼是來的?又是如何跟月亮扯上關係的?真的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網易旅遊在中秋將至之際,推出特別策劃《中秋旅遊三日談》,來說說關於中秋的那些事兒,第一期話題:中秋與月亮。(參與篇末話題互動,有機會贏取網易旅遊與網易火車票提供的幸運獎品哦!)趣談:2014中秋外國月亮更圓?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賞月的時候,一邊看月亮一邊吃胡餅。唐玄宗說:「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順口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餅怎麼樣?」唐玄宗說:「好。」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不過這些都是傳說。北宋之時,月餅在宮廷內流行,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 農村一種清香野草,嚼3片葉子就可去口臭,價值珍貴曬乾3元一斤
    在農村野外有著各種各樣的野草,很多野草看似普通,其實都有著不小的價值,甚至有些價值還很珍貴,筆者也時常會去野外摘一些野草來用,比如蒲公英、馬齒莧、車前草就是常用的野草。小魚仙草的別名也是非常的多,比如月味草、土荊芥、幹汗草、熱痱草、假魚香、土荊芥、姜芥、香花草、野荊芥、假荊芥、四方草、石薺薴、痱子草、臭草等等。小魚仙草不管是不是在花期,它全株都會散發出一種奇特的清香味,可能因為每個位對香味的定義不一樣吧,有的地方覺得小魚仙草散發出來的味道很香,有的地方則覺得小魚仙草散發出來的味道很臭,所以也使得它有了香草或者臭草的別稱。
  • 中秋未必有月圓,3首描寫中秋看不見月亮的古詩詞,讓人拍案稱奇
    眼看中秋節就要到了,賞月亮,吃月餅,這個傳統節日在如今依然充滿著魅力。十五的月亮分外圓,但是在歷史上,並不是每一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都能看見月亮。正所謂中秋未必有月圓,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首描寫中秋看不見月亮的古詩詞,韻味獨特,蘊含古人真情實感,讓人拍案稱奇。第1首,《一剪梅·中秋無月》: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 鼠麴草獨制永春綠「餈殼龜」 嚼勁十足備受青睞
    加入鼠麴草的餈殼龜呈綠色,口感柔嫩有嚼勁。核心提示  在閩南,正月初九的「天公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儀式相當隆重,所用「貢品」也頗有講究,其中就包括米龜這道小吃。餈殼龜蒸熟後呈墨綠色,吃時很有嚼勁,柔嫩又具風味。加工鼠麴草,要先將它去除雜質、洗淨,然後在沸水中氽熟,將其按一定的分量及時倒進碓臼內,拿一支木製工具用力刺鑿,然後又要再用力舂,一直舂到鼠麴草全部成了糊狀才算完成。  餈殼龜的餡分為甜、鹹兩種,食材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安排,可以是豆沙、麻酥、花生酥、芝麻、番薯茸、蜜餞碎塊,也可以是蘿蔔絲、筍乾、包菜、肉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