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個害怕被看好的「期望恐懼者」?

2021-01-11 騰訊網

KY作者 / Celia

編輯 / KY主創們

這兩天又重溫了一遍美劇《小謝爾頓》,其中有一個橋段戳到了我的笑點:

小謝爾頓因為在學校的科學博覽會上只拿到了榮譽證,決心放棄科學,改去學習表演。由於他有出色的學習天賦,很快被蘭迪先生相中,讓他出演舞臺劇的主角。

但最後臨近上臺的時候,他發現臺下有很多人,感到萬分驚恐,臨時決定不上臺演出了。

在後臺,蘭迪先生用盡方法鼓勵他,勸他登臺表演。

但無論老師怎麼說,他就是不肯再回去舞臺上了。最後,老師不得不親自上陣替演……

其實,很多人都像小謝爾頓這樣,經歷過表演前的怯場。但是還有一些人,僅僅是被他人寄予期望,就已經想要退怯。Ta們自身有時也為這種對期望的恐懼感到苦惱,因為這種恐懼阻礙了ta們的個人發展。

我們曾在後臺收到過這樣一則留言:

「KY,我發現自己有個問題,就是特別害怕別人看好自己,害怕別人期待的目光和鼓勵的話語。之前有一次,部門領導想指派給我一個重要項目,說他認為我一定沒問題的。別人可能都巴不得被領導看好吧,但我反而感覺很害怕,很想逃跑。

最終,我還是認慫了,跟領導說我承擔不了這樣重的任務。我看得出來他挺失望的,我也知道我錯失了很好的機會。KY,你說我該怎麼克服這個問題?」

通常來說,被看好是件讓人高興的事。但為什麼有些人反而會特別害怕被人看好?在深入講解這其中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些害怕被看好的「期望恐懼者」可能會有哪些內心體驗:

經常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可能不太靠得住

聽到別人對自己說鼓勵的話,立刻會感到壓力和緊張

通常不願意去表演或是展示自己

如果一定要展示成果或登臺演出,傾向於一個人默默準備

比起被看好,寧願被低估

會表現得很謙虛,甚至隱藏實力,只為避免他人對自己有較高的預期

認為一旦無法實現他人的期望,自己就徹底完了

在人際關係方面,「期望恐懼者」也可能會陷入一系列困境:

在社交、合作關係中時常感到壓力很大

在社交方面退縮,更可能在有需要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無法及時得到老闆、導師或前輩認可,錯失重要的發展機會

吸引來的朋友或伴侶總是一些有些「bug」

自己不那麼好的一面很容易在交往中被戳到

很難找到真正欣賞自己的朋友或伴侶

為什麼被看好也會讓人心生恐懼?怎樣的人會更容易成為「期待恐懼者」?作為一個被看好就想退縮的人,怎樣才能從容應對他人的期望、改善社交與個人發展中的尷尬處境?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積極期望也可能會讓人心生恐懼。一方面,積極期望是結果導向的,「看好他人」的背後,包含著「好與壞」的評判。另一方面,過高的積極期望會給人帶來壓力,挑戰我們的個人邊界。

特別害怕被看好的「期望恐懼者」可能是三類人:自尊感脆弱的人;父母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疏離型依戀類型的人。

無論你是因為不夠相信自己、渴望無條件的愛,或是總是不由自主為他人考慮而恐懼來自他人的期望,都有可能找到和這個世界相處更舒適的方式。

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其實不用為別人的失望感到抱歉,也不必因為滿足了別人的期望而有成就感,我們就可以不再害怕被人看好。

模板測 試

模板測試

很多人都認為,他人對自己有積極的期望是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受到他人的認可和信賴。但事實上,積極期望也可能會讓人心生恐懼。

「看好他人」的背後,包含著「好與壞」的評判

表面看來,積極期望與單純的支持很相似,其實它們有著不同的內涵。對他人的支持是圍繞關係展開的。當有人選擇支持我們的行動、選擇或決定,我們會感到有人站在自己這一邊;他人的支持讓我們不至於孤立無援。

但是,對他人有較高的期望不僅是在表達鼓勵和支持,更意味著他人為我們的行動、選擇或決定預先設立了評價標準。當某個人對我們在做的事情持有期望時,ta同時也參與了對我們行動結果的評判。而我們會感到自己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夠達成這份期望

(示例:積極期望的話語 vs. 支持的話語)

因此,對積極期望的恐懼背後,也包含了對被評價、被批判的恐懼。

他人過高的期望會帶來壓力

當他人給予我們的期待過高,超過了我們給自己的期待,這份積極的期待就很容易轉化為壓力甚至負擔。

一方面,過高的期待使得失敗的代價變高了。在他人期待的目光下,成敗不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一些人有可能會害怕一旦自己失敗了,就需要承受他人表達的失落,也有可能失去再次被看好的機會。

另一方面,過高的期望可能迫使我們讓渡一部分自主權。當他人在某件事上賦予我們較高的期望,我們也就更難放棄或改變心意。即使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才是對自己的行動和選擇負有責任的那個人,我們依然可能因為他人的意願做出妥協。

應對這兩方面的壓力,對我們的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y)是一種挑戰。簡單來說,個人邊界可以幫助我們分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他人的。如果個人邊界不夠清晰、堅固,我們就容易去背負他人的心願,將他人的積極期望當作自己的聲音,從而不允許自己失敗、犯錯,或是選擇另外的道路。

而當我們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失望和審視,但是又沒有能力為自己的失敗或行為改變負起責任,為了迴避這其中可能的衝突,我們就有可能會對來自他人那份積極的期望心生退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積極期望是無處不在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期望恐懼者。哪些人會特別恐懼來自他人的期望呢?

1. 自尊感脆弱的人

恐懼被看好的人內心總有一個聲音,覺得自己「不值得被看好」。低自尊者也常常會有相似的想法。不過,並不是每個自尊水平較低的人都會恐懼來自他人的期望。

有一些人雖然自尊水平較低,但相對穩定。無論外界對ta們的看法如何,ta們總會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這些穩定的低自尊者並不害怕被看好,只會覺得他人的鼓勵對自己沒什麼用。

但還有另一類低自尊者,也被稱為有著「脆弱自尊感(fragile self-esteem)」的人。一方面,ta們對失敗的經歷記憶更深刻,更高估事情落敗的可能(Rosenberg & Owen, 2001)。而另一方面,ta們的自尊水平較為不穩定,很在意他人的眼光,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改變對自己的看法(Kernis & Goldman, 2003)。

脆弱的低自尊者更容易恐懼來自他人的期望。Ta們在遇到挑戰時,傾向於認為自己很可能失敗。此時,一旦他人對ta們有了積極的期望,ta們就可能進一步想到,別人在看到自己失敗之後一定會對自己失望。而在自尊感脆弱的人看來,失敗且讓他人失望的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2. 父母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

如果一個人的養育者有完美主義傾向,從小對孩子期望非常高,那麼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會發展出對積極期望的恐懼。

那些事事追求完美的父母,也將孩子視為自己最完美的作品之一,不容許ta有半點「做不到」。一旦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高期望,父母就可能會對ta表達嫌棄或指責,比如「你怎麼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你這樣,哪裡像我們的孩子」。

在孩子成年後,為了避免陷入童年時頻繁體會到的羞恥感(shame)和尷尬(embarrassment),ta依然會盡力迴避與童年時相似的情境,即背負著他人的積極期望去實現某個目標(Madjar et al., 2013; Sagar & Stoeber, 2009)。在ta心目中,積極期望等同於不值得被愛的危險信號,會觸發ta早年間在與父母關係中體會過的恐懼感。

3. 疏離型依戀類型的人

這一類的「期望恐懼者」有一些特殊:ta們可能並不害怕個人成就方面被人看好,卻尤其恐懼在關係中被賦予期望。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諮詢案例,來訪者身邊有一位同學非常欣賞他,想和他交朋友,平時對他很好,每到節日、生日的時候也會為他送上祝福。來訪者卻在這段關係中感到莫名的恐慌,坐立難安,最終選擇了與這位同學絕交。因為他認為,同學的這種主動示好,隱含了一種希望在關係中獲得回報的想法。

諮詢師在後續的分析中指出,這位來訪者真正恐懼的,是對方對於他「在關係中會做出回報」的期望,而這一恐懼與他在關係中疏離、迴避的依戀模式有密切的關聯。

如果你看完今天的文章,認為自己是一個期望恐懼者,你可以看看以下三點。

1. 你恐懼他人的期望,是因為不夠相信自己

在嚴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有「冒充者症候群」。總是擔心他人對自己的看好都是因為自己的假象,深信真實的自己遠不夠好。更多的期望意味著更多地努力迎合和扮演。

對於這樣的你來說,你需要的是現實檢驗能力。有能力分辯別人對你的期望是否客觀、且符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

一個練習現實檢驗的常見技巧是,在感受到他人的積極期望時,嘗試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它。你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放入「我以為……其實不一定」的句式中進行重述,比如:

原本的念頭:「一旦我讓ta失望了,ta就再也不會賞識我。」

重述的念頭:「我以為一旦我讓ta失望了,ta就再也不會賞識我,其實不一定。」

這樣做會幫助我們區分主觀臆想和現實,避免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恐懼。

這種能力還需要不斷在實踐中得到提升:你敢於挑戰一些自以為做不到的任務,然後在做成之後,對自己有了更客觀的評價和認知。

具有這樣的能力以後,你會衡量他人的期望是否合理,並且不再會恐懼那些本來就適合你的期望。

2. 你恐懼他人的期望,是因為渴望無條件的愛

有的人恐懼他人的期望,是因為從來沒有感受過無條件地被愛和被接納。這導致他們經常在面對外界的期望時過於敏感——覺得委屈、覺得世界很功利,而難以感受到他人的期望中也包含了很多肯定、鼓勵和美好的祝願。

對於這樣的你來說,在面對期望的時候,你要學會辨別自己的負面情緒,究竟是來自此時此地,來是來自過去的某些其他人對你的苛刻要求。

學會認真感受眼前這個人的初衷和意圖,也許他們的期望裡包含了遠遠超過你想像的善意。

3. 你恐懼他人的期望,是因為總是為他人考慮令你厭倦而疲憊,是習慣了用孤獨的代價換取獨立的安全感。

在一些人的成長過程裡,他們可能一直承擔著為他人考慮的角色人物,這個他人可能是兄弟姐妹、朋友、甚至是父母。

這種角色令他們有很少的精力可以為自己考慮,優先滿足自我的需求,而總是「很懂事」、「很成熟」,沒有被允許做過一個任性的小孩。

於是對他們而言,一旦有人對和他們發展親密關係(不僅限於愛情)懷抱期待,他們就會進入戒備狀態——他們無法不為他人考慮,因為童年的道德要求已經滲入血液,不能做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但又實在疲於承擔這樣的角色。

所以他們更願意選擇孤獨,以此迴避人和人之間發生親密關係可能要承擔的麻煩。

對於這樣的你來說,你要知道你不是不需要親密關係,也不是無法承擔他人的期待。而是這種承擔應該是相互的、輪流的,這些期待應當是合理的,且你也能感受到對方對你需求的體恤和關懷。

你只是需要拒絕那些單方面、不合理的期待。如果一開始你覺得很難,你可以嘗試詢問他人。參考多人的意見,做出自己的判斷。

在寫作這篇文章時,我和一位朋友聊起這個話題。她曾經也很害怕被看好,現在已經能夠以平常心來應對他人的期望。我問她是如何完成這一轉變的,她說:

不用為別人的失望感到抱歉,也不必因為滿足了別人的期望而有成就感。歸根結底,那都是別人的喜怒哀樂,不是你的。做你自己生命的主角,不要做他人生命的配角想清楚這一點,就不怕了。

從她的回答裡,我感受到了一個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時的力量。希望這份力量可以傳遞給看到這裡的你,帶你走出長久以來的恐懼。

以上。

Reference:

Kernis, M. H., & Goldman, B. M. (2003).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in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In M. R. Leary & J. P. Tangney (Eds.),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pp. 106-127). New York, NY, US: The Guilford Press.

Madjar, N., Voltsis, M., & Weinstock, M. P. (2013). The roles of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 and criticism in adolescents』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and achievement goal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5(6), 765–778.

Rosenberg, M., & Owens, T.J. (2001). Low self-esteem people: A collective portrait. In T.J. Owens. S. Stryker, & N. Goodmanm (Eds.), Extending self-esteem theory and research (pp. 400-43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gar, S. S., & Stoeber, J. (2009). Perfectionism, Fear of Failure,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The Central Role of Fear of Experiencing Shame and Embarrassment.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1(5), 602–627.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測試:你最害怕哪只猛獸?測你是不是一個膽大的人!
    心理學測試:你最害怕哪只猛獸?測你是不是一個膽大的人!從你選擇的圖片上來看,你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你不僅做事大膽,而且你還具有很好的理性思維,你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你從來都不會被一些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你應該是個非常相信科學,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
  • 我們為什麼害怕蜘蛛
    我們為什麼如此害怕蜘蛛呢?1. 一個古老的「敵人」有人認為,在早期人類進化中,蜘蛛被視為一個威脅,所以人類對其發展出了一種條件反射。在孩子三歲大的時候你就能看到這種現象,向他們分別展示蜘蛛和蟑螂的圖片,孩子們會更快地指出蜘蛛,這是不尋常的,因為蟑螂也是不受歡迎的爬蟲。
  • 測試你有沒有「巨物恐懼症」,這5張圖,堅持看完的人真的不多!
    測試你有沒有「巨物恐懼症」,這5張圖,堅持看完的人真的不多!其實巨物恐懼症的存在和恐高症密集恐懼症的存在是一樣的,有人害怕高處有人害怕密集的東西,而有人害怕體型比較大的物體。一些輕微的巨物恐懼症患者,在看到一些體型比較大的東西時,會感到非常的不舒服,頭暈噁心等等,嚴重的巨物恐懼者在看到一些比較大的物體時可能會暈倒。
  • 夜晚狗狗眼睛發亮的原因,你了解過嗎,以前你是不是也害怕過
    1狗狗眼睛不是光源,它本身不能發光。我們小時候看見害怕的光其實就是晚上月光在狗狗眼睛裡的反射。月光通過視網膜落到視網膜後的虹膜上,再經虹膜反射到視網膜上,所以我們就看見發光了。對於犬科動物而言,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北京上海深圳科創期望值全球前三,上海化學醫學被全球科學家看好
    未來十五年,全球科學家最看好哪些城市科技創新前景?昨天,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未來前景廣受看好,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期望值前三位。
  • 《終結的熾天使》米迦的cp們,你更看好哪一個
    「你是我的唯一,而我卻是你的之一」,在看到米迦不顧一切「救」小優時,真的心疼米迦。但無論怎麼說小優也是米迦的一切。第二位:費裡德·巴特利(費娘)費娘其實曾經也是人類,但是被第二始祖齊藤轉化成吸血鬼了。他的體內曾經也擁有「米迦爾」因子,是被選中的天使,但由於沒達到齊藤的期望而被拋棄了。費娘可能是看到同為天使的米迦而產生了異樣的思想,從米迦被飼養時,費娘就很照顧米迦,聽到費娘與米迦的對話,根本不像是敵人。而米迦成為吸血鬼後,費娘對米迦的照顧更加強烈。
  • 心理測試:夢見下面哪一個動物最讓你害怕?測你害怕什麼困難出現
    心理測試:夢見下面哪一個動物,最讓你害怕?測你害怕什麼困難出現 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遭遇困難是人生的一個機會,是一次重要的轉折點,困難過後,有些人越來越強,有些人被困難打倒,但是總有一些困難是自己無法戰勝的,這一輩子,你最害怕什麼困難出現呢?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美國上空出現雲海異象,密集恐懼者慎入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世界各地都發生了很多不平凡的事情中國衛星回傳照片:美國上空出現雲海異象,密集恐懼者慎入!乳狀雲還有一個更加形象的名字,叫做「顛簸的雲彩」,它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將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極端氣候
  • 收益如何達到期望?
    投資收益,總體來看是不是能夠達到期望?但是人的心態也很奇妙的,我自己走過來的路,那就是大幾百萬,就是五六百萬、七八百萬的時候是最焦慮的,你總覺得那個時候好像自己努努力就站起來了,但是稍微一不留神可能又掉回去了,實際上這個極端是最最關鍵的,這個階段一定要穩住。   主持人:您提到的穩住,比如說我看好一些資產是長拿嗎?還是怎麼回事?
  • 非農業就業率預測期望不佳銀價多空博弈-白銀資訊
    周四,美國國會正式確認了拜登當選總統,昨晚,美國當周初請低於預測期望,但仍居高不下,再次暗示了今晚非農業就業率的悲觀預測期望。美指昨天觸底反彈收陽,但仍壓制在90大關下方;今天銀價在27美元大關趨勢偏弱區間震蕩。
  • 你害怕的蜘蛛,jiojio也太可愛了!
    害怕蜘蛛不丟人蜘蛛作為眾多小夥伴們童年的陰影,很多人認為害怕蜘蛛很丟人,事實上,害怕蜘蛛並不丟人。大叫:走開走開(全小區的聲控燈都被你的叫聲嚇亮)蜘蛛恐懼症的成因也很「搞笑」,一般來源於童年時期收到的某些思想引導,比如媽媽會在你不聽話的時候說「再不聽話,外面的蜘蛛要來咬你哦」,聽媽媽話的我們,就變成了此恐懼症的「犧牲品」。
  • 購彩不僅靠運氣 用數學期望投注串關盈利更多!
    但風險也比單關增加了很多,如何串關,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本期網易紅彩邀請專家小萊萬與大家分享他自己的經驗。競彩2串1曾創下8連紅的個人記錄,命中率長期穩定。目前市面上的競彩投資理論形形色色,但是有多少是真正對彩民有利的呢?又有多少你看著還不錯的策略堅持執行下去了的?關於競彩,我們可以摒棄賭博思維,真正當成理財來做。而理財需要什麼策略和心態呢?
  • 妻子害怕鑽進袋子的壁虎,讓丈夫弄走,反被大罵:你是不是無知?
    到了小江生日,小黃只買了一個小蛋糕意思一下,當即小江就生氣埋怨蛋糕太小了。小黃解釋不是自己蛋糕太小的原因,而是妻子小江還收到了追求者的蛋糕和鮮花,有了對比後才挑刺。在小江看來,丈夫小黃在她婚後第一次生日買個如此小的蛋糕就足以可以丈夫的不用心,再跟他人的蛋糕一對比,更覺得是丈夫用情不深,這讓她第一次對結婚感到了後悔。而接下來,他們的關係非但沒有緩和反而愈演愈烈。
  • 科幻電影教你未來怎麼活 未來世界裡的九大生存法則
    接下來,網上就總結了未來世界九大生存法則,讓你可以在變幻莫測的未來世界裡默默的生存……1.避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長相和行為跟人類很像的人工生物有時候真的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有些機器人本身設定就是壞人,比如不懈追逐著人類的《終結者》或者《異形》,因為缺少人性不斷背叛每一個人。還有的通過動亂、故障的形式威脅著人類,比如《西部世界》裡的槍手開始槍殺遊客,又比如《銀翼殺手》裡複製人類的機器人試圖取代人類。
  • 看好輪胎上的這些數字教你選正確的輪胎
    現在家用車越來越多汽車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用出行工具但當你的愛車行駛到一定的時間和公裡數時就會有4S店和維修店告訴你該換輪胎了,那我們的到底該該不該換輪胎,該更換什麼樣的輪胎,怎麼分辨買到的是不是翻新胎,就這個問題告訴大家一些輪胎上的重要數字教你選正確的輪胎。
  • 婚姻幸福的秘訣是,適當降低期望值
    很多人對婚姻有著美好憧憬:在合適的年紀遇到對的人,在剛好的年紀攜手走進婚姻,往後餘生,一房二人三餐四季,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愛情這種令人嚮往罕見的東西,一旦發生了,就是一份美好的禮物,一個暖心的問候,或是一個心儀的禮物,都是我們期望的美好。
  • 浙江大學的這些好就業高薪酬的專業,你看好哪一個?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浙江大學作為我國頂級大學,既有顏值又有實力,所以能夠考進浙江大學的,內心都是有著一座高山或者是一個大海的,那麼怎樣的薪酬才能配得上他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浙江大學的那些好就業高薪酬的專業吧,看看你是不是有點心動了呢。
  • 今晚非農業就業率預測期望悲觀 白銀能否重啟多頭漲勢?-白銀熱點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了拜登當選總統,美國當周初請低於預測期望,但仍居高不下,再次暗示了今晚非農業就業率的悲觀預測期望。美指昨天觸底反彈收陽,但仍壓制在90大關下方;今天歐洲市場盤中,現貨白銀在27大關下方趨勢偏弱區間震蕩。
  • 害怕毛毛蟲?可能你只是不了解它們長大後的顏值
    說到毛毛蟲,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你的害怕源自於何處?身上也是長滿了毛,而且色彩豔麗,是不是也有劇毒? 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