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是如何過審的?災難性事件的影視化改編要點

2021-01-09 新片場學院

「車諾比事件」是一個影響極大地災難性事件,災難性事件的典型特點是:大家都知道很可怕,但沒有人「敢說」具體有多可怕。

為了各種複雜的考慮,或者某些「技術原因」,對於災難性事件的改編總是困難重重,而《車諾比》的播出則令人格外的驚喜,為大家提供了「紀實類」災難片上映的一點點參考。

建議沒有看過《車諾比》的朋友也去看一下,觀摩學習也罷,紀念致敬也好,把它當成災難片也好,故事片也罷,看過之後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車諾比》由克雷格·麥辛(Craig Mazin)執筆﹑《絕命毒師》的導演喬韓·瑞克執導,口碑爆棚,全網好評。豆瓣9.6,爛番茄新鮮度95%。

大家一致認同車諾比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逐漸逼近的恐懼感不曾消散,出色的技巧和對制度性腐敗的智慧剖析使這場國家悲劇得以戲劇化呈現。

不過對影視從業者而言,更具有參考意義的是,這部劇在改變過程中從劇情的表現形式,到人設的調整,以及事件的展現形式,在災難性事件的影視化改編中都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1、更具戲劇化的表現形式

正如電影對於任何歷史事件的「戲劇化表現」一樣,作家和編劇在將一個事件搬上熒幕時,「百分百還原事件」是沒必要的,那是紀錄片要做的事情,影視化改編必須做出調整。在《車諾比》中更是如此。

《車諾比》進行戲劇化調整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事件基於一場複雜的科學事故,如果過於著眼於事件本身的原理,細節處的科學知識會導致觀劇要求大大提高,超出大部分人對於核運用的認知,包括核反應堆和核裂變如何發揮作用,以及那麼可怕的事故為什麼還會有人試圖掩蓋。

如果編劇克雷格·麥辛堅持故事的科學性展現,這部劇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乾燥,複雜和無聊的。幸運的是,他們沒有,而且戲劇性的改編中也充滿保持了影視化的高質量以及對於事實的尊重。

克雷格·麥辛和其他製作人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雖然最後依然不是百分百準確,但確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更具「集合性」的人設

適當的把「角色」進行融合與刪減是一種常見的操作。在災難性事件的改編中,往往參與事件之中的人物會很多,但是對於觀眾而言,把注意力放置在太多角色身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比如《權力的遊戲》就是以角色眾多聞名,但也正是由於角色太多,導致後期作者馬丁一直寫不出來接下來的故事,而編劇只能把部分角色融合刪減。

在《車諾比》中,艾米麗·沃森飾演的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霍繆克就是一個「複合體」。不像故事中的其他主要人物,烏拉娜·霍繆克並沒有一個單一的角色原型,而是事故發生後在車諾比工作的數十名蘇聯科學家的「角色融合」後的「複合體」。

這些科學家,就像烏拉那·霍繆克在劇中表現的一樣,是最早站出來質疑車諾比核反應堆危險的科學家,他們中很多人因為直言不諱而被監禁。

《車諾比》第五集結尾中,明確表示,這一角色是多位科學家的「角色綜合體」:

「(Valery)Legasov得到了數十名科學家的幫助,他們在車諾比與他一起不知疲倦地工作。Ulana Knomyuk的角色是為了代表他們所有人而設立的,並尊重他們對真理和人性的奉獻和服務。」

3、更具直觀衝突性的「事件節點」

車諾比以一場戲劇性的審判結束,其中穿插了對事故的閃回,觀眾們第一次從核電站內部看到事故原因。這段劇情很精彩,也以極具戲劇衝突性的方式讓結局充滿神秘感。然而,這場審判並不是準確的「歷史再現」。

在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場審判,劇中大部分描述是真實的,但也存在一些戲劇性的改編。例如賈裡德·哈裡斯(Jared Harris)飾演的角色瓦列裡·萊加索夫(Valery Legasov)並沒有出庭,也沒有提供確鑿的證據證明那些應該為爆炸和熔毀試驗負責的人有罪。事實是,Legasov在一段時間之後,在另外的場景下才提出了他的證據。

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編劇用巧妙地戲劇性手法,讓現實中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逐漸發生的事情,在一個事件的關鍵節點集中性的爆發出來,使之具有更強的感染力,也讓觀眾更容易理解事故與實驗的性質,讓觀眾理解核裂變的複雜過程。

讓觀眾已經熟悉的角色以非常基本的方式解釋所發生的事情,對觀眾來說更容易消化信息。

PS:本文首發於訂閱號 新片場學院(ID : xpcedu),一個木得感情的影視教育帳號,歡迎來公號找學妹玩!

相關焦點

  • 《車諾比》登頂榜首,災難改編如何向紀錄片「偷師」?
    排行前三名的都是非虛構類劇集:第三名是《地球脈動1》,夾在中間的第二名是2001年上映的,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空降兵經歷改編的電視劇《兄弟連》。現在,這個榜單出現了一位新的王者,另一部真實事件改編劇集登上了排行榜首位。北京時間6月5日,剛剛完結的《車諾比》空降IMDb電視劇榜首位,評分高達9.5分。
  • 《車諾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豆瓣評分達到了9.7!
    在其中,有真實事件的深刻見解,有歷史的厚重沉澱,還有後人回看過往的思緒。這部劇,就是以蘇聯車諾比重量級的核洩漏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5集小劇集,《車諾比》。切爾諾貝爾的歷史,不用過多的介紹,那是1986年4月26日凌晨發生的事件,每次被提到,都是我們無法抹滅的過去。而且更加嚴重的是,核洩漏發生之後對其他地區造成的核輻射汙染。
  • 【美劇資源】《車諾比》:這部美劇改編自真實事件,每一幕都讓人毛骨悚然!
    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地。劇集開始於車諾比核事故的兩年後,當年負責處理事故後續問題的列加索夫自殺了。死前他留下了幾卷錄音帶,旨在披露整個事件中被刻意隱瞞的真相。Hedy很喜歡這個開頭,不僅塑造了懸疑的氣氛,還引起了觀眾繼續看下去挖出真相的欲望。
  • 怎樣改編《超新星紀元》能讓電影過審
    突然,那兩隻手鬆開了你的手,你徒勞地在黑暗中摸索著,想找回那兩隻手,你絕望地大喊,無際的黑暗吞沒了你的聲音……   這可能是每一個人在童年都做過的夢,黑暗中丟失了爸爸媽媽的手,是每一個孩子最恐懼的事。   這也是全人類最恐懼的事,這恐懼深深地根植於人類文明之中……百度貼吧有一個特別精彩的問題:如果你是編劇,怎樣改編《超新星紀元》能讓電影過審?
  • 車諾比事件變種人是什麼樣的?揭秘車諾比變異生物
    1986年4月26日1點24分,位於普裡皮亞季城附近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核反應堆發生了嚴重的核洩漏,最終導致爆炸。
  • 史上最嚴重核災難《車諾比》事件,謊言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如果大家有訂閱HBO的頻道就會知道,自從4月《權遊》開播開始,每一集權遊播放完以後,都會有《車諾比》的預告。講真的,當時我看了挺不以為然,因為就車諾比本身,真實的紀錄片,已經被拍過很多輪迴,真實的畫面和採訪,已經足以震撼人心,而且真實災難題材,也只有真實的記錄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 《車諾比》主創新作改編自遊戲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去年憑藉《車諾比》獲得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劇情類節目最佳導演獎的約翰·倫克昨日宣布,他將為HBO拍攝新劇。新劇根據知名遊戲《最後生還者》改編。而該劇的主創班底也都是《車諾比》的搭檔,包括編劇、製作人克雷格·麥辛,倫克說:「克雷格和我再合作,別的項目也會合作,因為我們喜歡彼此。」此外,原作遊戲的創意總監尼爾·德魯克曼也受邀參與本劇的製作與劇本創作,與《車諾比》編劇克雷格·麥辛一起負責劇本。該劇的演員陣容目前還未公布。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到了二零零六年官方統計時,車諾比事故共造成了四千多人死亡。但是後來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研究發現,這次事故的受害者在二十年內總計達九萬多人,並且隨時可能死亡。這次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事故中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廣島原子彈的四百倍以上。而現在的車諾比隔離區內,已然成為了動物的天堂。
  • 遊戲IP影視化為什麼又撲街了?
    其中小說、漫畫等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是過去整個業界比較通行的做法,也曾有過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年初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但到了影遊聯動方面,這件事的難度似乎就上升了無數個量級,近年來無論是遊戲改編成電影,還是將著名小說、漫畫、影視劇IP改編成遊戲,相關成功案例都屈指可數。成功者不多,但是毀滅性事件卻令人難忘。
  • 美國又潑髒水:中國處置疫情的方式是新的車諾比事件
    近日,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將中國對新冠肺炎爆發的處理,與1986年蘇聯對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件的掩蓋聯繫了起來,進一步升級對華不合理指責。不難看出,這不過是美國國內各種防疫不力造成災難性後果的無能式牢騷,妄圖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中國。殊不知,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美國的敵人是病毒,更是自己。奧布萊恩還稱:中國對這種病毒的『』掩蓋『』連同車諾比,都將被載入史冊。從現在起的十至十五年後,我們將在HBO看到有關此事的特別節目。
  • 《車諾比》由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車諾比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學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事故,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致殘,1986年車諾比事件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34年後,骨科醫生再看「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 美國HBO電視臺於2019年5月播出過一部5集的電視劇叫《車諾比》。
  •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上市 機密檔案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浦洛基的全新力作,沙希利·浦洛基利用新近公開的政府檔案,結合大量目擊者的訪談素材,詳盡而富有條理地敘述了車諾比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後續,及其對人類與自然、對國際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當然,將蘇聯政治公開性改革和烏克蘭及其他加盟共和國民族運動的興起,僅僅歸因於車諾比事故是不正確的,但此次事故對上述相關事件的影響怎麼描述都不算言過其實。災難發生得猝不及防,但事故的災難性後果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沙希利·浦洛基調查發現:車諾比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總計5000萬居裡,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的500倍。
  • 《三體》的影視化難產史,終於要終結了!網飛和騰訊,你更看好誰?
    影視化,不容易《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未見一部真正的影視作品。2014年,收下《三體》改編權的上海遊族影業宣布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
  • 車諾比事件33年後,現狀如何?被劃無人區,但有老人想搬回
    車諾比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洩漏事故,這次事故造成的輻射值比二戰時期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值高400倍還要多。這起事故發生於1986年,為了躲避輻射,核電站方圓近30公裡以內的所有居民全部遷移,這個區域被劃定為無人區,禁止人居住。核電站造成了烏克蘭將近2000億美元的資產損失,帶來的自然災害也是難以估計的。
  • 揭秘關注兒童性侵問題的現實題材電影《無辜囚徒》如何高分過審
    所周知,敏感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過審難,是行業不爭的事實。然而,近期電影行業重啟後的院線新片中,赫然有一部關注兒童性侵問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無辜囚徒》,即將在8月7日上映。看預告片及相關資料可以得知,這部電影除了題材尖銳,還涉及敏感的「性」話題,有大量大尺度畫面,竟仍能以高分過審,並且國家電影局專家組給出9分高評(總分10分),是近幾年四川最高分電影作品,也是四川省廣電及宣傳部重點關注項目,可見影片質量之高。那麼,其高分過審的秘訣在哪裡?
  • 《車諾比》,是真相還是渲染?
    多個國家都曾以該事件為背景拍攝過影視作品,其中就包括目前最受關注的,由美國HBO電視網和英國天空電視臺聯合推出的新劇《車諾比》。自5月6日開播以來,憑藉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和精良的大製作模式,該劇目前在著名影評網站IMDb的評分高達9.7,「爛番茄」新鮮度為96%,口碑已超《權力的遊戲》成為HBO史上口碑最高的劇集。
  • 歐洲多個國家檢測到空氣中存在核粒子,車諾比事件前也測到過
    但即便如此,歷史上也發生過數次嚴重的核洩漏事件,都造成了對環境和生命的極大危害,比如蘇聯時期的車諾比核洩漏事件,以及日本的福島核洩漏事件,都是核能利用上的災難。這樣的報導披露之後,歐洲人又想起了發生了1986年4月時的車諾比核洩漏事件,當年的4月26日之後,歐洲不少國家就在空氣中檢測到了核粒子,濃度一度高到正常狀態的1萬倍,開始的時候歐洲不少國家不明覺厲,檢查各自國家的核電站,也沒有發現異常,後來有國家懷疑是蘇聯的核電站出現了情況,但是蘇聯方面並沒有立即予以承認,然而空氣中的核粒子分布和隨風飄蕩的情況都指向了位於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附近的車諾比核電站
  • ...詭秘之主》裡,讀懂網文影視化的過去與未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觀察
    國民級作品的「基因編碼」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風潮興起後,經歷過一個從「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的發展階段。最開始,網文改編作品特殊的影像風格和表達體系,讓它迅速突破了傳統影視內容的包圍圈,成為新秀,2016年全年IP改編劇播出數量為55部。
  • 豆瓣9.6分的神劇《車諾比》,這七個問題到最後也無法回答
    HBO電視臺的驚悚迷你劇《車諾比》講述了1986年的核反應堆災難,當時的蘇聯大片地區因此變成一座空城。當時,這一事件被蘇聯所掩蓋。現在,在悲劇事件發生30多年後,我們對導致這場災難的一系列事件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這場災難造成的破壞,知道了它是如何讓人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