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重核災難《車諾比》事件,謊言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2020-12-05 大聰看電影

或許大家已經在這段時間,不斷聽說和被推薦一部極高分美劇。

這部美劇厲害到什麼程度,它的出現,把包括經典的《兄弟連》,《絕命毒師》,絕美的《地球脈動》都拉下馬,登上了IMDB TOP250的第一,成為近年來最高分的美劇,甚至甩了《權力的遊戲》好幾個排位。

它就是同為HBO出品的《車諾比》

關心歷史和人類重大事件的小夥伴們,也一定聽過這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故事。HBO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就真實還原了車諾比核災難事故。

如果大家有訂閱HBO的頻道就會知道,自從4月《權遊》開播開始,每一集權遊播放完以後,都會有《車諾比》的預告。

講真的,當時我看了挺不以為然,因為就車諾比本身,真實的紀錄片,已經被拍過很多輪迴,真實的畫面和採訪,已經足以震撼人心,而且真實災難題材,也只有真實的記錄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就算是影視作品,車諾比也被改編過多次,就連衍生的科幻片都有。換句話說,這個題材的真實改編作品,已經不新鮮了。

但劇集開播以後,我發現我嚴重低估了這部作品,就連本劇集的製作人,同時也是編劇的克雷格.麥辛也判斷失誤,因為原本這劇集他想做成6集,但覺得這個真實故事題材已經不是熱門的IP,所以自己壓縮成了5集。

但結果,《車諾比》引爆了這個夏天。所以,我現在牆裂推薦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給大家,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目前劇集已經完結,5集不會浪費你太多時間,選擇某個周末的半天時間一口氣看完,會讓你重新思考懸在人類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劇透解析——

車諾比事件,在蘇解體的今天,很多當時的秘密,現在看來已經是不爭的真相和事實。

我們通常說一部影視作品,最重要吸引觀眾的一個指標,就是獵奇性,但對於這部被多次搬上熒幕的事件,這個指標還存在嗎。

抱著這個質疑,你只要看了第一集,就會不得不讚嘆,這部劇集的結構編織得實在太好了。

首先讓人驚嘆的是這部劇的劇本結構,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做了一個故事閉環處理。

第一集的開始,直接是第四反應爐爆炸,不管科學家當時選擇避而不信,還是怕而不信,核災發生了。

第一集的標題《1:23:45》,是這起事故起到重要作用科學家,2年後在家中自殺的時間。同時這個時間也幾乎是核災難發生的時間。這一集展示核爆後蘇自上而下人們的反應和行動。

從上級自欺欺人,自我催眠和安慰,到科學家確定核災輻射,驚慌失措,再到消防員毫無防備輻射致死,還有不知情況的居民,在充滿輻射塵埃的空氣中舞動,影片都細思極恐的捕捉到位。

而影片和觀眾聯結巧妙的地方,正是觀眾用上帝視角早早知道問題嚴重性,我們看著劇中人物在諷刺和謊言,愚昧和無知的情況下,靜靜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第二集叫《請保持鎮定》,標題起得也頗為諷刺,當保有正義和尊嚴的科學家發現核洩漏以後,一層層的領導都在漫不經心處理著這起事故,直到他們發現事態很嚴重。

但即便如此,在如今看來,官方的一些做法,依然對這起事故發生後,負有很大的事後責任。

第三集的《敞開吧,大地》,影片把時間拉長,並不局限在如何救援的細節過程中,而是撕裂出小人物的中心視角,去揭露輻射後遺症帶來的創傷,那位被嚴重輻射消防員和他妻子的臨別,成了成千上萬中因事故造成悲劇的家庭縮影。

而且第三集還劍走偏鋒開始往懸疑探案類型方向走,女科學家對四號反應爐操縱員的問話,想要慢慢挖出核爆炸醜陋的真相,讓人看得提心弔膽。

第四集的《全人類的幸福》,呈現出了很多無畏的英雄們,我在看這集的時候,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之前的紀錄片,但是看到士兵上天台處理核廢料時,還是緊張到頭冒冷汗。

劇集的配樂,就是核輻射超標的讀取聲音 ,在這裡給觀眾凝聚的緊張感不止一點點,士兵上到天台時,畫面曝光稍微過暴的處理,也營造了一種地獄絕境之感,而且一鏡到底手持拍攝,也帶給觀眾無比真實的震撼。

這一個長鏡頭,也可以作為本迷你劇的最佳鏡頭了。

此外為了杜絕核輻射的擴大,還必須在指定範圍內殺死所有動物,在這個環節裡,影片也放大到一個三人小分隊中,觀眾跟著一位剛入隊伍的小哥視角,心路歷程也跟著小哥一起波動和轉變,為了全人類的幸福,殘忍和無情,正義和公平,似乎都被輻射扭曲化了。

第五集最終章的《永恆的記憶》,故事重心回到了核爆炸的一開始,科學家試著還原核災難發生的前因後果,影片轉成了懸疑,法庭審判的類型。

我想說這樣的閉環結構真的太棒了,一來完美滿足了觀眾對核爆真相的獵奇心理,二來又綻放了人物的高光時刻,還順帶了很多核物理知識的乾貨講解。

最後影片結尾放了很多真實的畫面和人物,升華了影片的深刻性,車諾比事件,不管時間走了多少年,這起事件都將會成為人類永恆的記憶。

很多人會說,美國去拍蘇的真實故事,必然帶著有色眼鏡,而且這部劇集有非常多處不真實的改編,只是一味想要造成抓馬的效果。

對於影片一些抓馬的情節效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一部電視劇,這是一部電視劇,這是一部電視劇。

所以這部電視劇,一定會存在很強的劇本結構塑造,還有對片中主角人物的刻畫,以及對真實事件的改編處理,比如那位女科學家,事件中根本沒有這個人,但是她代表著其他有著正義感的科學家們。

但不管怎樣,紀錄片總歸會比改編的劇集要更考究真實性一些,因此我接下來以2006年,discovery《搶救車諾比》紀錄片為藍本,以儘量客觀的角度,為大家重新還原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

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部《車諾比》迷你劇,真正的核心和主題,是什麼,這部劇到底有沒有帶著有色眼鏡,去陳述這起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點,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爐,正在進行反應爐自我供電系統測試,1點23分,測試的時候,反應爐核心發生爆炸,一股超強輻射氣流噴向空中,輻射粒子穿透所有,反應爐心垂直上空變成了藍紫色。

第一批消防員很快趕到現場,火勢並沒有得到控制,有2名消防員當晚就被輻射致死,其中一名和劇集一樣,拿起一顆散落的石墨把玩,皮膚瞬間潰爛。

在後續的幾個月,有28名消防員死去。

這起事故過了4小時以後,到了蘇最高領導人戈那裡,戈在事後回應中說到,當時傳到他耳朵裡,只是一般性火災而不是爆炸,而且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直到2日後,放射性粒子塵埃飄到了瑞典被檢測出來,美國根據衛星獲得的照片,也發現反應爐爆炸的事實,這才讓蘇在28號的時候,不得不對國際宣布核事故新聞。

此時距離核電站附近的居民,雖然知道核爆炸事故,也在民間傳出有核洩漏的問題,但沒有官宣,居民依然正常在高強輻射範圍內工作和生活。

30小時後,官方終於決定撤離附近居民,考慮到恐慌和時間成本問題,官方沒有告知輻射的嚴重性,並聲稱只是暫時撤離,因此當時很多居民沒有帶行李,撤離也非常倉促和高效。

而且官方也沒有告知撤離居民,他們已經吸收了過量輻射,也沒有給他們發放碘片,以及告訴他們之後可能會因為輻射引發病變。

而此時事故的四號反應爐,依然在威脅著全人類的安全,反應爐核心在以3千度高溫燃燒,還在不斷散布著輻射氣體。

官方第一要做的,就是要封住反應爐,他們為此派出了幾百駕直升機,採用人工投擲的方式,用沙和硼酸滅火,那些直升機滅火的駕駛員,要在高達超過正常輻射數十倍的高空作業,每個士兵只能派過去一次,但有些駕駛員來回十幾趟,出現了嘔吐腹瀉症狀。

沙和硼酸投擲掩蓋後,其實爐心內部仍持續高溫,會造成爐底最終被燒穿,而爐底下面早已被積水灌溉,如果高溫核燃料遇水,則會引發更巨大的爆炸,從而造成其他反應爐心也可能爆炸,那將是全人類的災難。

為了不讓這場浩劫發生,官方再次空投2400噸的鉛,鉛有很強吸熱效果,鉛預熱溶化後,也可以加強反應爐底部的堅固程度。

另一方便,他們派出消防員,把底部的水抽乾,防止核燃料遇水爆炸。之後他們派遣了一萬名礦工,在下方挖一條一立方米的通道,用來放置一套液態氮冷卻系統,加強保障核燃料不會繼續下沉。

因為爐心底部再往下,就是蘇供應全國的地下水,核燃料要是滲透進地下水,危害具有毀滅性質。

做完這一切後,官方還要面對更長遠的防護措施,在事故發生18天後,戈終於對全國民眾發表電視演講,承諾不惜代價處理事故。

於是10萬軍隊,40萬平民,還有科學家,志願者等等,開始長達多年對車諾比的抗衡。

最重要的一項清理工作,就是要清除掉反應爐天台上方的核廢料,天台上方的核輻射,就連機器人都歇菜,因此只能用人來清理,每個人只能用時90秒做任務,更高的輻射區只有停留40秒,否則就會吸收過量的致命輻射,這一段在劇集中也得到很震撼的還原。

為了以防後患,當時設計師還建造了巨型的混凝土石棺,來把整個四號反應爐蓋上,此石棺耗時整整7個多月,整個石棺可以維持30年左右輻射洩露。

而目前最新的石棺,由多國聯合籌建,號稱金鐘罩,新石棺也在2017年底投入使用,能抵禦核輻射100年。

另外一個防禦工作,就是劇集中滅殺方圓數公裡的動物,此外那些被輻射的植物,也在一夜之間變成枯黃色,而且其實已經死去,即使在今天,那些植物也保持在了被輻射枯黃後的那一刻。

在這場事故問責中,就目前國際統計,前後大約有60萬人曾經暴露在高度輻射區,綠色和平組織稱有93000人發生病變,但這些數據,到今天都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

說回這部迷你劇,除了高度還原片中的重要時刻,最讓人思考的,則是謊言和代價這個主題。

很多人會說,這部劇政治偏見主觀性太強,而且明裡暗裡都針對某些國家,但我覺得我們何不把遠光放遠一些,如果這部劇的政治所指,指的是所有的管理層,指的是他們美國當局的政治環境呢。

有時候換個角度去審視一部作品,而不是上綱上線去評價別人帶著有色眼鏡,或許你能在作品中獲取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的成長。

在這部劇裡,有為了權力失去人性的人,也有勇於犧牲自我的英雄,有正義凜然的科學家,也有為國家大局考慮的猶豫者。

在這部劇裡,我們同樣能看到為了人類的安全,不得不犧牲部分的艱難決定時刻,也能赤裸裸看到核災難帶給人們的殘酷。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句話在很多場景和語境下,確實很管用,但是對於車諾比事件,這句話卻顯得有些無力,很多很多的人,在這起事故面前,除了無辜,我想不到任何一個詞能替代。

這也讓我想起了孫中山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世界分為三種人,一種是先知先覺的人,一種是後知後覺的人,一種是不知不覺的人。」

在這起災難事件中,很多先知先覺的人活得好好的,後知後覺和不知不覺的人,成了謊言的祭祀品,成了揭露真相給後人警示的犧牲品。

最後,再一次為車諾比事故的英雄們致敬。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這次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事故中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廣島原子彈的四百倍以上。而現在的車諾比隔離區內,已然成為了動物的天堂。一九八六年八月,蘇聯官方公布了車諾比事故的原因,稱這次災難性的事故是因為核電站的操作員失誤造成的。
  • 《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真實機器演示體驗車諾比事件
    開發商Live Motion Games在上周公開了新作《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的Beta版實機演示,一起來看看這款以真實車諾比事件為背景的模擬遊戲。根據官方介紹,在本款遊戲中並不存在什麼變異怪物,玩家們在遊戲中的任務是控制輻射、幫助當地的居民並與政府進行合作。
  • 《車諾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豆瓣評分達到了9.7!
    在《權利的遊戲》就要退出影院的時候,《車諾比》的播出拯救了HBO的招牌。剛播出一集之後,評分就飆升到了9.5,爛番茄的新鮮度也是到了95%,豆瓣更是達到了9.7的高分。但是很多新的電影開始評分很高,到最後評分越來越低的情形下,第一集的分值也就不意味著什麼了。
  • 美劇《車諾比》: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事故,已經導致數萬人死亡,被核輻射影響的人群更是無法估量。蘇聯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不惜一切代價來彌補這場災難帶來的傷害。這讓本來就低迷的蘇聯經濟,更加的不堪重負。戈巴契夫在蘇聯解體後說:蘇聯的解體,車諾比事故也有一定的原因。
  • 34年過去了,史上最嚴重核電事故車諾比的陰影,仍未過去
    1986年,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一場核反應堆爆炸事故。爆炸釋放出的輻射量,相當於當初原子彈落在廣島上的400倍。堪稱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事故,如果不是蘇聯當局處理及時,可能整個歐洲就不復存在了。
  • 《車諾比》由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車諾比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學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事故,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致殘,1986年車諾比事件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短短5集的迷你劇《車諾比》到底好看在哪?
    一時間,ins的網紅們紛紛跑到車諾比附近,解鎖各種打卡姿勢,要沾一沾輻射氣。原來,這都是因為近期火爆全球的HBO迷你劇《車諾比》,而且此劇一經開播,就獲得了IMDb史上最高的9.7分,瞬間讓這個高危的無人區變成了火爆的網紅地。對於那宗聞名的人為災難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可是,這部劇只有短短的5集,為何這麼快就能火遍全球呢?
  • 輻射塵下的謊言
    客舍青青 |青年人 看青年中國如果在經受一場核災難與相信一個謊言之間做出選擇,你會怎麼選?
  • 《車諾比》告訴你,謊言比核輻射更為可怕
    《車諾比》講述的是1986年在蘇聯發生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整個事件的起始,以及揭示出謊言造成的巨大後果。車諾比事件是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它所釋放出的輻射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事故發生時,當場就有32人死亡,這些人不是被炸死的,就是核輻射穿過肉體,短短幾分鐘內,全身潰爛當場死亡,最終導致9萬人死亡,超過13萬人承受著不同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至今為止車諾比,普裡皮亞季(安置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城鎮)和周邊地區現在被稱為異化區或禁區,仍然不適合人類居住。
  •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出版
    比災難可怕的是謊言,比謊言可怕的是遺忘。近日,《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作者,東歐史頂尖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沙希利浦洛基新作《車諾比:一部悲劇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阿列克謝耶維奇推薦。
  • 車諾比災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車諾比災難的影響波及全世界,對野生動物、人類和環境造成了長期影響。 災難發生後,蘇聯政府對爆炸和隨後的火災釋放的大量輻射的危險,輕描淡寫,造成了廣泛的錯誤消息的傳播。世界的其他地方很快就發現了車諾比災難的嚴重性。
  • 【美劇資源】《車諾比》:這部美劇改編自真實事件,每一幕都讓人毛骨悚然!
    關於謊言的描述也是相當黑暗,讓人細思極恐。政府對權力的迷戀和對「真相」的隱藏,讓人看到了更大的「醜陋」...(圖源:《車諾比》)何其諷刺,就在《車諾比》討論「真相與謊言」之時,一位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卻將「9.11」這層遮羞布公然揭開。
  • 34年前車諾比核洩漏到底有多嚴重?那些變異的動物怎麼樣了?
    可以說,這次核洩漏是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一次核災難,它的慘烈程度不亞於一場戰爭,因為當時參與車諾比救援工作的人就有60多萬,直到今天,34年過去了,這場災難對人類還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這場核洩漏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 車諾比 | 是什麼真相讓它在豆瓣被封禁
    提起車諾比,大家都不會陌生。史無前例的毀滅性的核災難,及其背後交織的兩極格局下的強權鬥爭,足以載入歷史課本。「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車諾比淪為鬼城」......
  • 外媒:福島七級核災難意味著什麼?
    【美國《大西洋月刊》4月12日報導】題:「福島現狀與車諾比一樣糟糕」到底意味著什麼?國際原子能機構周一公布了新的事故評級,將嚴重受損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與俄羅斯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危機列為同一等級7級。這意味著什麼呢?下面根據《國際核和放射事件分級表》調高事故級別作簡要解釋。
  • 美劇《車諾比》,演繹了一場永生難忘的毀滅性災難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美劇《車諾比》,短短的5集給我的震撼太多,一個事故一個世界性災難的發生,背後隱藏著多少人性的偉大和陰暗。就像這部劇最後說的,真相永遠在那,不以人的意志,形態變化而變化,它總會在一個個謊言的掩蓋下浮出水面。也明白了科學之所以要嚴謹的原因。給那些救災人員致敬!
  • 《車諾比》真相是糾正錯誤的唯一途徑
    《車諾比》是由HBO和Sky合拍的5集迷你劇,主要講述當年真實發生的一起慘案——車諾比核電站核洩露事故。本劇首集剛播,就在豆瓣上收穫了9.6分的好評。國外的評分網站對此也是一致好評:IMDb評分9.4,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5%。發生在1986年烏克蘭的那次災難,堪稱史上最嚴重的核洩露事故。
  • 《搶救車諾比》:無形的敵人
    當時感覺,二十多年前發生在前蘇聯的核爆炸災難,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離自己太遙遠。直到最近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故障事件爆發,中電集團稱該故障為最輕微的「一級事件」,「按照國際慣例」不需要向外界公布,因此在事發10天後才向政府報告,20多天後才向媒體公布。我忽然感覺也許「車諾比」離我們並不遙遠,於是翻出這部2005年攝製的老片。
  • 核聚變電站失控,會不會發生什麼災難?
    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的長期影響而致命或患上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一個綠色和平組織於2006年4月18日發表報告稱,車諾比核事故導致27萬人患癌,因此而死亡的人數更是達到9.3萬。該事故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 《車諾比》,一個關於謊言與泡沫的歷史悲劇-虎嗅網
    ——HBO熱劇《車諾比》(2019年)這裡正在爆發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漏——車諾比事故。當天晚上1點23分04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РБМК-1000型反應堆,電能供給反應堆的安全系統測試開始。因設計缺陷和技術員操作失誤,反應堆出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