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眼中的俄羅斯,戰鬥民族吃猛獁象?

2021-01-15 民國歷史網

以清代官修歷史《大清一統志》(四庫全書本)為例,卷四百二十三記載的俄羅斯帝國行政區分為「八道」:莫斯科窪(莫斯科,Moscow)、西畢爾斯科(西伯利亞,Siberia)、喀山斯科(喀山,Kazan)、佛羅尼使斯科(沃羅涅日,Voronezh)、計由斯科(基輔,Kiev)、司馬連斯科(斯摩稜斯克,Smolensk)、三皮提裡普爾斯科(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郭羅多阿木哈斯科(阿爾漢格爾斯克,Arkhangelsk)。

猛獁象

這八個地方行政區(道),即彼得大帝於1708年發布政令,採用轄省制度(guberniyas)、將帝國分成八個省。由於用漢字表示俄語地名的關係,多數與今天的譯名相去甚遠。例如同為清代的《朔方備乘》將沃羅涅日又譯成「窩羅尼日」、「窩俄義斯」;聖彼得堡舊譯為「散博德布爾魯克」、「彼得羅堡」或「比特革」,可見古代對俄羅斯城市的官方譯名相當混亂。

首都莫斯科之外,喀山、聖彼得堡在18世紀時已成為該國的重鎮。以喀山為例,古籍中對其有大略的介紹:「喀山左近地勢平坦、林木遼遠、田畝甚多。其喀山系排置大木為城,有八門,一面二裡,餘周圍八裡餘,有郭,郭外環城俱以木為鹿角安置。城內有市,磚造天主堂五座,大木營治廟三座,居五千餘戸,皆用大木營治樓房廬舍。」

當時喀山民居以木造建築居多,只有東正教教堂才會用到磚造材料。而城中有5,000餘戶,城中人口大約有2到3萬人,相當於清代中葉臺北府的人口數。而如今舉行世界盃4場小組賽、1場十六強賽,以及即將舉行八強賽事的喀山體育場,可容納的觀眾人數達45,000人,早已超過喀山古城。

古書中除了對俄羅斯城市的描述,亦有記載伊凡四世(Ivan IV,別稱「雷帝」)與瑞典的對外關係。魏源《海國圖志》稱:「其國王所居之城,曰莫斯科窪,近西北大海,去京師甚遠,相傳其國本微弱,地亦狹(初居近海之許由地);後假兵力於西費耶斯科,國漸強盛(其國至依番瓦什裡魚赤,始得西費耶斯科之助,以兵八千及餉收諸部族,遂雄長西北)。」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伊凡四世畫

莫斯科窪,也就是莫斯科的俄語發音(Moskva);西費耶斯科(Sverige),指的是瑞典,而「依番瓦什裡魚赤」這個古怪的人名,指的則是伊凡·瓦西裡耶維奇(即伊凡四世)。此處記載了伊凡四世向瑞典借兵八千以壯大自己、稱雄西北。無獨有偶,清代大臣圖裡琛在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1712年至1715年)出使土爾扈特部(蒙古族,明代瓦剌的一部),將自己的見聞寫成《異域錄》,書中的記載與《海國圖志》相似,稱: 「傳至依番瓦什裡魚赤之時,其族類互相不睦,以至於亂,依番瓦什裡魚赤力甚微弱,乃求助於西費耶斯科國王,而西費耶斯科國王許助依番瓦什裡魚赤兵八千並糧餉,欲取鄂羅斯之那爾瓦城,依番瓦什裡魚赤從其言,將那爾瓦城歸於西費耶斯科國,因假此兵力,依番瓦什裡魚赤徵收其族類,而自號為汗焉,迄今三百餘年,從此強盛,將喀山並託波爾等處地方俱以徵獲,其後又侵佔伊聶謝並厄爾庫,尼布楚等地方,國勢愈大。」

然而,這段史料卻錯誤百出。史實是,伊凡四世於1547年即位、加冕為沙皇,並非得到瑞典支持後才「自號為汗」。而伊凡四世即位後也從未向瑞典借過兵,那爾瓦城(Narva,在今愛沙尼亞)本屬於立沃尼亞(Livonia)人統治、根本不屬於俄羅斯,是1558年伊凡四世發動立沃尼亞戰爭、攻取了那爾瓦,取得芬蘭灣的出海口。伊凡四世的軍事冒險舉動,引起周遭國家的恐慌,波蘭和立陶宛在1569年聯合後,進攻俄國西部,瑞典也攻佔了納爾瓦。經過25年的戰爭,伊凡四世奪取通向西方出海口的戰略以失敗告終。早在發動立沃尼亞戰爭之前,俄羅斯公國已於1552年攻滅喀山汗國,並非得到瑞典的幫助才徵服喀山。

清代中國人對於遠方事物充滿著好奇,對其增添許多神秘的色彩。例如一個特殊的生物,名為「麻門槖窪」,又稱為「奚鼠」,產於極東北近海處的雅庫特。對它的描述是:「身大如象,重萬斤,行地中,見風即死。每於河濵土內得之,骨理柔順,潔白類象牙。彼人以其骨制為椀碟梳箆之類,肉性極寒,食之可除煩熱雲。」

冰河時期的生物─猛獁象示意圖「麻門槖窪」其實就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Mammoths)。

首先,體型確實是「身大如象、重萬斤」,但「見風即死」應為古人對其習性的想像。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發現的猛獁象相當完整、皮毛俱在,如同活物一般,但無法理解它為何不能活動,便猜測它遇陽光即死。再者,它的特徵是「骨理柔順,潔白類象牙」,猛獁象屬於象科生物,它的牙當然就是象牙,可以作為碗碟、梳子等生活用品。就連原先對此半信半疑的康熙皇帝也說「朕親見其器方信為實」。

更特別的是,古人對「奚鼠」還有中醫藥性分析,依寒、涼、平、溫、熱等概念,將猛獁象的肉定為「極寒」,吃了有解熱的功效。也許是由於猛獁象總是從冰雪中挖掘出來,肉質成冷凍狀態,便被視作極寒了吧。 無論是古代強化沙皇權威、開疆拓土的伊凡四世,土著對猛獁象的發現與好奇,抑或是近代社會主義的遺風與建築,以及今日戲稱的「戰鬥民族」,古今交織成俄羅斯多採多姿的風採,也不斷呈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認同什麼綽號?答案是北極熊,而不是「戰鬥民族」
    但《環球時報》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沒有其他語種的媒體稱呼俄羅斯人「戰鬥民族」,俄羅斯媒體對此說法也不關注,俄羅斯雖有人對中國網民這一叫法表示理解,但幾乎沒人覺得該稱呼是「恭維」。一名在華留學的俄羅斯人直言,聽到「戰鬥民族」這一說法時很驚訝,在她看來,「戰鬥民族」意味著「兇悍」「侵略」。俄羅斯人的典型性格特徵是什麼?跟俄羅斯打交道最多的歐洲人用過「冰人」「伏特加民族」,最近也用過「好戰民族」。
  • 戰鬥民族俄羅斯?跟南斯拉夫人比就是大號喵~
    俄羅斯人常常被國內一些軍迷們稱為「戰鬥民族」。其實俄羅斯只是斯拉夫民族的一部分,屬於東斯拉夫人,而遷徙到巴爾幹的斯拉夫人被稱為南斯拉夫人。
  • 俄羅斯世界盃開幕颳起戰鬥民族風潮,哪些漫威角色有俄羅斯色彩
    北京時間6月14日23時也就是昨晚第21屆俄羅斯世界盃揭幕戰在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打響,賽前誰都沒想到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隊會以5:0的比分比分戰勝沙烏地阿拉伯隊。目前俄羅斯世界排名僅僅在70位,是世界盃32強排位最低,而本場揭幕戰賽前也被廣大球迷調侃為「菜雞互啄」可沒想到變成「虐菜之戰」。俄羅斯世界盃上颳起了戰鬥民族風暴,而戰鬥民族風潮也正式在世界上颳起。
  • 俄羅斯世界盃,讓戰鬥民族吊打沙特的生命之水:伏特加
    世界盃首場比賽已經結束,東道主俄羅斯隊迎戰沙特隊,經過90分鐘對決,最終俄羅斯以5:0吊打沙特,取得了開門紅,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揭幕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戰鬥民族的生命之水——(Vodka)伏特加。,40%酒精,俄羅斯的傳統酒精飲料,可做基酒調製成各種口味雞尾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特別適合看世界盃時飲用。
  • 戰鬥民族是怎樣煉成的|大象公會
    同樣是彪悍的俄羅斯人,東方人歌頌為戰鬥民族,西方人卻完全當一個笑話,誰的印象符合事實?又是什麼因素煉就了今天的戰鬥民族?文|趙新宇為什麼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戰鬥民族卻不以為然,他們去機場外買了塊白鐵皮,用釘子釘上,當天就飛走了。這類故事裡,俄羅斯人性情豪邁,不拘小節,技藝又高超非凡,被人們譽為戰鬥民族,豈不是實至名歸?然而,俄羅斯人並不一直是「戰鬥民族」,他們得到這樣的稱謂,至今也不超過十年。
  • 戰鬥民族好聽的俄羅斯民歌,響徹人的心扉,唱出生命的永恆美好
    第一次接觸俄羅斯民歌,便給了我很深的教益,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一次又一次地聚精會神地聆聽《共青團之歌》、《當我在郵局當馬車夫的時候》,心中溢泛出一種難以鳴狀的情感,我被俄羅斯人創作的俄羅斯民歌深深地打動了。高爾基說:「俄羅斯民歌是一部俄羅斯的歷史。」是呵,在衛國戰爭中,俄羅斯民歌成了戰鬥的歌,給了人們戰勝法西斯以力量。
  • 零下30多度的天氣,俄羅斯美女為何「光腿」出行?不愧是戰鬥民族
    但是和遠在北方的俄羅斯相比較,中國還算是「暖和」,一般來說,俄羅斯的氣溫都會在零下30度以下,這還是正常溫度。冬天到俄羅斯旅遊的朋友是否和筆者一樣疑惑,零下30多度的天氣下,俄羅斯美女為何要「光腿」出行?搞懂其中的來龍去脈後,相信你會和筆者一樣感嘆,不愧是戰鬥民族啊!
  • 《太空救援》:「戰鬥民族」是怎樣煽情的
    然而在本月於中國院線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裡,太空競賽竟然還瀰漫著濃重的硝煙,太空人的生命在蘇聯高層的眼中仍然不如一個已經無法使用的太空站來得重要。在真實的事件中,任務僅僅是「上天-對接-修復-返航」,可電影為了突出「戰鬥民族」的實力,給兩位太空人制定了冰火兩重天的生死考驗。上天之後,太空人發現「禮炮7號」內部被冰霜覆蓋,連接好太陽能電池後,站內氣溫回升,冰霜迅速融化;在失重狀態下,水珠漂浮在半空,布滿了整個空間站——這大概是電影裡最具科技含量的一幕。
  • 美國評選全球五大戰鬥民族,俄羅斯沒進前三,中國排名讓人意外
    全世界最強的戰鬥民族是誰?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俄羅斯。但在美國人的眼裡,俄羅斯並非全球實力最強的戰鬥民族。根據美國媒體排出來的「全球五大戰鬥民族最新排行榜榜單」,中國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戰鬥民族。
  • 俄羅斯人吊打熊?別搞笑了你以為戰鬥民族的稱號是要飯要來的嗎?
    呵呵,你以為戰鬥民族的稱號是要飯要來的嗎?你認為俄羅斯人僅僅是這樣的嗎?「咱先別打,假裝我們很熟的樣子,等這個俄羅斯人走了再說」那你還是太年輕,想法太簡單,一看就沒經歷過什麼大新聞的人像我這種身經百戰的人,這種見得太多了你見過這樣的航空公司嗎?有一次颱風刮的厲害,幾乎所有的航班都停了,然而...
  • 《異界》:來自戰鬥民族俄羅斯2020年最新科幻視覺電影,特效超讚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可謂集合了百家之長,是來自戰鬥民族俄羅斯2020年最新科幻視覺電影《異界》,本文沒有劇透,請觀眾老爺放心食用。如果你拿著障礙或者現實中心情沉重的雜誌得到更厭世的話,更成為你一生的宣告刑的犯人,如果有一個空間,你的全部的記憶消失了,你還隨機獲得了一種超能力,而且在這個空間中,你可以永遠活下去!你要去這種地方嗎?
  • 戰鬥民族俄羅斯人嗜酒如命,就算臨死前也要喝一口伏特加!
    如果說世界上最愛喝烈酒的民族,很多人會想到天寒地凍的北歐或西伯利亞,在這些常年低溫的地方生活,烈酒似乎是每個人都賴以生存的「飲料」。而其中最能喝伏特加的俄羅斯人,更加令人瞠目結舌。俄羅斯人喜歡伏特加是不分年齡性別的,上到走路蹣跚的老人,下到剛剛成年的大學生,幾乎沒有幾個人是不喝伏特加的。曾經歐洲健康數據網對俄羅斯人的酗酒程度做過報導,他們通過對超過30萬名俄羅斯成人的調查得出結論:俄羅斯平均每天要喝26.4盎司的伏特加。
  • 不愧為戰鬥民族!俄羅斯一野狼咬死農民家兩條狗,被他徒手掐死
    擁有「戰鬥民族」美譽的俄羅斯人以其如棕熊般彪悍好鬥的形象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體現在俄羅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該國一位農民就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這種特性——徒手掐死了一隻野狼,只因它咬死了他的兩隻寵物狗並咬傷了他的愛駒。
  • 中東平頭哥以色列真正的戰鬥民族
    俄羅斯如果不算戰鬥民族,那到底誰才是戰鬥民族的?有一個國家勇猛無比,人人皆兵,雖遠必誅,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引爆了五次的阿以中東戰爭,並且五次全勝。在阿拉伯國家的環繞中穩固成長,現在一般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也就敢和他打嘴炮。這種狠國和周圍的國家沒有領土爭端問題。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勇猛無比。
  • 上古戰鬥民族與藝術民族的箭頭對比:你的精緻?我的能爆頭劍齒虎
    本文就來說一下,上古中國人的一次「戰鬥民族」與「藝術民族」之爭。怎麼說呢,這兩年經常管俄羅斯叫戰鬥民族,但是在四千多年前的石峁古城所代表的族群,就是典型的戰鬥民族。目前隨著石峁遺址的深入發掘和對周邊同類文化石城的研究,可以發現這些石城喜歡選擇在山峁處,也就是頂部平坦,四周有點陡峭的地方建城。並且其城牆上有馬面,外加有明顯暴力痕跡。
  • 額滴神 「戰鬥民族」也是維京人後裔
    額滴神 「戰鬥民族」也是維京人後裔   中世紀是個荒蠻的時代,不單指人文的凋敝,新興的國家各恃武力,爭搶著羅馬帝國昔日的版圖。凱爾特人、法蘭克人、汪達爾人、薩克遜人,紛紛建立起各自的國家。我們來看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民族維京。
  • 看看俄羅斯的火箭,果然符合戰鬥民族氣質
    被外界稱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火箭點火方式則令人大開眼界。在21世紀的今天,俄羅斯至今還在用這種落後的點火方式,看起來確實令人大跌眼鏡不過,俄羅斯使用的這些木棍可不是普通的柴禾,而是上好的樺樹木桿子。目前,僅西伯利亞、大小興安嶺等地產出,算是一種稀有的木材。
  • 去阿爾泰打獵,像戰鬥民族一樣生活
    文 / 芝麻 圖 / 由被訪者提供13000 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棕熊、歐亞狼、麝香鹿、渡鴉、馬鹿,都可能成為戰鬥民族的獵物。在俄羅斯,公民可以合法持槍用於自衛,美國的雷明頓700 狙擊步槍,捷克的CZ550,俄羅斯的VEPR ( 俗稱野豬 ) 、賽格滑膛槍和貝加爾滑膛槍是常見的狩獵用槍。
  • 奇瑞TXL俄羅斯現身,字母標夠長,網友:這符合戰鬥民族個性
    早在去年就曾曝光過星途TXL計劃推向俄羅斯市場,但當時還是龍鱗版的前格柵,現在這個龍鱗格柵是沒什麼念想了,畢竟新款星途TXL也已經正式上市,改成了無邊泳池的理念,結果這俄羅斯版還略晚於新款星途TXL上市,並且讓人頗為意外,直接就是老版星途TXL出口俄羅斯,當然在海外依然歸屬「奇瑞」品牌行列。
  • 小米把專賣店開到了北極圈:戰鬥民族追捧
    該店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面積約為80平方米,售有一系列小米生態鏈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及各種智能硬體。已迅速成為當地居民最受歡迎的購物場所之一。這是小米在俄羅斯開設的第152家專賣店。此前,小米曾與零售集團Inventive Retai Group籤訂合作協議,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在俄羅斯再開設60家小米專賣店。小米俄羅斯負責人表示:「此次小米專賣店開到了北極圈內,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這家店的地理位置很有紀念意義,至此,小米在俄羅斯的專賣店已經橫跨店10個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