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6日訊(記者 馬繼玲) 南海街一社區25號樓兩單元間毗連的牆體內,不斷發出「嗡嗡」怪音,吵得14戶居民晝夜不安。今日,本報就此刊登報導《神秘怪聲牆內嗡嗡已一月》,並受該社區主任委託徵集「破案」高手尋找聲源。一時間,本報熱線電話此起彼伏,建築、電力、環保等專業人員以及熱心居民等三十多人,從不同角度分析怪音來源。
今日上午8時,建築設計師劉志忠首個撥打電話獻計。他認為,牆體本身不會發音,如果怪音從兩個單元樓之間的牆體傳出,應該就近找聲源,這怪音肯定是通過樓體內的鋼筋傳的聲。他放慢語速,強調說:「告訴居民,他們樓下的變壓器、樓內的空調、熱水器、魚缸的水泵等,要挨個查看。」
山西大學物理系一名大四學生表示,發聲總要有能量,能提供能量的大致有三種,電、水和風。通常情況下,能夠24小時不間斷平穩持續供應的也只有電,所以他建議居民從與「電」有關的設備著手查。太原環保局迎澤分局工作人員也打來電話,表示將於今晚該怪音發音大時,通過噪音測試儀進行監測,分析噪音來源。
此外,一些有過類似經歷的居民也撥打電話出主意。有的居民認為,產生怪音可能是家裡電器老化、牆體受潮、樓體內有自來水管破裂,或是建築工地馬達和樓房共振產生的。熱心讀者範先生還提供了他所知道的專家電話。
本報記者將熱心讀者建議一一轉達居民,並根據讀者建議,隨同南海街一社區主任張翠紅、家裡怪聲最響的2單元6層居民程虎林,就近查找聲源。正在查找過程中,3單元7層25號居民衛翠仙表示,她30歲的侄子看到本報報導後,專程來到她家,實地查找後,侄子說這怪音可能來自26號居民家安在樓頂上的空調。
隨後,記者前往衛翠仙家,她家牆壁傳出的嗡嗡聲很沉悶,推開玻璃聽,樓頂上26號家的空調正在運轉。鄰居把26號居民家總電閘關閉後,怪聲消失了,再合上電閘,怪聲就又出現了,反覆試驗兩次,確定了怪聲來源。鄰居說,該戶居民是租房戶,剛搬來兩個月,晚上9點左右才回家。社區主任張翠紅表示:將通知這戶人家,趕緊維修產生怪音的空調。「找來找去沒想到會是空調!感謝山西晚報,感謝晚報的熱心讀者!」找到問題的原因後,忍受了一個月怪音的程虎林露出了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