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引發龍捲風?沒錯,就像巨無霸中藏著小惡魔!

2020-11-24 中國氣象報

隨著今年1號颱風「黃蜂」姍姍來遲

颱風季終於拉開大幕

颱風「復工」來得遲

但我們的科普不遲到

今天要講一個有趣的科普

藏身「巨無霸」颱風中的

「小惡魔」龍捲

等等

雖然都呈現渦旋狀態

但颱風和龍捲不是差別很大嘛?!

誰是青銅?誰是王者?

1.形成原理不同

龍捲風:形成於強烈的大氣對流運動,通常是由雷暴雲伸展至地面的漏鬥狀雲產生的強烈旋風

颱風:形成於廣闊而溫暖(26℃以上)的洋面

Tips: 颱風只能出生在海上,龍捲風則是「水陸通吃」。

2.龍捲風更神秘莫測

龍捲風:來無影、去無蹤,頃刻間形成,頃刻間消失,最長不過幾小時

颱風:從出生到壯大再到登陸,需要數日,足夠我們提前預知

Tips: 龍捲風幾乎無法預測。

3.颱風破壞力更強

龍捲風:雖然夠猛夠狠,但是輸在短命,逞一時之強

颱風: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所及之處,一片狼藉

Tips: 最好祈禱自己都別遇上。

4.颱風出鏡率更高

颱風:每年夏天,鋪天蓋地是颱風的消息,每個颱風都有自己的名字。

龍捲風:給龍捲風命名,你聽說過嗎?

5.龍捲風更「妖嬈」

龍捲風:遠看像「擎天柱」一般,體形妖嬈,下部直徑一般為數百米,最大可達千米以上,上部直徑一般為數千米,最大可達10公裡。

颱風:特別龐大,直徑大的有幾百到上千公裡,鋪天蓋地

Tips: 颱風雖然名字都美,但身材「臃腫」。龍捲風雖然無名無姓,但個個楊柳細腰。

總的來說

一個體量大、整體破壞力強

一個難預測、單點傷害強

量級差別遠甚於「泰森pk梅威瑟」

但就是這樣差別巨大的天氣現象

居然聯繫到了一起!

前方高能,做好筆記

核心閱讀

a.颱風引發龍捲並不罕見,颱風本身正好製造了利於龍捲發生發展的「溫床」;

b.颱風龍捲有很強的地域性,易出現在地勢平坦地區,如珠三角地區;

c.颱風的東北象限易產生龍捲;

大風生小風?颱風引發龍捲不稀罕

颱風龍捲是龍捲中的一大類,颱風引發龍捲也並非稀罕事。

根據學者統計,1948年到1986年登陸美國的大約59%的颶風產生龍捲。1961年到1982年登陸日本的颱風中,也有大約40%產生龍捲。

誕生龍捲的氣象條件包括垂直不穩定的大氣層結、一定的低層水汽條件以及強烈的垂直風切變。而颱風本身,正好製造了有利於龍捲發生發展的「溫床」。

颱風本身風速很大,更容易在較大範圍內形成有利於微型超級單體和龍捲形成的垂直風切變。在颱風外圍雨帶上,常常生成微型超級單體,有些便會引發龍捲。

△颱風結構 圖/氣象知識颱風在水平方向上,從裡向外大約可分為颱風眼區、近中心附近的強風區和暴雨區、外圍的大風區和降水區等三部分。

其中,外圍的主要特點是風速向中心急增。當颱風深入陸地,而陸地上空空氣相對較冷,兩者相遇,就會發生強烈的對流運動。如果升降氣流之間形成很強的切變時,會使得氣流中部開始旋轉,形成柱狀空氣渦旋。渦旋越轉越細越快,當渦旋慢慢向下擴展到地面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風速急劇上升,就容易形成完整的龍捲風。

如果冷空氣切入颱風,使雲系遮擋情況少一些,龍捲對應環境的對流有效位能就會大一些,龍捲強度也會更強。

2018年9月17日9時37分至10時,廣東佛山、肇慶多地受龍捲影響,龍捲路徑長達18公裡,最大破壞寬度達153米。這是EF2級的強龍捲,在颱風「山竹」的影響下產生。

△2018年9月17日,在颱風「山竹」的影響下,肇慶多地出現龍捲

△2018年9月17日,網友在高新區拍到的龍捲風

時間再往前推一點,2018年8月14日發生於山東地區的龍捲,也是典型的颱風龍捲,「直屬」於颱風「摩羯」。在山東濱州,龍捲導致一處廠房結構遭到破壞,房屋鋼梁足足有四噸重,依舊被掀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網友實拍颱風「摩羯」給山東地區帶來的颱風龍捲。via齊魯新聞眼

△在陽信縣水落坡鎮西長村,房屋瓦片和附屬設備都被龍捲掀翻,一家幼兒園滑梯被吹倒。via齊魯新聞眼

颱風行進的右前方,易出沒龍捲

2018年,「山竹」是備受關注的颱風之一,因其風力強勁、破壞力驚人,最終被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除名。

相比之下,「山竹」帶來的龍捲,卻沒有引發太大關注。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龍捲影響區域的民眾提前收到了預警信息,及時撤離,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及時做出預警的是佛山市氣象局,這裡設有我國首個專門龍捲風研究機構佛山市龍捲風研究中心。該中心專家認為,「山竹」引發的龍捲,正是一個典型的珠三角颱風龍捲——誕生於颱風的東北象限

△颱風「山竹」登陸前後的雷達回波

在龍捲產生之前,「山竹」一路向西,而龍捲產生於距離「山竹」中心東北象限約490公裡處螺旋雨帶中的一個微型超級單體,在颱風前進方向的右前側。

與「山竹」颱風龍捲相似的颱風龍捲並不少,珠三角幾個強龍捲過程都產生在這類路徑下。另有極少數颱風龍捲出現在登陸颱風中心的東南象限,如2013年颱風「尤特」外圍的東莞龍捲。

△2013年颱風「尤特」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和丁一匯曾研究指出,龍捲產生在颱風的一定部位,主要位於颱風的右前象限,部分出現在右後方

「颱風龍捲」能提前預知?

僅用颱風前進方向,就能識別出颱風龍捲是否會發生嗎?顯然還不夠。

2018年,颱風「艾雲尼」引發廣州、佛山兩次龍捲,但其移動路徑以向北為主。與「溫比亞」「彩虹」等路徑相似的颱風,也有不少並未引發龍捲,比如2014年的「威馬遜」以及2016年的「沙莉嘉」等。

△颱風「威馬遜」登陸時的場景

除了辨識路徑外,颱風登陸後在珠三角地區上空的大尺度環流背景、關鍵環境參數以及局地中小尺度環流是否適宜,也是關鍵要素

例如,一次颱風來襲,將龍捲易發的颱風中心東北象限與風暴相對螺旋度較大的區域、垂直風切變尤其是低層垂直風切變較強的區域相結合,再綜合考慮各類環境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定龍捲未來可能出現的區域。

△2018年9月17日9時發布龍捲預警

利用龍捲風研究中心取得的成果,佛山市氣象局於2018年6月8日提前58分鐘首次發布南海龍捲警報,同年9月17日,該局再次提前37分鐘成功預警三水強龍捲

△2018年9月17日上午9時47分左右三水區出現龍捲風 via珠江時報全媒體

這兩次龍捲的成功預警,開創了我國颱風龍捲預警先河,實現了我國颱風龍捲預警「零」的突破。

漲知識了吧?

下回再看到「颱風龍捲」

別再說沒聽說過啦

專家提醒

由於龍捲是一種非常小的渦旋系統,發生時間短、空間尺度小、移動速度快,生成和發展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定時、定點的龍捲預報是世界性難題

發生龍捲時,地面上所有建築物都不是最安全的躲避場所,最為安全的地方是位於地下的空間或場所,如地下室。

別拿你的好奇心去挑戰自然災害!

你覺得,颱風VS龍捲風

哪種災害天氣更可怕

留言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颱風能引發龍捲風?你沒看錯
    「巨無霸」颱風,有可能在它的所到之處引發」小不點「龍捲風今天要講一個有趣的科普藏身「巨無霸」颱風中的「小惡魔」龍捲等等雖然都呈現渦旋狀態但颱風和龍捲不是差別很大嘛?!Tips: 颱風只能出生在海上,龍捲風則是「水陸通吃」。
  • 龍捲風和颱風之謎
    龍捲風和颱風之謎 颱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風速超過32.6米/秒)。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大多數會發生在夏秋季節,絕大多數影響我國的颱風也出現在這兩個季節。 龍捲風是一種伴隨著高速旋轉的漏鬥狀雲柱的強風渦旋。龍捲風中心附近風速最大可達300米/秒,比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大好幾倍。龍捲風範圍小,但很集中,破壞力特別強,幾乎很難提前監測到。 龍捲風的旋轉是逆時針還是順時針?
  • 龍捲風與颱風有什麼區別 龍捲風和颱風一樣嗎
    在我國沿海地區都見識過颱風的厲害,所到之處家園就會遭受危害,但是很多人卻沒有見到龍捲風,因此很多人會容易把颱風和龍捲風混淆。那龍捲風與颱風有什麼區別呢?  龍捲風與颱風有什麼區別  颱風(Typhoon)發源於熱帶、亞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
  • 龍捲風與颱風、颶風的區別?
    首先,颱風和颶風是一種東西,只不過在中國和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叫颱風,在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沿岸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等)叫颶風。然後,颱風(颶風)與龍捲風的區別如下:(1)看圖就知道!
  • 趣談颱風與龍捲風的區別
    ——資料圖片颱風與龍捲風兩者PK數據如下:1.難以預報:龍捲風勝出從熱帶風暴的形成,到加強成為颱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完全可以預測颱風的路徑、強度、登陸地點、影響範圍等等,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把損失降低到最小。而龍捲風,來無影,去無蹤,在頃刻之間形成,持續肆虐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又在頃刻之間消失,幾乎無法預測,更來不及警報。2.
  • [資料]趣談颱風與龍捲風的區別
    龍捲風  據《中國天氣網》,颱風與龍捲風兩者PK數據如下:  1.難以預報:龍捲風勝出  從熱帶風暴的形成,到加強成為颱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完全可以預測颱風的路徑、強度、登陸地點、影響範圍等等,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而龍捲風,來無影,去無蹤,在頃刻之間形成,持續肆虐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又在頃刻之間消失,幾乎無法預測,更來不及警報。  2.破壞力強:颱風勝出  颱風勝在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一路上打打殺殺,屍橫遍野。
  • 颱風和龍捲風到底誰更厲害?
    所以今天我就來說一下颱風跟龍捲風比一下,比什麼呢?首先我們比一下兩種風的出身,颱風的形成過程,是由熱帶海面的弱小空氣漩渦,逐漸發展起來的,那麼龍捲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很遺憾,科學家也沒有完全整明白,只是知道個大概。首先龍捲風跟颱風不一樣,颱風是在海上形成的,龍捲風都是在陸地上形成的。
  • 「彩虹」引發龍捲風造成廣東5人死亡
    【財新網】(記者 王婧)10月4日由颱風「彩虹」登陸引發的龍捲風,造成廣東省廣州、佛山市兩市合計5人死亡、近170人受傷。受災地政府通報了傷亡信息。廣州、佛山兩地還出現大面積停電,經過廣東電網公司搶修,截止財新記者發稿時止,廣州已全面恢復供電。
  • 蝴蝶扇動翅膀 真的可以引發颱風嗎?
    上周,颱風泰利和蘇炳瑞分別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擦肩而過,特別是泰利,在臨近登陸的時候,90°轉身直奔島國,不知道是受了什麼神秘力量的吸引。雖然本次雙颱風未能在我國登陸,不過掰掰手指算下來,今年在我國登陸的颱風已經達到7個,9月下旬還將會生成1到2個颱風,真是風了。
  • 龍捲風和颱風哪個更厲害?破壞力上颱風更強
    我國是一個經常遭受颱風襲擊的國家,而在新聞報導上,我們也常常能看到美國遭受龍捲風襲擊,看畫面也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那麼颱風和龍捲風哪個更厲害呢?,龍捲風的破壞力和颱風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因為颱風屬於大範圍的災害性天氣現象,跨度可長達兩三千公裡,範圍可達幾十萬平方公裡,其中既有暴風也有暴雨,還有閃電雷暴,所以它既有風災也有雨災,還有雷擊災害。
  • 龍捲風、颶風、旋風、颱風有什麼區別?
    颱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 颱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中心氣壓最低而氣溫最高。
  • 颱風「彩虹」登陸!廣東遭遇龍捲風:似好萊塢災難片
    今天下午,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分享了廣東順德等地遭遇龍捲風的照片,就像是好萊塢災難片一樣,很嚇人。南方都市報、法制晚報等給出的報導稱,受今年第22號颱風「彩虹」影響,順德電網受損嚴重,杏壇、北滘、勒流、樂從、倫教等鎮街受影響停電。
  • 小心,颱風來襲·會旋轉的風-龍捲風--中國數字科技館
    18274希臘神話中,颱風是個大怪物颱風,英文叫typhoon,希臘語、阿拉伯語叫tufan,發音都和中文特別相似,在阿拉伯語和英語中都是風神的意思。颱風一詞源自希臘神話中大地之母蓋亞之子Typhon,它是一頭長著100 個龍頭的魔物,傳說這頭魔物的孩子們就是可怕的大風。
  • 10月份最強颱風「彩虹」及多處龍捲風夾擊廣東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月4日,強颱風「彩虹」橫掃過後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中新網廣州10月4日電 (陳啟任 楊群娜)今年第22號颱風「彩虹」4日下午在廣東湛江強勢登陸;廣州、佛山、汕尾等地4日遭突發龍捲風侵襲,一天之內,廣東多地遭狂風襲擊。
  • 江蘇山東多地受颱風 「溫比亞」影響出現龍捲風,那龍捲風到底是...
    IT之家8月20日消息 近期隨著多個颱風的頻繁襲擾,在山東和江蘇等地出現了多次龍捲風,受到颱風「溫比亞」影響,江蘇徐州突發EF2級龍捲風,造成了大量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那麼龍捲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 【科普閱讀】颱風、颶風、龍捲風有何區別?
    科學家們只是根據它們發生的地點,對這些風暴有不同的稱呼罷了。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這些風暴以加勒比地區的邪惡之神命名,稱為「颶風」。在西北太平洋,同樣強力的風暴被稱為「颱風」。在東南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它們被稱為「強烈的熱帶氣旋」。在北印度洋,它們被稱為「強烈的氣旋風暴」。而在西南印度洋,它們就只是「熱帶氣旋」。
  • 颱風彩虹最新消息:廣東龍捲風致6死 廣西87萬人受災
    颱風彩虹最新消息:今年第22號颱風 「彩虹」於昨晚(4日)六點前後從廣東廉江移入廣西博白縣境內,在廣西二次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減弱為颱風級。受此影響,廣西87萬餘人受災,相關部門啟動自然災害救助四級響應。4日,颱風「彩虹」外圍環流觸發了小尺度龍捲風,截至今天上午十點,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傷。其中番禺死亡3人,傷134人,順德死亡3人,傷81人。
  • 最強颱風及龍捲風夾擊廣東 佛山3人遇難(圖)
    新華社發昨天,市民在海口市金福路的積水中前行。 新華社發京華時報訊今年第22號颱風「彩虹」4日下午在廣東湛江強勢登陸;廣州、佛山、汕尾等地4日遭突發龍捲風侵襲,一天之內,廣東多地遭狂風襲擊。記者了解到,颱風「彩虹」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十月份登陸廣東最強的颱風,10月份佛山出現龍捲風是有資料記錄以來的第一例。
  • 古代的颱風叫什麼風?跟颶風,龍捲風有什麼區別?
    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由於臺灣位於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颱風北上的路徑要衝,從大陸方向上看,這種風暴是來自臺灣,由於很多颱風都是穿過臺灣海峽進入大陸,故此得名。
  • 颶風、颱風、龍捲風,傻傻分不清楚,英語都該怎麼說?
    颱風天,難免給孩子解釋天氣,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戴帽子的貓》系列之:"What's the Weather Today?"這套書是美國家喻戶曉的科普繪本,這一冊,有各種天氣的科普介紹,如水循環、天氣預報、雷電、風的常識等。今天這天氣,重點介紹其中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