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團總醫院婦科護士 袁婷婷
研發「術後護理服」獲國家專利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程銳
自參加工作10年來,袁婷婷發現術後患者存在一個共同問題,由於術後傷口的牽拉導致疼痛,無法配合穿衣,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天,袁婷婷和朋友閒逛商場的時候,發現一家衣服店有一件可以正反兩穿的衣服,這給她的研發找到了思路。在她的精心研發下,手術護理服研發成功並經過了現實應用與實踐。於2017年12月6日遞交申請專利,2018年6月29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頒發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名稱即「術後護理服」。
袁婷婷
女,1983年4月出生。2008年入職同煤集團總醫院婦科至今。
萌生想法
袁婷婷是同煤集團總醫院婦科的一名普通護士。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自己,手術需要在無菌、安全的條件下進行操作,每位患者術前須裸露身體,術後回到病房,仍需要一個時間的恢復和穩定。即便可以穿著的時候,因為手術的不同,也會帶來諸多不便。
在臨床護理中,她發現,術後患者由於傷口的牽拉、疼痛,無法配合穿衣服。這樣不僅增加了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另外,對於需要使用心電監護儀的患者,與身體連接的導線只能從領口或衣服下擺處穿出來,當患者翻身時,容易拉扯脫出,對術後觀察帶來一定的影響。
為此,袁婷婷產生了研發「術後護理服」的想法。想著可以研究設計一款方便患者行動又能提供優質服務、為患者解決尷尬、讓護士工作的開展更加便捷。
就這樣,袁婷婷開始大量查閱文獻資料,時時刻刻琢磨,買菜琢磨、炒菜琢磨、吃飯琢磨,燒水時還因為走神燙傷好幾次手……不擅長畫圖的袁婷婷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人人都認為護士就是輸液打針,我就想幹點科學家幹的事,做點對患者有益的事。」袁婷婷說。
「她總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然後琢磨出實用又便宜的小發明,這點我們都佩服。」同煤集團總醫院婦科護士長楊雲枝如是說。
榮獲專利
一天,袁婷婷在逛商場的時候,一件正反兩穿的衣服給了她啟發。她說:「發明創造的靈感都是源於患者,源於熱愛的護理事業,源於從事多年臨床工作的點點滴滴」。
袁婷婷告訴記者,護理服從 2017年 6月開始著手研究,竭盡所能為患者創造一個便捷實用的「術後護理服」。
據了解,這款新式護理服,前襟的一側邊與後襟的一側邊相連接,以使前襟能夠相對於後襟展開,而其他的邊是通過拉鏈連結,心電監護導聯線擺放有序,靜脈輸液等操作方便;園形領開口,在領口處分別有紅、黃、橙色三色可根據患者的身高選擇不同款的護理服,前襟設置有三個口袋,上口袋用於放置醫用負壓盒,下口袋可放一些常用物品,且前襟設置有開孔,用於心電監護儀導聯線穿過,前襟的下擺位置設置有掛環,用於掛設各種引流袋,可達到保護隱私的效果,同樣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大大地滿足了PICC患者日常維護的簡潔化和快速化,更便於醫生及護士對病情的觀察,從而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
這款護理服研製成功後,於2017年12月6日遞交申請專利。2018年6月29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頒發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名稱即「術後護理服」。
受人尊重
袁婷婷自2008年入職同煤集團總院婦科以來,與眾多患者及家屬結下了深厚情誼。精心為患者提供細緻、優質的護理服務,用真心溫暖、鼓勵患者。勤於觀察是袁婷婷一直以來的工作作風,傾聽患者訴說,了解患者心聲,竭盡所能為病患排憂解難。
今年8月16日,孕婦周女士入院診斷為異位妊娠,據病情觀察,醫生建議先服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袁婷婷向記者介紹,患者在剛入院時,她耐心安撫患者,平復患者情緒,爭取讓患者以最好的狀態接受診治,這對於康復有著極大的幫助。
面對患者緊張的質問時,袁婷婷表示,「我可以理解您的心情,我們醫院對於治療異位妊娠是非常有把握的,您可以放心;其次我們需要您的配合,遵從醫囑,爭取早日回歸健康。」聽了袁婷婷的話,患者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8月19日,一個療程用藥結束後,抽血化驗β—HCG,但難以平復患者緊張的情緒,面對患者的一連串問題,袁婷婷面帶笑容,用同樣的話語安撫患者。
很慶幸,結果顯示β—HCG降到了正常範圍,患者看到檢查報告的時候,開心的像個孩子手舞足蹈,「來,袁護士,我請你吃橘子。」看著患者微笑的臉龐,袁婷婷瞬間覺得「白衣天使」是一個很值得尊重的職業。
三個療程後,患者康復出院,出院時她們互加了微信,截至目前,他們仍有聯繫,平日裡簡單的問候,節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