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石家莊70歲直腸癌患者王阿姨,在火箭軍總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成功接受超低位保肛手術,不僅將腫瘤完整切除,還保留了肛門功能。而在此前,患者因腫瘤距離肛緣僅2.5釐米,位置十分險要,輾轉多家大醫院都需要切除肛門,她無法接受。

丁健華博士(左一)正在實施超低位極限保肛手術。
據了解,火箭軍總醫院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手術數量、手術效果位居全國首位,該技術項目均獲得國家衛計委專項基金資助、北京市科委「首都臨床特色項目」資助,將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技術納入國家標準,以火箭軍總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牽頭,不僅在出版專著、學術交流、發表論文等方面實施重點扶持和保障,還對患者術前指標檢測、術中操作要點、術後遠期觀察、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評估等制定規範系統的臨床指南和技術標準,真正把這項技術作為行業標準供醫院參考,供患者選擇,使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技術在全國推廣應用和輻射,真正使我國直腸癌保肛技術水平實現新跨越。
在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距離肛門5cm以下的直腸癌,傳統手術在切除腫瘤同時還需要切除肛門,患者需帶著永久性造口,不僅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會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如何為直腸癌患者既切除腫瘤,又保留肛門,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大難題。火箭軍總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作為全軍肛腸病專病中心,多項技術品牌在國內外聲名遠揚,曾為多名國家領導人和軍委首長進行診治,深受好評。為了在直腸癌手術方面實現新突破,火箭軍總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任丁健華博士遠赴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深造,回國後,他緊密結合國人的特點和每位病人的病情,從2011年底開始,他就率領團隊迎難而上,潛心研究,成功實施超低位直腸癌腹腔鏡ISR手術:即腹腔鏡輔助下經括約肌間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腫瘤位置最低距離肛緣僅1.5cm,使許多以往不能保肛的患者實現了極限保肛,使腫瘤處於直腸末端、齒線處的患者也具有保肛機會,還通過微創徹底切除了腫瘤,患者腹部沒有刀口,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大大改善了患者術後的生存質量,最關鍵的是,術後不用帶著造口生活,徹底消除了患者心理上的困惑和負擔。並建立了術前檢測、術中操作、術後觀察等一系列細則,通過遠期回訪和觀察,95%以上術後患者肛門功能恢復正常,均可正常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