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3月13日,國新辦就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採取非常規手段,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後,又及時調整策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秩序。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遊企業都無法運轉。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維護統一大市場,促進上下遊、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切實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3月1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暢通產業鏈資金鍊,推動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這些都為我們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3月9日,江蘇海安高新區瑞恩電氣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檢查即將出廠的乾式變壓器。(翟慧勇攝/光明圖片)
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力推進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2月13日成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20條政策措施,召開了全國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經驗交流兩個電視電話會議,印發了《關於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向七個工業大省工信主管部門派駐了聯絡員,推動政策落實落地,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具體訴求。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復工復產呈現出有序推進、積極向好的態勢。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但還面臨著人員物流不暢、中小企業現金流短缺、防疫物資不足、上下遊企業復工復產不同步,產業鏈整體運轉效率不高等問題。同時,國際疫情的蔓延也對我國復工復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對此,工信部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按照「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的思路,精準有序紮實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努力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
一是以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公用事業、春耕備耕、外資外貿、高技術產業等領域為重點,分批梳理形成了大型龍頭企業和核心配套企業名單,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發展。
二是著力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疏通物流運輸堵點,緩解人員流動、原材料及產品運輸問題。
三是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製作用,推動出臺財稅、金融、創新、社保、就業等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四是按照「省負總責」要求,推動省級聯防聯控機制以縣域為單位,分低、中高風險三個等級,摸清情況,精準施策。
五是著力增強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通過汽車、醫藥、電子等重點產業鏈的固鏈強鏈,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
下一步,工信部將貫徹落實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聚焦核心產業鏈,抓統籌協調,抓關鍵環節,抓政策落地,抓動能強化,紮實有序推動產業鏈全面復工復產,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