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霍雲龍 國家海洋局
當我們在海邊漫步,或是在海灘上搜尋貝殼和小魚的時候,經常能發現很多大小不一的小洞。你是否想過,這些小洞都是誰的家?有哪些小動物住在裡面呢?
別急,小編這就帶你拜訪一下那些住在海邊小洞裡面的小傢伙們。
1
沙蟹
提到挖洞,沙蟹自然是一把好手。沙蟹屬於十足目,沙蟹科,沙蟹屬。我國常見的沙蟹有痕掌沙蟹(Ocypode stimpsoni)、角眼沙蟹(Ocypode ceratophthalmus)、中華沙蟹(Ocypode sinensis)等種類。
在我國很多地方,沙蟹也被叫做「沙馬蟹」,把奔跑速度飛快的它們比作沙灘上的快馬,還真是很形象呢。
一隻小沙蟹
沙蟹的洞很容易識別,它們經常把洞挖在高潮線附近,洞比較大也比較深,洞口往往有被拋出來的沙子。
沙蟹的洞,周邊是它們挖掘洞穴時拋出來的沙子
2
招潮蟹
招潮蟹在沙灘上比較少見,它們通常生活在紅樹林的泥灘上。因為雄性招潮蟹會利用大螯做出類似「召喚潮水」的動作,所以被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招潮蟹也屬於沙蟹科,和上面提到的沙蟹不同的是招潮蟹屬於招潮蟹亞科,招潮蟹屬。我們在寵物市場上看到的所謂「西瓜蟹」、「情侶蟹」就是一種叫做麗彩招潮蟹(Uca splendida)的品種。
不過,因為這種小螃蟹難以人工繁殖,並且不是特別容易飼養,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不要購買它們。
在我國,常見的招潮蟹還有弧邊招潮蟹(Uca arcuata)、清白招潮蟹(Uca lacteus)、凹指招潮蟹(Uca vocans)和三角招潮蟹(Uca triangularis)等等。
弧邊招潮蟹和它的洞,圖中地面上還有很多其他蟹的洞,包括各種招潮蟹、泥蟹等
躲在洞裡的一隻招潮蟹,在洞的周圍還有很多其他蟹的洞
3
股窗蟹
我們再回到沙灘上看一看。
有時候,在沙灘上能看到一大片小小的圓球,圓球的邊上還有一個小圓洞,這又是誰的家呢?
猜猜這是誰的傑作?
這一堆小圓球其實是一種小螃蟹吃飯之後留下的痕跡,它就是股窗蟹(股窗蟹屬:Scopimera)。
這種蟹會用螯足將含有有機物碎屑的沙粒鏟到嘴裡,把能吃的部分濾掉以後,將餘下的沙子以小球的方式吐出,這些小球被稱為「擬糞」。
當沒有其他動物幹擾的時候,股窗蟹們進食留下的擬糞甚至會鋪滿整個沙灘,場面非常壯觀。
許多股窗蟹進食留下的痕跡
根據最新的研究,股窗蟹屬於毛帶蟹科股窗蟹屬。除了會在海灘上留下大片的小圓球之外,腿上小小的「窗口」(長卵型的鼓膜)也是它們的特徵,股窗蟹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剛從洞裡爬出來的股窗蟹,放大圖片,看見它腿上的小「窗口」了嗎?
4
螻蛄蝦
我們再來看看石灘上的小洞。這個小洞隱藏在海邊的碎石裡,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洞口的位置。
你找到圖片中間的洞口了嗎?
這個小洞裡住著螻蛄蝦(螻蛄蝦科Upogebiidae)。除了石灘,螻蛄蝦也會在沙灘上挖掘洞穴居住。
在我國沿海地區,螻蛄蝦是一種常見的海產品,經常被大量捕捉並放在市場上出售。
市場上出售的螻蛄蝦
人們在捕捉螻蛄蝦的時候,會先找到它的洞口,然後將一支細長的毛筆插進洞裡逗引,等到被激怒的螻蛄蝦抓住筆頭,就可以拉住筆桿將它們從洞裡拖出來啦。
螻蛄蝦長這樣
5
貝類
很多貝類也是挖洞小能手,菜市場裡常見的菲律賓簾蛤(也叫花蜆子、花甲)在自然環境中就會挖洞把自己藏起來,只露出出水管和進水管來獲取水中的食物以及排洩。
菲律賓簾蛤在沙灘上行進的痕跡
擅長挖洞的還有各種蟶子,小朋友們可能看過一些捕捉蟶子的視頻:將鹽灑進竹蟶的洞穴。很快,難以忍受的竹蟶就會從洞裡跑出來了。
不過當很多人同時用這種辦法捕捉蟶子的時候,會造成海灘上的鹽分在短時間內升高,對其他生物造成不好的影響。
抓竹蟶,圖片來源網絡
6
其他動物
不只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各種螃蟹和貝類,海濱上還有其他會挖掘或者給自己製作洞穴的小動物們。
例如能用大螯足發出「槍擊」的鼓蝦(槍蝦科Alpheidae),它們會在海灘的巖石下面挖掘洞穴居住,有的時候我們走在海灘上,聽到腳下的礁石裡面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音,就是它們幹的好事。
被捉到的鼓蝦,在拍照之後就將它放回去了
管蟲(一種多毛綱的小動物)會用石灰質和貝殼碎片、砂礫等給自己製造一個管狀的庇護所,看上去也是海灘上的一個小洞。
在漲潮的時候,管蟲會伸出自己的觸手過濾水中的有機物顆粒,而當遇到危險,就會把自己縮回庇護所的深處。
管蟲的「庇護所」
除了上面介紹的之外,海邊的洞穴中還有很多很多奇特的小動物沒有被提到,就讓我們在海邊遊玩的時候慢慢去發現吧~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小朋友們,當大家在海邊發現各種小動物後,我們能做的是充分觀察,並把它們放歸自然,不可以私自從海邊帶走哦!